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三十五期(总第612期)基础教育中特别强调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91百科网 60 0

本公众号是一线语文教师原创公众号。 所有文章均由个人独立撰写。 欢迎点击上方“水汉说中文”关注。

2022年第35期(总第612期)

基础教育特别注重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明显偏向智育的情况。 无论是语言、数学、物理,还是历史地理,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测试,可以量化。 通过分数来衡量智育的有效性已为公众所熟知和接受。

近年来,体育的重要性尤其受到重视。 体育也被纳入中考科目,明确了多项体育项目,制定标准,正面打分。 不管你是真的喜欢还是不得不,但客观地说,体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据说,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音乐等科目也被挪到了考试范围内,但最终由于“双减”等原因,什么也没做。 于是,这些科目就沦为辅科中的辅科,并且常常被其他考试科目占据。 学生们起初对这种行为很不满,但最终变得麻木了。

当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就上过这样的音乐和艺术课。 然而,当了老师之后,我深深地感觉到艺术和音乐不应该被视为辅修科目。 这个缺失的教训应该补上。 我说弥补,并不是说我要学画画得有多美,也不是说我要学唱歌、唱得有多美。 这些都不重要。 我更关心审美对人的生活的影响。

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最早提出“美育”的概念。 他说:“人的生命无非是意志的活动,而意志是盲目的。它靠近距离观察的是知识;所以它用来远照、侧照的是情感……每个人我们都有情感,但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就是因为情感动机的弱点,要变弱为强、变弱为强,需要把它当作工具、美的对象来培养。这就是所谓的美育。”

蔡先生提出“美育”概念已有一百多年了,但直到今天,我们基础教育阶段的美育还比较薄弱。

最近我读了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艺术五千年》一书。 本书作者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系教授杨奇。 是一本面向大众的普通艺术读物。 我保留着这本书。 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我很大的启发。

在我的知识体系中,我似乎只记得中学历史时一些著名画家的名字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看到对应的画之后,你也能知道这是谁的作品,但你不知道这幅作品有什么好,从什么角度去欣赏。

比如我知道顾恺之是东晋著名画家,他的代表作是《洛神赋图》。 但我的印象是,《洛神浮图》只是一幅画。 没想到,读完这本书后,我才知道,这是一本“漫画书”,通过人物可以看到很多故事,通过人物可以看到很多故事。 用特定的方式去探索人物背后极其微妙的情感。 这确实是从知识到审美的转变。

杨教授在介绍了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后,进一步介绍了顾恺之作为中国画理论奠基人的情况,提出了“以形写神”的艺术主张,梳理了中国画对神似的追求。从追求形体相似到追求精神相似。 它达到了时代背景,兼具精神和艺术效果。 这样,读者顿时恍然大悟,知道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生,看得更清楚、更透彻。

2022年第三十五期(总第612期)基础教育中特别强调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美术 审美 人物 山水 水墨 第1张

类似的情况在书中比比皆是。 书中在介绍张择端的代表作《清明上河图》时,特别提醒我们注意中国画与西方画在透视关系上的巨大差异。 西方艺术作品中常见的是“聚焦透视”,游客像导游一样站在固定点上观察,而中国画则采用“散点透视”,游客跟随导游走动改变景物。 有了这把鉴赏钥匙和相应的文字讲解,你才能真正领会这幅名画的美。 在本部分的最后,还重点分析了为什么《清明上河图》是中国民间人物画发展的巅峰之作,帮助读者了解人物画发展的来龙去脉。

又如,两年前故宫博物院举办“千里江山”展览,游客络绎不绝。 但大多数人可能和我一样,只是听到它的名字,看着热闹。 但通过《中国艺术五千年》这本书,我可以看到很多方法。 唐五代盛行水墨山水画,宋代则改为青绿山水画。 是什么原因? 原来,晚唐五朝,战乱频繁,水墨山水多表现对山林隐逸生活的追求,而宋代,则是太平盛世,而绿色山水则倾向于表达对美丽山川的赞美和赞美。

杨教授在最后的补充说明是点睛之笔。 您不妨记录如下:

“北宋时期,山水画的主流是绿色山水画,这并不意味着水墨山水画完全消失了,只是说明水墨山水画不是山水画的主流。有些人既画绿色山水,又画绿色山水画。”画水墨山水是一种时尚,我之所以喜欢画水墨山水,是为了表现我的博大胸怀。”

类似上述的评论,看似漫不经心,却三言两语就揭示了中国艺术的发展规律或时代特征,在本书中比比皆是。 这让我这个艺术门外汉大开眼界,我也跟着一步一步走进了艺术的殿堂。

其实,上面提到的只是非常有限的几个片段。 在本书的后记中,作者从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种“兴盛衰亡”的过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艺术的发展规律。绘画,将使读者对“中国艺术的起源与回归”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中华艺术五千年》共收录了24个朝代、50位著名艺术家、300件传世杰作。 读完本书,你可以对中国艺术大师的杰作有非常清晰的认识,系统梳理中国美的历史。 对于青少年来说,在人生的黄金时期,接触和反复阅读此类书籍将对塑造他们的人生和情感起到巨大的作用。

德国著名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席勒在其名著《美学书信》中说:“从情感的被动状态到思维和意志的主动状态的转变过程,只能通过审美自由的中间状态来实现。”这种说法是与蔡元培先生对美育的判断类似。 美育对于人的生活、人的情感的培养有着难以言喻的重要性。

十几岁的时候,确实有必要多读一些像《中国艺术五千年》这样的好的通识书籍。 先“纸上谈兵”,从理论上提高审美水平,然后通过去博物馆、美术馆提高实践经验。 只有两者叠加,才能有高尚的审美。 拥有高尚的审美,才能拥有辉煌的人生。

您可以点击下方小程序链接在当当网购买本书:

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美术 审美 人物 山水 水墨

发表评论 (已有39058条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