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物的世界是产生商品拜物教的日常生活世界

91百科网 42 0

关键词:商品对象; 鬼; 抽象; 正规化; 形而上学

“商品拜物教”是《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第四节的主题。 《资本论》第二版将这个主题单独作为商品篇的结尾。 除了突出《资本论》中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目的外,更重要的是,马克思通过这一章对前面的讨论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 它以一种明显的形式提炼了哲学,将政治经济批判提升为哲学批判。 这也意味着《资本论》不仅仅是一部经济学专着,更是一部对资本逻辑的哲学批判。 《商品拜物教》明确地表达了这一目的。

商品拜物教,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在自己劳动的产品——商品面前跪下,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这当然只是商品拜物教的结果。 问题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变成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的? 这是由个人幻觉还是社会过程引起的? 商品拜物教是如何从日常生活中的无意识上升为意识形态的? 只有解决了上述问题,人们才能摆脱日常生活中的拜物教意识,实现理性的自我意识。

1、商品-物体世界的形成

要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变成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人如何沉入物的世界,首先要了解物的世界是如何形成的。 当然,这里的物体是指作为商品的物体。 只有当商品和物体形成一个自洽的世界时,人与人的意识的关系才能被这个物体的世界所捕捉。

商品有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有用性,但商品存在的基础并不在于其使用价值,而在于其交换价值,即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所交换的数量关系或比例价值。 在商品交换中,形成了最简单的商品交换方程:

产品 A 的 X 数量 = 产品 B 的 Y 数量

商品B是商品A的价值形式,商品A是反映商品B价值的镜子。这也是最简单的、个体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随着商品交换逐渐扩大并变得普遍,就形成了总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个可以无限延伸的公式:

X 商品 A 数量 = Y 商品 B 数量,或 = Z 商品 C 数量,或 = W 商品 D 数量,或 = U 商品 E 数量,...

这个无限平等的公式表明,在普遍商品交换时代,商品相互参照,形成一个自洽的体系。

在具体的交换过程中,最简单的交换就是易货交换。 当商品种类扩大、交换范围扩大时,就会形成扩大的等价形式,例如:

20码亚麻布=1件外套,

20码亚麻布=10磅茶叶等。

这种价值形式尚未形成统一的表现形式,商品交换受到限制。 随着交换的发展,商品的价值表达获得了一般的价值形式,例如:

这时,商品的价值就体现在唯一的商品上,这个商品就成为商品交换中的等价物。 这种等价形式的发展催生了货币。

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商品和事物的世界的结构:第一,商品和事物之间无限联系的世界,商品之间存在相互参照的关系。 索绪尔后来把这种关系视为语言的结构关系。 其次,一种特殊的商品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金钱。 虽然钱不是天然的金银,但金银天然就是钱。 金银本身是商品世界的一部分,但当它们成为一般等价物时,它们就超越了具体商品,成为商品世界的直接主人。 人们超越了简单的商品交换之后,必须先将自己生产的商品在市场上兑换成货币,然后才能购买其他商品。 第三,商品和事物的世界对于人们来说是外部的,并且按照其自身的规律运行,这些规律就像自然规律一样。 这也很容易造成商品社会运行规律等同于自然规律的错觉。

虽然商品交换在原始社会晚期就已存在,但直到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之后,商品才形成了普遍的、自洽的物世界。 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人与物的关系主要是直接的使用关系。 尽管有商品交换、有商人进行交换,但总体来说,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 相应地,“物质生产的社会关系以及以此生产为基础的生活领域都具有个人依恋的特征”①。 在这样的历史情境下,不可能创造出普遍的商品交换和商品物世界,更不可能创造出现代意义上的商品拜物教。 在资本主义社会,当商品成为生产的直接目的时,商品拜物教就会出现。 这时,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发生了变化,而这种变化对应着商品-物世界的完成。 从人与物的关系来看,人与物之间的直接关系是以新的社会关系为中介,通过以货币为中介的商品关系来表现的。 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因为人通过事物来表达自己,而事物在事物的世界中相互指代。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可以说是倒过来表达的,即表现为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 ②人界与物界关系颠倒,人进入物界。 在物的世界中,它成为物的世界的载体。 商品世界已成为现代人的日常世界。

2. 商品——事物世界的“幽灵”

商品构成了一个自治的、相互参照的世界。 为什么这个世界有如此神奇的力量,让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为什么人们似乎会被这个世界上看不见、摸不着的“鬼”所吸引,不自觉地崇拜商品呢? 换句话说,商品世界中的“幽灵”是什么?

马克思在本节开头指出:“乍一看,商品似乎是一个简单而普通的东西。对商品的分析表明,它是一个非常奇怪的东西,充满了形而上的微妙之处和神学意义。” ③以桌子这一商品为例,马克思指出,这种怪诞之处在于,当桌子还是木头时,它仍然是一个普通的感性物体,但一旦桌子作为商品出现,它就变成了普通的感性物体。超感觉是指商品的有用性;超感觉是指商品的价值以及商品交换所带来的价值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正是这个看不见、摸不着、但经过改造的“鬼”决定了一切,正是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鬼”改变了事物作为商品的存在方式,它代表了商品的神秘本质。

如果说商品的这种神秘性与商品的有用性无关,那么它只能与商品的价值决定有关。 按照马克思前面的论述,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决定的。 在人们创造价值的劳动中,劳动具有双重性:一是与商品的有用性相关的具体劳动,二是体现在劳动力消耗上的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有区别的,即产生特定使用价值的劳动,例如织布工的劳动和煮咖啡的劳动。 摘要 劳动创造价值。 商品的神秘性并非来自价值定义的内容:第一,任何劳动都是对人体机能的消耗,尽管具体劳动存在质的差异; 第二,决定价值量的东西,即劳动时间,本身也是可以测量的,没有什么神秘之处。 那么,商品的神秘、商品的“幽灵”从何而来? 马克思指出:是商品形式本身。 “人类劳动的平等表现为劳动产品等值客观性; 以劳动时间衡量的人类劳动消耗,表现为劳动产品的价值量; 最后,生产者的生产者关系以劳动产品的社会关系的形式实现了劳动的社会供给。” 4 人类劳动的同一性就是将劳动的各种特征抽象出来,使之同质化; 只有劳动。 一旦实现同质化,就可以用机械劳动时间来衡量各类劳动,从而确定价值的多少; 人们根据价值的多少来交换劳动产品,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则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 关系,获得“社会关系的形式”。 实现上述环节的一个根本前提是商品生产的普遍化,即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建立。 商品交换的抽象过程实际上就是社会关系的抽象过程。 因此,商品的“幽灵”来自于社会关系的抽象和形式化,而这种抽象和形式化也是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生命的过程。 只有这样的契合,人们才会不自觉地成为商品的崇拜者。

这种无意识的崇拜过程与人们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抽象化和形式化有关。 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人和物经历了抽象和形式化的多重过程,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特征。 从事物存在的方式来看:第一,当事物成为商品时,意味着事物的具体特征被抽象出来,这个空的东西成为价值的载体; 其次,当事物成为价值的载体时,价值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用价值来表达,事物之间抽象的关系就变成了数字之间的关系。 这既是一个抽象的过程,也是一个形式化的过程; 再次,事物之间的这种数量关系反映了人类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此,它既预设又体现了形式化的社会关系。 从人的存在方式来看:第一,人成为可交换的商品,具有与商品相同的特征; 其次,在市场交换过程中,无论作为生产者还是消费者,人们都是根据等价交换的原则进入商品世界,抽象化和形式化构成了人类在交换行为中的行动原则; 最后,人类实际上成为了按照商品世界规则行事的行动者,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需要根据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来确定。 人们按照对等原则计划劳动,按照对等原则交换产品。 这个标准是商品世界的普遍规律。 人类已经实现了与商品世界的匹配。

在改变人和事物存在方式的过程中,最根本的是社会关系的变化。 在中世纪,人们是相互依赖的,正是因为个人依赖构成了这个社会的基础:首先,劳动和产品不需要采取与实际存在不同的形式,它们作为劳动和物质贡品直接进入社会体系、人与物的关系是需要满足的关系,人关心的是事物的用处; 其次,劳动的自然形式和特殊性是劳动的社会形式; 第三,人们工作时的社会关系就是他们之间的个人关系,这种关系不需要披着物体的外衣。 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关系的存在方式发生了变化:首先,劳动的自然形式和特殊性与劳动的社会形式分离,后者成为商品存在的基础; 第二,劳动产品成为商品,使用价值成为交换价值的载体,商品只能作为交换价值进入社会结构,人与物之间的需要关系成为以商品为中介的关系; 第三,在人与物、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中,最根本的是个体劳动必须采取一种与其自身相对立的形式,即普遍抽象的劳动形式,即:还原为质相同但量不同的劳动,才能成为社会劳动。 “这种简化看似是一种抽象,但却是社会生产过程中每天都在进行的抽象。与把所有有机体变成气体相比,把所有商品变成劳动时间,并不是一个更大的抽象,但也不是一种更加不切实际的抽象。” ⑤这种抽象和形式化的社会关系使得抽象成为支配社会存在的原则,人们对此习以为常,但却不了解这种抽象和形式化过程的魔力。商品是在不知不觉中生产出来的。

从这个比较可以看出,商品的魔力主要发生在普遍商品交换时代。 只有这样的社会,商品才能获得统治地位和主导地位。 可以说,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抽象化和形式化带来了商品的形式化,这是商品世界“鬼魂”的归宿。

三、商品拜物教:从无意识到形而上学

商品拜物教不仅仅是对商品的简单崇拜,而是对商品社会的崇拜。 在资本主义社会,这种拜物教构成了一种普遍的意识形态,从日常生活的无意识层面上升到思想的形而上层面。

商品拜物教之所以构成人类无意识,是因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一直处于商品交换的框架之中,遵循着抽象与形式化的原则,使得社会关系的抽象与物化成为人们不需要思考的事情,但是并且每天都练习。 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人们每天将具体的生产对象转化为商品,然后将商品转化为抽象的劳动时间,然后用货币来体现商品的价值。 这是一个无意识的过程。 这就是作为无意识的拜物教观念的形成方式。 在这种无意识中,被遮蔽的是社会的抽象化和形式化过程,呈现的是对商品和货币的直接认同。

在商品拜物教的无意识中,人们的生活在体验上是双重的:一方面,人们强调人的自由、独立和平等,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自由平等的,并以此建构为主体。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人直接将其表现为一种以物为主的物化关系,而这里的物当然就是商品。 这种二元性进一步模糊了拜物教的感觉。 因为在感性体验层面,人们在可以直接谈论人的尊严和自主的同时,却把自己屈服于商品世界。 他们在不感觉被商品支配的同时,可以安心地享受商品世界的乐趣。 看到这一点,齐泽克提出需要做出一定的区分:“商品拜物教出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来没有被‘拜物化’过。”我们这里拥有的是‘自由’人之间的关系。 “在一个商品拜物教盛行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全无关紧要。 它被迷恋; 而在拜物教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的社会,即前资本主义社会,商品拜物教尚未取得进展,因为在那里,占主导地位的是“自然”。 生产”而不是市场导向的生产。 ” ⑥其实这个区别并不是特别重要,人与人之间的主体间关系只是物与物之间关系的一种幻象,这种主体间关系从根本上来说是服从于物与物之间关系的。

在感性体验层面,人们同样受到拜物教意识的影响。 马克思用鲁宾逊漂流记的例子描述了这一点。 对于当时的经济学家来说,他们喜欢用《鲁宾逊漂流记》来强调自由市场中的个体主体性。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手稿》中指出,斯密和李嘉图以单一孤立的猎人和渔夫为出发点,属于18世纪的想象。 这是建立一种本质上独立的主体关系,却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幻觉,只是大小鲁滨逊漂流记等故事所造成的审美幻觉”⑦。 事实上,在日常生活经验层面,鲁滨逊已经服从于商品交换的内在原理,那就是一切都按照劳动时间来衡量。 “经验告诉他这一点,我们的鲁滨逊漂流记从沉船中救出了他的手表、账本、墨水和笔,立即开始像一个真正的英国人一样记账。他的账本记录了他所有使用的各种物品,生产这些产品所需的各种活动,最后是生产一定数量的这些产品所花费的平均劳动时间……价值的所有基本决定因素都包含在这里。” ⑧这种经验是通过不断的商品交换而形成的经验。 这构成了形而上学层面上拜物教意识的基础。

在哲学和形而上学的层面上,拜物教意识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永恒性和自然化。 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进行了深入的论述,这成为他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前提。 马克思在讨论蒲鲁东的思维方法、揭示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错误时,在“第七条也是最后一条注释”中指出:“经济学家提出论点的方式非常奇怪。 他们认为只有两种系统:一种是人造的,另一种是自然的。 封建制度是人为的,资产阶级制度是自然的……经济学家之所以说现有的关系(资产阶级生产关系)是自然的。 我想说明的是,这些关系是财富的生产、生产力的发展按照自然规律进行的关系。 因此,这些关系是自然规律,不受时间影响。 因此,这些关系应该始终统治社会。 过去有历史,现在没有历史。”⑨正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永恒化和自然化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为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才获得了永恒存在、无需改变的合法性。 地位,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形而上学的哲学概念所在。 马克思以蒲鲁东和经济学家为例。 一方面,他批判了他们在永恒化资产阶级生产中的分工、价值、机器、竞争等普遍范畴方面的形而上学错误; 另一方面,他批评了不同经济流派的思想思想。 形而上学的错误。 这些流派包括宿命论经济学家、浪漫主义经济学家、人文主义流派以及各种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为目的的社会主义流派。 这些都是拜物教意识在哲学形而上学层面的表现。 由于这种形而上学已经内化到无意识中,这些思想家很难察觉到它。

正是这种形而上学,这种在理性思辨层面得到了逻辑论证却又落入无意识层面的无意识形而上学,造成了近代哲学思想的悖论。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对“资产阶级思想的二律背反”的讨论,用整体性与碎片性的二元悖论揭示了资产阶级哲学的物化意识。 虽然有些简单,但从逻辑上看,它在更深层次上揭示了拜物意识在哲学形而上层面的具体表现。

从《资本论》及相关手稿的整体思想来看,马克思的著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分析资本逻辑的运行过程及其内在矛盾,为无产阶级认识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科学理论,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形成; 另一方面,马克思批判了资产阶级社会的拜物教意识,具体体现为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由于文章篇幅,这里不讨论后两种拜物教)以及这种拜物教的思想表现。这种拜物教意识。 在“剩余价值主义的历史”部分,马克思通过对剩余价值主义历史的讨论和批判,揭示了这种拜物教意识在概念层面的表现。 无论是李嘉图从物的角度对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的论述,还是李嘉图对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资本的社会主义分析,实际上都是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永恒性和超历史性中得出的结论。 。 如果不能打破这种形而上的思维,就不可能真正破解拜物教的奥秘。 要打破拜物教的神话,必须真正展现辩证法的力量。 因为“辩证法理解一切现成形式的连续运动,因此理解其暂时性;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其本质是批判性的和革命性的”⑩。 对于形而上学的观念和拜物教意识的范畴来说,“一旦我们逃到其他生产形式,商品世界的所有神秘,围绕在商品生产基础上的劳动产品的所有魔法和巫术,立即就会消失。”消失了”(11)。 这种另一种生产形式,作为一种逃离拜物教世界的生产形式,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人的联合体”。 马克思认为,只有在“自由人的联盟”中,才能从根本上摆脱拜物教。

笔记: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44卷,第9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31卷,第42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44卷,第8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44卷,第89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31卷,第423页。

⑥【斯洛文尼亚】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35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30卷,第22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44卷,第94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四卷,153-154页。

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44卷,第22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44卷,第93页。

标签: 商品拜物教 抽象劳动 交换价值 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社会

发表评论 (已有27577条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