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看,书名与吴晓波的《影响商业的50本书》有些相似,但读完整本书后,两者相差甚远——前者太单薄了。 简单介绍了本书的内容和背景,并没有面面俱到。 没有了,除了知道书名和作者之外,你基本上得不到任何有用的信息; 本书可以说是原书的缩写,浓缩了原书的精华,并加入了作者的一些解读。
在这50本书中,我读过一些原著。 对比作者的解读,我感觉他的提取和理解基本到位,没有明显的偏差。 因此,本书的优点是:
1)仔细读完这本书后,你不需要详细阅读50部经典中的大部分内容。 除非有几本书你特别感兴趣,那就仔细阅读原著,以节省选书的时间。 读完《以交易为生》这本书后,我把它添加到了我的书架上,并计划有时间时阅读它。
2)这些经典书籍有的由于写作时代或者理论问题,并不容易理解。 例如,索罗斯的一些想法就来自哲学背景。 有些理论晦涩难懂、抽象。 这里作者添加了一些解释和解释,以帮助读者理解。 当然,作者的解读是否准确反映原书的意思,见仁见智,但对我来说,还是有帮助的。
这50本书都是关于投资的,涵盖了不同的方面,比如投资理念、交易方法、金融史、企业并购、股票债市危机、优秀投资者……我以前对投资的理解比较狭窄。 整理完这堆书后,投资的视角不再那么狭隘了。
看完全书,或者说这50本书的总结,我的总体感受如下:
01
对交易和投资的理解
其中许多书籍谈论交易规则,包括股票和期货。 后者更注重规则,比如对市场趋势的把握、止损和止盈点的设置、各种工具的使用和技术分析……书中包含了许多前人总结的交易规则,以及其中大多数直到今天仍然适用。
我学习了一段时间的技术分析,比如K线、MACD等等。 这些指标来自实际数据,可以作为参考,但最终决定盈亏的是宏观形势、行业景气度和个股基本面。 技术指标可以作为选择交易点的参考,但不会成为是否应该进行交易的决定性因素。
我读了 Feng Liu 关于不同类型交易的文章:
1)短期而言,顺应趋势。 不要求盈利,但严禁亏损。 确定盈利3点以上即可入市。 它不需要熟悉公司的基本面,但确实需要良好的市场意识和严格的纪律。
2)中线需要对基本面有充分的了解,对价格估值有很好的了解,标的操作比较稳定,市场低估时买入,高估时卖出,入市预期利润为超过20%,并设置8%止损水平。
3)长期需要对公司有非常深刻的了解,对自己有很强的控制力,对公司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有清晰的把握。 利润按10倍计算。 面对这样的利润,除了基本面变化之外,不设置任何止损指标是最好的策略。 只买不卖才是最好的策略。
就交易而言,上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对于投资,我目前的理解是:
1)宏观形势决定大势,比如政治格局、经济状况、金融指标等,具体比如中美关系、财政货币政策、就业形势……如果这方面出现问题领域,就是系统性风险,再牛逼的板块、个股也没有机会,比如2018年的去杠杆。
2)行业景气度其次。 对于夕阳产业来说,即使个别企业做得很好,整个行业也很难有机会。 去年,新能源行业一直依靠政府补贴生存,但一旦理顺并建立了商业逻辑,整个行业的力量就令人震惊。 相反,煤炭等行业虽然在某些时候能够火爆,但长期趋势一直在下降,除非出现新的拐点,否则很难再次上涨。
3)个股的基本面已经讨论很多,不再重复。
表面上看,投资是购买资产,需要各种理论和工具的支持; 但最终考验的是投资者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他对世界的理解,而不是技术分析、K线图、止盈止损,在这个层面上,交易方法之类的都没有。越重要,任何小伎俩都不起作用。
最好的例子就是一个人对比亚迪的看法。 273元的股价贵吗? 市盈率175倍正常吗? 这是传统制造业,还是科技公司? 不同的答案代表了对世界的不同看法。
02
投资所需的素质
什么样的人能够在市场上成功投资?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就会有不同的答案。 综合本书的各种观点,大致可归纳为三点:
1)风险管理:这是第一要务。 必须有严格的风险管理计划,包括仓位管理和止损管理。 否则,就算过去赢了很多次,只要输一次,一切都会归零,甚至是亏损。 。
2)情绪控制:股市波动太大,金钱的刺激太直接、迅速。 需要有严格的自我心理和情绪控制,不因阿谀奉承或羞辱而感到惊讶,也不因变化而感到惊讶。
投资者需要克服在交易中过度关注资产权利或个人主观需求,导致贪婪和恐惧放大,导致战术混乱、战略扭曲,导致本应做好的事彻底失败。 当你无欲交易时,你可以获得更多收益。 做你应该做的事,而不是你最想做的事。 市场不是寻求刺激的地方。
心理博弈也是股市中一个有趣的部分。 这是我的第一支新股票。 我花了一些时间研究它并确定它的质量很好。 估计能到40甚至50,破了之后我没有卖出,而是坚持等到突破50再买。 然而,接下来的几天,可能有人想从散户那里获得更多的筹码,他们显然是在操纵股价。 每天,股价要么上涨,要么下跌,甚至一天之内从最低跌停到最高跌停。 跌到极限多日后,极限突然提升。 很多人坚持不住,赶紧卖掉。
起初我以为这些技巧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顶多不关心股价的波动。 当价格达到 50 时,无论上涨还是下跌,我都会卖出。 但几次接近50的时候,又回落到30多了,如此反复,我感觉真的好累。 因为是新货,所以总数不多。 为了这么小的市值,每天承受心理折磨值得吗? 有一天又跌停了,41元,我终于决定清仓,不再玩了。 我卖出后,接下来的几个交易日股价都涨停,最后股价达到了60多。
所以最终打败我的不是我对市场和新股的了解,而是我的心理素质和稳定性。
3)在市场实践中不断纠正自己的认知偏差,建立逻辑交易体系。 了解经济基本面和商业状况是了解某些事件对市场和股票价格可能产生的影响的必要基础; 交易者必须放弃一些错误的幻想,只看事实信息,记住关键事件,避免重蹈覆辙; 了解数字和基本原理,从经验和错误中学习。
03
在不确定的世界中生存
本书最后介绍的几本书都是关于不确定性的,比如《挑战风险》、《在不确定的世界里》、《天敌》、《黑天鹅》等。
自然本身是由规律性和大部分随机性组成的。 任何彻底、彻底、准确地把握世界的想法,都是傲慢、无知和愚蠢的表现。 投资者很难掌握交易结果。 他们只能为交易做各种准备,尽量增加获胜的概率。
我们能做的就是分析市场,提前安排战略和战术行动,坚持客观分析并建立适合自己的交易方法,根据现实和客观的技术证明修正自己的策略。
然而,虽然严格的分析是必要的,但在市场上,当信息不充分、问题没有得到解答时,往往不得不做出决定——是否应该进行这项投资? 它一开始是对问题的探索,但最终人们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有些问题无法得到令人满意的答案,或者根本没有答案。
这种冒险决策的过程可以被视为一种心理训练,“在没有绝对或确定性的世界中衡量机会的过程”。 考虑各种选择,尝试了解各种可能性,然后做出最佳决定。 法官。 不要认为成功是必然的,而要努力增加成功的机会。
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中,真正有用的思维方式是检查决策过程本身,而不仅仅是其结果。 收集的信息是否正确,或者是否缺少一些重要数据? 这些假设是否合理,或者是否有缺陷? 计算是否准确,或者有错误? 是否考虑了所有可能发生的事件及其影响? 是否考虑了总体风险状况? 这种严格的分析方法将结果与输入分开,需要额外的思考步骤和对行动的独立判断。
一旦你进入了不确定的世界,一切就不再简单了。 几乎所有重要问题都极其复杂,需要探索这些复杂性,认识到相关因素,并不可避免地进行衡量。 所谓确定性实际上是对现实本质的误解,因为现实本身就是复杂而模糊的。 基于这种确定性态度做出决策,看似是为了追求最好的结果,但其基础却相当脆弱。 的。
遵循不确定性原理意味着当市场变坏时,你需要忘记你所遭受的损失,并根据变化的情况做出新的期望值分析。 即使这种预期仍然具有吸引力,如果形势持续困难,各类投资也必须维持在可以长期承受的水平。 为损失和不确定性祈祷并不是面对逆境的明智方法。
明智的投资者需要接受并适应不确定性,并利用它来增加成功的机会。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