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药科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
不,沈阳药科大学不是双一流大学。
沈阳药科大学成立于1931年,位于江西瑞金。它的前身是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和关怀下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的转学班。1934年,学校跟随红军长征,经历了25000英里的征程,边走边学,边打边学。“马背药盒”的精神和荣耀一直延续到今天。为祖国革命事业和药学事业的发展培养了10多万名药学专业人才。它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药学大学。
学校总占地面积143.4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74.9万平方米。学校总部校园(文化路)占地2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7.9万平方米;铁西校区占地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南校区(本溪高新区)占地面积120.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5.3万平方米。
沈阳药科大学办学水平:
以医药及相关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围绕办学方向,突出药学优势,坚持药学教育主线,适度扩大本科专业布局,不断优化本科专业结构,逐步形成以医学为主、跨医学、工程、科学、管理四个学科的本科专业结构布局。本科招生专业21个,本科二级专业2个,成人高校专业5个。拥有一流的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计划2.0基地、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有7个国家一级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特色专业、12个省级一级本科专业建设点、50多个省级示范改革试点专业建设项目。有6门国家一级本科、8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52门省级一级本科、19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24门省级精品课程;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和10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7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5个省级实践教学项目;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部级50项。
学校是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有资格招收香港、澳门、台湾、外国留学生和国内高中生。现有博士后流动站2个(药学、中医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药学是国家重点学科,中药分析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药药理学是辽宁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被批准为辽宁省“一流大学”之一,药学和中医药分别被批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学科”。学校学科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学术影响力不断增强。根据第三方评估,2021{$}根据公布的数据,该校在全球大学和研究机构中排名前0.25%,在世界排名1826位,在中国排名134位;辽宁是世界上化学和毒理学排名前67%的大学,位列世界前6.0%的大学,也是唯一一所临床药理学排名前67%的省级大学;化学在世界排名前0.596%,在世界排名863,在中国排名119;临床医学在世界排名前0.919%,世界排名前4602,中国排名前110。根据2020年自然指数排名,学校已进入中国前200名,排名第147位。近5年入选
学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和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需求,坚持“以医药研究为特色,延伸到整个健康产业”的发展思路,构建了集科技创新为一体的“3+1”药品创新体系,技术孵化、成果转化、药品监督服务。系统拥有54个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基地,包括国家药品创新综合平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科研基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中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中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中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中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中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中心等,教育部靶向药物设计与研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地方中药质量控制技术联合工程实验室。它涵盖了新药临床前研究和开发的完整技术链,部分功能符合国家药品创新体系。
针对大健康产业的发展需求,学校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原创、领先的科技研究,在创新药物设计与发现、药物释放系统开发、新药筛选、药物质量控制、,中药资源开发利用、药物监管科学研究、多相脂质体、粉末、中药质量化学模式识别、脑科学研究“配体嵌入”活性靶向纳米颗粒、前体药物、毒理学代谢、,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等领域均处于国际领先技术水平,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与韩国、丹麦等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的大学和科研合作关系;加强海外人才引进,建立国家级人才引进基地,每年聘请数十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授课或科研合作;积极拓展国家公派、联合培训、交流学习、海外实习基地建设等国际交流项目;与国外高水平大学深入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
以“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校训和红色基因、红色传统为文化遗产,开创学校发展建设新局面,为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沈阳药科大学全国排名
根据校友会大学排行榜数据,沈阳药科大学在全国排名第183位,在吴树莲大学排名第212位,在美国新闻大学排名第1487位。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