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对青少年造成的危害比人们想象的更为普遍和严重。 除了霸凌、霸凌、霸凌等直接的身体伤害外,冷暴力对于想要被群体接纳的学生来说,还会造成更多的隐性伤害。 它所跨越的道德和法律界限并不十分明确。 也许是成年监护人不够关心,也许是老师忙于与大量学生打交道,难以仔细观察,或者是工作作风粗放、麻木不仁,未能及时干预、帮助、主动。 排除故障并指导。 所以,损害已经造成了。 特立独行者和持不同政见者也可能成为排斥和嘲笑的对象,并可能成为一种在心理上欺凌异己的孩子气群体。
其中,各种让学生难以忍受、产生负面情绪反应的“恶意昵称”,是一种在师生和家长的认识上仍存在争议的校园欺凌行为。 某研究机构调查显示,大城市40.7%的中小学生有过被叫不愉快绰号的经历。 这是一个有些惊人的比例。 “恶意昵称”对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造成的危害远远超过家长的想象。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心智不成熟,心理失衡很难调整。 他们缺乏向父母和他人寻求帮助的勇气。 他们往往比成年人对“恶意昵称”更加敏感,心理也比成年人更加脆弱。 他们很容易陷入一种归因于自己的恶性循环。 有的家长经常批评受欺负学生的错误行为,进而导致学生产生自卑、抑郁、厌世等负面情绪。 即使过了这个时期,成年人仍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由凶杀引起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除了“恶意昵称”之外,还有一些名字可能并无恶意,但也会产生潜移默化、长期的心理内化效应,对学生的成长、师生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学生、校园角色分工、中外师生融合等。 产生重要影响。 应该说,这方面的后果至今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对其负面影响的深度、广度和持久性还存在相当程度的认识不足。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讨论校长和院长如何不再频繁地称呼学生的家长和其他家庭成员为“家长”。 这样的称谓有助于促进大学生跳出家庭舒适区,在社会化过程中寻找和建立自己的独立人格。 身份和责任感是有害的。 对于关心他们成长的父母亲友也会有不恰当的引导。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需要有机结合,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小学的家校共同体必须以家长会、家长协会、学校与大学生家长对话等形式继续下去。大学水平。
“老大”是另一个值得足够重视的头衔。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实现研究生立德树人培养目标的重要关键之一就是师徒关系。 研究生教育中监督关系的基本道德是什么? 导师的服务是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而不是为了实现导师的科研成果或学校的创收任务。 导师是学生的学术引路人,也应该是道德榜样。
“如果你想成就自己,你就需要成就别人。” 学生的顺利成长、全面发展,才是教师成就感的真正源泉。 导师和学生是共同学术探索的经历,是相互尊重、相互促进的终生纽带。 这种利用研究生作为辅导科研项目的高级人力资源(有人称之为“苦力资源”)的做法,是经济雇佣关系甚至某种人身依附关系渗透、浸透而形成的病态。学术界,阻碍师生。 建立健康、互利的学术研究共同体关系阻碍了学生批判性思维、原创性和其他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
还有其他类型的称谓,即“学生”、“学渣”、“穷学生”、“牛孩子”等。 “学霸”在旧时常用来形容依靠权力或权威来控制、垄断教育界或某一学术领域的人。 如今,它已成为新闻舆论和媒体宣传中的常用词,意思是学生学习好、成绩优秀、遥遥领先。 相比之下,成绩不理想、学习困难、长期生活在下游的学生则称自己为“学业渣男”。 学校蒸蒸日上,有校友甚至在网上自嘲,说“学校很强,我却是个渣男”。 同样,在一些老师甚至一些校长的讲话中,经常会提到“差生”这个词,一般是指学习成绩差、排名靠后的学生。 相比之下,这是一个用来表扬学生的新词。 ,就是“牛娃”,强调早学作业、学深学浅、遥遥领先,把其他同学甩在后面。
我经常听到这样的标题,大家似乎都已经习惯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从教育心理学和育人规律来看,我们发现其实存在很多问题和潜在的、长期的危害。 不同阶段的学生,即使是研究生阶段,仍然在探索和进步,充满了全面的成长。 对于学生的阶段性身份,赋予一个类似标签的名字可能会产生负面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差生”、“差生”更注重学业成绩,或者说学业成绩与升学相关的单一维度。 这种导向对学生具有潜在的影响,导致学生本应丰富、全面、长远的素质发展陷入单一的知识竞赛、学业竞赛、分数博弈。
“学生霸权”中的“霸权”二字,缩小了学生的成长视野,缩小了目标,滋生了以校园为中心、学生之间的比较和博弈,而不是积极鼓励学生不断超越自我; 《学生霸》中的“霸”字也与谦虚、团队、奉献、好玩的价值观相去甚远。 从人物展现的角度来看,并不算是明智或明智。 “规模虽小,但不一定越大越好”的教训值得我们吸取。 “牛宝”的称号可能会成为学生和家长的负担,甚至让他们厌倦这个名声。 他们一味地追求提前学习,一味地加大各种补充措施的投入,最终牺牲了学生应有的健康。 、幸福和平静的同时,也会加剧整个社会对排名争夺的焦虑和恐惧。
因此,我明确主张班主任、班主任不要使用“学生”、“学渣”、“差生”、“牛仔”等粗俗的称呼,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学生的亲友不得使用,并敢于对使用者说不。 校长和教育主管本身不应该使用它们,并敦促校园远离这些一维的统治者。 极具影响力的新闻媒体朋友们也应该尊重教育规律,重视教育。 报告风格,摆脱它。
对于教师来说,在学校的很多场合,诸如“大师”、“美女教授”、“名嘴”之类的称谓要慎用。 在课程教学和师生之间的开放式交流中,教师或教授的称谓自然、恰当。 无需过分强调教师的其他学术职称(帽子),无需刻意区分教师的支持差异,更不应以行政职务等其他角色来称呼。 这不仅仅是关于如何建立更加平等的自由。 俯视而不是仰视的交流、学习和讨论氛围的问题,也希望净化教师教书育人的角色。
“美女教授”的称号让很多女教师心里不爽。 这并不是因为“美丽”这个词在当今社会的人际交往中变得廉价和普遍,而是因为这种定义和描绘对学术组织和教育产生了负面影响。 机构中的女性不受尊重、不平等且角色异化。 许多在教学中流行的教师使用“名言”,是对教师、课程、课堂教学本质的误解。 它对什么是真正优秀的教学表现是一种误导,也会导致学生在课程教学定位、自我主动投入、建设性学习准备等方面出现偏差。
老师在教学时,除了注重语言风格、避免歧视性禁忌外,我们还有一个特别的建议,就是在称呼学生时要小心使用“孩子”这个词。 现实情况是,即使在大学生的研究生阶段,他们仍然经常被老师称为孩子。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更是常见。 孩子终日长大,孩子终日不足。
从落实教育立德树人使命的角度来看,应将学生视为独立的个体和群体的成员,而不是需要“监管”的孩子。 学校有责任培养品格。 只有“学生”和“老师”。 在学校和课堂上称呼“孩子”是一种角色不匹配。 即使在幼儿园,称呼他们为“孩子”也比称呼“孩子”更合适。
角色定位并不是一个小细节。 这种教育的细节体现了最深刻的教育意识。 可以说,教师如何对待学生,是一门潜移默化却每天都在上的隐性课程。 它关系到学生独立身份的确立和明确,对学生独立身份产生积极的影响。 认识并接受一个人作为一个人所承担的责任。
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参加社团组织,解决这些问题也有两点提醒。 第一个是不能一直提“学”,第二个是官衔能不能少一些。 我曾听一些学生代表和学生组织以校方的名义提及学校。 很多时候它指的是学校领导和管理层,但也很多时候它指的是学校除学生之外的其他部分。 不仅语气过于正式、居高临下,而且这个称谓本身就出现在校长接待日、学生代表会议、意见征集会上表达意见时(我完全同意表达意见是合法的,应该经常进行)。 这提醒我,学生是否忽视了自己作为学校的一员、学校建设者的角色? 是某种顾客心态的体现吗? 在学生组织中,有很多主席、部长、主席、团长,他们经常出现在学生们的日常名字中。 培养服务型领导力,学生时期的俱乐部训练、社区训练、社会体验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但也许我们可以从更多地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为同学和社区服务的服务员的角色开始,并从在称呼方面保持更简单的学生语气和摆脱官方语气开始。
放眼未来,随着大学全球化人才培养的进一步开展,学生全球化能力的进一步提升,留学生这个词可能还会存在,但很多针对留学生的管理政策肯定会变得普遍,留学生也将成为一个群体。普通学生群体。 团体中个性鲜明却又平凡的一员。
同样,大学中的“外籍教师”一词目前也不是基于校园环境中教师的外国籍。 例如,专指教授语言和文化课程的教师。 这在以前外教还很少见的时候是一个很正常的说法。 但未来,随着教师群体不断多元化、全球化,他们将不再特殊、特殊,而是融入普通教师的行列。 融入大众、发挥特色,不仅仅是命名问题、分类问题、管理问题。 其背后还存在重大的文化和伦理问题。 这也体现了我们的教育更加自信、更加坚定、更加有吸引力。
标题非同小可,它的价值就蕴藏在其中。 这个标题太常见并且使用得非常频繁。 因此,它具有很强的塑造、体现和传递价值观的功能。 如果标题考虑不周,角色、责任、任务、界限、规范、方向甚至使命都可能出错。 这是一件大事,我们决不能忽视。 我们不能凑合,但一定要重视。
修德修人,不妨从使用正确的称谓开始。
(作者为清华大学副校长、教务长)
《中国教育报》2020年6月26日第2页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