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树荣: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宁波市有突出贡献专家

91百科网 59 0

褚树荣: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宁波市有突出贡献专家、高中教材编写参与者

“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向内学习。今天我想从学习者和实践者的角度,从原理、策略和考试三个维度,与大家分享我基于全书的阅读教学实践经验。”讨论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定教”三原则

按标准教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注重“全书阅读、讨论”学习任务组理念。 按标教学是指围绕课程标准中的学习任务组要求细化课程目标,并根据具体指标确定全书。 读书教学的学习内容和教学策略都是在这个框架下进行的。 进行全书阅读教学。

量身定制的教育

可根据不同文体有针对性地进行全书阅读教学。 不同的风格会有不同的课程价值,教学理念、策略、行为也可能不同。 我们一般将阅读材料分为三类。

一是学术著作。 通过理由、解释和推论,构建了作者的思想体系,推动和创造了新的学说或理论,如“乡土中国”。 这类文本的课程价值在于让读者获得某一领域的规律或真理。 它是影响人类社会进步的学术存在,可谓科学领域的“思想大厦”。

二是文学作品。 通过典型化、形象化的手段,表现人类社会文化的全景图景,以及个人或民族生动的发展历史,如《红楼梦》。 这类文本的课程价值在于让读者接受普遍且具有同理心的人类经验和愿景。 它是认识、教育、审美的宏伟载体,可谓艺术领域的“艺术殿堂”。

三是跨类型作品。 通过文学叙事的方法,对具有社会学意义的真实物体或事件进行全景式、历史性的再现,如《红星照耀中华》。 这类文本的课程价值在于其在认识世界方面的独特优势。 读者可以获得审美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双重体验。 是一部思想与艺术两栖的“文化巨著”。

根据能力量身定制教育

也就是说,全书阅读教学读物是根据教材精选的名著介绍和自荐读物清单来选择的。 事实上,教材的参考书目足够丰富,体裁多样,根据不同的参考书目有不同的阅读策略和方法。

研究和教学的五项策略

有必要从方法维度来阅读全书。 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梳理全书的阅读策略。 策略一是阅读方法维度。 可以从以下阅读方法入手:

1、理解接受阅读,即理解性阅读,准确接受书籍信息,理解并认同作者的思想。

2.批判性地质疑阅读。 在阅读时,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与作者的想法形成对话。

3、拓展研究性阅读,即有针对性的专题阅读,辅助学术研究。

4、运用操作性阅读,即参考书本方法指导实际应用。

5、休闲休闲阅读,业余休闲娱乐,愉悦的审美体验。

比较这5种阅读方法来选择相应的阅读材料。 我和嘉兴市语文名师黄惠兴先生主编的《开卷有益:全书阅读与讨论》,是对全书阅读进行研究和探索的阶段性成果。的阅读方法。

第二个策略是主题教学(文化母题)维度。 于党旭老师在这方面研究得相当深入。 于老师提出了“三主题定位”的概念——motif、issue、problem。 在我看来,主题是一个上位的概念,分解为问题,这就是我这里提到的专题。 至于如何讲授专题,需要分解为很多具体问题,这些具体问题是出发点。

从高层次的观念来看,成长与野心、生存与死亡、婚姻与爱情、困境与苦难、救赎与突围、复仇与背叛、命运与机遇、死亡与团聚、战争与和平等,都属于文化范畴。母题,按照余老师的理论,母题具有基本性(每个人在生命历程中都必须经历或面对的问题)、共性(同一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理解上的高度一致性)、关联性(母题不它不仅可以与大量的文本相关,而且还可以与大量的想法相关),这是一个重要的阅读策略。

第三个策略是评价类型维度,以考试评价为手段,推动全书阅读,注重阅读结果的质量。 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曹永军老师从评价维度总结了促进全书阅读的三种方式: 1、测试型,主要表现为纸笔测试,常体现在中学和高中阶段。高考; 2.笔记类型、阅读心得,通过撰写Report或交流来回顾阅读结果; 3.基于结果(基于项目),通过在研究状态下做项目,并根据项目结果评估阅读。

第四个策略是文体特征维度,即基于文体教学,从阅读材料的文体特征出发,将阅读材料的思想内容和形式特征分解为结构化、类型化的学习主题进行学习。 什么是结构化? 每个主题都会引出一个主要主题或主题。 什么是打字? 对主题进行分类,例如以阅读为主的主题、以实践活动为主的主题、以写作为主的主题等。

从文体上看,我们曾经在浙江一所中学实施过《乡村中国》全书阅读教学。 整个阅读教学课程分为六个主题。 前四个话题是阅读类型,第五个话题主要是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第六个话题主要是写作:

阅读主题1、语境阅读:学术著作阅读(学术著作阅读方法指导:以《乡土中国》为例);

阅读题目2、掌握核心概念,理解作者观点(理解《乡村中国》核心概念,掌握观点和想法);

阅读题目3、分析整体框架,把握知识体系(了解14篇文章之间的联系,把握乡村社会的结构特征);

阅读题目4、从熟人社会到公民社会(探讨“差别秩序模式”的现代化并学以致用);

实践活动主题5、拓展阅读,了解人、了解世界(读书报告会:交流《乡村中国》阅读感悟);

写作题目6.关键词提取与文章摘要写作(《乡土中国》关键词与文章摘要写作及评论)。

策略五是基于项目的学习。 创设真实或模拟情境,设计项目任务,整合相关资源,通过汉语活动获得实践能力和学习成果,形成汉语核心能力和人文价值观的典范。 项目式学习源于STEAM教育,那么项目式学习和主题式学习教学有什么区别呢? 在我看来,项目式学习更注重各学科资源的整合,以及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

基于定制化教学,我们将《红楼梦》全书阅读教学规划为7个专题,通过项目化运作进行推广。 前五个是阅读主题,第六个是写作主题,第七个是活动主题:

阅读题目1.红楼时刻(模仿小说中某个人物的语气,发关于某件事的朋友圈,目的是梳理剧情,理清人物关系);

阅读题目2、星榜(涅槃)(确定系列,采用绘画或图表,如《金陵十二钗》、《红楼四春》,按个人欣赏程度排序);

阅读主题3、精美主题书签(根据《红楼梦》题材的多样性,找到一个主题,相应制作一套书签);

阅读题目4.图文大观园(选取典型篇章,通过文字、戏曲、电影欣赏《红楼梦》的艺术性);

阅读主题5、青春诗歌晚会(改编评论和歌词或将自己的读书感受写成诗并填写乐谱,举办歌唱晚会);

写作题目6.红楼研究观察(介绍如何写文献综述;根据课文,评题,课外起草;课堂上回顾文献综述,返回修改);

活动主题7、红楼读书嘉年华(《红楼梦》全书阅读成果展示。融合上述各项活动的创意作品,结合校园文化节活动)。

一个主题相当于一个小项目,每个项目最终都会有具体的成果。 比如写主题6,建立这个主题是出于什么考虑? 教材规定学习本单元需要了解论文复习相关知识。 这实际上是大学知识向中学转移的体现。 由于《红楼梦》篇幅较长,话题较多,在实施本课程时,可以提前预估时间跨度,安排需要较长时间准备的活动,如红楼读书嘉年华,提前一学期,尽力动员家长参与。

评价:高中高考全书阅读探索

最后,关于考试中如何呈现全书阅读,中考已经成功探索,题型丰富成熟,考点覆盖内容广泛细致。 以浙江中考题为例。 常见问题类型如下:

积累和记忆问题。 在简·爱离开罗切斯特到他们重逢的这段时间里,她经历了很多事情。 下列哪一事件在此期间没有发生? (考虑情节和典型细节)

理解和欣赏问题。 美国作家辛克莱·刘易斯说:《简·爱》的结局太幸福了,甚至脱离了那个女性没有地位的时代的社会特征。 这是一个“失败”。 你怎么认为? 告诉我们您的理解。 (测试方法及典型技术)

整理和构建问题。 《儒林外史》人物众多,形象复杂。 学生们一起读这本书时,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物进行了梳理。 阅读下表,完成表中问题。 (考虑形象和关系)

分析和评价问题。 从下列作品中选择一个人物并分析其讽刺意义[A. 方鸿渐(《围城》)B.林志扬(《镜花缘》)C.周进(《儒林外史》)D.别利·科科夫(《契诃夫短篇小说选》)](考查文学形象的典型性)

扩展和迁移问题。 经典中的很多人物都有“成长”的故事:《草堂》中的桑桑、《童年》中的阿廖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怎样的生活困境? 你是如何摆脱困境的? 您从中获得了哪些感悟? (测试文学主题和阅读见解)

中考整本书阅读的探索如此成熟,可能是因为中考是一个地方命题,受到的约束更少,自主性更大。 与中考相比,高考在探索全书阅读方面缺乏一些创新。 部分试题仍以作品简单信息整理、人物欣赏等为主,稍显稳定。

当然,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非常有创意的试题。 例如,2019年北京高考试卷:以下三题任选其一,按要求书写。

1、《呐喊》中的哪个结局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给你带来启发? 要求:重述大体内容并说明理由,150字左右。 2、在《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中,选择一个“内心坚强”的人,写出他“内心坚强”的表现。 要求:写出人物的名字,150字左右。

在这类问题中,一个好的出发点是将全书阅读试题与微写作相结合,鼓励学生深入挖掘课文,深入思考。 总体而言,高考在全书考点的梳理上还需要更多的创新。

标签: 阅读 专题 维度 人物 梳理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