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工作,首先要抓住主要矛盾或者矛盾的主要方面。 只有认识了工作的主要问题,才能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主要有哪些? 这里我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高校就业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202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将达到1067万人。 毕业生数量将创历史最高水平已是客观事实。 有人认为,毕业生数量过多是当前就业的主要问题; 面对创纪录的毕业生数量,有人认为,根本出路是解决社会就业需求,为毕业生提供用人单位的需求。 信息是主要问题; 也有人认为,COVID-19疫情让很多小微市场主体难以自我防护,严重减少了毕业生就业岗位的供给,也让大学生在校园里找工作变得更加困难。 疫情的影响是最重要的问题。
上述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问题,确实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但我认为这些方面并不是大学生就业中最重要的问题。 虽然毕业生人数较多,但全国新增就业岗位数量超过了毕业生总数。 在全国就业群体中,大学毕业生在学历、知识、年龄等各类就业人员中仍具有优势。 只要大学生愿意找工作,大学生就有竞争优势。 疫情确实对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市场主体造成影响,但受影响最大的市场主体是竞争力最弱的个体工商户。 此类市场主体的主要从业人员应该是社会普通员工,而不是大学生。 。 而且,我国政府出台了很多保护市场主体、促进就业的政策,虽然对大学生就业机会的影响有限,但也有限。 而且,各级政府人才公共服务机构、市场化人才服务中介机构、高校就业部门为大学生提供的就业信息超过了毕业生总数。 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上,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 单位招人难。
根据我在高校了解到的信息和数据,我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大学生不愿意就业”和“大学生没有就业能力”。
第一个问题:大学生不愿意找工作
一些大学毕业生“不愿意找工作”,既是大学生就业中的一个现象,也是大学生就业中的一大问题。 也是让很多大学毕业生辅导员束手无策或束手无策的问题。
有一批大学毕业生“不愿就业”。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 从社会角度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行业收入差距较大、社会职业价值观严重误解、社会就业观念滞后等因素对大学生不愿就业产生了一定影响; 从家庭角度来看,一些家长认为家庭经济收入可以养活暂时没有工作的孩子。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先不就业,玩一会儿也没关系。 从高校角度来看,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专业化程度不高,辅导员无法解决大学生想要的问题。 对就业和工作意愿的概念和理解存在问题; 从毕业生角度看,部分学生缺乏就业主体性,看不清就业对自身发展的好处和好处,没有认识到不就业对自己的坏处。 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不正确。 一些学生因个人就业能力较弱而产生就业恐惧心理,因而不愿意找工作。
一些大学生“不愿意找工作”的原因和情况有很多,但可以概括为四类。 一是各种社会因素造成的心理问题而不愿就业。 二是对工作待遇的期望高于个人实际职业能力,行业不愿就业。 三是因个人价值观问题导致的就业观念问题而不愿工作。 四是个人专业能力弱、竞争力差造成的不愿就业。
当大学毕业生“不愿就业”时,无论学校或政府相关服务部门提供多少就业需求信息,这些信息都是无用的。 因为大学生“不愿意找工作”,说明大学生就业的内在因素出现了问题。 大学生缺乏就业的主体性或内在动力。 其他问题是外部原因和条件。 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意愿”问题远比提供需求信息服务更直接、更基础、更重要。
问题二:大学生就业能力不强
“大学生就业能力不强”,更直接、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能适应其所期望的就业单位和岗位的能力要求,即大学就读的就业单位的能力要求。学生想去的地方都高于大学生的实际能力要求。 能力。
当你就业时,你想去一家工作环境更好、薪资更高、发展机会更多的公司。 这是人性,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大学生实际就业中,常见的不是没有大学生的就业需求信息,而是一个大学生往往有多个甚至多个就业需求信息,但大学生却认为用人单位提供的薪资不高,没有达到他们理想的期望。 ,或者认为地方不理想、环境不优越、发展机会不多、工作太累等。大学生普遍缺乏用人单位意识,没有同理心,不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雇主的观点。 大学生不知道经营、创业的困难。 我不知道员工在公司获得的收入应该只占他或她为公司创造的收入的一小部分。 不知道一个道理,如果员工为公司创造了效益,公司一定会用相应的奖励来回报他们,这样公司才能留住人才。 由于大学生对企业发展和社会状况缺乏了解,只从个人角度考虑过多,导致就业期望高于个人实际能力。 这就导致了大学生无法就业的问题和现象。
大学生“就业不了”问题不仅是由于上述就业期望高于实际职业能力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缺乏学习和成长的主体性,不努力学习和成长,所以个人能力和素质不够。 高的。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的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方法等方面与社会就业需求不适应,导致人才培养质量未能满足社会需求。
解决问题的方法
由于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工作主要问题的看法不一致,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主要方式也有所不同。 一些高校把收集用人需求信息、开拓校园招聘市场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 一些高校把信息化、智能化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 一些高校把宣传就业创业政策、提供求职技能指导作为工作重点。 把就业作为重点。
39年的高校就业工作经验告诉我,用人单位要求的信息采集、信息化、智能化等工作是大学生就业的基本任务。 尤其是在当今科技发达的互联网时代,各级政府人才服务机构、社会各类人才服务机构收集了大量的用人需求信息。 一般规模以上企业和各类事业单位在招聘人才时都会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需求信息。 因此,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并不是大学生就业的关键任务。 大学生就业的重点任务是职业教育和就业指导。
根据我个人对当前高校就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判断,如何解决大学生“不愿就业”和“找不到就业”两个问题,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有效开展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通过打造专业的职业教育团队,对大学生开展基于专业与创新相融合的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效激发大学生成长发展、专业学习、就业创业的主体性; 二是切实推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的就业指导教育活动,开展职业价值观和就业价值引导教育,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培养大学生就业意识,降低大学生求职期望,做出合理的职业定位和选择; 三是努力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切实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改革,通过产教融合和产业学院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开展大学生职业能力培训和产业学院建设,系统促进大学生就业。组织参加职业技能竞赛。
过去推荐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