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数学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这七点一定要掌握!

91百科网 32 0

数学大师

教育的最终结果是实践。

数学学习不是要拥有大量的数学知识,而是要开发孩子的思维,提高孩子的数学素养,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运用数学思维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破案的电视剧,不正是从各个方面体现了数学的作用吗?

但如何利用数学来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呢? 我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引用一些家庭的栽培方法,总结为以下七点。

1、说得比做得好,明白不如明白。

孩子做完作业后,家长不妨鼓励孩子解释数学作业中的疑难问题。 我也会经常在群里发布一些比较好的训练题。 您还可以鼓励他们思考并讨论它。 如果你能解释得好,那么,家长也可以提供一些小奖励,让孩子有更大的成就感。

原因:

做10道数学题,不如让孩子“解释”一道题。 小学数学注重思维训练。 如果思维训练活起来,你升初中、高中时数学也不会差。 家长要加强孩子“说”问题的训练,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智慧。

能够说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孩子训练思维的最好方式。 很多家长认为数学就是多做题,但有些孩子考试时做错题,但遇到相同或相似类型的题时仍然一错再错。 不妨让孩子纠正错误的问题,把错误的部分“说清楚”,这样孩子的思维就会一下子清晰起来。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经常引导孩子主动提出问题,学会质疑和反思,逐渐养成习惯。

孩子放学回家后,让他们回顾一下当天所学的内容:老师是如何解释的,同学们是如何反应的? 孩子回答后,继续问:“为什么?” “你怎么认为?” 启发孩子谈论思考过程,并尝试让他做出自己的评价。

有时,你可以故意犯一些错误,让孩子去发现、评价、思考。 通过这样的训练,孩子会逐渐在思维上形成独立的意见,养成质疑的习惯。

2、举一反三,学会灵活变通。

举一反三出自孔子的​​《论语·术而》:“不以三角推而一角,则不一”。 意思是:我引用了一个角,你应该能够灵活推断出其他三个角。 如果你不会的话我就不教你了。 后来,大家把孔子的这段话变成了“举一反三”这句成语,意思是当你学到一件事的时候,可以灵活思考,运用到其他类似的事情上!

以前,我经常听到家长们的汇报。 我收到一些学生的来信,说他们勤奋学习,聘请导师,上补习班,花大量精力巩固基础知识。 然而,在考试时,他们仍然感觉自己反应迟缓、思维狭窄,只能答题。 ,无法举一反三,对一些灵活的问题常常不知所措。

在数学训练中,一定要通过举一例来训练孩子。 他似乎明白了一个问题,但他的思维可能比较直线。 即使他不在这个基础上再做一些推论或者变异,也还是解决不了问题。

举一反三,其实就是“师傅带你进去,功夫自学”这句话的实现行为。

3、建立错题本,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

我每次上第一堂课,所讲的课程内容都与学生的错题有关。 我通常会从试卷中的错题中提取一些典型题,在课堂上作为例子重新讲授。 学生们的反应要么是从未见过,要么是对这个话题很熟悉但不知道。

这些现象的发生都是由于学生没有及时总结造成的。 所以第一堂课结束后,我建议我的学生做一本错误簿,就像写日记一样,记录他们的错误和想法。

一般来说,错题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特别愚蠢的错误,特别简单的错误;

第二种是,当你得到问题时,你完全没有想法,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解决问题,但当你看到答案时,你突然明白了;

第三种是题目难度中等。 从逻辑上讲,你可能会做对,但你会做错。

尤其是第二类和第三类一定要放错题本。 建立错误簿的好处是可以掌握自己犯的错误类型,并成为预防某类错误的习惯思维。

4. 成为孩子的讨论伙伴,而不是孩子的领导者

很多家长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有意无意的说了一些伤害孩子自信心的话,比如:你真笨,为什么像你爸爸一样? 看看其他孩子,不知道你个人是否意识到这一点。 不知道还有什么问题吗? 很快就别去学校了……

我承认有思维能力非凡的孩子,但我觉得没有极其愚蠢的孩子。 思维能力差一定是外部环境和孩子训练不够造成的。

作为家长,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人生中最有影响力的老师应该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成为与孩子讨论问题的伙伴,而不是孩子的教育者和管理者。

越争论,真相就越清晰。 家长要在家庭中营造“自由辩论、自由沟通”的氛围。 当孩子学习遇到困难时,要争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孩子自己获得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家长应该保持冷静的心态,耐心地与孩子讨论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独特性。

家长和孩子争论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鼓励孩子通过自由辩论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拓宽思维,让思维更加灵活。 这对于突破固有思维束缚,培养思维能力和素质非常有帮助。

5.图形推理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最佳工具

假即真,真亦假,真即假,假亦真; 逻辑思维是在规则确定下进行的思维。 如果与生活联系起来,那就是非常规思维。 一切看似与生活无关,却都在法律法规的范围之内。

逻辑推理的“隐藏真相”可谓多种多样,犹如万花筒,变化无穷,乐趣无穷。

请看下面的问题。 你能选择答案吗?

这道题的推理过程是:通过观察,我们唯一能判断的就是根据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来判断第一条线是否是逆时针、向前、向后。 第二行是向前、向后、向前。 诗的第三行是向后、向前、向前。 ?所以? 应该是逆时针,那么只有A是一致的

从这道题来看,我们不仅要有较强的观察能力,还要有逻辑推理能力。 不然读两遍你的大脑就会像这些图形一样:头晕。

几何图形是帮助他们练习逻辑思维的好工具。 经典的图解推理题总是有自己的立意、想法、巧妙的思维; 它们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们看起来不正常,但实际的解决方案却简单又简单。

因此,多训练图形推理题,对他们的逻辑思维会有很大帮助。

6、生活中要巧用数学,提高思维能力

家庭教育中常常有学以致用的机会,应该充分利用。

(1)购物:低年级学生家长可以在购物过程中训练孩子的计算能力。 例如,如果你花10元去购物,你应该花多少钱? 钱够吗? 追回了多少? 高年级学生家长可以训练孩子在购物时思考哪种方式更优惠、哪种方式更合理。

(2)游戏:家长在与孩子玩游戏(搭积木、拼图、下棋、放木棍等)的同时,引导孩子运用数学思维方法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数学思维能力。游戏技巧和技巧。 。 在游戏中运用逆向推理、分类讨论、假设等。

(3)另外,在家旅游或投资时,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做好旅游预算,用数学思维合理安排旅游,让同样的钱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计算彩票、股票的投资,进行银行存款、贷款等。在家运用数学方法练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也是训练孩子数学思维的好方法。

7. 奥数是一把双刃剑

奥数本来就是数学。 数学中的某个模块之所以被划分到奥数中,是因为数学本身就是神秘而有趣的。 一些逻辑思维特别强或者有规律可循的题目就形成了奥数体系。 该系统旨在教育儿童。 培养思维和分析能力。

为什么现在奥数变成了一把双刃剑? 有的家长反感,有的家长支持,90%的孩子都拒绝。 事实上,很多孩子对于奥数是非常反感的。 其实,这与孩子们本身关系不大,而是舆论和一些学校老师的盲目反对造成的。

谜团是神秘而有趣的。 为什么有趣的事情会变得令人反感?

从今天起,不要在孩子面前提起奥数了。 这是数学。 它只是对基础问题的扩展和完善,或者说是在现有知识和接受的范围内培养一种发散思维、逻辑思维、逆向推理。 思维等思维训练题,有初中的分类讨论思路和数形组合思路,指导正确。 这是一个可以减轻压力的主题。 什么是压力增加?

举个我个人的例子,我选修了3年数学和1年数学的课程。 班里有学过奥数的孩子,也有没有学过奥数的孩子。 很明显,学过奥数的孩子接受能力强,思维能力差。 Fabi,最后我又得分层教学(其实我很讨厌分层教学),因为孩子们的基础不同。

我想问一下,这些学过奥数的孩子压力更大,还是没学过的孩子压力更大?

孩子们心里并不排斥。 奥数是数学、物理、化学、语文等学科的秘密武器。 如果你或你的老师给你的孩子树立了“奥数没用”的理论,我建议你尽快停止谈论它,因为奥数会扼杀你孩子最后一点自信心。

思维实际上是关于直线和曲线的。 一般来说,感性的人思维是直线的,沿着一条路走向黑暗面,不知道如何回去看看其他世界。 通过多次训练,让孩子慢慢转身、回头看,让孩子在面对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时,能够拥有独立思考、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标签: 思维 数学 推理 逻辑 实际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