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2013级法学本科,平均绩点3.2,成绩还算可以

91百科网 84 0

个人基本信息:2013年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学位,平均成绩3.2,还不错。

初步测试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人民代表大会民商硕士

政治:69 英语:64 理论法:109 应用法:106 总分:348

二战期间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

政治:80 英语:72(法学) 基础:119(法学) 综合:118 总分:389

两次考研经历,有着完全不同的心路历程。 一战考研期间,我同时准备司法考试和人大民商事硕士学位。 压力太大了,我根本不相信自己那一年会这么努力。 虽然压力很大,准备过程也让我身心俱疲,但我充满希望,心态也很好。 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带来的神秘自信,所以我总是下意识地告诉自己不会有问题。 因此,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以考试400+的成绩获得人大代表。 事实证明,我为了这个目标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 然而,新生的牛犊毕竟还太小。 最终,2016年考试以380+的成绩尴尬结束,人大复试未能通过。 如果你知道我当时有多努力,你就会明白我心里的落差有多大。 于是,我极不情愿地决定参加二战考研。 (原谅我,我实在是没有勇气再跟四考打了,这个……还是趁好汉仁汉仁吧)

毕竟,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那个年少轻狂、无所畏惧的男人,在现实面前不得不低下头。 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转投竞争不那么激烈的人大法硕。 因此,下面分享的复习方法和心路历程,结合两种备考过程的优缺点,整理出备考过程中我认为比较有效的方法、存在的问题以及心态的调整。 它们仅供参考。 ,希望能给有需要的人一些帮助。

[b][政治][/b]

由于我是文科生,背东西也比较快,所以政治复习完全不用担心(我的自信……幸福)。

复习书籍:

一战期间主要系列书是蒋老师的(含理论全书、真题、800题、冲刺考点必记、时事、冲刺100%,5套试卷),加上肖老师的8套论文和4套论文。 ; 二战期间书籍主要以肖老师系列书籍(含1000题、必记考点、时事、4套试卷、8套试卷)加上蒋老师的5套试卷为主。

两个政治成绩在当年的京考区都算不错了,所以我觉得前期跟哪个老师都没有关系。 不管你前期跟着谁,相信后期你一定会记住小4、小8、江5,所以完全不用担心。

选择题:我觉得只需要做2套左右的真政治题就可以熟悉试题了。 对于选择题,我采用的是记忆法。 所谓背诵,就是反复阅读、背诵。 不需要大声念诵。 一是因为背诵太累,二是因为选择题借助选项相对容易做。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借助选项,你就可以只记住一个大概的轮廓。 做过真题的人都会知道,有时候考点是恰到好处的。 就几个单词的表达而言,记忆一定要准确,所以需要反复看书、反复答题。

主观题:两次审稿的时候,主观题是11月份准备的。 首先,我们对肖老师和姜老师的预测卷中主观题的重叠热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以便于记忆,答案也能更加全面。 ; 然后有重点地背诵其他主题。

[b]【英文】[/b]

由于我两次的英语成绩都不是很好,所以我不会试图误导大家。 不过,有两个教训可以作为反面案例供大家参考。 。 。 首战成绩不理想,主要是词汇记忆不够。 。 。 对于从小就不爱记单词的我来说,实在记不住。 俗话说,有因必有果,对于二战我也无能为力。 我强迫自己背下来,而且我也跟着朱伟老师练习爱和文字,所以我没有感到那么痛苦。 第二次世界大战可能正常进行。 对于这个令人发指的排名问题我无话可说。 一定是全错了。 。 。 yumen 但是大作文只得了10分。 。 。 库库比

[b][专业课程[/b]]

1. 推荐书籍和复习资料

推荐书籍:

考试分析+历年试卷是必须的。 其余包括文韵、华成等机构出版的可按需购买的书籍(如冲刺试卷五套、背诵手册、基础配套练习等)。 除了考试分析和历年试卷之外,我还买了五套冲刺试卷和基础配套练习题。 前两个看起来还不错。 总之,还是那句话。 其余材料因人而异,应根据需要购买。 但不要因为采购太多材料而影响心态,导致无法完成既定计划。 信息重在本质而不重在数量。

复习材料:

法学硕士联盟的在线课程+各机构的主题材料。 当我购买法学硕士和硕士联盟的在线课程时,也是我的同学推荐的。 主要包括各学科课程、讲义以及各种背诵材料和备题材料(有组织的主观背诵和备题材料,让复习事半功倍,2018年我赢了很多题)。 此外,还需要从其他机构收集话题信息。 (首先重点记住各个机构和硕士联盟题目重叠的部分,时间允许的话最好记住其他部分)[/size]

[尺寸=3]

2.我的专业课程的总体回顾

西南政法大学2013级法学本科,平均绩点3.2,成绩还算可以 平均绩点 西南政法大学 第1张

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前期、中期、冲刺阶段。 整个备考过程中,选择题以测试分析为主,结合法师联盟整理的综合课程知识点讲义; 主观题完全依靠法师联盟整理的讲义。

考试解析1+2次(第一次通读17版;第二次通读18版,通读并标记选择题知识点,并进行一轮记忆;第三次,进行根据标记的知识点进行2轮记忆);

主观题基础版背诵2轮; 加强版主观题背诵1轮; 1轮主题材料背诵;

共2轮真题+1轮历年模拟题(只做选择题;另外近两年的真题留作以后模拟用)。

3. 详细审核计划

注:由于我做的纸质计划全都扔在出租屋里了,所以具体时间我记不清了,所以以下是粗略的整理记忆。 另外,由于个人原因,我不喜欢前期前线太长,担心后期无法冲刺,所以从8月份开始断断续续地学习。 但后来证明,初期还是太放松了。

【初期阶段:2017年8月-9月】

这段时间主要是熟悉法学硕士考试的特点,阅读和复习完全取决于你的心情。 由于暑假期间大部分学生都留在学校准备中考,我看到周围的同学都在努力学习,所以我并没有太颓废。

我做了几年真题,以感受并熟悉法学硕士考试的特点。 我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 毕竟法学硕士和理科硕士的考试方向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法学硕士学位的考试更加细致,注重记忆和背诵。 就选择题而言,即使是很小的知识点也会被考到,所以看考试分析时一定要小心; 就主观题而言,除了案例、材料分析外,大多以背诵为主,比如简答题等,所以背诵时一定要扎实。 之后我分析了第17版的考试,因为新版通常在每年的9月或10月左右发布。 另外,我还对比了讲义,听了法学硕士联盟基础课和强化课(17岁和18岁)的视频,听了针对性的民法通则课程。

插曲:本来二战的目标是获得人大法学硕士学位,但这期间,我得知北大法学硕士(法学)首次接受统考招生今年的时间。 对于出生在二战时期的我来说,欣喜若狂,却也无比迷茫。 犹豫了一周左右,我终于把目标改为北大。 虽然我的父母觉得风险太大,但幸运的是他们最终还是支持了我。 唯一让我安慰的原因是:去年我没有考上人大,今年却赶上了北大史无前例的统考招生。 这不是暗示我考上北大了吗? 因此,有时抱有理想主义也没什么坏处。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你会发现北大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比人大更容易:北大复试没有面试,只有专业课笔试和英语听力考试,而人大的复试太多了,包括专业课笔试和面试,还有英语笔试和面试。

【中期阶段10-11月】

国庆节来临之际,我们正式进入法学硕士备考阶段。 此时,第18版考试解析已经出炉,法学硕士联盟整理的主观题讲义也已经出炉。

2018年版的考试解析出炉后,我又把新版教材通读了一遍,并用荧光笔把所有可能出选择题的点都标记了出来。 之后又把历年真题过一遍。 随后他开始背诵硕士联盟推送的基础版主持人专题讲义。 前面说过,我是文科生,背东西的速度很快,但即便如此,第一次背的时候还是很痛苦。 因为法学硕士的考试比较详细,而且基础版的主观题讲义可以说是把考试分析中能问到的内容都整理了一遍,所以背诵过程是极其痛苦的。 原计划是监狱班和平民班各5天,综合班各3天,但结果证明是异想天开。 最终,用了大约23天的时间,完成了第一轮。 已经是10月底11月初了,紧接着就是第二轮背诵,因为距离第一次背刑法已经有半个月左右了,再拖下去就忘记了更多的是我们之前背诵的内容。 第二轮比赛耗时约16天。 11月底把真题过一遍,然后开始精背讲义。

【冲刺阶段】

大概是12月5日左右,我就把精读讲义背完了。 然后我做了之前预留的2016年和2017年真题,模拟考试环境。 然后我把文理硕士的5套冲刺模拟题中的5套选择题都过一遍。 因为你已经通过反复做题熟悉了往年的真题内容,此时做几套模拟题有助于你在考试中遇到新的真题。 有一种陌生感和紧张感,所以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做几套模拟题。 复习的时候已经快12.10了,距离考试只剩下十几天了。 最后一段时间,我又分析了一下考试。 这次我只记录了荧光笔标记的部分。 所以,前期阅读的时候一定要细心,把重点全部突出出来,这样后期的阅读过程才会更快。 至于剩下的一周,我全部用在背各种考试材料上。

总体来说,我的整个复习时间安排还是比较紧张的,尤其是进入12月冲刺之后。 所以我不得不调整我的日程以挤出时间进行复习。 因此,建议大家在备考时保证有5个月充足的复习时间。 我的主要问题是前8、9个月没有充分利用,导致后期时间紧张。

四、关于专业课程复习的一些补充和说明

至于具体的方法,总是一样的。 不过我想谈谈我认为比较有效的背诵方法以及我是如何根据考试题型来作答的。

1、首先,因为法学硕士专业课需要背的东西太多了,所以我每次都是默背。 其实我从高中就已经习惯了默记。 我觉得这样可以节省体力,不然朗诵时间长了太累了; 但我觉得这样更有效率。 首先,将要背的内容读两遍,了解大意; 然后分级​​别,然后按照级别默记; 等每个关卡都默记下来,然后在脑子里过一遍就可以了。 其次,只要是需要背的东西,我觉得多重复几次总是比一次花很长时间要好。 比如三天背一轮,一周背两轮,效果会比一周背一轮效果好。 因为记忆总是会慢慢遗忘,只有不断重复才能减少遗忘。

2、专业课尤其是综合课的选择题,像政治课一样背就可以了。 没有必要拼命记住它们。 比如法制史选择题,往往把清朝的内容放在明代,尤其是清末以后的章节。 一开始我常常搞糊涂,后来我自己编了一个表格,竖着排列,这样我就能记住了。 这相对容易。 至于罪犯的选择,和司考类似,但感觉比司考简单。

3.对于简答题之类的题,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多背几遍,记住关键词(2018年综合课有道简答题问的是我国的选举原则,我记得是有5点,但我只记得4点...yumen)。 另外,不要只记住内容而忽略相应的问题。 比如,当我在考场看到一道题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 这是我平时背诵时没有注意相应题名造成的。 还好最后时刻记住,不然这10分就浪费了。

4、对于基础课的论文题和综合课的分析论文题,备考的时候一定要全面,脑子里要有一个大概的框架,这样才有东西可写。 例如,2018年民法讨论探讨了绿色原则的功能和意义。 遗憾的是,我读过所有民法原则,却没有读过这一本。 。 。 最后无奈之下,我回答了民法基本原则的三个功能,写了很多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章。 最后看完这道题我得到了8分,还是比较满意的。 至于综合课的分析和讨论,就大同小异了。 我特别想谈的是法律制度的历史。 法律制度的历史并不像法律宪法那样容易谈论。 毕竟都是远古而来,可能对古文的理解可能不是很准确。 这就要求我们在答题时把能理解的古文意思全部写下来。 其次,如果没有那么多语言需要整理的话,我们可以将材料中的系统与现代进行比较。 比如我在18年考察唐律中法令格式的关系时,写到唐朝应该严格按照法令格式来判案,类似于今天的罪刑法定,然后我写了有关法律的犯罪和惩罚; 我还写了法律和命令的格式关系有点类似于法律和行政法规等等的关系等等,最后法制史题的分数是16分,满分满分共 20 分。

5、对于邢敏的情况,完全可以按照司法考试卷四的模型进行训练。 在备考的过程中,我没有花时间对法学硕士的案例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这可能是审核中的一个漏洞。 还好最终成绩还不错,捡到了便宜杏库

6、总之,如果你在考场遇到没有复习过的主观题(事实证明你总会遇到……汉人),一定要多角度作答,尽量填满答题区,并且清晰且有顺序。 书写工整都是陈词滥调。

【终于】

今年北大法学硕士(法学)项目录取分数线仅为315分,目测复试竞争将十分惨烈。 本来打算等到复试结束才抽出时间来写一下我这两场考研的经历,但是最近时不时就有学弟学妹问我如何备考,而我实在没有足够的精力一一回复。 另外,我今天看到了大师联盟发的帖子。 实际上有一个奖学金可以获得duola。 朵拉决定花点时间写作。 好吧,我就老老实实准备复试吧。 祝我成功! 一起努力吧!

标签: 平均绩点 西南政法大学

发表评论 (已有1条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