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华商学院是一所双一流大学吗?
不,广州中国商学院不是双一流大学。
广州华商学院(原广东金融学院华山学院)是广东金融学院、经济学院、广州太阳城集团于2006年底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独立学院。是一所全日制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具有鲜明的财务特色,涵盖经济、管理、文学、工程、艺术、教育、科学、医学等学科。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硕士教育、国际合作教育和继续教育。学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厚实基础、求知务实、注重实践、国际化”为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020年1月2月,正式批准学校转型为独立民办普通高校,更名为“广州中国商学院”。
学校位于美丽的荔枝之乡广州增城区。校园占地1000多亩。经过近15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管理科学有序,教学设备和体育设施齐全。学校拥有完善、高标准的教学楼、图书馆、专业实验室、体育场馆等教学设施,校园布局错落有致,环境优雅,空气清新、优美、宁静。是广大学生培养情操、学习的理想场所。
广州华商学院办学水平: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拥有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该校由世界著名生物化学家陈欣子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浸会大学前校长等领导。教师主要来自中国的“985”和“211”大学,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台湾、香港等地有硕士和博士生,以及优秀的教师和人才。现有教师1300余人,高级职称教师390余人,占32.79%,硕士、博士学历教师74.72%,其中具有海外工作经验的教师31人。学校拥有一支省级教学团队和四名来自粤南的优秀教师。学校还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教授担任学术顾问和讲座教授,聘请了一大批行业精英和“双师型”教师担任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2019年1月1月,该校聘请法国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让-玛丽·莱恩教授担任名誉校长。
目前,学校共有18个学院(系),40个本科专业,其中中外联合培养的国际双学位班5个,海外创新班2个,双语班1个,涵盖管理、经济、文学、工程、艺术、教育、医学等7个学科。这所学校有近2.3万名学生。
学校致力于探索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互联网+会计教学改革试验区”,应将校企合作教育平台与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相结合,通过合理配置将实践教学环节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必要的、完整的、系统的技能和技巧。投入大量资金建设高标准、高水平、独特的跨学科综合模拟实践的经济管理学科、云计算、云桌面平台、大型通信实验教学平台。其中,跨学科综合仿真平台被广东省教育厅列入省级质量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广东、香港、澳门大海湾地区的建设,学校十分重视教育教学的国际化发展,积极促进和开展各种对外合作交流,引进国外和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多样化的联合训练模式。该校与澳大利亚、英国、美国、泰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多所外国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国际学生拓展国际视野的活动。与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等多所国外知名大学建立了“3+1”、“2+2”等办学模式。近年来,1000多名师生被派往国外与香港、澳门、台湾学习交流,向社会输送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
该大学已获得香港、澳门、台湾等国招收留学生的资格,积极推进广东、香港、澳门和大湾地区高等院校的合作,使高等教育融入国际环境。
学校成立以来,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社会知名度显著提高,办学水平不断提高。为国家培养了3万多名优秀人才,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赞扬和社会的高度认可。毕业生主要从事金融、金融、商业、管理、语言、外交等领域的工作。大学生初次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7%以上。初就业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高达96%。
学校的科研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也不断提高。教师承担的省部级科研项目和项目经费持续增加,在核心期刊、SCI和EI上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也有所增加。学校拥有广东省两个省级重点学科:广东省高校特色重点学科会计学和广东省高校培育的重点学科新闻学与传播学。
学校先后荣获“广东省十大独立学院”、“中国优秀民办高校”、“广东省就业竞争力最强的独立学院”、“广东省综合实力最强学院”和“中国第三所财经类独立学院”等称号。
以现代大学制度为支撑,不断优化学科和专业结构,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努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全面推进具有鲜明财务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努力实现建设中国一流私立大学的宏伟目标!
中国商学院的校徽充分体现了学院对学术界和社会的开放态度。
校徽外圆内方。它由传统元素与庄重典雅的古典红色结合而成。它展示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象征着活力、活力和灵活性,准确地反映了“学院”的身份。
校徽的中心部分是一个古老的“商”字,它是从古代的方鼎和权杖抽象而来的。丁是对正直的尊重;员工是权威的证明;二者的融合凸显了中国商学院的诚信与权威特征。员工和三脚架的结合就像打开的钥匙,意味着中国商学院肩负着解惑育人、开启知识之门的神圣使命。
外面是圆形的,里面是方形的。外圆一圈圈转,预示着中国商学院的美好未来。内部充满变化,这意味着中国商学院有一定的实践,但它永远不会遵守规则。
整个校徽风格稳定多变,寓意简单、宽泛、意味深长,非常适合表达中国商学院的独特内涵和崇高抱负。
“美德、灵感、博学和创新”
“德”——出自《周易坤卦》:“地为坤,君子以德运物”。“仁慈”是慷慨和仁慈的意思。中国商学院的师生应该树立良好的道德标准,用真诚修身,用信念建立世界。同时,也表明中国商学院将以深厚的德性教育人和物,培养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学生,培养自己的道德和社会公德。
“励志”——鼓励,古语“同理”意为磨练和激励,现代语言意为“劝勉”;“意志”:意志、抱负;“励志”是鼓励和磨练意志。中国商学院的教师和学生应该贫穷、受过良好教育、胸怀世界、淡泊名利、志向远大、意志坚定、坚韧不拔、努力工作、注重学习和求知,激励自己和社会。
“博学”——摘自《论语·紫章》:“紫霞说:博学与奉献,求索与思考,仁爱在其中。”它指的是学习的方式。提出中国商学院的师生要“乐于学习、乐于提问、勤于思考、善于辨别”,更新知识,深化学习和修养,先学后深渊。我们应该继承和丰富优秀的知识和文化,吸收一切力量,向自己学习,向社会学习。
“创新”——“创新”意味着开始并开始做;“新”指过去没有出现或发生过的新事物。"创新"就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敢于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崎岖道路。提出中国商学院师生要敢于走在世界前列,在独立学院教育领域开拓进取,持之以恒,走出一条符合教育规律、具有中国商业特色的办学之路,创新自我,创新社会。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