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民族大学怎么样好不好

91百科网 40 0

青海民族大学好吗?口碑怎么样?值得一读吗?这些都是大多数考生和家长在报考高考时比较关心的问题。以下是小编编制的校友评价、学校排名和学校简介,能够客观反映学校的真实情况。欢迎参考!

青海民族大学怎么样

口碑1:

民族院校,多民族有特色,学科研究在民族领域位于前沿。学校生源主要来自外省,均能适应这里的生活节奏与方式,海拔问题不用担心,会计专业比较受学校重视,师资力量也不错,招生规模也比较大,在省内完成就业比较容易,在本地认可度很高。?

口碑2:

学校的气氛可以接受。少数民族学生比其他高校多,具有丰富的民族特色。同时,学校免费学习空间比较广阔,学习压力可以接受,校园环境也不错,住宿条件可以接受,周边交通便利。

口碑3:

它被称为清华大学西北小学,是一所环境良好、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学校。它是新中国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会计专业更适合就业。我主修会计。由于扩招,教师人数可能会减少。不过,除了我们现在的学期,我将来会更好。没必要担心这个。适合女孩。

口碑4:

青海民族大学是西部一所综合性大学。它与中华民国同龄。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学校注重学习,学习氛围浓厚,风景秀丽,体育设施丰富,能充分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求。青海民族大学MPAcc面向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注重管理实践与财务理论的紧密结合,致力于培养高端财务专家和综合管理人才。

口碑5:

氛围条件还算可以,有时间其实更加需要自身的努力,学校固然重要,但自己发自内心想要学习的动力更加重要。学校周边交通便利,暖气供的很足,环境很好。 院领导也很关心同学的感受,所以后勤保障做的不错,专业方面,一方面靠老师,导师,另一方面更加靠自己。 ?

以上只是部分网友的评价。我相信我们已经初步判断了青海民族大学是好是坏~

最后,我希望你能被你最喜欢的大学录取!

青海民族大学全国排名

根据校友会大学排行榜数据,青海民族大学在全国排名第224位,在吴树莲大学排名第612位。

青海民族大学简介:

青海民族大学成立于1949年1月2月一2日是青藏高原第一所高等学府。1979年招收语言文学和民族史专业研究生,1981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硕士学位授权,成为青海省第一个开展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的单位。2011年,青海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签署协议,共同建设青海民族大学。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我校与天津大学联合招生培养有特殊需要的博士生,为国家战略服务。2018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民族学一级学科授权。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肩负着党的教育工作和民族工作的双重使命,落实了道德建设和育人的根本任务,服务于国家战略需要和民族地区发展,与祖国共同努力,与时俱进,与青海共命运,谱写了青海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壮丽篇章。

学校始终立足青海,面向少数民族地区,牢记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办学宗旨,坚持民族院校办学定位,培养了10多万名来自少数民族地区、服务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人才,其中青海毕业生5万余人,西藏、新疆毕业生8000余人,以改革先锋贾森·索南达杰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学生,53名省部级领导干部,1300余名厅局级领导,为了建立和巩固新的人权和民权、民主改革、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先后涌现了120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和600多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青海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生态保护和各项改革发展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目前,29个省、市、自治区的汉族、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等民族在校生15156人,其中少数民族在校生8385人,占在校生的55.32%。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有效地聚集了李文石、夏思东、米益智、胡安良、齐顺来、毛继祖、贾锡儒、吴启勋、马成军等一批知名学者和青年人才,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和海内外学术影响力。学校现有教职工1177人,专任教师734人,其中高级职称158人,副高级职称276人;全日制教师中,博士、硕士学位教师597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四批”领军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17人,全国著名教师1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人,5名国家优秀教师、1名国家模范教师、2名国家新世纪百万人才工程候选人、5名教育部国家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名青海省高端人才千人计划优秀人才、1名青海学者。

学校高度重视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人文社会学科在青藏高原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新能源、新材料、盐湖化工、藏医等与青海特色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相衔接的理工科学科建设已形成典型,富有特色。学校现有23所学院(包括青海干部网络学院)、国家一级民族学建设学科、省级一级汉语言文学建设学科。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98个、专业硕士学位点6个、本科专业59个,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这些学科涵盖11个类别:文学、科学、法律、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历史学、医学、工程学、哲学和艺术。其中人文社会科学本科专业33个,占55.93%;理工医本科专业26个,占44.07%。

学校始终扎根青海,立足时代前沿,服务国家战略,开展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的标志性成果。在过去的五年中,该校先后承担了798项各级科研项目,其中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的3项重大招标项目、5项重点工程、4项不受欢迎的“独具特色”项目、1项教育部重大招标项目、1次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361项全国性项目。省部级项目;出版了296部专著、教材和1822篇论文篇,向各级政府提供70多份智库报告。目前有国家民委华人社区研究基地(民族学社会学院)、青藏高原民族研究基地、国家民委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基地、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基地、,青藏高原语言文学重点研究基地、青藏高原环境资源法重点研究基地七家国家级科研机构,包括青藏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重点研究基地,以及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两个国家中心,包括喜马拉雅国家研究中心和中亚土库曼斯坦研究中心。有民族研究所、青海省法律研究所等8个省级科研机构,青海省朱老中华民族社区意识研究所等27个校级科研机构;有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青藏高原资源化学与生态环境保护、青藏高原藏药资源保护与开发、人工智能应用技术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与天津大学共建实验室,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1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4个国家特色专业、2个国家一级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个国家级视频开放课程;有院士工作站、国家优秀法律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地方高校首批本科专业之一。主编出版了《青海民族研究》、《青海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藏文版)、《青藏高原论坛》等四种国内外学术期刊。《青海民族研究》是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认可的核心期刊之一。《青海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在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中被选为北京大学核心期刊。

学校分为五个校区:东旭、西坤、文石、博雅、凤凰山,占地面积1490.97亩,建筑面积46.1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约6.45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账面价值1.79亿元;该图书馆拥有313.52万册图书(包括153.67万册电子书),其中包括少数民族语言字12万册藏书、1667封藏文经典、3166本中国古籍、78750册(其中珍本380册),23本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每名学生106本。是青藏高原藏书藏书最多,尤其是珍贵古籍藏书最多的大学。建成3000多人的多功能体育馆、充足的体育场馆和1.6万平方米的大学生活动中心。

学校高度重视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交流。现已与弗吉尼亚大学、德累斯顿理工大学、南山大学、马来亚大学、乌兰巴托大学、南方高丽大学、台湾文化大学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39所大学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孔子学院在尼泊尔特雷布温大学联合举办,以实现我省孔子学院建设的突破。一带一路,建立了一条道路,建立了三个中心和区域研究基地。其中,“中亚土库曼斯坦研究基地”和“喜马拉雅山国家研究基地”被批准为全国人民解放委员会重点研究基地。目前,有158名外国学生,这是青海省外国学生人数最多的大学。教育部先后安排天津大学、厦门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支持青海民族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学院也与我校建立校际合作交流关系。

围绕内涵建设,突出落实“立德育人”主题,建设以民族学为核心的人文社会科学和以科学为基础的理工医“两个学科群”,把握思想政治课建设、教学工作和科研“三个重点”,巩固人才队伍、内部治理、综合服务和基本建设的“四个保障要素”,推进“八项工程”的实施,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建设现代化一流民族大学而不懈努力!

发表评论 (已有40321条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