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在写作中逐渐形成的习惯性思维,一方面使写作变得容易、熟悉,另一方面也会束缚写作创新。因此,在作文训练中,考生应努力打破思维惯性,避免模式化、程式化,努力写出有思想、有才华、有个性的优秀作品。
打破选材的思维惯性
在使用材料构建作文的过程中,一些考生经常习惯于使用他们使用过的材料。有些人写故事,反复写初中甚至小学发生的事情;当有人写一篇议论文时,就像“古人开会”。
要打破选材的思维惯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与时俱进,选择新鲜材料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选材要与时俱进,使作品具有时代感。
例如,“勇于承担人生责任”的主题可以通过林相如重返赵国、志愿履行使命、文天祥与元朝的斗争、岳飞与金兵的坚决斗争、戚继光与日本海盗的英勇斗争等例子来体现;可以这样说:“君子必坚,任重而道远”(《论语》)、“铁肩扛德”(杨济生)、“天下兴衰,人人有责”(顾炎武)、“欲利国家生死,必因祸福而避之”(林则徐)。但如果全文都是与现实和自我无关的古代事物、古代词语和表达,那就不好了。用鲁迅弃医救国魂的例子,引用鲁迅的名言“天涯无涯,人缘无涯”,或者用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对付“三害”,都是新的。邓家贤为了国家核弹事业,离开妻子和儿子,20多年来一直保持匿名;为了研究核潜艇的核心技术,黄旭华克服了30年的困难;南人东用20多年的时间攻关,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单孔径射电望远镜;时代楷模张桂梅身患重病,在云南华平创办女子高中,先后送1800多名女生上大学。。。这样的例子比较新颖,能够充分体现文章的现实意义。2022年北京冬季(残奥会)奥运会有许多新鲜和流动的材料。
(2) 不同,选择独特的材料
有些材料是众所周知的。面对同样的作文问题,考生往往会巧合地想到这些材料。用类似材料撰写的文章往往会追随他人,缺乏新的想法。因此,应试者应尽量避免使用人们容易想到的材料,并尽量选择其他人不容易想到或不可能想到的材料。材料新颖独特,文章引人入胜。一下子想到的材料往往很容易被别人想到,最好不要轻易选择;如果你能稍微思考一下材料,就不要急于尽可能多地使用它们;在反复思考后浮现在脑海中的材料往往是独一无二的。
用名人(成人)的例子来讨论“勇于承担责任”是很好的,但如果你用下面的例子,它既新鲜又独特:2022年2月4日,在举世闻名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北京小男孩朱德恩用小号大声而深情地吹响了“我和我的祖国”,还有来自太行山区的40多名儿童希腊语齐声唱奥运圣歌《奥运颂》。通过努力学习和实践,他们满怀信心和自豪地完成了神圣而光荣的使命。
中国女排、女足、乒乓球、体操、跳水等运动员在赛场上一次又一次奋力升旗,以“努力工作,敢于挑战”为主题的材料无疑是典型的。在北京冬奥会女子自由式滑雪平台决赛中,顾爱玲在最后一跳中勇敢地挑战了1620度的难度动作,展示了她挑战人类极限的勇气,为中国队再添一枚金牌。这样的例子非常独特。
(3) 从新的角度创新和使用材料
有的材料内涵丰富,“峰在山脊一侧,距离不同”(苏轼题《西林墙》)。这些材料如果用于避开人们常用的角度,并应用于新的角度,往往会出人意料地获胜。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话!”但丁的名言经常被积极引用,以证明我们应该自信而勇敢地探索和追求。有人引用回帖批评错误:有人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为挡箭牌,拒绝建议,掩饰错误,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观点,走自己的路,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和建议,这显然是错误的。这种灵活的报价也令人耳目一新。
打破计划和写作的思维惯性
一些考生习惯于在叙述的开头,或者在叙述的开头和结尾都写一个平行句子,穿着靴子和帽子。其实,开头的叙事或动态的叙事,或描述人物的言行,或根据需要描述环境和风景,或倒叙和悬念的设置往往都是引人入胜的。
许多考生习惯于综合论证,或半正面论证半负面论证,或详细描述两三个例子来证明。写议论文的重点是分析和推理。我们应该通过现象深入本质,通过现象看到真相,通过问题揭示原因。演示中可以引入对敌人的虚拟讨论,也可以结合突破和站立。例如,在高考优秀作品《做一个博学的人,数一数天下之利》中,对鲍大叔推荐管仲的价值进行了深入分析:
也许有些学生会问:为什么鲍大叔愿意生活在别人的手下?为什么不提高你“自己动手”的能力呢?这就是鲍大叔的价值所在——他谋取利润,但不是个人的微利,而是一个国家和世界的利益。等待一个人成为天才,有太多的未知和不确定性,但桓公的霸权不能拖延。包公牺牲了自己的利益,计算了世界的利益,这就形成了桓公“九王一世”的美语。成功必须要有我,但成功不一定要在我身上。这种高尚的感情至今仍在闪耀。
通过虚拟的“同学提问”,作者深入分析了包公为国家利益向桓公推荐关中的做法,具有一定的价值和启发性。
温汝民强调,“写作主要是一种思维训练”。对于考生来说,打破思维惯性是一个需要注意的方面。
雷启坤北京第十一中学特级教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