高中地理会考必考内容 重点考点归纳

91百科网 72 0

高中地理考试的常见考点有:天体系统等级、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变化、中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地球的圆结构、表面形貌变化的内外力因素等,小编在上面整理了一些相关的测试点,希望它可以帮助你。

高中地理考试知识点

自然地理学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等级

总星系 - 银河系(河外星系) - 太阳系(其他恒星系统) - 地月系统

2.地球上的生命条件

外部的:

(1) 稳定的阳光条件

(2)相对安全的空间环境

本身:

(3) 因为日地距离适中,表面温度适宜(平均温度15度)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 太阳活动的迹象:黑子、耀斑,周期 11 年

(2) 影响:发射电磁波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发射高能带电粒子——产生“磁暴”和“极光”现象;

影响地球气候、灾害 - 洪水和干旱,诱发地震

4.回转、革命的特点

5.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 昼夜交替:昼夜半球的分界线——黎明和黄昏的分界线(圆圈)——与赤道相交的时间分别是6点和18点——太阳高度为0度

- 暮光圈所在的平面垂直于太阳光线;

(2) 本地时差:东和西,经度每15度相差1小时。

(3) 地球偏转力:在赤道上不偏不倚,北半球右、南半球左。

6.昼夜长短变化

(一)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不同纬度的白天更长,夜晚更短,高纬度,白天越长,夜晚越短。夏至北半球各纬度昼长达到全年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他地区,极日现象。夏至至秋分,秋分到冬至,北半球的日子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

(二)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不同纬度的长夜短日,高纬度,夜晚越长,白天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日照长度达到全年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他地区,极夜现象。

(3) 春分和秋分,太阳直接在赤道上,全世界白天和黑夜的长度相等,每个 12 小时。

(4) 一年四季赤道等于昼夜。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相反。

7.中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 同时,正午太阳高度从阳光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2) 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中午太阳高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纬度达到全年最大值,南半球每个纬度的最小值。

(3) 冬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中午太阳高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南纬度达到全年最大值,北半球每个纬度的最小值。

(4) 春分秋分,太阳直接在赤道上,中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5) 直射问题:一年内,北回归线之间有两个直射,摩羯座有一条直线。没有直接照亮的是北回归线分别到达北极和南极的纬度。

(6) 日出日落:白天和黑夜的长度。太阳早早升起,日落越来越晚。(7) 阴影问题:太阳的仰角减小,阴影增长。

8.季节更替

昼夜的长短和中午的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四个季节),北半球季节划分:3、4、五月是春天,6、7、8个夏天,9、10、11 秋季,12、1、2 冬天。

9.地球的圆结构

地球的球体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圈和外圈。(地球内圈示意图)

(1)地球内部的层是基于地震波(纵波)、剪切波)的特征是将地壳分为、地幔、地核的三个圈。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组成、沉积岩、变质岩),上地幔软流圈是岩浆的来源。

?:地壳+上地幔顶软流圈

(2) 外圈层:气氛、水圈和生物圈。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

1.三种岩石

(1)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

(2) 沉积岩(岩石受外力作用的风化作用)、侵蚀、携带、积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

(3) 变质岩(变质作用)。

解释三种岩石的相互转化(三种岩石的变换图)

2.表面形貌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1) 内力——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的内部热量,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造成表面不平整。地质构造类型为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

(2) 外力——能量来自地外,主要是太阳和重力。平整不平整的地面。表现为风化、侵蚀、携带、积累、固结成岩作用。

流水侵蚀地貌(V型谷)、U形)、流水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山前);泛滥平原——河流的中下游;三角洲 - 河口);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风沙地貌(沙丘)。

冰川侵蚀(冰桶,角峰)、冰川地貌(冰碛地貌)

3.六大板块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国盘子、南极板块。通常来说,一般来说,盘子里面,地壳相对稳定,两块板之间的连接处,是地壳相对活跃的区域,火山、地震也集中在板块交界处。

生长边界——板块分裂的地方,裂谷、海洋。

死亡边界——板块碰撞的地方,经常形成山脉、沟。

4.常压加热工艺

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减弱、地暖、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变暖、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隔热)

(1)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

① 吸收:可选择的,臭氧吸收紫外线,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光的吸收很少。

②反射:云和较大的灰尘颗粒。云最显着的反射效果。

③ 散射:空气分子或微小灰尘,防止一些太阳辐射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指向地面的大气辐射),将一些热量返回到地面,云层越厚,大气反向辐射越强。

(3) 大气垂直运动

冷热不均的地面。大气水平运动:水平压力梯度,风的形成(直接原因)

(4) 热力循环。(热力循环示意图),谷风、海陆风、城市热岛。

高中考试地理知识点汇总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稍微扁平的极点,赤道稍微凸出的球体。依据:麦哲伦环球航行的例子。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公里,赤道周长约4万公里。

二、地球

认识地球上的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北极圈和南极圈。

三、纬线、纬度

⑴、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称为纬线。

纬纱具有三个特点:

①、平行线表示东西方向;

②、纬线不等长(赤道最长,从赤道到两极,纬线逐渐变短,最后变成一个点);

③、围成一圈。

(2)、纬度:

①、赤道是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赤道将地球一分为二、北半球。从赤道到北方的纬度数字、逐渐向南增加。纬度值 90°。

②、人们开处方: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四、经度和经度

1、经:在地球仪上,链接南、北极弧和垂直于纬度。

Warp具有三个特点:⑴、指示南北方向;(2)、长度相等;⑶、半圆。

2、经度:

⑴、经度的原点是0°经度,也称为“本经”。0°东经为东经(0°—180°E);West 为西经(0°—180°W),所以东西经度是180°。从0°经度向东的经度数字、逐渐向西增加。

(2)、180°经度:180°E 和 180°W 重合翘曲。

⑶、任何线圈,把地球分成两个相等的半球。国际规定由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纱线圈,作为划分两个半球的分界线。喜欢:东半球西经 15°W;165°E 在西半球。

发表评论 (已有39948条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