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李光:奋战在抗疫“前线中的前线”

91百科网 46 0

李光:奋战在抗击疫情的“一线之巅”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生李光

武汉金银潭医院南楼ICU病房,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李光奋战近三个月的“火线”。作为武汉市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收治定点医院,金银潭医院南楼5至7层的ICU病房,是抗击疫情的“前线中的前线”。医生们都知道楼层号的“暗号”——楼层越高,病情越重。李光和同事们就在6楼。

1月17日晚,正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值夜班的李光接到紧急指令:两小时之内转入金银潭医院。他和6名同事来不及做准备,就按时赶到医院。

1月19日上午,南楼六楼病区开始收治重症患者。此时,病区改造还未结束。这里原本是一间没有监护仪、没有呼吸机、没有输液泵的普通病区。李光和同事们亲自动手,克服重重困难,仅用两天半时间,病区就基本具备了治疗功能。

“设备不足只是一方面,医护人员不足、经验不足等‘绊脚石’还有很多,很多工作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我们不能慢!时不我待。”李光回忆道。

开始并不顺利,ICU的护士和床位比例应该是3:1,但三四家医院临时组队,加起来有十几个人,算上轮班,相当于一个人要承担两三个人的工作,工作强度大,危险性高。

“南楼6楼与外界隔绝,没有情感的容身之地,只有虚弱的病人、危重的病情、生命的红灯。”那几天,李光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快!快!再快点!

每天早上8点就开始工作,进病房前,准备过程就像一场庄严而繁琐的仪式:穿上工作服,进入缓冲室;洗手、戴口罩、帽子;再次洗手,穿上防护服,进入下一个缓冲室;穿上一层隔离衣,戴上护目镜、手套、两层鞋套、双层头套;穿过第三间缓冲室。20多分钟后,李光穿好衣服,以“大白”的身份踏进病房。

“防护服很紧缺,进去之后尽量呆久一点,至少三个半小时。”物资紧张的那几天,李光几乎不吃不喝。

在外省医护人员赴汉增援前,由于人手严重不足,李光河所在的团队采用“3天24小时”轮班制,平均72小时工作50多个小时。每天回到住处,他一摸床就睡着了。

如果说给患者插管的风险可以预防,有些风险却是无法预料的。在救治一位患有慢性肾衰竭的婆婆时,老人因激动、恐惧,扯掉了自己长期佩戴的透析管。李光慌忙按住婆婆,但撕扯过程中防护服却断裂了。护士给婆婆打针时,婆婆依然不肯配合。李光去帮忙,婆婆焦急地扭动身体,用力一推,针头便刺破了李光的皮肤。

在进行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放置呼吸机等一系列治疗任务中,李光经常遭遇患者惊恐、激动等情绪的袭击,为此他被紧急安排接受多次核酸检测、CT检查,所幸各项检查结果均正常。

“我们是倒数第二支从金银潭医院撤退的医疗队,圆满完成了任务,后期确诊病人少了,主要还是消化了存量。”李光有些满意和自豪地说。

记者程默通讯员肖珊

鲁炜:“最硬医疗队”队长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 鲁炜

在全国驰援湖北的医疗队中,进驻武钢二院的天津第一医疗队被国家卫健委称为“最艰苦的队伍”。这支“最艰苦的医疗队”的党支部书记、队长正是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鲁炜。

1月24日接到驰援武汉通知的鲁炜,1月26日率队奔赴武汉抗击疫情一线。他所带的队伍由来自天津市32家医院的138名医护人员组成。此次驰援的医院是位于武汉市青山区的武汉钢铁有限公司第二医院。

尽管对抗疫一线的艰苦条件早有心理准备,但面对武钢二院的现状,鲁炜和同事们还是震惊了:医疗队即将搬进一栋废弃多年的大楼,楼内垃圾成堆,没有任何基本设备,没有医疗设施,没有药品,甚至没有电。在他们抵达武钢二院前夕,这栋大楼里已经收治了60余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

没有条件,就得创造条件!1月28日一早,鲁炜召开紧急党组织会议,决定当天上午1​​0点30分进入“红区”,克服一切困难接诊患者。

在救治患者过程中,鲁炜借鉴抗击非典疫情的经验,提出“感染控制三原则”以确保医护人员安全:实行分区管理,严格划分红区、黄区、绿区,避免交叉感染;实行标准化防护,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同时避免过度防护;实行一对一、一对一检查防护措施,确保“零感染、战而胜之”的目标。为提高救治效率,鲁炜还提出了“救治三原则”:轻症患者尽早出院,重症患者尽量轻症化,危重症患者全力救治。“感染控制三原则”和“救治三原则”得到了国家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肯定,并在其他医疗队中推广。

武钢二院收治重症患者比例较高,卢伟带领医生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制定专门的救治方案。70多岁的患者翟阿姨刚入院时,血氧饱和度只有70%左右,稍加运动后就降到30%,病情非常糟糕。医生为她制定了吸氧、心理疏导相结合的救治方案,最终将她从重症转为正常,直至痊愈出院。

在鲁伟的带领下,天津医疗队队员们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精神,有的人长时间戴着护目镜眼睛都肿了,有的人走在平路上因劳累而摔倒,但他们一天也不肯休息。

在武钢二院救治压力缓解后,贵州医疗队赶来接替天津医疗队,当听说天津医生要离开时,患者们纷纷走出病房,到楼道里与队员们合影,很多人都忍不住落泪,在他们心里,这些医护人员对他们来说是“生与死的差别,是‘医护人员的付出’”。

17年前,在抗击非典疫情的一线,处于风暴中心的武警天津医院,在“红区”党支部书记鲁炜的带领下,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医务人员零感染;17年后,鲁炜再次不辱使命,带领队伍以“零感染、零掉队、零心理问题”的成绩凯旋冲出武汉前线。

记者 陈欣然

卢方哲:隔离病房开通直播授课

卢方哲 华中师范大学教师

4月19日,谷雨绵绵,春雨绵绵,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对外汉语老师卢方哲带着妻儿从宁波回到阔别三个月的武汉。

解封后,武汉慢慢恢复了正常生活。虽然武汉的小区仍处于封闭管理状态,但卢方哲感到很安心:以前在宁波老家上课、做研究所缺少的资料、书籍,现在都唾手可得。

卢方哲说,回想起三个月来“惊心动魄”的生活,就像做了一场大梦。

春节前,卢方哲带着妻儿回宁波老家过年,但到宁波后,他和妻子出现症状,被医院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并被隔离治疗,所幸其他家人均未被感染。

2月12日,按照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华中师范大学如期开启线上学期教学。在病房里的卢方哲忧心忡忡,心神不宁。

这学期卢方哲有两门本科生课程和一门研究生课程,其中一门本科生课程是和教研室另外两位老师一起上的。与此同时,同事们考虑到他目前的情况,提出代课、推迟其他几门课程开课、安排学生自学等。

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尚可,没有发烧、咳嗽、气喘等症状,觉得自己还是能够胜任教学任务的,同时卢方哲也想给自己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便谢绝了同事们的好意。

病房里,卢方哲建立课程QQ群,上传课程资料,积极参与备课。幸运的是,2月13日正式开学前一天,卢方哲的核酸检测连续两次呈阴性,肺部CT也出现明显好转。住院两周后,医院通知卢方哲可以出院。收拾好行李后,救护车将卢方哲送往另一家医院,继续进行14天的隔离观察。

也有人劝卢方哲好好休息,不要太累。经过再三考虑,卢方哲最终决定采用直播授课的方式。他表示,自己正在承担一个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研究项目,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试验一下利用数字化资源开展数字化教学。

“理论上我已经康复了,感觉也不错。希望通过上课能恢复正常生活。”卢方哲说。

2月13日下午2点,隔离病房里,卢方哲通过电脑上的QQ视频直播,顺利完成了《中华文化技能》课程第一课的教学任务。

2月18日,卢方哲的另一门本科课程《汉语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开课,依然通过QQ视频进行直播。起初,卢方哲并没有告诉学生自己患病的情况,后来在直播过程中,有护士进来量体温,被学生看到。他给学生讲述了自己战胜病毒的过程,并劝告大家少出门、多洗手,做好防护,不要慌张,专心学习。学生们听后非常感动,表示会更加努力学习,不辜负老师在如此艰苦条件下的教诲。

记者程默通讯员梁炜

季子俊:发挥自身优势 创新疫情防控方式

上海交通大学辅导员季子俊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筛查信息表已提交。”大年初一,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筛查湖北学生的通知,当这条消息在工作群里闪过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第一个一次性提交完整数据的,竟然是全校最大的学院。

8900余名同学一一感动,他们是如何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原来,武汉封城消息正式发布后,尽管是除夕夜,学院学生处主任、微纳电子系研究生辅导员季子俊却在工作群里发出工作建议,连夜写下“防疫要点ABC”。事后,同事们夸他有先见之明,他却有些腼腆地说:“只是因为我做辅导员工作时间长,心里多了一份职业的弦外之音。”

在一线辅导员岗位工作十余年,与学生朝夕相处,季子俊已经习惯了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作为他们工作要求的一部分,要求所有学生每日报告健康状况。刚开始,大家都很认真,但时间久了,因为大部分报告都是零,很多学生忙起来难免会忘记。于是季子俊开始思考:怎样才能让这份工作更有吸引力?有一次,他看到读初中的女儿在“中华诗词大会”上弹奏《飞花绫》弹得十分起劲,他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如果让学生以诗歌接龙的形式每日写纸条,他们会不会更喜欢呢?

第二天,他把这个想法发到班级群里,立刻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大家兴致勃勃地开始“玩”起来:“湖北恩施,落日与孤鸿齐飞”“安徽安庆,飞进寻常百姓家”……当天的统计工作效率很高,以往要几个小时才能收集到全部信息,而那天只用了半个小时。

季子俊立即把这个办法介绍给其他辅导员,大家纷纷称赞。同学们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在诗词接龙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成语、专业术语、小吃、地方特产……都想出了很多新花样。虽然大家分散在全国各地,不能相见,但班群里每天的接龙游戏把大家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

随着疫情发展,统计工作要求越来越细化,工作重点不断变化。

季子俊认为,数据问题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在软件开发同事的协助下,他很快开发出一款实用的工具,可以一键生成各类数据,大大方便了学生填写报告。

排名统计的问题解决了,季子俊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关爱困难学生上。他发动大家认真调研湖北经济困难学生情况,帮助他们申请学校临时资助。两个月来,全院已有200余名学生获得资助。

季子俊还尽力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困难,一个月内,他先后去了30多个学生宿舍、实验室领取急需物品,并快递到现场,每天至少打几十个电话,与学生甚至学生家长沟通。

就这样,季子俊每天忙碌于学生事务,但他总是说:“我做的都是些小事,微不足道。”

本报记者 任朝霞

陆文涛:“拼命”只因为心里有老师和学生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副院长陆文涛

去仓库仔细查看防疫物资储备情况、走进教学楼视察教室安全状况、组织食堂工作人员模拟演练……5月15日即将开学,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副院长陆文涛这些天深陷其中。返校准备工作,他每天都忙碌不已,关注着每一个细节。别人都劝他多休息,他却说:“马上要开学了,师生安全一点都不能忽视。”

要知道,56岁的陆文涛前不久病重,在“鬼门关”离世。他是湖南科技职业学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第一副组长。疫情防控期间,他平均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连续40天奋战在学校疫情防控第一线,最后因过度劳累倒在办公室。3月7日,他被送进医院ICU抢救,第二天就被下达了危重病人通知书。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4月10日出院。但即便在病痛中,他仍心系学校疫情防控,反复叮嘱同事们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老陆是劳累过度、劳累过度才生病的,平时身体还好。”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李三福说,陆文涛身处学校疫情防控最前线,40天来,他没有和家人吃过一顿饭。

疫情防控工作错综复杂,陆文涛每项工作都亲力亲为,每天非常忙碌。他每天早上7点就到办公室,经常深夜才回家。后来,为了节省时间,他干脆在办公室睡一觉。学校食堂关门了,饿了就吃泡面。学校后勤处处长孙一军说:“他干活就像‘拼命三郎’。”

40天里,卢文涛参加和主持了大大小小的会议20余场,根据疫情变化,还牵头完成了近20份共计3万余字的文件通知。

陆文涛知道,全面核准学校全体师生、职工、家属​​信息和行踪,是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道“防火墙”。为此,他和相关人员连续工作5天,昼夜不停,完成了全校759名教职工、229名离退休职工及其家属2000余人的信息核实和行踪调查,对全校1.2万余名学生及家属进行了家属信息核实。为了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他经常一遍遍打电话核实。

在审批教师及家属信息时,陆文涛发现学校有6名教师去过或路过湖北,他立即制定了严格的保障制度,实行“一保一保制”。该校一名年轻教师从湖北回来后,因压力过大体重迅速下降2斤多,精神负担沉重。陆文涛得知后,及时与年轻教师沟通,开导其,并帮助其家人顺利度过14天的隔离期。

记者杨希野通讯员李文斌

张卫华:日夜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

河南省郸城县教育体育局干部张伟华

随着疫情形势持续向好,河南省郸城县全面复工复产,部分学校陆续复课,一切都在逐步步入正轨。对于郸城县教育体育局党组成员张伟华来说,抗击疫情的日子,是他过得最充实、最有意义、最难忘的一天。

“今年春节没有值班,原本打算回老家陪老父亲过年。”张伟华说。但大年初一接到通知,他当天就回单位了。“我是共产党员,组织需要的时候,我一定要冲在最前线。”

“排查越细致、越迅速,校园就越安全。”为督促学校尽快落实防控措施,张伟华带领检查组深入学校教室、宿舍、办公室。很多店铺都关门了,外面买不到吃的,就靠泡面凑合。不到三天时间,张伟华就排查了43所学校、93家校外培训机构。

疫情防控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从疫区返校的大学生是关键。“全县教育系统发现0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从武汉返校的学生1044人,没有发热,一切正常!”学校检查结束后,张伟华带领工作人员认真复查,确保不漏掉一个人。

郸城县新城办事处疫情防控人手不足,向县教体局寻求帮助。1月31日,张伟华挺身而出,带领40名教育系统党员干部来到新城办事处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排查防控聚焦基层社区。“您好,家里有人吗?”“家里有人从外地回来过​​年吗?”张伟华带领县教体局工作人员对所负责的16个社区2000余户居民进行挨家挨户检查,询问家庭成员基本信息、健康状况,宣传讲解防护重点和基本知识。

为加强疫情防控督导,新城办事处在进城路口设置了车辆、行人防控点,张伟华主动请缨,带领县教体局志愿者以防控点为阵地昼夜坚守,连续35天。

“新城办事处地处城乡结合部,交通便利,是进城的主要通道,过往车辆很多,疫情防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2月4日,在防控点执勤的张伟华喉咙发炎,声音略显嘶哑,两颊深陷,看上去更显消瘦憔悴。他反复叮嘱防控点队员们,一定要戴口罩,不要让走亲访友的人进村。张伟华说:“为了大家的安全健康,不管多辛苦多累,我们都觉得一切都值得。”

“我们40个人分成4组,轮流值班、休息,张伟华一个人值班,我们让他回去休息一会儿,他不愿意。”值班工作人员宋玉民感慨地说,值班期间,张伟华睡一张简易折叠床,经常吃方便面。

“其实他早就报名了‘请战’,只是瞒着我。”妻子刘艳梅说,疫情爆发后不久,张卫华就在家里和她交流新冠病毒知识,称只要防护到位,病毒并不可怕。“他一说完,我就猜到他是打算奔赴前线了。”

“你一定要好好的……”奔走于社区、道路、学校的张伟华,每天都会收到刘艳梅发来的问候信息。“嗯,一定要好好的,一切都会好的。”张伟华这样对妻子说,甚至也对自己说。

记者李建新通讯员王宏振

标签: 防控 疫情 每天 防护 病房

发表评论 (已有49353条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