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启明星”诞生于一次学生论文答辩研发

91百科网 72 0

2月27日11时06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利用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22颗卫星,创下我国一箭多星的新纪录。 这22颗卫星中,就有武汉大学自主研发的“学生卫星”金星。

“维纳斯”号由武汉大学航天科学技术学院、遥感与信息工程学院师生团队历时三年研制成功。 其中,约50名本科生至博士生是研究团队的主力。

“金星”卫星科研团队的主力是武汉大学的学生。

在小《晨星》中,老师搭台,学生唱主角。 经过50名学生三年的努力,这颗微纳卫星取得了多项世界第一和国家第一。 其背后的故事很耐人寻味。

《晨星》从一次学生论文答辩中诞生

开发《维纳斯》的想法来自于一名学生的论文答辩。 武汉大学遥感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吴兆聪回忆,答辩过程中,同学们多次表示有很多新想法,但苦于缺乏合适的数据进行研究和验证。 可以使用的数据大部分来自国外,而这些数据并不能满足你的需求。 别人发布的不是你想要的,你也得不到你想要的。

这让坐在观众席上的吴兆聪和金光教授深深感受到,如果没有自己的卫星,怎么可能有自己想要的数据。 金光打了个比方:如果我现在想了解长江流域武汉段的整体情况,就必须有原始数据。 原始数据一般由国外卫星提供。 他们有自己的观察角度、拍摄时长、成像时间和波段选择。 可以按照我们的要求及时拍照和测量。 有了我们自己的卫星,今天下单就可以立即拍摄,明天就可以传输数据。

吴兆聪和金光义联手,既然已经具备了团队的研发能力,何不自己筹集资金来设计、制造、发射自己的卫星。 就这样,《晨星》在一次心灵的碰撞中诞生了。

“晨星”升上天空,武汉大学航天科技研究院副院长毛庆洲形容,这推动了武汉大学遥感学科从软件到硬件的升级。 吴兆聪教授表示,武汉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连续五年被一些学术机构评为世界第一。 此次,学生们全程参与“维纳斯”的设计、制造和应用研究,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对这个“世界第一”的信心。

老师花了800万元研发卫星

“晨星”项目负责人金光教授长期在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工作。 他是我国航天光学遥感卫星研发的带头人。 著名的“吉林一号”等卫星都是他的航天杰作。 2019年退休后,他作为高端人才被引进到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给了他100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 2019年资金到位时,金光教授花费500万元作为卫星研发费用,“启明星辰”项目正式启动。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李德仁院士在接受采访时介绍,武汉大学近年来规划了传感卫星的研制和发射,专门成立了航天科学技术研究院。 在武汉大学、湖北省和武汉市的大力支持下,引进了许多高端人才,金光教授就是其中之一。

李德仁院士对于金光教授利用自己的科研经费研制卫星的举动印象深刻。 “做人、做事都很清爽。”李院士说。

金光泽表示,武汉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基地,没有自己的卫星有效载荷,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我只是想用这笔钱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除了用于卫星研制的500万元外,金光教授还花费了300万元的科研经费作为发射费用。 这1000万元中,一颗卫星就花费了800万元。 金光教授表示,无论是研发还是推出,都太便宜了,值得。

全校刊登广告招募学生团队

“晨星”让学生去做是一个大胆的想法,也是武汉大学遥感学科教师的共识。

武汉大学宇航学院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空间实验室。 利用卫星作为新型教学平台,把实验室放在天上。 金光教授表示,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与卫星的实时交互,在太空中设计并完成实验。

武汉大学“启明星”诞生于一次学生论文答辩研发 卫星 明星 研制 武汉 遥感 第1张

这实际上是单一学科背景的学生通过参与卫星研制、发射、监测等工作,全面熟悉卫星相关技术和应用,成长为遥感领域综合型人才的过程。 吴兆聪教授评价,过去大部分学生都是做一些算法和软件开发,而卫星的设计和制造比这复杂得多。 从软到硬的突破和改进,让学生在系统工程全链条上锻炼思维。

欢迎所有人。 2019年4月,“维纳斯”团队在武汉大学各处张贴“招聘”海报。 无论是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只要愿意从事航天事业,有研制卫星的热情,谁都可以报名,不同学科的学生越多越好。 初步名单获得后,将由教学团队仔细评估,从学术水平、对科学研究的奉献精神到是否对卫星项目有浓厚的兴趣等。 经过多方考虑,最终确定了正式名单。

卫星研制一般分为机械、热控、姿态控制、卫星运行、通信、供电等几大系统。 入选的“维纳斯”学生团队也非常相似。 根据这些制度,他们被分成几个研发小组并参与整个过程。 卫星研制方面,从研制、控制、管理到后期应用四个环节实现了真正的闭环。

从卫星的想法到研制完成,花了三年多的时间。 在此期间,也有一些学生毕业离开。 金光教授粗略统计了一下,参与“维纳斯”研制的学生约有50人。 学生确实是“维纳斯”发展的主力军。

学生创意推动8波段夜间遥感

“晨星”的一大亮点是夜光遥感。 拥有8个频段,说优于其他也不为过。 这个想法是一个女孩提出的。

李津津是“启明星”学生研发团队中众多女孩之一。 正是当时还在读研究生一年级的她问是否可以允许启明星戴“有色眼镜”?

过去,卫星夜间遥感是黑白的,只有明暗之分。 只有一个频段的美国卫星就是这种情况。 如果你想看到颜色,就必须增加频段。 只看到红、黄、蓝感觉太简单了。 李津津的“愿望”是晚上能看到深蓝色和浅蓝色、深黄色和浅黄色、深红色和浅红色等。 这样,频段数量不断增加到8个,是我国同类卫星之前3个频段的两倍多。 频段的增加并不像搭积木那么容易。 专门从事夜光遥感研究的李曦教授表示,从3到8的变化不是量变而是质变。

人眼可见光的频率为480至650纳米,八波段“晨星”夜光遥感频率覆盖了400至1000纳米的范围,这意味着它超出了人眼的可见范围。 。 这样,“晨星”看到的地球之夜不仅像人眼一样真实,而且更加清晰、广阔。

更重要的是,“金星”夜光遥感的8个波段是可控可变的。 它们可以像乐高一样随意搭配。 它们在轨道上是可编程的。 用户可以定制任何波段组合的成像。 这是其他卫星所不具备的功能。 吴兆聪教授将这种灵活的工作模式描述为类似于人类戴着不同的“有色眼镜”看世界。 如果他们想看到红色,他们可以看到红色,如果他们想看到绿色,他们可以看到绿色。 看似一个小小的改进,但对我们的研究来说意义重大。 学生利用这颗卫星,突破课本和论文中学到的条条框框,根据自己的创意设计应用方案,向卫星发出指令,以自己想要的方式观测地球,得到数据后,我们可以验证最初的奇思妙想是否合理可行,相当于为学生的创新作品提供了良好的试验场。

学生的建议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可,学生们大胆的想法也让老师们深思熟虑。 经过讨论,大家都觉得可以实现。 此前从未做过的8波段发光遥感已经最终确定。

全国第一所允许学生“玩”卫星的大学

卫星的研发其实和大学里组织学生参加机器人比赛是一样的。 它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全国很多大学都在“玩”机器人,但能“玩”卫星的却很少。 武汉大学提出的这一理念在国内高校中可以说是首创。 以学生为主体研制卫星,不仅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术,让卫星飞向太空,而且培养学生的使命感、自豪感和自信心,让卫星走下神坛。

今年大二的柯世云负责卫星地面处理。 她清楚地记得,五年前,当她还是一名本科生时,她选修了《测绘概论》课程。 本课程由六位院士共同授课。 她在期末论文中写道,希望未来有一天,我国的遥感卫星不仅是科研人员手中的工具,也能为公众和学生所用,能够真正造福社会。学生和大众普及。 她高兴地表示,“启明星”让学生受益,后续的互联网卫星“珞珈三号”也让大众可以接触到,卫星真正“出圈”了。

以前卫星距离我们几百、几千公里,现在距离我们只有十几厘米了。 这不仅是距离的突破,也是遥感学科教育的重大突破。 柯世云表示,“金星”或许是遥感卫星史上的一颗“流星”,但在他们心中却是一个里程碑。

武汉大学航天学院卫星发射观看现场。

(长江日报记者 周杰)

标签: 卫星 明星 研制 武汉 遥感

发表评论 (已有1条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