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的核心重点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几种主要心理学研究方法和重要心理学流派。 第二个重点包括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个体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学。 道德和当代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其他内容只是理解问题。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心理学既研究动物心理,又研究人类心理,以人类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一)个体心理学
个体心理是指个体的心理现象,分为认知、动机与情感、能力与人格三个方面。
1. 认知
认知是指人们获取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者说是信息处理的过程。 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语言。
2. 动机和情感
(1)人类的认知和行为受动机支配。 动机是指促进人的活动、引导活动朝着一定目标迈进的内在动力。
(2)人们在处理从外界输入的信息时,会形成对事物的态度,产生满意、不满意、爱、厌恶、恨等主观体验。 这就是情感。
(3)意志是人们有意识地确定自己的目标并有意识地控制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以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这种有意识的主动性是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3、能力与性格
人们在信息加工过程中会形成各种心理特征,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在心理学中,那些稳定、频繁的心理特征被称为人格心理特征或人格,包括能力和性格。 两个方面。
(2)个体心理与行为
行为是指有机体的反应系统。 大多数情况下,行为是在某些刺激环境下产生的。 引起行为的刺激通常通过心理中介发挥作用。
心理支配行为并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从外部行为推断内部心理过程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规则。 因此,心理学也是一门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3)个体意识与无意识
1.意识
人的心理与低等动物的心理不同,它具有意识的特征。
(1)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感、情感、欲望等组成的丰富而稳定的内心世界,是人主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内在资源。
(2)人类的活动有明确的目的,能够预先计划好实现目的的方法和手段。
(3)人能够感知外界事物的存在和自身的心理活动,能够区分“自我”与“非我”、“主体”与“客体”。
2、注意事项
注意力是意识对事物和活动的方向和焦点。 注意的基本功能是选择信息。
3.无意识
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没有意识到、无法自觉调节和控制的一种心理现象。
(4)个体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
个体心理是指个体存在的心理现象。 由于社会关系的客观存在,社会心理和行为就产生了。 社会心理学及其与个体心理的关系也是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二、心理学的任务 (一)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探索和揭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是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1.分析心理现象的时间过程。
2.研究心理结构,揭示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3.深入研究心理学的大脑机制,揭示大脑与心理现象的关系。
4、研究生殖系和个体发育的心理现象及其与大脑发育的关系。
5、研究心理现象与人的外部环境之间的规律联系。
(二)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作为一门科学,心理学的主要作用是正确解释现象、科学预测现象、有效控制现象、从不同方面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一、理论意义
正确描述和解释人类心理现象的本质和起源。
2. 现实意义
根据社会实践的需要来预测和控制心理现象。
(三)心理学研究领域
1.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在心理学中占有基础学科的地位。 它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理论和方法。
2. 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
生理心理学以大脑的形态和功能参数为自变量,观察不同生理状态下行为或心理活动的变化。 心理生理学研究心理活动引起的生理功能的变化。
3.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研究心理学的系统发育和人类心理的个体发展。 研究心理物种发展的心理学称为比较心理学,寿命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个体心理发展的科学。
4.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包含的各种心理现象,揭示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学校心理学研究儿童、青少年和学生各阶段及教学过程中有关的心理问题。
5.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作用。 健康心理学研究人们的思维、感觉和行为模式与身体健康之间的联系,探讨身心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通过心理社会干预来促进健康、预防疾病。
6.工业心理学
工业心理学研究人们在工业劳动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按研究的问题可分为管理心理学、工程心理学、消费者心理学、人事心理学、劳动心理学等。
7.军事心理学
军事心理学是将心理学应用于军事的心理学分支。
8.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研究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科学。 它研究大群体和小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 它还研究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的关系以及群体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四)心理学的科学地位
1.心理学是一门中级科学
(1)心理学研究心理学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心理学还研究在计算机上模拟人类行为。 因此,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和方法与自然科学相同,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
(2)心理学的发生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 心理学还研究社会心理和行为。 这些心理现象和行为是社会生活的产物。 因此,心理学的研究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
(3)在整个科学家族中,心理学处于中间位置,因此可以称为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2. 心理学相关职业
轻微地。
3. 如何成为一名心理学家
轻微地。
3、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客观性
心理学使用客观的方法来研究心理现象。 这些方法不依赖研究者对自身心理现象的描述或反思,而是采用客观观察和实验方法,使研究结果得到反复检验。
(二)几种主要研究方法
1、观察方法
(一)含义:在自然条件下,对表达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观察,发现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性。
(2)适用范围:①研究对象无法控制; ②控制条件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发生; ③由于社会道德的要求,某种现象无法得到控制。
(3)优点:①观察法直接了解被观察者的行为,可以收集第一手信息; ②观察方法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可以了解现象的真实情况。
(4)缺点:①自然条件下,难以重复观察某种现象,观察结果难以检验和确认; ②自然条件下,影响某些心理活动的因素较多,结果难以验证。 准确分析; ③ 在不控制条件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不需要研究的现象,但要研究的现象却不会出现; ④观察的结果很容易受到观察者自身的兴趣、愿望、知识、经验和观察技巧的影响。
2、测试方法
(1)含义:使用一组预先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些心理素质的方法。
(二)试验基本要求
①可靠性:测试的可靠性如何。 如果一项测试的可靠性很高,那么同一个人多次参加测试时应该得到相同或大致相同的分数。
②效度:测试能够有效测量所需心理素质的程度,可以通过预测行为来表达。
(3)保证测试信度和效度的方法:①对某种心理素质进行深入研究; ②编制心理量表时要注意严谨性和科学性。
3.相关方法
(1)含义:探究两个事物(现象)之间相关程度或强度的方法,可用相关系数来表示。
相关系数是-1到1之间的一个值。如果相关系数为0,则说明两者的相关性很小或者没有关系。 大于0的相关性为正相关,小于0的相关性为负相关。
(2)优点:①可以发现现象之间的关系,并对现象进行预测; ②可为因果研究提供依据。
(3)缺点:相关性本身无法提供因果信息,无法从相关性研究中推导出行为变化的真正原因。
4 实验方法
(1)含义:在受控条件下观察某种心理现象的方法。 在实验中,研究者可以主动干预被试的活动,创造一定的条件,使某些心理现象发生并反复出现。
(2)实验室实验方法
①含义: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严格控制的实验条件下进行。
②优点:由于实验条件的严格控制,有助于发现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可以重复验证实验结果。
②缺点:由于实验者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实验情况极其人为; 受试者明知自己正在进行一项实验,可能会干扰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影响实验结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自然实验法(田间实验法)
①意义:实验条件也控制得当,但在人们正常学习和工作的环境下进行。
②优点:由于实验是在正常情况下进行,自然实验方法的结果更加真实。
③缺点:在自然实验中,由于条件控制不够严格,很难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
(4) 实验变量
①自变量:心理实验中能引起心理或行为变化的主客观条件,也称自变量,如反应时间实验中的不同光照条件。
②因变量:自变量引起的心理或行为的变化,也称依从性变量,如反应时间的长短。
③附加变量:实验中影响因变量的其他因素,如被试个体差异、实验者偏好等。 双盲控制是指实验者和被试都不知道实验中自变量是如何控制的,具有消除实验者偏好的效果。
5.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含义:对一个人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研究,以发现影响某些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 例如,对特殊儿童和失语症患者的研究。
(2)优点:①可以为揭示个体的心理活动提供必要的证据; ②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可以收集更丰富的个人信息; ③ 常用于提出理论或假设。
(3)缺点:研究成果只适合个人情况,推广成果时必须谨慎。
(3)心理学研究的伦理
1. 以人类为对象的研究
(1)需要认真评估研究是否可能对受试者造成损害以及受试者的权利是否得到充分尊重。
(2)要保证受试者有充分的知情权和了解实验对自身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在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才能进行实验。
(3)受试者也有权随时退出研究。
2. 以动物为对象的研究
美国心理学会在其《实验伦理守则》中要求,进行动物实验的心理学家必须保证动物的舒适,并适当考虑动物的健康和人道待遇。
3.学术道德
心理学家在研究的各个方面都必须遵守诚信原则,杜绝学术造假。 抄袭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数据、提交多篇稿件等,都是违反学术规范的不道德行为。
4.心理学的前世今生
(一)现代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现代哲学为现代西方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现代心理学的实验方法直接源自实验生理学。
一、近代哲学的影响
(一)理性主义
①笛卡尔只相信理性的真实性,认为只有理性才是衡量真理的唯一标准。
②笛卡尔把统一的心理现象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依赖于身体组织,另一方面又独立于身体组织,从而陷入二元论。
③笛卡儿相信先天性概念,即人的某些概念不是由经验产生的,而是由人的先天组织赋予的。
(2)经验主义
①洛克反对笛卡尔的“先天观念”理论,认为人的心灵最初就像一张白纸,没有任何观念。 所有的知识和概念都是从获得的经验中获得的。
②洛克将经验分为两种:外部经验和内部经验。 外在经验称为感觉,其来源是客观物质世界; 内部体验称为内省,是人们对自己内部活动的观察。
(3) 结社主义
佩恩等人把联想原理作为一切心理活动的解释原理,认为人类一切复杂的概念都是在联想的帮助下由简单的概念逐渐形成的。
2. 实验生理学的影响
(1)1811年,英国人玻尔和法国人马永迪首次发现脊髓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区别。
(2)1840年,德国人雷蒙德发现了神经冲动的电现象。
(3)1850年,德国科学家亥姆霍兹利用青蛙的运动神经测量神经传导速度,为反应时间测量方法在生理学和心理学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4)1861年,法国医生布罗卡从尸检中发现,严重失语与左额叶部分组织的病变有关,从而确定了言语运动区(布罗卡区)的位置。
(5)1869年,英国神经科学家杰克逊提出了大脑皮层的基本功能界限:中央沟的前部负责运动,中央沟的后部负责感觉。
(6)1870年,德国生理学家弗里茨和希茨利用电刺激研究大脑功能,发现动物的运动行为是由大脑额叶的某些区域控制的。
(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重要的心理学流派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脱离哲学的怀抱,走上了独立的发展道路。
1. 建构主义
(1)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2)研究对象:直接经验,即意识。
(3)研究方法:强调内省,但主张内省与实验方法相结合。
(4)主要观点:将人类经验分为三个要素:感受、表征和情感。 感受是感知的要素,表象是观念的要素,情感是情感的要素。 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
(5)贡献:使心理学脱离哲学的怀抱,走上独立的发展道路。
2.功能主义
(一)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安吉尔。
(2)研究对象:意识。
注:建构主义强调意识的组成部分,而功能主义则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
(3)主要观点:不认为意识是个体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意识是个人的、不断变化的、持续的和有选择性的。 意识的功能是使有机体适应其环境。
(4)贡献:推动了美国心理学的实践发展进程。
3.行为主义
1913年,沃森出版了《行为主义者视角下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
(一)代表人物:沃森。
(2)研究对象:可观察的事件,即行为。
(3)研究方法:实验方法。
(四)主要观点:①心理学中反对意识研究,主张行为研究; ② 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实验方法; ③主张“环境决定论”,认为个体行为完全受环境控制和决定。
(5)贡献:强调用客观的方法来研究可观察的行为,对心理学走向科学的道路有着积极的影响。
(6)局限性:命题过于偏激,没有研究心理学的内部结构和过程,否定了研究意识的重要性,从而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4.格式塔心理学
(1)代表人物:韦特海默、科勒、科夫卡。
(2)研究对象:Gestalt,即格式塔,意识的完整性。
(三)主要观点:反对将意识作为要素进行分析,强调心理学作为一个整体和一个组织的意义。 人们相信整体不能被简化为其部分和各种元素的总和; 部分之和不等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限制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4)贡献:关注心理学实验对于感知、学习和思维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5.精神分析学院
(一)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2)研究对象:异常行为和无意识现象。
(3)研究方法:精神分析,如释梦、自由联想等。
(四)主要观点:人类一切个体和社会行为都源于灵魂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尤其是性冲动。 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着人,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行为中。 欲望或动机的压抑是精神疾病的重要原因。 精神分析通过解梦、自由联想等方法,发现患者的潜在动机,让精神宣泄,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5)贡献:注重动机的研究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
(6)局限性:①过分强调无意识的作用,而将其与意识的作用相对立; ②早期理论具有泛性主义特征,将性欲夸大为主宰人类一切行为的动机。
(三)当代心理学研究方向
1. 生理心理学研究方向
采用这种方法的心理学家着眼于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认为一切高级心理功能都与脑功能密切相关,主张采用临床方法、局部切除法、电刺激法、生化法和脑成像法。和其他人研究大脑和思想之间的关系、心理免疫学以及遗传学在行为中的作用。
2.行为主义的研究方向
新行为主义在传统“刺激-反应”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中间变量”的概念,认为刺激与反应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心理过程,如认知图、目标等。行为主义的研究取向起着重要作用。在程序学习和计算机教学、行为治疗和行为改善技术、生物反馈技术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3.精神分析研究方向
后弗洛伊德主义者将精神分析理论应用于动机和人格的研究。 他们更关心儿童青少年人格的正常发展,强调意识和自我的重要性,把青春期视为性欲活动的时期。 高潮期。
4.认知心理学研究方向
1967年,奈塞尔出版了《认知心理学》一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认知心理学认为,环境提供的信息通过控制外部行为的认知过程进行编码、存储和操纵,从而影响人类行为。 现代认知心理学发展了反应时间记录法、口头报告法、计算机模拟等。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结合产生了认知神经科学,它利用脑成像技术揭示心理活动的大脑机制。
5. 人本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研究方向
人文主义注重对人格的研究,认为人性本善、善良,人有自由意志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是个体存在的。 心理学家应该对人类进行个体测量。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关注个人和群体的积极因素,促进个体发展、社会繁荣和幸福,预防问题的发生。
6. 进化心理学研究方向
进化心理学运用进化思想来研究人类心理的起源和本质,强调自然选择在塑造人类普遍行为倾向方面的作用。 它认为人类的心理机制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如果某种行为倾向有助于个体的生存,这种行为倾向就会通过基因遗传自然选择并保留。
(四)我国心理学的发展路径
中国古代有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但没有独立的心理学著作。 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创立始于1917年,以北京大学首次设立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
标签: 心理学 机能主义心理学 心理学现象 心理学发展 动机理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