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最早的教会小学之一:汇文中学篮球队

91百科网 34 0

汇文中学篮球队

汇文中学国乐团弦乐组

汇文中学1928届毕业生

1927年,出生于相声世家的马三立13岁,已经到了读中学的年龄。 当时说唱歌手的社会地位比较低。 马三立的父母希望他继续读书,走“学好做官”的路。 于是马三立进入了当时天津的名校汇文中学。 但由于家庭困难,马三立最终未能继续学业。 不得已,他无奈离开学校,跟父亲学相声。 马三立永远不会忘记在汇文中学读书的时光。 晚年的他曾说过:“我不是不爱上学,我还是爱看书……以前各个年级的书,多少年前的书,多少科目的书,都是都保存完好,就像新的一样……”

虽然带着遗憾离开了学校,但汇文中学却将马三立的名字永远留在了学校的名册上。 在这所始建于1890年的百年名校的历史上,不乏吴阶平、焦菊印、李光熙等在各个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校友。 汇文中学作为天津市最早的学校之一,始建于清末,历经20世纪的风风雨雨。 它汇集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救赎与启蒙、革命与改革等社会思潮,反映了中国的近代。 这段不平凡的历史征程,凝聚着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

美丽宁静的汇文中学校园里有一栋小楼,名叫“成美楼”。 因汇文中学最早的校名“成美堂”而得名。

1890年,美国“卫理公会”主办“成人学院”,当时是一所小学。 天津教育史专家张绍祖说,当时天津还没有正规小学。 这一举措尚属首次。 成美学校成为天津最早的教会小学之一。 学校原位于海大道(今大沽路)。 天津市档案馆研究员林学奇介绍,成美堂原是一栋二层楼房,楼上楼下两侧各有一间教室。 教室采用拱廊形式,开放式露台设有木制护栏。 最有特色的是它是一个从上面垂下来的格子木栅栏。

1901年,学校有学生104人,设有小学、中学课程。 1911年,学校迁至南门外南关下端,并建教学楼。 学校位于中西女子学校的街对面。 后更名为“成美中学”。 1919年更名为汇文中学。 1927年,近代著名教育家刘芳博士接任校长。 他也成为该校第一位华人校长。

著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李士余1939年至1941年就读于汇文中学,他这样形容刘芳校长:“他是一个忠诚长者的形象,待人友善,总是那么缓慢而悠闲。我从来没有当他站在他面前时,学生们不禁肃然起敬,他的声音很特别,共鸣非凡。 “我常常想,如果刘校长是一名歌手,那他一定是一位优秀的男高音歌唱家。”刘芳接任汇文校长后,对学校事务非常努力。中学时,他于1931年增建了宿舍。同年建成了礼堂和图书馆。

谈及当时的汇文中学,林学奇说:“汇文中学的建筑不是正方形,而是随着周边的发展,从东北角向内切出一条斜边,停在了一半。这里有一个小院子,可供学生休息。”学校管理,后面是一排11间大型学生宿舍和3间锅炉房。本市学生周六回家时,必须有学监签字的请假条,出校门时交给门卫。外地寄宿生无论什么时候想出去都必须有一张离开的纸条。 底楼有一个很大的食堂,很明亮,学校管理员按响了食堂前门挂着的门铃。西南角门外有两间平房,里面有一所卫理公会开办的义务小学,学校向地毯厂的童工和无力负担的孩子开放。去附近的小学。 学校不收取学费,并免费提供书籍、文具和纸张。 ,老师都是从汇文的高年级学生中选拔的。”

张绍祖说:“汇文中学在文化课上非常重视英语,每周有六节、七节甚至十几节课,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都是用英语授课。有一门英语科目会留级或被开除。” 汇文中学的学生英语学习非常努力,水平普遍很高。 有以课外阅读为内容的“日落俱乐部”,以写作和演讲为内容的中国文学俱乐部和英国文学俱乐部。 京剧、昆曲、话剧、音乐、歌唱等文化娱乐团体。 学校还特别大力开展体育活动,在市体育比赛中经常获得团体和个人冠军。”

由于汇文中学推崇新学,文理并重,后来除文理之外还增设了商科,学校的声誉在天津乃至全国越来越有名。 由于汇文重德不沾浮华的校风,吸引了来自天津各地乃至福建、广东的学生前来报名。 它对体育和英语的重视进一步吸引了学生到该校学习。

此外,汇文中学的学生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 在进步力量的影响下,许多学生参军,加入到抗日救亡的行列中。

1952年,政府接管汇文中学,更名为天津市第十八中学。 1990年学校百年校庆期间,恢复原名汇文中学。 百年来,汇文中学虽几度更名,但“勤俭诚勇”的校训始终影响着全体学子。

学校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

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李士余对天津文化有深入的研究。 他对这方面的兴趣从在汇文中学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 文史研究者张先明这样描述李莳玉的这段往事:李莆玉在天津汇文中学读高中时,因学校在南门外的融安街,离南市很近,所以他就去天津汇文中学读书。放学后去三官和东兴市场。 去购物。 东兴市场的永安茶馆经常表演民间艺术。 这家茶馆建在东兴市场门口的楼上。 沿街都有窗户。 夏天,屋里很热,所有的窗户都打开。 所以从华安街步行过来,就不用进市场了。 听到演员的歌声和观众的欢呼声,非常有吸引力。 当时,年轻的李莳雨漫步于此,被高调、洪亮、浓郁乡土气息的天津小调所吸引。 他跑上楼去听音乐。 他迷上了天津曲子,听过各种风格的曲子。 调。

每个时代的毕业生都有关于汇文中学的记忆。 孟宪武是天津医科大学教授,1959年以初中生的身份进入汇文中学。他选择汇文中学是因为父亲考虑到他身体状况不好,而且汇文中学有一个很大的操场可供锻炼。 。 老教学楼、留学生宿舍、图书馆,东西两端的两栋两层新教学楼,西南角的食堂和小礼堂之间的大片区域就是巨大的足球场。 我觉得比南开好。 体育场很大! 体育场东西两端设有单杠、双杠、跳远、跳高的沙坑以及爬杆、爬绳的联合器材,足够学生锻炼身体。 ”

几十年过去了,孟宪武的五年级班级已不复存在,但汇文中学依然充满生机。 一天,孟宪武路过甘肃路,在汇文中学门口站了很久。 “看着学生们穿着校服,笑着走出学校,脸色红润,我真的比在汇文中学吃包子的时候开心多了。”那一天是他一生中难忘的快乐时光。 。 (记者苏立鹏 供图 张绍祖)

标签: 汇文中学 学校

发表评论 (已有39846条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