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文决定用反欺凌课来教学生如何识别欺凌行为
如果不是年轻班主任的追问,恐怕谁都很难看出,一场打架事件的背后,是一个五年级男生在默默忍受被谩骂一年后的情绪爆发。 老师清醒地意识到,隐藏的欺凌问题比打架更需要关注,因此她决定用反欺凌课来教学生识别欺凌行为并学会寻求帮助。 她充满信心,期待从一开始就杜绝校园欺凌现象。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浮出水面,她意识到校园欺凌问题并不是一堂课就能解决的。
战斗的背后
直到决定参加反欺凌课程的前一天,陈晓雯从来没有想到班上可能有人被欺负。 虽然她对此并不陌生。
2020年9月,刚刚毕业的陈小文进入江苏一所国际学校,成为一名语文老师、班主任。 开学一个多月后,打斗停止时,先动手的B同学哭了起来。 原来,B同学误会另一个同学给他起了外号,出于愤怒和委屈,他伸出了拳头。
很多时候,安抚教育两个孩子之后,老师要做的就是这些了。 但看着眼前这个“失声痛哭”的男孩,陈晓雯却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特别是有同学提到,初中时几个人经常用昵称称呼B同学。
她找到B同学单独交流,进一步了解了她隐藏的顾虑。 转学到四年级后,这个男孩在校车上被两名高年级同学起了个外号——因为他的皮肤黑,他们把名字中的一个词改成了“Shit”。 他不喜欢别人这么叫他,所以他想,忍一忍就完事了。 没想到,这个绰号渐渐传到了他的年级,班上的同学也开始这样称呼他。
陈晓文警觉地意识到,这是言语欺凌。 她想到了中学时的自己。 一名女同学以为自己喜欢的男生喜欢陈晓文,于是开始在论坛上散布谣言,骂她“贱人”,并孤立她。 她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也不知道该向谁诉说她的处境。 “告老师”被同学瞧不起。 经过几年的校园生活,她发现老师们更关心的是短发的长度是否符合学校规定,而不是这些问题。 而她的母亲也劝她忍耐。
现在,男孩得到了同样的安慰,“作为一个男孩,你应该坚强,不要担心别人……”男孩的父母不明白,“每个人都经历过,为什么你不能忍受呢?” ?”
一部关于校园欺凌的电影《悲伤之河》
“他只是打了我一下,跟我说了几句话,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那我就为所欲为了,问题是,他以后还会继续这样对你,甚至升级。” 陈晓文解释道。
与男孩交谈后,她找到年级主任并联系了初中老师,希望高年级男孩能够道歉。
“当时我身边的大人都不知道,现在我当了老师,我想帮助他们。” 初中三年经历的委屈和困惑是真实存在的。 陈晓雯说,当时,她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但又无能为力。 之后,她开始不信任女孩之间的友谊,害怕和女孩一起玩。 直到大学里认识了很多好同性朋友,我才慢慢驱散了这个阴影。 陈晓文说:“帮助那个男孩,或许也是回应当时的自己。”
陈晓文更担心的是,班上其他人是否也有类似的情况?
她的脑海里很快浮现了参加反欺凌课程的想法,“至少让孩子们知道欺凌这个词的存在,以及它到底意味着什么。”
晚上九点,她还坐在电脑前整理资料。 在搜索引擎中输入“欺凌”后,她第一次系统地了解了欺凌行为。 在此之前,她没有在学校接受过任何反欺凌课程的培训。
她试图尽可能全面地进行有关欺凌的教育。 澳大利亚当地教育局分享了应对欺凌的课程,所有文件和视频都可以免费下载。 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专门制作了一个名为“停止欺凌”的网站,不仅详细解释了欺凌的原因、类型、迹象和可能出现的场景等基础知识,还包括预防和帮助的资源-寻求。 这本操作指南,即如何应对网络欺凌的指南,长达 26 页。 此外,还有动画短片讲述不同年龄段的人,包括幼儿和年龄较大的孩子如何理解欺凌行为……
大约三个小时后,陈小文终于将繁杂的信息浓缩成一份20页的PPT。 PPT制作得很匆忙,白底是最简单的文字,根本来不及删除多余的文本框。 陈晓雯热切期盼她对欺凌零容忍的坚定态度能够铭刻在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在陈小文的PPT中,她特别强调要“说出来”。
“讲出”
“今天,我们要聊一个更严肃的话题……”2020年9月17日上午,陈晓雯推迟了语文课,开始了她的第一堂反欺凌课。 她希望给学生留下一个印象——“这件事太重要了,我必须单独上课。”
但将欺凌行为作为一堂课并不容易。 第一个问题是,如何让小学生了解什么是欺凌?
公众普遍接受的定义是挪威学者40年前提出的定义:学生长期、反复地暴露于由一名或多名学生主导的负面行为。 2020年,我国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认为,校园欺凌发生在学生之间。 一方故意或者恶意通过身体、语言、网络等方式欺凌、侮辱对方,造成对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方式的行为。 损害精神的行为。
然而,上述定义对于一个十岁的孩子来说很难理解。
陈晓文更简单地谈到欺凌的表现形式,“可以是身体上和行为上的,比如打人、做出粗鲁的手势、拿走或毁坏别人的东西;也可以是情感上的诽谤、嘲笑他人、说闲话等。” 关于他人的谣言,在电脑或手机上传播恶意信息,试图让他人感到悲伤……”
此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如何让学生对欺凌行为有一个具体的认识,而又不限制他们的理解。 例如,言语欺凌。 侮辱性、攻击性的脏话不可能在一堂课上讲完。 陈晓雯认为,自己还是要回归“感情”。 她说:“你一定要注意自己和别人的感受。”
她特别提到了给别人起外号的行为,“每个人对事物的接受程度都不一样,如果对方能接受,你就继续骂人,如果人家接受不了,你就一直骂人,那就是了。”有点欺负”。
正如她解释的那样,她在心里提醒自己“你不能给别人贴标签”。 “如果他们真的仔细检查自己是否欺负别人,就好像他们在试图定罪。这不是我的目的。”
在谈论“您是否遭受欺凌”时,您必须小心。 学生之间难免会发生矛盾。 这会扩大有关欺凌的讨论吗? 家长知道后会不会有异议? 她决定简单地问一些问题,让学生们表明自己的身份:“你害怕来学校吗?” “你是否经常感到紧张、焦虑、害怕其他同学会对你做什么?”……
“如果你有这样的感觉,可以来找我,我愿意支持你,帮助你。” 在40分钟的课程中,她反复强调“寻求帮助”。
事实上,很多时候,人们忽略了“寻求帮助”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能力。 陈晓文非常明白无法发声的不易——当一个人说别人欺负他的时候,他也可能会被对方指责为想太多或者故意惹事生非。 她想,在这堂课上,我一定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说出来”是正确的? ——面对讲台下二十多个无知的小学生,她认真地解释道,“因为他不仅会针对你,还可能针对别人。发声不仅是为了保护自己,也是为了保护别人。”
不仅是遭受欺凌的人需要“发声”,旁观者也需要“发声”。 在陈晓文的PPT中,这句话被加粗、放大、强调——“如果你看到有人被欺负,请大声说出来!”
平时上课的时候,总会有人插嘴打断。 这一天,教室里难得的安静,大家都听得很认真。 课程接近尾声,陈小文将提前印好的20份《反欺凌合同》分发给大家。
接下来的一幕是她事后回忆起来最感动的时刻。
她读了一句话,孩子们读了一句话:“我保证不会成为欺凌行为的旁观者——当我得知欺凌行为时,我会采取行动并告诉成年人……我承诺尊重所有其他学生,并始终使用我希望别人以我希望被对待的方式对待我……我愿意成为防止校园欺凌的积极参与者。” 随后,大家都签下了名字,认真地签订了契约。
第一堂反欺凌课程结束了。 B同学联系高年级班主任后,也收到了一封道歉信。 看来这件事并不难做到。 陈晓文信心十足:我班上不会再有欺凌的事情了。 。 她还没意识到,此刻的完美只是暂时的。
后来,尽管她在课堂上多次谈到欺凌行为,但仍然无法消除。 而且,她发现自己越想做,遇到的障碍就越多。
陈晓文与学生签署的反欺凌协议
阻碍
现实证明,单纯依靠老师的教训来打击校园欺凌是远远不够的。 陈晓文后来回忆说,刚开始上课的时候,障碍就已经在酝酿了。
当我第一次联系B同学的年级主任和高级班主任时,他们的态度相当模糊。 后来她得知,言语欺负B同学的两个孩子中,有一个是主任曾经教过的学生。
一些莫名的尴尬让她意识到有些老师会把学生绑在自己身上。 陈晓文形容,“那种感觉就是我要保护我教的孩子,他一定是个好孩子,我不能让人说他欺负别人。”
更让她压力的是,她不仅没有得到任何支持,还给自己惹上了麻烦。
B同学的事情顺利解决后,她发现E同学对别人进行言语攻击,说他们“丑”、“太胖”、“不要脸”……
她记不清自己跟男孩说过多少次话,也记不清自己对男孩说过多少次强硬。 运动会前,因为男孩再次辱骂他人,陈晓文没有让他踢足球作为惩罚。 当她第一次看到这个男孩时,她的眼睛就红了。 男孩短暂地平静下来,写了一份保证书,但很快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不得已,她去找了年级主任,但对方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 按照学校的要求,老师要一步步汇报问题。 年级主任、教学主任之后,是德育副校长。 他们不能跳过关卡。 她只能等待。
时间来到了第二年夏天,端午节假期。 在漫长的等待过程中,男孩的行为不断升级。 从小范围面对面说话,发展到公然密集攻击班级群里的一个女生,不间断地发上百字信息:“哎哟,不想面的人又来了”是金子先生“它会发光,你这个玻璃渣总是会反光的。”“精神病院不敢收你这样的人。”“你是头猪,永远飞不上蓝天的蠢猪。” “……
一部关于校园欺凌的电影《悲伤之河》
当我看到这些消息时,已经是晚上11点了。 陈晓文决定不再等待。 她趁假期写了一封“很长”的电子邮件,详细描述了男孩不一致的行为,并于当晚发送给了德育副校长。
她很沮丧,因为她的努力未能改变这个男孩。 经过那堂反欺凌课程,她不止一次加深了对欺凌的认识。 有一次课,她剪了一个小人,让学生说一些不愉快的话。 每当学生们说了些什么,她就写在小人身上。 等众人说完,她将小人揉成一团,“这代表小人听完这句话后,受伤的样子。” 然后,她一边展开那个满是皱纹的小人影,一边向学生们解释道:“原本白色的小人影出现皱纹后,你是不可能再让它恢复到原来光滑的样子了。” 她认为这种直观的感觉可以传达给每个人。
显然,对于E同学来说,反欺凌课所能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 这时,陈小文开始怀疑上这门课的意义。
然而,那个时候,她终于第一次等到了自己的领导“主动”回应。 假期结束,副校长找到了她,但她的态度却让陈晓文大吃一惊——“稍微处理一下,给个解释。” 对方解释说,考虑到男孩即将升入六年级,上初中,所以不会和小学有太多关系。 根据学校规定,如果这名男孩多次故意侮辱他人,就应该停学一天。 然而,这名男孩只被要求停学一天。
按照规定,学校领导必须出面向家长解释孩子停课的原因,以表明他们对此的重视。 但放学后,副校长却让她去见父母。 得知事情发生后,男孩的母亲抱怨说“太过分了”。 她不认为这是欺凌。 她将欺凌理解为将他人置于角落并故意踢他们。 “学校的行为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
看着眼前家长的反应,陈晓雯觉得“可笑”,“你的孩子停学会受到伤害,但其他孩子被骂就不会受到伤害吗?”
陈小文说,更让她惊讶的是,学校领导认为:“你提出来,说明你们班级管理有问题,是你们班主任没有做好,为什么不呢?”是在别人的课上吗?”
后来,当她再次遇到类似的事情时,她开始挣扎,“我该告诉领导吗?告诉了之后会有什么后果?他会不会认为我管理不好班级?那我该怎么面对。” ……”
每年,网上都会流传很多有关校园欺凌的视频,其中有的严重程度连成年人都无法想象。 今年6月,山西一所中学的一名女生在厕所被多人围堵,被打耳光。 只因对方怀疑她散布闲言。 被打的时候,她一直微笑着。 还有一个男孩被几个人强迫吃粪便。 他的精神受到了刺激,正在接受心理治疗。
2019年至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治理现代化研究团队在我国山东、广东、湖南、湖北、广西、四川等6个省份进行实地调研,抽样省会中小学地级市、县级市。 此次调查涵盖了东、中、西部地区130多所中小学的1万名学生。 此次调查问卷包括针对校园欺凌问题的专题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校园欺凌发生率为32.4%。 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一组数据暴露了更严重的问题。 2015年至2017年,88.74%的校园欺凌案件受害人遭受过不同程度的伤害。
这些数据或许意味着校园欺凌事件绝非偶然。
我随机询问了几位生活在一线城市的中小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学校是否有应对校园欺凌的机制。 一名初中生表示,老师在校园里教授反欺凌课程,不过是“一场应对上级检查的表演”。 按照他的理解,欺凌是一群人欺负一个人,强者欺负弱者。 如果遇到人,就“打回去,直到他们服气为止”。 一位从事法律工作的家长建议班主任在孩子三年级时给他讲课,但遭到拒绝。 老师的理由是:“班里的孩子都挺好的,不能给他们灌输这种意识。”
事实上,防止欺凌的行动早在几年前就已提上议程。 2017年,教育部等十一个部门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四年后的2021年,教育部印发《预防中小学生欺凌行为专项治理行动方案》。中学生”。 通知提到,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建立健全学生欺凌举报制度。 教职员工一旦发现学生受到欺凌行为,应主动制止,并及时向学校报告。 此外,通知还提出,要强化防范机制,制定学校或年级(班)级反欺凌公约,建立师生联系、同学互助、紧急求助制度。
不幸的是,很多时候,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关注往往是在它产生了严重的、甚至是无法挽回的后果之后才开始的。 像陈小文这样一出现问题就想解决的人,可能会被学校认为是“惹事生非”。 从《预防中小学生欺凌专项行动方案》中可以看出,将对学生欺凌问题突出的地区和单位进行督导检查,通报约谈,并对恶性欺凌事件的处理情况进行通报向社会。 因此,从学校层面来说,有时并不愿意主动承认和接受校园欺凌的存在。
学校确实有权定义欺凌行为。 2017年发布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行为综合治理方案》提到,学校主要处理学生欺凌事件,由学校学生欺凌管理委员会判定是否属于欺凌行为。 这是欺凌行为。
2023年6月,接受采访时,陈晓雯已经去了新学校。 两年合同期满,学校因她教学没有进步,没有续约。 她也觉得自己无法与这个系统相处,决定离开。
一名女孩表示,她第一次有勇气不再默默承受痛苦,是因为老师看到她被欺负时帮助了她(图片来源:网络)
回声
尽管遇到了种种阻碍,但陈晓雯“无怨无悔”,因为她得到了回应。
被E同学言语欺凌的女孩主动写邮件寻求帮助。 她还附上了男孩侮辱她的文字截图,并明确表示希望老师帮忙处理。 这让她很高兴——学生们相信自己,仓促的反欺凌课很有意义。 当晚,陈晓文立即回复了女孩的邮件,告诉她不要相信男孩说的话。 他攻击你并不是因为你身上有什么东西让他攻击你。 你必须相信自己...
当经历校园欺凌时,陈晓雯根本不信任老师,也不会想到寻求帮助。 她记得,在最难过的时候,老师平常的批评都会被放大。 初三的时候,她物理成绩不好的时候,老师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她,说她的作业太差了。 陈晓雯明白老师并无恶意,但真正无法排解的不安是,她忍不住想:“如果有更多的人能在背后议论我的事情,他们一定会说,你看她,物理就是这样的。” 每次她都只能躲在卫生间里哭,擦干眼泪才出去。
她很庆幸自己一直和这个女孩在一起。 “至少她不会因为别人骂我那么多,就觉得我什么都做不了,没有人帮我。”
一位在中学时也经历过校园欺凌的女孩告诉我,她第一次有勇气不再默默承受痛苦,是因为老师看到她被欺负并帮助了她。
初三转学到县城后,她的鞋子曾一度粘上胶水。 被粘上后,有很重的胶水痕迹,同学们开始议论她、欺负她。 我的同桌特别咄咄逼人。 他会拆下打火机阀门,电击她的手,甚至毁掉她的书。 有一次上课,同桌用牙签刺伤了她,正在上课的男老师拿着一本书冲下来,想打同桌,但没打中,反而用肘部打到了她。 即便如此,她还是很高兴,“我不是无人看管,老师在课堂上看到还是会帮助我的。” 当她再次被嘲笑时,她突然鼓起勇气,拿起教室后面的扫帚,向她的背上打去。 那些男孩再也没有欺负过她。
对于陈晓文来说,更大的反应是离开这所学校之后。 她申请了上海一所国际学校六年级教师的工作。 她发现其实有学校在认真抵制校园欺凌,也看到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制度是如何运作的。
学校在新教师入职之初,对所有新教师进行社会情感培训。 这套课程希望教会个体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认识他人的情绪,并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其实那所学校以前也有这套资源,只不过只是放在那里而已。 新学校规定每周一班会上必须修这门课。 首先要了解的是关于欺凌的问题。 高中还成立了反欺凌俱乐部,欢迎师生加入。
最让陈晓文感到有力量的是,学校可以直面校园欺凌行为。 在学校里,老师只要看到校园欺凌的迹象,就可以随时向德育副校长举报。 调查处理不由班主任负责,由副校长亲自进行。
开学之际,校长还专门发出了一封关于校园欺凌问题的“致家长的信”。 电子邮件发送一次并再次打印以供家长签名。 信中明确表示,绝对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校园霸凌行为。 特别强调的是,言语欺凌、社交欺凌、网络欺凌都以同样的方式对待。
这封“致家长的信”详细介绍了应对校园欺凌的计划。 所有首次参与欺凌行为的学生及其家长必须到学校面见副校长和校长。 参与欺凌行为的学生将被停学一周并留校察看,结果将记入学生档案。 欺凌付出的代价还包括本学期被踢出校队和各类学生社团,不准参加一切社会实践活动。 如果再发生第二次,涉及欺凌行为的学生将被直接开除。
正是因为这种严格和明确,家长和学生都非常清楚“这是一条非常严重的红线”。 陈晓文到校一年多了,至今仍未处理校园欺凌问题。
她终于从之前学校那种充满不安的自我消费中走出来了。 “我当时其实挺郁闷的,但我并不后悔。如果我不这么做,我可能会后悔。”
我问她为什么学生首先需要知道欺凌这个词,它是什么意思?
她想了想,说道:“这是人对自己的认识和重视,我们需要看到自己正在经历的事情,这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一旦有词语可以理解和表达,人们的意识可能会变得更加重要。”你会知道,有些你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不应该发生,只有当你有保护自己的意识和能力时,你才能看到并保护别人。”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文中使用陈小文化名)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