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已复制
字体: 小 大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 就业作为大学生步入社会的关键一步,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承载着社会、学校、家庭的期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促进青年就业的政策措施,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2024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1179万人,同比增加21万人。 在“金三银四”的“春招”季,他们是否成功找到工作、工作是否好、发展是否好,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哪些新趋势? 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可以探索哪些途径、需要加强哪些措施?
为了深入剖析这一问题,本版推出“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寻找良策”系列报道。 通过记者的调研和采访,我们从职业规划、求职服务、就业援助、观念引导等方面探讨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就业策略,邀请专家学者和一线工作者畅所欲言,提供建议和解决方案。
这段时间,大学校园里经常听到一个高频词——职业规划。 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校赛、省赛相继举行,同学们参赛热情高涨。 一个多月后,全国总决赛即将开始。
显然,增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引导大学生尽早做好就业准备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但帮助大学生制定职业规划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职业生涯规划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职业规划应避免哪些认知误区? 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大学生职业发展能力
范木毕业于“双一流”建设大学。 “当年我考上大学的时候,家里是多么的幸福。但是我入学之后,就没有父母来照顾我了,我每天都打游戏、看电视剧,找不到一个满意的工作。”毕业后工作。” 如今,他已经工作五年了。 ,我已经换过3家公司了,我的职业道路相当艰难。 “我为什么在大学里不好好学习呢?” 是他常常后悔的事情。
“有些学生在大学期间可能会感到困惑,不知道自己将来想从事什么职业。但实际上,学生一进入大学就应该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道路。” 华东理工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老师陈伟杰表示,通过职业规划,学生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能力、优势和潜力,从而设定更明确的职业目标。
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丁立亭认为,大学生求职本质上是一个使自身能力素质与社会发展需要相匹配、适应的过程。 “当前,供需匹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不能满足职场要求,二是社会资源供给不能充分满足大学生发展需要。 ”
因此,大学生必须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才能具备适应社会需求的职业发展能力。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加深学生对时代发展背景和职业发展规律的认识。 ,并形成客观稳定的自我意识,是提高职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丁丽婷坦言。
大学生职业规划须消除误区
记者采访发现,部分大学生对于职业规划还存在一些误区。
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余坤通过长期观察,总结出三大误区。 “第一个误解是学生简单地将职业规划等同于‘个人成功研究’。 虽然追求职业成功是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职业生涯规划旨在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健康适应、共生发展,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在贡献社会的同时应树立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二是个人规划与社会需求脱节。如果对自身和社会环境的认识不够,规划可能会脱离现实,因此,大学生应该建立一个相对成熟的自我认知和评价体系,深入了解当前。职业环境和就业形势,培养面向实践的职业发展能力。” 余坤表示,第三个误区是过度规划,导致失去可操作性和应变能力。 当今时代瞬息万变。 职业生涯规划无法准确判断学生的发展状况并找到工作岗位。 只有解决“去哪里”的方向性问题和“怎么去”的方法论问题,才能为大学生提供相对确定、稳定的机会。 心理预期。 “因此,职业规划必须体现动态适应性。过度规划可能会导致无法适应社会变化,从而导致不好的结果。”
陈伟杰表示,一些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优势和潜力缺乏深入了解,盲目追求热门行业和高薪职位。 也有一些学生忽视综合素养的提升,过于注重专业成绩和理论学习,缺乏实习、兼职或志愿服务经历,导致面试和实际工作中表现不佳。 “还是有一些同学认为学历高就等于有好工作。但对于企业来说,学历只是门槛,一个人未来的成长更多取决于他的能力。”
让大学生学会整合信息、知识和资源
如何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职业规划并做好职业规划?
陈伟杰建议,学校可以开设专门课程,让学生了解职业规划的重要性,掌握相关规划技巧和方法; 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咨询服务,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和职业发展方向,制定合适的职业规划; 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的实习机会,以及更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就业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行业职业特点,更好地规划职业发展。
“优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政府、高校、就业单位、第三方组织等应共同构建大学生职业发展的社会支撑体系,打破多主体之间的商业和行政壁垒,形成以大学生职业发展为核心的知识和教育资源体系,同时就业单位等要深入参与大学生培养全过程,帮助大学生更好提升职业发展能力。从源头上。”
为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中国人民大学加强学生就业标准化工作,明确校校两级就业评价指标,构建校校协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阶段性就业指导服务。以及精准的职业发展指导。 以及热情、优质的就业服务和充足的合适就业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能力提升。
余坤介绍,学校历时三年打造了国内高校首个智慧职业发展中心平台。 平台以提升学生职业发展能力为专业驱动,借助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为治理、经济与人、学术领导、全球治理等人才提供全周期发展模式路径; 通过能力体系连接课程、实训、服务等模块,形成涵盖学生在校能力发展和毕业后持续照护服务的就业教育数字化生态系统,汇聚学生、院校、学校、校友、社会等各方力量。
“平台提供了多种服务,对我们的职业规划和求职有很大帮助。”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院2021级本科生黄柔嘉表示:“职业评估模块帮助我们明确自身优势和未来发展方向。在求职关键时刻,AI面试模拟、智能面试简历修改等功能提高了我们的求职效率和成功率,“随叫随到”的智能客服让我们求职更加安心、自信。”
在陈伟杰看来,家庭也应该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提供帮助。 例如,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参加不同类型的活动,进行自我探索和外部探索,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他们还可以利用自己的职业经验和资源,帮助孩子充分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为他们做好职业规划提供信息和建议。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