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获奖名单Manabe共同获奖

91百科网 76 0

北京时间10月5日,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了获奖者名单。 真锅秀郎、克劳斯·哈塞尔曼和乔治·帕里西共同获奖。 获奖理由是“对我们理解复杂物理系统的开创性贡献”。 奖金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737万元)。

什么是诺贝尔物理学奖

作为诺贝尔遗嘱设立的五个主要奖项之一,物理学奖颁发给“那些在物理学领域做出最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 与其他诺贝尔奖相比,物理学奖的推荐和评选过程较长。 , 再小心点。 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规则规定,获奖者的贡献必须“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这意味着诺贝尔委员会通常会在科学发现几十年后才颁发奖项。 诺贝尔物理学奖自1901年设立以来,已走过百年历史,记录了物理学史上无数的里程碑,已成为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近五年来中国没有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半颁给了罗杰·彭罗斯,因为他证明了黑洞的形成,成为广义相对论的有力证据。 另一半由莱因哈德·根泽尔和安德里亚·盖兹分享,以表彰他们在银河系中心发现超高质量和高密度物质。

2019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詹姆斯·皮布尔斯、瑞士日内瓦大学教授米歇尔·马约尔和日内瓦大学教授迪迪埃·奎洛兹获奖,理由如下:“他们在天体物理学方面的发现”。

2018年,美国科学家阿瑟·阿什金、法国科学家杰拉德·穆鲁和加拿大科学家唐娜·斯特里克兰因“他们在激光物理领域取得的突破性发明”而获奖。

2017年,三位美国科学家Rainer Weiss、Kip Thorne和Barry Barish因“对LIGO探测器和引力波观测做出的决定性贡献”而获奖。

2016年,三位英美科学家戴维·索利斯、邓肯·霍尔丹和迈克尔·科斯特利茨因其“拓扑相变和拓扑相物质的理论发现”而获奖。

历史上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中国科学家

在诺贝尔奖历史上,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华人获奖最多的领域,共有6位华人科学家获奖。

1956年,31岁的美籍华人李政道和35岁的杨振宁提出“李杨假说”,并于1957年同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6年,美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因发现J粒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7年,美籍华人朱棣文因“发明了​​一种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8年,美籍华人崔琪因解释电子量子流体的特殊现象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9年,英籍华裔科学家高锟因其在“关于光在光纤中传输用于光通信”方面的突破性成就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未来希望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以中国科学家的名字命名

中国物理学最好的大学

根据教育部2017年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排名如下:

只有两所大学被评为A+: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北京大学

1913年北京大学设立物理系,这是我国本科物理教育的开端。 1919年更名为物理系。 抗战时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物理系并入西南联大。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北京大学物理系聚集了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烟台大学的物理精英,成为我国高校中最具实力的物理中心。 先后创办或参与创办全国高校首个核科学专业和半导体专业。 物理专业、地球物理专业、微电子专业等。2001年,在原物理系和重离子物理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核物理专业、地球物理系大气物理与气象专业、天文系。

在一百多年的历史征程中,北京大学物理学科熠熠生辉,遗产代代相传。 曾云集饶玉泰、吴大猷、丁燮林、朱五华、周培源、叶其荪、王竹熙、胡宁、黄坤等一大批中国物理学界领军人物,联合培养了郭永怀、彭焕武、杨振宁、邓稼先、朱光亚以及于敏、李政道、周光召等一大批世界知名的杰出科学家。 有120余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曾在此学习或工作。 我国23名“两弹一星”先驱者中,有12人是北大物理学院校友。 这也是中国高校中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人数最多的物理系。

学院下设2个教学实体(基础物理教学中心、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中心),7个研究部门(理论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物理研究所、现代光学研究所、重离子物理研究所、教研室)技术物理系、天文系、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并依托学院建立了人工微结构与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医学物理实验室。 、李政道高能物理研究中心、国际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等多家科研机构。 研究方向涵盖物理科学主要领域及相关领域,在北京大学机房建立了专业的电子显微镜实验室。

学院现有物理学、核物理、大气科学3个国家理科基础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物理学、大气科学、天文学、核科学与技术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大气科学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含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气象学等6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天体物理学、核技术和应用学科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下设物理系、近代物理系、光学与光学工程系、天文系、工程与应用物理系、物理系实验教学中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拥有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6个中国科学院和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物理学院还紧密依托合肥国家微尺度物理科学研究中心和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 发起并推动了合肥国家实验室的建立和建设。 物理学院涵盖物理学、天文学、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四个一级学科。 2021年,新增一批亚科学技术一级学科。 2016年,在教育部第四轮全国大学学科评估中,物理学、天文学被评为A+学科并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 物理学、天文学、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获批“双千计划”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1年,经教育部批准,新设量子信息科学本科专业。 严继慈物理科技人才班入选教育部“拔尖计划”和“拔尖计划2.0”,王守观天文科技人才班入选教育部“拔尖计划”和“拔尖计划2.0”计划2.0”。

3. 清华大学

1953年,清华大学旧物理基础划转北京大学。清华物理系目前的学科方向涉及物理学和天文学两个一级学科,涵盖了一级学科下的全部7个二级学科教育部规定的物理学科,无线电物理学除外。 学科门类(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原子分子物理、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声学、等离子体物理)和天体物理二级学科1个,其中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学为国家重点学科。 清华大学物理系拥有物理学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同时也是天体物理学二级学科博士点。 物理系设有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覆盖物理学各个分支学科。

4.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物理系始建于1952年,是由原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沪江大学、大同大学等高校物理系的部分师生合并而成。国家部门调整。 其前身是1942年在重庆成立的数理系,已有60多年的历史。 1993年成为国家科研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全国首批设立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之一。 1997年被列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博士点3个(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物理)和博士后流动站。

复旦大学物理系现有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三个本科专业。 这三个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点,并被评为一级博士点。

5.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于1978年重建,其中凝聚态物理是全国第一批博士点,也是国家重点学科。 1999年设立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 2000年获得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本科专业包括应用物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硕士课程包括凝聚态物理学、天体物理学、光学、理论物理学和光学工程。 博士点包括物理学一级博士点和光学工程一级博士点。 学科博士点。

6.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物理系始建于1920年,现已发展成为国内知名并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物理系之一。 1984年,物理系声学、无线电专业调整成立信息物理系(现更名为电子科学与工程系)。 1994年,在物理系部分研究组的基础上,组建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领带。 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固体物理研究所、加速器研究所、应用物理研究所、生物医学物理研究所和理论物理研究中心。

学院现有凝聚态物理、理论物理、微电子学和固体电子学3个国家重点学科。 设有物理学、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等专业博士后流动站。 设有物理、光学5个博士专业,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光学、生物物理等6个硕士专业,物理、应用物理2个本科专业。 健康专业。

7.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物理系成立于1928年,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897年的求是书院。浙江大学物理系有着辉煌的历史。 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等多位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王淦昌、程开甲、卢敏、何贤图等13位科学院院士曾在该系学习和任教。 目前,物理系设有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和物理学一级博士点。

物理系开设物理本科专业,每年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毕业生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8. 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的前身物理系始建于1919年,是南开大学最早的理科院系之一。 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教授曾在系任教,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李政道教授为系名誉教授。 先后培养了五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 1998年,物理系重组为物理科学学院,理论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胡蓓来先生担任首任院长。 物理科学学院现下设物理系、光电信息科学系、生物物理科学与技术系、基础物理与实验教学部。

物理学院现有物理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物理(生物医学物理)、材料物理等本科专业。

9. 中山大学

物理系是中山大学20世纪30年代初设立的院系之一。 物理系现有物理学、光学工程2个国家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物理学一级学科设有博士后流动站,设有光学工程、光学、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光学工程、光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材料5个博士点物理。 提供化学、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核物理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此外,物理系设有物理学、材料物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四个本科专业。 其中物理学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为广东省国家高等教育基地。 学校第一批著名专业之一。

10.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是在1928年成立的原国立武汉大学物理系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壮大的。查谦、潘祖武、姜仁寿、桂芝亭、张祖武等老一辈著名物理学家成秀、马士良、李国鼎、周如松等曾在此学习、任教多年。 现已发展为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与工程四个学科门类,多个学科研究方向特色突出。 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现有物理学(人才培养基地班)、应用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物理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实验班)4个本科专业(涉及11个专业方向)。 拥有物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包括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射电物理、光学) 、声学等二级学科。

新闻来源:诺贝尔奖委员会官网、科学探索、中国新闻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等。

标签: 诺贝尔物理学奖 物理 理论物理 一级学科 复旦大学物理系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