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材编辑:中小学教材的难度不仅决定了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还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和民族整体素质。 社会各界对教材的关注从未减弱。 因此,加强中小学教材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今天,小编向大家推荐袁振国教授主编的《中小学科学教材难度国际比较研究丛书》。 我们对教材难度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多层次比较,基本明确了我国中小学科学教材难度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同时也发现了很多具有重要启示的结论。用于我国中小学科学课程和教材建设。
”
起源
2008年8月29日,中央决定启动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 我很荣幸参与了《教育规划纲要》的研究和起草全过程。 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呼声也很强烈。 与此同时,包括著名学者、两院院士在内的不少家长和社会人士认为,要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需要适当降低教材难度。 “适当降低教材难度。” ”曾经写入《教育规划纲要》的文本中。但是,这种判断并不是基于科学研究。从世界各国科技发展的进步以及课程教材改革的历史来看,教材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新的知识和方法不断加入到教材中,如果我们做一个更普遍的判断,中小学教材普遍不是在变简单,而是在变难。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教科书的难度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中小学教材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 教材的难度不仅决定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且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和民族的整体素质。 世界上许多有影响力的教育改革都集中在教材的改革上,而教材难度的调整往往是教材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1958年,为了应对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挑战,美国颁布了著名的《国防教育法》,强调“新三艺”,以提高教材难度而闻名。
学生作业量大和教材难度有关系吗? 如果我们不经过认真研究就降低大中小学教材的难度,等到10年、20年后才发现这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后果就太严重了。 这个疑问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因此,对于这个问题,《教育规划纲要》的文字是这样规定的:“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 这既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又保持审慎态度,为今后专项研究提供空间,留下伏笔。
过程
教材难度的研究非常复杂,涉及的因素很多。 它不仅与教材的客观难度有关,还与教师素质、教学要求、教学时间、学生能力和学习水平等因素有关。在研究过程中,人们不断指出仅仅研究教材的难度意义不大。 只有全面研究教材、教学、教师、课程,才能对我国教育的系统改进提出意见。 这个观点乍一听很有道理,但如果真这么做的话,今天的研究成果恐怕就不可能了。 由于无数复杂的因素堆积在一起,这项研究必然成为无数主观评论的研究之一,成为一种没有明确结论的自娱自乐。 中国教育非常需要扎实的研究和确凿的数据。 为了保证客观性和可靠性,研究经历了一个不断聚焦核心问题的过程。
要回答教材难不难的问题,有两种选择。 一是衡量人在不同年龄段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潜力,同时确定学习不同难度的知识所需的智力水平,并根据人的学习能力和潜力确定教材的难度。 但我们都知道,以目前的科学研究水平这是不可能的,而且人与人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异。 另一种相对可行的方法是通过国际比较来确定我国教材在国际上的相对难度,并据此做出政策判断。 为此,在《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后不久,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启动了“中小学科学教材国际比较研究”,得到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部的大力支持。科学规划办公室和全国相关大学的支持。 积极响应。 通过竞标,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6所高校的13支代表队承担了6个学科不同学术层次的子课题。
课题组全体成员精诚合作,综合总分,系统收集翻译教材,制定研究框架,讨论标准,确定方法原则,统计分析数据,调查验证结论,综合研究成果。 召开了数百次会议。 大、中、小型研讨会。 许多课题组还利用出国交流或邀请国外专家来访的机会,与国外同行进行研讨和探讨。 研究团队紧密有序,出色地完成了研究任务。
方法
经过反复讨论,研究团队确定了以下四个原则。 首先,这种教科书的比较研究仅限于科学,可以排除历史、文化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研究范围涵盖基础教育全部六大理科科目: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科学。 其次,研究涵盖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以了解不同阶段教材难度可能存在的差异。 第三,比较仅基于教科书文本。 虽然各国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对教材的依赖程度不同,但毕竟是一个基本的依据。 教材的选择原则是用途广泛、使用时间长、得到政府部门或专业委员会的认可。 第四,研究选取了中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德国、法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等10个国家进行比较。
发现
通过2011年2月至2014年5月历时三年多、涉及150多名研究人员的研究,教科书最难的国家得10分,教科书最简单的国家得1分。 分数相加除以13。结果发现,在这10个国家中,中小学科学教材最难的是俄罗斯,其次依次是:美国、澳大利亚、德国、中国、新加坡、韩国韩国、日本、法国和英国。 我国中小学科学教材难度在10个国家中处于中等水平。 但10个国家6个科目的教材难度排名存在明显差异。
总体而言,我国教材的难度在世界上处于中等水平,但在不同知识主题的广度、深度和难度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有的学科教材容量较小,更注重内容深度,呈现出“窄而深”的取向,如物理; 有的学科教材涉及面广、知识点多,但内容浅薄,呈现“大而广”的导向。 “浅而散”的倾向,比如化学科目。
既然我国中小学科学教材的难度在世界上处于中等水平,为什么人们会认为学生的课业负担特别重呢? 13个课题组根据对我国中小学教学的长期观察和调查发现,中国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主要是课外作业量和教学不当造成的。 在对教材难度进行国际比较研究的同时,课题组还调查分析了中小学各科目的实际教学情况,发现我国中小学实际教学难度平均为50%比课本难度高100%。 同时,他们还布置了大量的作业和重复的练习,占用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启示
这个话题揭示了一个事实:我国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并不是教材难度造成的。 这也为我国教材内容和形式的完善提供了很多启示。 从教材编写理念来看,我们仍然基本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即以概念讲解、定义、举例、练习为主。 内容缺乏问题性、探索性、创造性内容,缺乏从学生出发、关注学生发展。 写作思路导向。 我国教材编写还有很大的改革空间。
(一)加强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系统设计,注重不同学习阶段的有效衔接
国际比较发现,我国中小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缺乏学习阶段之间的统筹规划,不同学习阶段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对学科知识的系统反映不够。 有些学科课程标准设计不统一。 在一标准多本教材编写模式下,不同学术阶段的教材编写团队各自为政,未能考虑到方方面面。 我国教材编写需要加强教学内容和目标层次的整体设计,对能力培养和态度形成进行系统安排,帮助学生形成对学科的整体认识,提高学科的系统性、过程性和连贯性。课本上的知识。
(二)改变教材呈现方式,使其更有趣
我国教材的编写基本遵循“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要求,不利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师生互动。 国外教材普遍比较注重栏目设计、版面设计、语言表达、插图安排和内容组织的多样性。 他们也很注重兴趣。 教材的写作意图和教学思路也非常明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易于教师掌握和理解。 处理教科书。 建议我国教材采用实物图、原理图、模型图、概念图、表格等直观、直观、生动的材料,并采用类比、模拟等方法,增强教材的吸引力。
(三)优化教材结构,加强知识类型均衡选择
国外教材非常重视科学性和逻辑性,从问题出发,强调知识的整体构建。 教材的编写可以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突出同一概念或同一主题内容在不同年级的逐步深化,注重知识安排的递进性。 我国教材编写时,需要更加关注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基础,螺旋式设计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态度目标及其教学安排。 针对教材中不同类型知识或主题的难度不够均衡的问题,设计需要改进。 例如,应加强信息技术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物理教材应适当增加教材广度,减少教材深度,实验内容设计应更加科学; 化学教材应适当减少偏离核心概念的知识点,缩小知识范围。 覆盖、优化实验和练习、加强学生思维训练等。
(四)加强国情本土文化渗透,融入价值观教育
教材渗透本土文化是指将本国的地理、历史、艺术、文化、科技等渗透到教材中,培养学生对祖国、家乡的热爱和社会责任感。 很多国外教科书都特别注重文化渗透。 例如,物理教材普遍注重科学、技术、社会概念的渗透; 新加坡科学教科书专门设有“国民教育”栏目; 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的教科书经常出现与科学相关的人物和艺术作品的欣赏; 等等。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教材的文化渗透力较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建议我国教材编写应加强文化渗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
(五)注重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国外教材非常注重与现实生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数学问题往往涉及文化、商业、家庭理财等实际生活问题,突出知识的应用性。 建议我国教材增加应用知识的比重,拓展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内容,让练习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效力
如此大规模、多学科、跨行业的实证研究在国内、国际上都是罕见的。 该项目在获得大量数据和重要发现的同时,也对国家教材政策、学术标准和学术团队建设、社会认知和国际学术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为国家课程标准修订和教材编写提供科学支撑
长期以来,降低我国中小学教材难度的呼声不断。 相当一部分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和编写教材的专家学者也持有这一意见,这直接影响到课程标准的修订。 该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后,袁贵仁部长对研究报告作了长篇批示。 在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指导下,课题组召开了大型项目成果报告会。 来自全国各地的课程标准制定委员会专家和教育科学与教学研究专家300余人参加了成果报告会。 该课题对我国新课程标准的修订产生直接影响,为今后教材的完善提供科学支撑。
(二)有效推进教材研究学术水平和学术团队建设
课程与教材研究是国际教育中一个长期存在的研究领域。 在我国,其研究成果和研究团队占总量的30%以上。 本课题在研究前期和中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讨论研究的标准、程序和方法,形成了统一的研究思路、标准和方法,为保证研究质量奠定了方法论基础。研究并得出科学结论。 。 同时,该课题推动了部属六所师范院校的学科教学理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该课题也促进了六所高校学科教学理论的学术交流,提供了协同创新的成功案例。
(三)对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发挥了重要作用
项目报告发布后,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东方卫视等各大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 《光明日报》、《文汇报》、《中国教育报》均进行了大型专题报道。 报道,特别是《光明日报》两次整版报道,共有近百家报刊杂志进行了专题报道; 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新浪网、搜狐网、凤凰网等300余家网络媒体转载了该报道。 这不仅增强了人们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原因的正确认识,增强了人们对教育科学研究重要性的认识,也增加了人们对深化和支持教育改革的认识。
(四)极大提升了我国教育研究的国际学术形象
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多名成员曾与国外学者交流,包括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学者,或出国讲学。 外国学者在得知这项研究的规模和方法后,纷纷表示惊讶和钦佩,承认组织和开展如此规模的研究在他们的国家是难以想象的。
深化
基于事实和证据的实证研究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但课程和教材不仅是科学问题,也是历史和人文问题。 随着研究的深入,这项研究需要从事实研究拓展到价值研究,不仅关心教材的难度,还要关心教材的质量,不仅关心“难不难”,还要关心教材的质量。关于“好不好”。
目前的研究是从各国使用的教材出发进行比较研究。 它是共时性的研究,但教材的改进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并将不断发展。 面向未来,我们的研究必须拓展到历时性研究,特别是教材内容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教材编写与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关系、教材呈现与教学的关系。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要求。 确实,教材的编写和教材的使用有很大的区别。 在教材的实际使用中,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都极大地影响着教材的有效性。 这些都需要系统、深入地探讨。 希望我们的研究成为教材研究和学科教学研究的新起点,激发更多更好的研究,为科学、高效、富有创意的课程教材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为《中小学科学教材难度国际比较研究系列》总序,作者袁振国,微信编辑。)
中小学科学教材难度国际比较研究系列
主编 袁振国
该系列的参考书目:
《中小学科学教材难度的国际比较研究(小学科学卷)》胡卫平,严文发等。
《中小学科学教材难度国际比较研究(初中科学卷)》崔红、乔翠兰、李佳
《中小学科学教材难度的国际比较研究(初中物理卷)》李春米等。
《中小学科学教材难度国际比较研究(高中物理卷)》廖伯勤等。
《中小学科学教材难度国际比较研究(初中化学卷)》王祖豪等。
《中小学科学教材难度国际比较研究(高中化学卷)》周庆、严纯根
《中小学科学教材难度国际比较研究(初中地理卷)》段玉山等。
《中小学科学教材难度的国际比较研究(高中地理卷)》王敏等。
《中小学科学教材难度的国际比较研究(初中生物卷)》卢建深等。
《中小学科学教材难度的国际比较研究(高中生物卷)》刘恩山等。
《中小学科学教材难度的国际比较研究(小学数学卷)》宋乃清,姚纯清,等。
《中小学科学教材难度的国际比较研究(初中数学卷)》曹一鸣,吴立宝,等。
《中小学科学教材难度的国际比较研究(高中数学卷)》施宁忠,孔凡哲等。
该系列的主要价值在于:
◆首次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准确判断我国中小学科学教材的国际难度等级。
◆通过定量方法开展国际比较研究,为国家课程标准修订和教材编写提供科学支撑。
◆有效促进了教材研究的学术规范和学术团队建设。
◆有利于增强社会公众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原因的科学认识,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
▼
“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在天猫购买图书!
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