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民族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
不,甘肃民族师范大学不是双一流大学。
甘肃民族师范大学位于甘肃、青海、四川三省交界处的甘南藏族自治州首府合作市。学校成立于1984年,前身为合作民族师范学院。2009年,它被改造成了一所本科院校。这是一所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学校。是甘肃省唯一的省级民族师范院校。
学校根据自身办学基础和发展优势,确立了“阳光灿烂的阳光大学”办学理念,坚持“和谐、大美、不断提高”的校训,弘扬“无氧、无志、艰辛、不怕苦”的精神。弘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团结奋进”的办学精神,落实新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明确办学理念,明确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
甘肃民族师范大学办学水平:
目前,学校共有教师718人,专任教师563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占41%,博士、硕士占62%。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近40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优秀人才、甘肃省“园丁奖”、甘肃大学“青年教师人才奖”、甘肃省外国专家“敦煌奖”,省级宣传文化系统“四批”人才培养项目,省级名师。学校还雇佣了近100名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
学校高度重视提高办学保障能力,占地近1000亩,总建筑面积近32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管理室15.6万平方米,实验实训室3.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约9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3亿元;馆藏各类图书229万册,其中纸质图书84万册。校内实验实训室148个,校外实训基地129个。
深化创业和德育改革,因材施教。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英语演讲比赛中获得60多项国家奖和200多项省级奖励。先进测绘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和中国经典背诵大赛。学校足球队连续三次获得“甘肃省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冠军。在甘肃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该校获得了中学领袖金奖。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上,赣南手工艺品作坊荣获大学生艺术实践作坊一等奖。
学校主要招收甘肃学生,面向云南、西藏、内蒙古、陕西、山东、黑龙江等20个省区。现有普通学校在校生1.1万人,其中汉族、藏族、回族、裕固族、保安族、东乡族等25个民族,少数民族占68%。为促进学生充分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学校在深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开拓就业市场,搭建就业平台。学生满意度逐年提高,形成了就业竞争力强、就业质量高的社会影响力,是学生的主要来源。
近年来,学校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6项,甘肃省科技进步奖1项,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7项,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学成果奖4项。“十三五”以来,已批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个,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1个。教师发表了900多篇论文篇其中,国际国内权威期刊收录100余篇篇出版专著和教材90余部,授权专利121项。承担科研项目300余项,获省级以上奖励35项。
学校不断完善开放办学模式,为师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服务国家。学校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塞浦路斯、马来西亚、泰国、韩国、台湾等13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学生交流、学分互认、学位互教、科研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西藏大学和塞浦路斯欧洲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生。“一带一路一一带一路”中国—东盟“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一带”标准化教育科研联盟、“丝绸之路”大学联盟。
学校党委团结带领全校师生立足高原,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有效发挥了人才培养基地、科研平台、文化传承窗口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先后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5万余名合格人才,其中90%以上为民族教育一线工作者。学校被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校园”、“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又被称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省级语言文化大学”字推广基地“甘肃红色基因遗传示范学校”。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胡耀邦、汪洋、孙春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我校指导工作。回顾过去,随着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几代人以学校为荣,努力工作,付出实践;展望未来,学校师生将继续发扬“不畏艰险、不畏雄心”的优良传统,齐心协力、聚精会神、锐意进取,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地区一流、西部知名的现代化国家师范大学。
甘肃民族师范大学全国排名
根据校友会大学排行榜数据,甘肃民族师范大学在全国排名第451位,在吴树莲大学排名第722位,在软科学大学排名第524位。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