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砂糖的实验,让我看到了焦臭味的碳粒

91百科网 101 0

白砂糖的实验,让我看到了焦臭味的碳粒 作文 命题 启示 满分 过去 第1张

【篇1:从一件事中得到的启示作文400字】

今天早上,我手中拿着一些白砂糖,一不小心我把白砂糖倒进火炉。一会儿火炉里冒出了一些烟,我还闻到了焦臭味。我想:白砂糖加热后会怎么呢?我对此非常好奇。我决定亲自动手做个实验看看。于是,我连忙找来白砂糖和勺子,我把白砂糖放在勺子上,把勺子放在火炉上烘烤。一会儿白砂糖变成了白色的液体,又过了一会儿白色的液体变成了黄色液体,还冒着气泡,随着温度越来越高,不久黄色的液体变成黑色的焦糊状,散发出焦臭味,气泡也更大更多。这时我逐渐失去了兴趣,不想继续做实验了,这时妈妈说:“后面还有更有趣的呢!”妈妈的话让我兴趣倍增,我继续做起实验来。只见勺子里气泡越来越少直至消失,最后变成了漆黑色的碳,上面有许多气泡留下的孔,有长方形的,有正方的行,有圆形的......我拿起筷子向碳扎去,可中间是空的,我又扎了几下,碎成了许多碳粒。真有啊!

从这件事我知到了做什么事都要有耐心,不能半途而废,做什么事都要坚持到底,就会有好收获。就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度”的问题。比如每天锻炼身体一个小时,可以增强体质,促进学习,那么要是每天锻炼两小时、三小时、四小时……反而伤害身体,耽误学习了。锻炼太多就像白砂糖太热一样就不好了,还不如不锻炼呢就像烧糊了的白砂糖,还不如不加热呢?

【篇2:从一件事中得到的启示作文400字】

今天早上,我手中拿着一些白砂糖,一不小心我把白砂糖倒进火炉里了。一会儿火炉里冒出了一些烟,我还闻到了一股焦臭味。我想:白砂糖加热后会怎么呢?我对此非常好奇。我决定亲自动手做个实验看看。于是,我连忙找来白砂糖和勺子,我把白砂糖放在勺子上,把勺子放在火炉上烘烤。一会儿白砂糖变成了白色的液体,又过了一会儿白色的液体变成了黄色液体,还冒着气泡,随着温度越来越高,不久黄色的液体变成黑色的焦糊状,散发出焦臭味,气泡也更大更多。这时我逐渐失去了兴趣,不想继续做实验了,这时妈妈说:“后面还有更有趣的呢!”妈妈的话让我兴趣倍增,我继续做起实验来。只见勺子里气泡越来越少直至消失,最后变成了漆黑色的碳,上面有许多气泡留下的孔,有长方形的,有正方的行,有圆形的……我拿起筷子向碳扎去,可中间是空的,我又扎了几下,碎成了许多碳粒。真有趣啊!

从这件事我知到了做什么事都要有耐心,不能半途而废,做什么事都要坚持到底,就会有好收获。

【篇3:从一件事中得到的启示作文400字】

一位农夫有两只水桶,他每天就用一根扁担挑著两只水桶去河边汲水。

两只水桶中有一只有一道裂缝,因此每次到家时这只水桶总是会漏得只剩下半桶水,而另一只桶却总是满满的。就这样,两年以来,日复一日,农夫天天只能从河里担回家一桶半水。

完整无缺的桶很为自己的完美无缺得意非凡,而有裂缝的桶自然为自己的缺陷和不能胜任工作而羞愧。经过两年的失败之后,一天在河边,有裂缝的桶终于鼓起勇气向主人开了口:“我觉得很惭愧,因为我这边有裂缝,一路上漏水,只能担半桶水到家。”

农夫回答它说:“你注意到了吗?在你那一侧的路沿上开满了花,而另外的一侧却没有花?我从一开始就知道你有漏,于是在你的那一侧的路沿撒了花籽。我们每天担水回家的路上,你就给它们浇水。两年了,我经常从这路边采摘鲜花来装扮我的餐桌。如果不是因为你的所谓的缺陷,我怎么会有美丽的鲜花装扮我的家呢?”

我们每个人都好比那只有裂缝的桶,各自都具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缺点。倘若我们怀著一颗包容的心,懂得发现对方的长处,并且能够扬长避短,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变得更加轻松愉快和丰富多彩。

【篇4:从一件事中得到的启示作文400字】

从一件事中得到的启示

在我记忆的美好图画中,有许多事使我难以忘记,然而有一件事到现在还让我记忆犹新。

一个暑假的早晨,我捧着一本书坐窗旁。抬头仰望低沉昏暗的天空,不用猜也知道,要下暴雨了。我急忙站起来去关窗户,不意之间,屋檐角的一只蜘蛛闯进了我的视线——它正在织网。我仔细地盯着它“工作”,忘了关窗户。只见蜘蛛不停地来回“穿梭”,很快就织好了大半张网。

可就在这时,一阵狂风“夹”着沙粒 “呼啸”来——细细的蛛网无力地飘摇了几下——断裂了。我真想帮它挽回那张“捕食器”啊,可是我也无能为力。

蜘蛛大概也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吓了一跳吧?恐怕心里还在抱怨这不合时宜的一阵风吧?看它细小的脚勉强挂在残存的蛛网上,似乎正在盘算着下一步该怎么办。

不知道它是不是也动摇过或犹豫过,过了半晌,出乎我的意料——它竟又踏踏实实地重新织起网来了。好不容易织到一半时,暴风好像和它作对一样——又将它的心血挥之而去。这下它仿佛没有惊讶也没有犹豫,甚至不肯休息片刻,继续结着。就这么努力着,终于结出大半张网。我想,这次大概足够牢固了,应该可以成功了。我刚刚微笑着暗自为它高兴时,老天竟像要故意考验它一样,又把网吹破了。我一下子像泄了气的皮球似的:唉,可怜的蜘蛛,这下一定要放弃了,这该死的风怎么如此故意和它作对呢?但让我吃惊的是:它竟然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一如既往地织着,这次,它终于织成了一张结实的网,我也叹了一口气。

忽然间,我觉得自己应该向蜘蛛学习:做事要持之以恒,坚持到底,就算困难再大也要勇于面对,不要灰心丧气,不要轻易放弃。我要像蜘蛛一样,要有着坚定的信念,只有这样,成功才会属于自己。我相信我也能织一张比那蜘蛛更大,更坚固、结实的网,来网住一个成功的明天。

【篇5:从一件事中得到的启示作文400字】

前几天,我从一个大箱子里找到了一件小衣服。

那是一件很小很破旧的衣服。衣服的领子几乎没有了,露出了里面的棉布;衣服的袖子、口袋上,都打了补丁,我数了数,一共有5块补丁。

我问老爸这件衣服是谁的,老爸说,那件衣服是他小时候穿的。

常听老爸老妈说,他们小时候穿衣服,老大穿旧了老二穿,老二穿旧了老三穿,轮流穿下去。这件衣服,想必也是这样吧。

我低头看了看我现在穿的衣服,浑身上下没有一件不是名牌的,袖口领子稍稍短了一点,就嚷着要买新的。比起这件衣服,我可真是太浪费了。从前那满不在乎的感觉一下子就逃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羞愧。

除了衣服,我又想到了一些其他的事情。

老爸老妈小时候什么电器也没有,可是现在不仅有空调、电视、电灯、热水器,还有洗衣机、微波炉、电脑;在饭桌上,他们只能吃一些普通的粗粮谷物,而现在饭桌上全都是些大鱼大肉和可口的米饭,茶几上也堆满了水果、饮料和糕点;他们走的是泥泞道路,而我们走的却是宽敞行道。在校园里,他们用只是些不堪入目的桌椅,而现在校园里的每一间教室里都装备了多媒体电视机,投影仪和电脑;那时他们连普通的文具都买不起,用的尽是些别人丢弃的破笔头、烂本子,可我们高级的铅笔盒里有着各式各样活动铅笔,折叠尺;我们在明亮柔和的灯光下读书学习,可他们却只能在昏暗煤油灯下写功课……

啊,我又想到了!妈妈曾经说过,在她很小的时候,和村子里的一群小孩一起去很远的地方玩。傍晚回家时,大家都迷路了。靠着几个人零零星星的记忆来到了一条小河边,看到了回家的路。可是麻烦又来了:河上只有根“独木桥”,河下是浑浊的河水。几个胆大的男生先壮了壮胆摇摇晃晃地“走”了过去,妈妈和几个胆小的女生才从“桥”上“爬”了过去。尽管是不敢走,可是终归还是过去了,要是换作我的话,连爬都不敢爬。现在的孩子可比以前娇气多了啊!

我从那件衣服中想了很多很多。我觉得我们应该好好利用现在优越的生活学习条件进行学习,要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我们将会更加优秀,更加出色!

【篇6:从一件事中得到的启示作文400字】

从一件事想到的

今天下午,我在我们小区里面玩。

这时,我看见两个男孩一起踢着足球向这边跑来。他们中间一个年纪较小的把球往前踢,一不小心踢中了水龙头,水龙头因为种种原因坏了,水花四溅,如喷泉一样往四周洒,连个男孩立刻反应到他们闯祸了,马上去叫保安……

我看着不停流的水,顿时感到心好痛。我从这些流出的水中,看见了无数因缺水而失去生命的人们的灵魂在哭泣,也看见了无数干裂的土地在伤心,还看见了小水滴们因自己没有派上用场在难过。

这是,两个保安正不紧不慢地向这边走来,我突然感到愤怒,但更多的是无奈。难道他们不能快一点吗?快一点,就会挽回好多好多的水,用这些水不知能干多少事情!当我看见修水管的工人手脚利索地把水管修好,我那一颗悬着的心终于平静下来了。今天流动水可以给无数人的生活带来希望,甚至可以救活几个人的生命!

我们全国人们都在提倡:珍惜一滴水,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其实,不仅仅是这两个保安,而是所有浪费生态资源,破坏生存环境的人,他们都是我们所不齿的人!难道他们连小孩子都懂的道理都不明白?而那些真正做到了节约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的人才是我们所有人应当学习的榜样!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小卫士吧!

【篇7:从一件事中得到的启示作文400字】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想必这段古文,大家都会背了吧。可有几个人真正领略到它的真谛了呢?

当父母叫我们时,我们不理睬,当父母来到我们面前轻声问我们怎么不答应时,我们却大吼道:“听见了,我又不是聋子有事就说,别耽误了我的时间。”可你知道父母的心已经凉了半截。

当父母看见我们一直在学习,怕累坏了我们的身体,想让我们干一些家务活时,我们却说:“瞎子,没看见我在学习呢?想不让我考好是不是。”我们怒吼,父母也伤心,我们为什么不去干一些家务活呢?怕累?怕苦?可父母为了我们,吃了多少苦,受尽了多少难。难道就不能体会一下父母的良苦用心吗?

当父母看见我们做错时,想说几句,教导我们时,我们却大喊:“干什么,???锣拢??懒耍?貌蝗萌搜?傲恕!钡备改赋澄颐鞘保?颐亲芤浴把?啊绷阶肿魑?笔诛担?筛改肝?巳梦颐浅扇恕⒊刹牛?湃滔吕闯澄颐橇骄洌?晌颐侨匆耘?鹄础氨ù稹备改钢?鳌

作为子女的我们,难道不应该让我们的父母省一点心儿吗?

【篇8:从一件事中得到的启示作文400字】

一天下午,阳光明媚,李东方放学回家,一蹦一跳地,还哼着小曲儿。突然,耳边传来一阵哭声,“呜——呜——”李东方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个小妹妹跌倒了,身边还有一只可爱的小熊。刚要把小妹妹扶起来。一位阿姨正好开门进来,焦急地喊道:“宝贝,你在哪里?”她看见女儿正坐在地上伤心地哭着,便马上把女儿搂进怀里,以为是李东方把自己的女儿撞倒了。不高兴地说:“你怎么把我女儿撞倒了,还少先队员呢。”李东方委屈地说:“阿姨,您误会了,不是我撞倒的,我刚才路过,看见小妹妹摔倒了,正想把她扶起来呢,不信,您可以问问她。”阿姨就低头问了小妹妹,小妹妹忸捏地说:“是我自己摔倒的,不管大哥哥的事。”这位阿姨弄清了真相,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是我错怪了你,谢谢你。”

李东方又一蹦一跳地跑了,心情格外高兴。

【篇9:从一件事中得到的启示作文400字】

我的童年就像五彩斑斓的梦,梦中记载了我一件件有意义的事,有令我难忘的,有令我开心的,也有令我后悔的。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最后一个单元时老师布置了一次体验"活动”自己选一件自己觉得最有意义的事,可以当一回盲人·聋哑人·残疾人,还可以当一回老师,当一天家长。我觉得当一回老师是很有意义。

星期六,我把邻居家的小伙伴叫到我家来,做我的学生,再找来一些书发给他们,再找来几条凳子,虽然我家没有黑板但还是有模有样的做起了老师。我咳嗽了几声,用清晰的语气说:“我们今天学习宋代诗人程颢写的《春日偶成》,跟我读一遍‘云淡风清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新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我放下书,竟然看到他们竟然在自己玩自己的,并没有听我讲课,与是我对他们说:“你们谁学得好我就请谁吃棒棒糖。”话音刚落,他们个个坐得端端正正,一动也没动,认认真真的开始读了起来。

经过一天的当老师的经历,我的努力总算没白费,他们不仅会读了,会把整首诗背下来了,同时我也感受到了老师的辛苦。我要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老师。

【篇10:从一件事中得到的启示作文400字】

今年高考时,陕西省一位考生写了一首200多字的小诗,作文即获得满分,而且还获得媒体的不断夸赞,甚至中央电视台还专门为其播出了访谈节目。那么,这首诗的水平究竟如何呢?现将题为《无题》的该诗抄录于此:

拉开窗帘,阳光只有一种颜色??题记/拉开窗帘,阳光只有一种颜色/不论你喜欢/赤橙黄绿青蓝紫/当然情感无罪/但它好像变色墨镜/把整个世界/染得非喜即悲/把所有面孔扭曲/给你看/于是无知的你伸出指头/“这个丑,那个美”/别总给理智放假/如果感情像雾/那么当心它遮住了/真理的彼岸/如果感情像月光/那么要知道/它剽窃不了太阳的光线/不是说感情总在欺骗/只是它总有失真的一面/时常擦拭你的双眼/别让理智离开身边/拉开窗帘/你是否看得清暗礁/如果是/那么撑起帆/起风了,你看那是岸

只要多少有点常识的人就知道,现在的中学生中,由于受席慕容、汪国真一类流行诗人以及各种各样贺年卡、生日卡等上面的小诗影响,喜欢作这类诗歌的孩子多得是。而这首诗拿满分作文来要求,其实很不够格。可以设想,如果陕西省几十万考生都写诗,那么就是挑选一千首满分作文恐怕也轮不上这一首,以60分为满分计能得50分上下就不错了。可惜的是,许多考生高考时没有这位“才子”的胆量;于是,他就成了异类,他就引起了注意,他就把成千上万作文水平远胜于他的考生甩在了后面,从而占了个大大的便宜。

这样的高考作文考试,能保证公正性、公平性吗?

笔者从事大学中文教学数十年,这几年又一直担任我省高考作文评卷总负责人,深深感到,类似的问题绝非个案,不少满分作文并不是因为文与质真正拔尖而往往是因其“出格”才博得青睐的。媒体的推波助澜也给不少考生造成误导,在考卷中追求形式奇特、内容荒诞、语言古怪的作文大有上升之势。剔除少数真正佳作外,大量的是??花里胡哨的表面掩盖着功力的羸弱和学养的浅薄,所滋长的则是一种投机取巧的浮躁的不良文风。

这样的倾向,对本该扎扎实实进行的中学作文训练能产生好影响吗?

笔者认为,之所以如此,不应当怪罪考生,也无须责备老师。需要反思的,乃是这几年来被一些人士啧啧称道的所谓“材料话题作文”的命题模式。

歪招怪点子的作文为什么能获得高分?

近年来,高考越来越被社会看重,越来越引起各界的关注。而高考的作文命题与满分作文,每每一出台便成为媒体纷纷追踪的热点。从1999年开始沿用至今的材料话题作文,赞美者众口如一的说词是:此等命题的要求灵活随意,在立意、取材、文体方面给了考生相当的自由度与发挥空间,保证都能有话可说,还可以选择自己最拿手的形式与最得意的内容充分展示自我,使真正有文才有灵气的素质较高的考生更易脱颖而出。

然而,笔者在一份一份考卷的不断审阅中却越来越感到,这种观点是大可商榷的。材料话题作为一种高考的作文模式,其弊端是很值得有关方面高度注意的。

或问其弊端何在?窃以为,最大的弊端在太自由随意,在名为创新而实则无新所创也。

过去高考用的命题作文或“给材料作文”,前者题意有明确限制,后者完成时不能脱离材料,其范畴也有限制。正因为如此,而遭到现在不少人的诟病。可是,限制题意、限制范畴就能限制能力、限制才华吗?戴着镣铐跳舞就一定跳不出好舞吗?反观目前这种材料话题作文,表面看似乎很新潮,似乎比过去纯叙事、纯议论的命题好了一些。然而,既然考试时允许考生完全抛开命题提供的材料,所谓话题作文岂不成了命题作文?这样,2000年的全国卷作文给出的四个“图形符号”,2001、2002年给出的“七个背囊”和“登山者救陌生人”的故事,岂不形同虚设?今年从《韩非子》“智子疑邻”寓言中引出的,还不是一道谈“感情亲疏对事物的认知”的命题作文吗?试问,这种与所给材料毫无关联的命题,除了把过去明确的题意限制变得更模糊了一些外,究竟有什么创新可言?

高考作文的根本目的与功能是什么?是辨识人才,考量人才,鉴别人才,筛选人才。为此,关键是标准的统一,核心是尺度的规范。否则其公平性、公正性怎能不大打折扣?而话题作文,给学生的自由实在太自由了。自由本无可非议,但作为考试作文,太自由就会产生负面效应。进了考场什么都可以写,怎么写都行,评卷时如何统一标准?如何规范尺度?这么多的碗与碗型号不一,这么多的水与水内容有异,将其端平谈何容易?评卷操作难于把握,就不免要从一些并不具备普遍性之处发现亮点,寻找佳作。窃以为,这正是近几年一些本来稀松平常的歪招怪点子作文幸获高分的原因。

套题作文何以有增无减?

高考作文的根本目的与功能是辨识、考量、鉴别、筛选人才,故必须绝对保证的是其公平性、公正性。所命题目尽可能让所有考生都无法猜中,无法套上,无法改头换面或者剪切拼凑旧作,而只能在考场上即席挥毫,凭不折不扣的实力取胜,才是上佳的选择。

为此,高考作文的内容、形式等必须有严格的限制,必须让考生带着镣铐还要跳出好舞,在特定的天空下还要漂亮地飞翔,事先一无所知还要能充分展示才华、充分证明自己的水平高下。而时下这种材料话题作文所丧失的,恰恰是高考作文应该具有的这些属性。这种在选材、立意、文体上没有严格限制、可以任意无边的作文命题,最大流弊就是容易猜题、套题。考前熟记一些类型不同的现成作文,到了考场根据命题要求修修改改、挖挖补补,完全可以拼成一篇“佳作”。导致如此的命题,公平性、公正性能不大打折扣?这种命题模式如果形成惯例,怎么能不造成一些考生的投机取巧心理?怎么能不给抄袭者留下大钻其空的机会?近年来高考作文抄袭现象的持续上升,正是这种命题模式造成的直接恶果。今年的一篇满分作文《乌鸦的自白》刚刚在网上披露,马上被人指为抄袭。但根据规定,高考试卷是不能随便改分的;那么,这位考生岂不是逮了一个大便宜?上面那位写了一首小诗的陕西考生逮了便宜,似乎还可原宥,而让抄袭者得了满分,这说得过去吗?须知,《乌鸦的自白》不过是一个典型而已。在大量考卷中,凭这种套、猜、改、抄逮了便宜的何止千万?高考作文的后果竟至于斯,难道不值得反思吗?所以,这种沿袭数年的材料话题作文已经越来越暴露出无法克服的弊端,已经到了必须更改的地步了。

作文命题之比较

高考作文应该让所有的人都猜不到题,套不上题。可为什么总不免事与愿违?为什么这几年猜题现象越发增多了呢?除了前述之因,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的作文命题往往跟现实跟得太紧。比如,2002年我国加入了WTO,同年又是足球世界杯大赛,这些均与规则息息相关,北京的考题恰恰就是一道关于“规则”的话题。今年,党和国家的新班子诞生,开始了第三代领导集体向第四代的转移,与“非典”的抗争肯定也会给社会进步带来新转机,而北京的考题又恰恰是一道关于“转折”的话题。如果循着这样的思路搞下去,不是等着让人猜题吗?

相形之下,全国卷与上海卷的情况则好一些。如果说,全国卷前几年还有一点紧跟现实的话,今年的“感情亲疏对事物的认知”就是一道很难猜到的出得不错的题目。上海2002年是一道要求以“面对大海”为题来写的作文,这道题目虽没有紧跟现实,但也是一道容易套写的作文。比方说,准备了一篇怀念恩师的作文,原来是在一片丛林前勾起怀念,现在将丛林前改为大海边,其他内容基本不动,不是就套上“面对大海”吗?再比方,准备了一篇暴风雨中思考的作文,思考了大自然的伟大,思考了不可抗拒的力,现在将暴风雨中也改在大海边,其他内容仍然不变,不是又套上“面对大海”吗?但是,上海今年的谈“杂”,却是一道出得极好的题目。社会、人生、自然中,“杂”何处不在?谁又能说自己无“杂”可写?然而,“杂”又并不涉及某个确定理念,特指某个具体对象,可谓看似无限制中设计了严格的限制。因此,无论你事先熟记多少作文,你都休想套得上;无论你准备得再充分,你不绞绞脑汁就休想写好。一句话,是骡子是马你必须在考场上见高低,凭真正的实力拿高分。这样的命题,才是符合高考作文之目的与功能的最成功命题。据报载,上海今年高考作文无满分。但无满分就能说明上海考生水平差吗?或许,这正是成功的命题有效保证了公平、公正竞争的结果。

可是,上海的谈“杂”恰恰不是材料话题作文。

那些把材料话题作文的“优越性”说得神乎其神的人士,难道不应该从中悟到一些什么吗?掌管高考作文命题的有关部门,难道不应该引起一些注意吗?

标签: 作文 命题 启示 满分 过去

发表评论 (已有1条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