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夏令营市场火爆家长吐槽“排队营”坑娃营

91百科网 62 0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张子云、周畅、李双喜、潘峰

眼下正值暑假,夏令营市场火爆。 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亲近自然、增长知识、增进交流,积极报名参加各种主题夏令营。 动辄动辄上万元的夏令营产品很容易就被抢购一空,有的甚至上线几秒就被抢购一空。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夏令营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暑期生活,也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 但与此同时,一些夏令营被消费者投诉为“排队营”、“夹婴营”,消费体验不佳,市场亟待规范。

参与体验就像打开盲盒,充满隐藏的消费套路

记者走访发现,一些夏令营活动虽然“看上去很美”,但实际体验却如同打开盲盒,与商家承诺的服务相差甚远。

高一学生小窦花了1000多元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军事夏令营,但他并没有体验到以前向往的紧张热闹的军旅生活。 这五天里,他大部分时间都在排队等候。 整个夏令营共有100多名学生。 主办方整体策划能力不高,时间安排、项目衔接往往“脱链”。

“50多个女生挤在三个宿舍里,每天洗澡都要排队一个多小时。” 小豆说,当他们一起出去参观纪念馆时,他们更加聚在一起,并且整个过程没有专业的解释。 大多数人都在排队拍照。

家乐先生为孩子选择了7天6夜的“青少年领袖训练营”,价格3080元。 让他没想到的是,广告上声称“每天20道菜”、“提供牛奶和水果”,但实际上旅途中大部分餐食都是盒饭。 经过家长的再三建议,孩子们直到第四天才喝牛奶。

另外,销售时宣传的各种精彩课程也不见踪影,日常活动基本都是练习。 乐先生后悔不已:“从视频来看,现场秩序很混乱,孩子什么也没学到,还病了两周。”

不少家长反映,夏令营的饮食和生活卫生条件令人担忧。 有的孩子在饭菜中发现头发、虫子、塑料等,有的还感染了“红眼病”。

记者注意到,目前市场上很多热门的大学夏令营都已被“淡化”。 五天的行程中,真正与高校相关的时间只有半天或几个小时,很多时候无法走进校园。

高一学生木木刚刚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研学夏令营。 令他失望的是,他没能看到他梦寐以求的北京大学和颐和园。 木木说:“我在烈日下站了2个小时,连颐和园都没有进。机构和学校没有给出任何解释,原定的5个主要目的地也暂时取消。”

在夏令营的投诉中,众多的隐藏消费项目也是一个重点。 有家长反映,一些机构经常先用低价吸引订单,然后在活动期间通过“给孩子买零食”、“拍精彩照片”等方式加价。

乐先生孩子们所在的夏令营就是这样的情况。 活动结束时,组织突然提出,只要付费,就可以享受拍照服务。 价格从799元到1999元分为不同档次。 乐先生和其他家长对此表示不满:“进营的时候没提,快结束的时候才提,感觉充满了套路。”

揭秘内部运营“潜规则”

暑期夏令营市场火爆家长吐槽“排队营”坑娃营 暑期夏令营 第1张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夏令营市场的火爆,越来越多的机构希望快速分一杯羹,推行“注水”收取高额团费,并在服务过程中力图压缩开支,以获取最大利润。 。

与一般暑期旅行团相比,夏令营注重学生团体的教育和组织资源优势。 但业内人士透露,部分机构捏造师资背景,抄袭高档餐厅酒店图片。 “谁会检查得这么仔细? 我们需要先拿到订单。”

暑假期间担任兼职夏令营老师的小怡表示,她兼职的机构实际开设的课程与广告宣传册上展示的课程完全不同,重宣传,轻服务。

小艺应聘的是生活老师的职位,主要职责是照顾孩子,但经纪公司却要求她监视并拍照。 “从早上6点左右孩子起床到晚上10点30分睡觉,他们都要拍吃饭、训练、跑步、睡觉的照片。他们都在做表面工作。” 开幕式上,为了拍摄宣传片,学生们被要求保持军装姿势。 在烈日下站立近一个小时,导致学生中暑。

记者还发现,一些夏令营实行各级分包,不顾学生体验和安全,一味压低成本,生活用品不清洗重复使用。

小兰是吉林省长春市一家关爱留守儿童的慈善组织负责人,原本想为留守儿童举办夏令营。 与当地旅行社深入接触后得知,该旅行社只负责组省内的团,然后分包给北京的另一家旅行社。 不对儿童在北京旅行期间的安全负责。 为了学生的安全,小兰不得不放弃。

记者了解到,分级分包是夏令营市场的普遍情况。 责任机构在分包时会对地面接机机构的资质、经验等进行核实,并参与后续行程; 不过,也有不少机构为了赚快钱、减少开支,在网上随意找个接机机构,把孩子交给孩子。

为了尽可能省钱、省事,一些商家使出了各种伎俩。 小艺汇报说,她的组织将重复利用学生宿舍的床上用品。 “第一期的学生用完后,第二期的学生就继续使用,没有烘干。”

应提高准入门槛并加强监管

夏令营的混乱状况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担忧。 吉林省东北亚铁路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薛丙辰表示,不规范的企业行为损害了夏令营市场的整体形象。

专家认为,夏令营是一种特殊的旅游产品,关系到青少年的身心安全,必须有更高的准入门槛和更强的监管。

“现在的夏令营市场门槛很低,只要有场地、有老师、有客户资源,谁都可以办。” 薛丙辰表示,教育系统举办的夏令营由教育部门监管,旅行社举办的游学夏令营由文化和旅游部门监管。 还有大量的户外夏令营由各种协会和其他商业组织运营,没有明确的监管机构。 执法监管领域模糊,责任主体不明确。

相关情况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一些地方已经对夏令营市场开展专项检查。 例如,广西梧州、陕西咸阳,重点对游学夏令营进行集中执法检查,核实机构资质、了解收费标准、合同内容、审查安全责任等。广东广州、眉山、四川省专门开展专项检查、联合检查、监督抽查,重点抓好夏令营市场“舌尖上的安全”。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要加大专项检查和处罚力度,严肃查处虚假宣传、转移学校和企业利益等违法违规问题,杜绝此类行为。消除安全隐患,规范市场秩序。 他建议引入黑名单制度,增加不良机构的非法机构成本。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要尽快完善行业标准,细化监管责任,提高准入门槛。 注重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加强对夏令营市场经营者资质、价格、服务、安全等方面的全方位监管,推动市场规范有序发展。

专家提醒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夏令营产品时,应加强对机构资质、教师背景的筛选。 签订合同前,仔细询问相关责任条款,询问住宿安排、保险理赔等情况,增强维权意识。

标签: 暑期夏令营

发表评论 (已有1条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