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道德教育必须转向以学习和学习者为中心?

91百科网 54 0

我们认为,有效的道德教育必须建立在有意义的道德学习的基础上。

传统道德教育以教育者所反映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及其经验为基础,试图通过改变价值信息的数量、质量、渠道和呈现方式来提高道德教育的有效性,而较少考虑道德教育的有效性。道德教育。 这个过程也是有文化的人学习道德的过程。 很少关注学习者现有的道德体验和自主学习活动,因此很难真正获得预期的效果。 鉴于此,学校德育必须以学习和学习者为中心。

首先,儿童青少年不仅具有道德学习的潜力,而且作为学习者,他们是道德教育和自我发展的主体,也是为自身发展提供服务和承担责任的主体。

在过去的研究中,我们将道德教育定义为“以培养人的道德为目的的教育”。 道德修养需要经历一个外部影响不断内化、内部观念逐渐外化的复杂过程。 只有以儿童青少年为主体的参与和干预才能实现。

道德学习不同于一般知识学习。 它强调“回归自我”的反思和实现。 它强调学习道德的过程也是学习为自我发展承担责任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者需要认真对待学习者自己的生活经历。

其次,学习者独特的生活经历在道德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每个学习者确实是一个非常具体的人。他有自己的历史,不能与其他人的历史混淆。他有自己的个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成长。岳是由多种因素复杂决定的。

这个综合体由每个人都不同的生物、生理、地理、社会、经济、文化和职业因素组成。 “学习者根据自己在生活遭遇中不断积累和产生的这种经验和感受,包括意外、变化等特殊经历,吸收、整合和组织新的价值信息。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他们的生活是一个整体; 他们所关心的事物由于他们的生活带来的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统一而结合在一起。 因此,对他们来说,有意义的生活就是有个性的生活、有趣的生活、能够满足自己道德发展需要的生活。 这种生活并不是停滞不前、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个人社会性的发展而逐渐丰富起来。

第三,有意义的道德学习要求学校“帮助学生像构建艺术作品一样构建生活”。

正如杜威明确指出的那样,孩子们的生活是琐碎而坎坷的。 他们总是在用自己头脑中最突出的东西来临时构建整个宇宙,但是那个宇宙是在变化、在流动的,它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变化。 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和重组。 这是一块原石玉石。 如果“允许孩子按照自己不受引导的自发性发展”,那么“来自粗糙的事物就只能是粗糙的事物”。

学校教育背景下的道德学习是对儿童日常生活经验的“精心雕琢”,是通过经验的不断转化形成“有意义的经验”的生动过程。

我们认为,学校作为学习社区的作用必须受到重视。 通过课程、环境、管理和服务,为学生道德探究提供基础物质和统一力量,不断过滤社会价值信息,优化教育情境,将基于核心价值观的品格教育扩散到学生整个在校期间。 中间。

最后,学校德育要促进学习者作为主体的道德实践。

根据D. Kraswohl和Bloom的研究,人们的价值内化水平可分为五个层次,即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表征。 不断提高价值内化水平的过程,需要激发学习者的道德兴趣、欲望和积极性,使他们参与行动并评价行动的结果,从而组织和判断不同价值标准之间的相互联系,改变经验或经验的构成。在实践过程中形成新的经验,最终达到价值表征的层面,即道德品质的形成。

显然,这个过程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需要反复进行,利益、欲望和有意识的外部评价提供了重要的驱动力。 有意义的道德学习需要引导学习者进入行动情境,既能满足儿童青少年的认知活动和情感需要,又容易在行动过程中产生新的道德认知和情感的不和谐,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性、道德行为的发生。主动的学习行为。 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德育中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社区志愿者活动等都可能成为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契机。

学校德育

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

人的道德成长需要文化环境和知识基础,包括各学科的知识。 杜威明确区分了“道德知识”和“关于道德的知识”。 “道德知识”是道德直觉、道德意识、道德态度、道德行为等的集合,与道德智慧类似,而“关于道德的知识”则更强调关于道德的理性体验。

显然,“道德知识”不能取代“道德知识”,光学习“道德知识”自然不会获得“道德知识”。 这也需要很多中间环节的支持。 “道德知识”的学习方法不同于学科知识的学习,它需要情感敏感性的支持。

再者,任何道德学习都是在处理外部世界与个人关系的过程中进行的,是通过反复的认识、感受和实践来进行的。 而且,“教育的一个具体目的是培养情感品质,尤其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因此,道德教育需要注重情感的运用和情感机制。

从个体生活的角度来看,婴儿与照顾者之间积极的情感反应有助于满足生命早期的需要,包括激情定向的需要、共同情感的需要以及其他特殊价值信息的需要。 这些需要的满足可能成为个体道德发展的生命基础。 因为当人们进行人际情感信息交流并产生适当的情感反应时,可以产生联系感、依赖感、安全感、对情绪反应的敏感度、同理心等,这些对于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情绪状况。

从个体道德发展的角度来看,一个人需要依靠情感的作用来识别价值观、产生动机、激励行为,最终形成人格。

俄罗斯文化人类学家索洛维约夫发现,“害羞、怜悯、虔诚等基本情感,充分包含了一个人对低于他、等于他、高于他的生物所应有的道德关系。 超越物质的情感“对生物的同情和自愿服从超越了人类的本源——这是人类道德生活永恒而坚实的基础。”

“道德生活的所有其他现象,所有所谓的美德,都可以被视为对这三个基础的歪曲,或者是它们与人类智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学校道德教育必须转向以学习和学习者为中心? 道德教育 生活教育 第1张

然而,道德的原始物质范围是不确定的,其各种实际表现只是局部的、偶然的,不可能直接演绎出人类的道德秩序。 因此,个体的道德成长仅仅依靠作为物种可能存在的道德材料是不够的。 它还需要一个支持性的情感系统:依恋感、安全感、归属感、自尊感等。

如果人们缺乏相互依恋和安全感。 如果缺乏人际交往的美好感觉,缺乏爱与被爱的感觉,道德的种子就不会觉醒、发芽。 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尊,没有基本的尊严,无法获得社会的认可,就无法接受自己,无法获得自我认同感和完整感。 相反,内心巨大的撕裂感和冲突感会让他失去敞开心扉的能力,失去与他人沟通的勇气。

总之,自尊是个体道德成长的起点,彼此的关心和爱是道德发生的条件。 这种基本社会情感的进一步发展,就会衍生出与人类美德形成相关的道德情感。

相关研究表明,所谓道德情感由社会情感和认知情感两个基本方面组成:社会情感由生物性亲社会情感(主要是依恋,由期望和爱的需要产生)组成。 经过不断接受社会环境的挑战,积累社会经验,并向更高级的社会情感发展; 认知情绪的生物学基础是个体的奖惩系统。 人们受到物质环境的挑战,不断发展认知,产生并延续着成熟的、具身化的认知感。

在原有社会情感基础上发展出心理支持情感,并进一步发展为道德情感,是一个不断升级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是人道主义关系的形成,其中包括爱、互信、尊严,没有这些,就道德难以成长。

不幸的是,社会转型时期的浮躁吞噬了道德成长所需的内心平静。 我们常常没有时间去等待、去玩耍、去感受、去理解。 我们每天都忙于评估和追求外在效果,我们每天都渴望成功和结果。 这违背了道德教育的内在规律。 事实上,道德的成长、精神的成长,需要一个长期的、渐进的、持续不断的积累过程。

学校德育应重视

与学生双向沟通对话

学校德育强调师生互动、代际交流,并不意味着可以抛弃传统德育的三大主导方式:教导、榜样和规则。

有学者提出,“对于我国的学校德育来说,21世纪意味着传统的‘教会服从的道德教育’必须转变为‘教会选择的道德教育’”。 但事实上,德育中强调价值选择必须是有条件的、有基础的。 这个基础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的经验来构建,包括受教的经验、效仿的经验、遵循规则的经验。 经验。

儿童是天生敏感的发现者、观察者和模仿者,因此榜样在儿童早期道德生活中非常重要。 同样,孩子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也离不开适当的教导和积极的规则。

但另一方面,当今的道德教育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其中,关心道德主体建设成为新的基础,在对话、体验、活动中获取经验成为学校德育的基础。 不可或缺的一环。

美国学者内尔·诺丁斯以现代社会中人作为独立个体的平等关系为基础,提出了关爱型道德教育理论。 她认为对话的前提是建立关爱关系。

首先,照顾者需要充分了解对方,与对方相处融洽; 其次,不能对所有人采用单一标准; 第三,要找出值得敬佩的优点,然后加以挖掘和弘扬。 ; 最后,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你把他们当作别人(独立的个体)对待。 帮助的目的是让别人做得更好。 相反,如果你看到别人发生不愉快的事情,你必须保留直接判断他,以确保缺乏快乐确实是他造成的,而不是反映。

可见,关怀关系的建立需要一个过程。 是以开放、真诚的方式接受他人,是让他人与自己建立关系的一种无选择性的关怀(平等关怀)。 它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完全接受、深刻的反省、批判性的评价、不断的修正和深入的探索,然后是毫无保留的对话和分享、批判性思考和相互理解的相遇。

这让我们再次看到,教育的过程和信息的碎片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它们与文化理念、美感和人类情感息息相关。

所以,最好的教育应该让孩子从一开始就体验到发现的乐趣。 最好的教育,就是通过最纯粹的人与人的接触,获得最感人的智慧体验。 德育必须警惕缺乏活力的僵化观念,必须警惕未经思考、不理解而接受的观念。 因此,基于促进人的发展的道德教育不会停留在理性结论和简单警告的层面。 它需要过程的展开、相互对话、相互辩论、相互承认、相互理解。

今天,我们越来越倾向于接受这样的观念:道德教育需要代际合作,是几代人成长的过程。 成人是促进青少年道德成长的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道德真理只站在成人一边。

最新的调查显示,一些新的道德观念和萌芽首先在儿童中出现,例如诚实、环保、效率等观念。 未成年人的感受往往比成年人更强烈。

但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研究也表明,未成年一代的道德成长需要成年人的教导和支持和帮助。

人类学家米德认为“任何文化的延续都需要至少三代人的互动来支撑”。 人类道德文明的延续正是因为这种代际联系。 然而,这种文化传承机制如今受到严重挑战,技术、制度安排和生活方式正在造成代际隔离。

学校应在这方面做出努力,为青少年的道德成长提供一个完整的、具有代际联系的教育生态系统。 儿童和青少年需要倾听老人的声音,看到老人行动不便的情况,感受老人内心的孤独,理解老人的困难和他们面对生活的勇气和乐观。 他们必须知道,老年人也需要年轻人。 人们的鼓励。

在这个过程中,儿童青少年的慈悲心、善良心、责任感才能真正从生命深处被唤醒和唤起。 因此,德育需要一种志愿行动:走进福利机构、走进贫困家庭、走进贫困地区,学校需要培养“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退伍军人模范)教育计划”等。

这些行动并不是为了满足正式的需要。 如果孩子能够通过这些行为真正超越他人的生活世界,以尊重和理解的方式去理解他人生命的意义,那么这个过程就会为孩子的道德成长创造一个平衡的文化生态环境。

标签: 道德教育 生活教育

发表评论 (已有39028条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