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毕业生大型就业洽谈会拉开帷幕

91百科网 43 0

有很多毕业生是从清华大学毕业的

开始人生的下一阶段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他们做出了什么选择?

我们以十年为尺度

记录他们的足迹

重点单位就业率超过80%

2024届毕业生大型就业洽谈会现场

3月15日,清华大学年度规模最大的校园招聘会——2024届毕业生大型招聘会拉开帷幕。

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430多家用人单位创造了数万个招聘岗位。 下午的大国重器专场活动成为招聘会的一大亮点。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120余家单位集体亮相。 通过面对面的本地交流,将进一步加强学生在重点行业的职业选择。

“2023年,清华大学毕业生在国防科工领域签订就业合同的人数将比2022年增长25%。” 全校就业工作会议上公布的这一数据,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成效。

“在清华大学五年的学习生活中,‘立志、进主流、上大舞台、干大事’的氛围特别浓厚。” 精密仪器系2023级博士毕业生戴宗仁参加2022年度“国防科技英才周”活动,深受这种氛围感染。毕业时,我选择加入西南工学院中国兵工集团技术物理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实现个人的追求和价值。

十年前,站在人生的同一个十字路口,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2014级硕士毕业生周方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毕业后加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材料与技术研究院,投身于中国航天事业。 先后参与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嫦娥五号探月返回舱、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等航天器外表面大型设计。 区域耐热结构的研制成为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后刷爆清华人朋友圈的“清华方舟守护方舟”的主角。

以十年为跨度,在清华大学,不少“方舟”、“戴宗仁”将个人选择融入了群体选择。

2014年至2023年,清华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去往重点企业、省部级科研单位、重点大学、国家机关、军队单位、军工单位、重点媒体、重点金融单位、重点文化、体育、卫生机构、国际组织等重点单位就业率始终超过80%。 签约人数前20名就业单位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电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兵器工业公司等也在其中。

前往西部地区人数

连续多年增长

2022年的毕业季,两位互不相识的清华博士毕业生心照不宣地做出了同一个选择,去西方! 当年,精密仪器系2017级博士毕业生王玉辰和机械工程系2016级博士毕业生黄伯豪加入航空工业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踏上了航空报国之路。 加入公司两年后,他们从学生成长为年轻工程师。 “他们脚踏实地、朴实、勤奋,有一个共同点:都放弃了高薪。” 这是两个单位的负责人对他们的评价。

彭浩阳在四川雅砻江前线

同样像一颗种子一样扎根于西部的还有水利系2022届博士毕业生彭浩阳。 在四川雅砻江一线,他正在用自己所学服务雅砻江水、风、光互补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建设。 ,在险峻如天然峡谷的山川河谷中坚守初心。

他们的故事只是一个缩影。 西方是无数清华学子毕业时决定去的“远方”。

全校就业工作会议数据显示,清华大学毕业生京外就业率连续九年超过50%。 其中,2023年西部地区承包就业人数较2022年增长15%。贵州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王训国出席全校就业工作会议并讲话当地代表。 两个月前,他亮相清华大学2023年秋季首届“西部人才月”招聘会和清华大学“贵州人才周”活动。

增加重点地区人才供给,是清华大学近年来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之一。 2020年以来,学校重点开展优化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专项行动。 以定向选拔输送工作为导向,与地方组织和部门密切配合,通过选拔招聘宣讲会、座谈会、区域就业实践等活动,鼓励和引导毕业生扎根基层、努力建功立业; 先后举办“西部人才周”“西部人才月”等活动,邀请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重点企事业单位“组团”进校宣传和吸引人才,加强重点领域人才供给全面。

数据显示,清华2023届毕业生前往西部和东北地区就业的人数同比增长22%,一批毕业生选择扎根西藏、青海、西藏等重点地区。新疆。

从广东到北京,再到青海,法学院2014级硕士毕业生苏华野成为青海第一批定向转学生。 他见证并参与了青海海东北京中关村科技园第一个京外产业基地的建设。 从“外地人”到“本地人”的转变也已经完成。 对他来说,“远方”如今已成为他的“故乡”。

从西藏到北京,再回到西藏,新闻学院2019级本科毕业生仁津顿珠选择回到西藏,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为当地百姓做点实事。 对他来说,“远方”无法抗拒“家乡”的召唤。

近70%毕业生出国深造

就读世界排名前50的大学

马东寒和学生(左); 马东鑫和研究团队(右)。 虽然不同学校、不同职位,两姐妹却怀着报效国家的共同愿望。

曾因“最佳学习安排”走红网络的清华“双胞胎姐妹”马东寒、马东欣近日再次走红网络——在美国普渡大学和清华大学开展博士后工作后加拿大多伦多博士,取得了杰出的学术成就。 2022年,两姐妹共同回国,分别在大连理工大学和清华大学工作,创造了留学回国人才的故事。

2024届毕业生大型就业洽谈会拉开帷幕 清华 清华就业 大学 就业选择 博士 第1张

从跨越千山万水到乘风破浪归来,马东寒、马东欣姐妹的故事是越来越多清华毕业生的缩影。 出国深造的毕业生近70%去了世界排名前50的大学。

钱学森力学班2021届本科毕业生姜琪,毕业后将前往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心理学系2021级本科毕业生龚东宇,毕业后将赴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还有出生于焉耆的生命科学学院2020级本科毕业生,毕业后前往美国耶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既然选择了远方,他们只关心风和日丽。”雨。” 带着这样的信念,他们在求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迎接更大的挑战和更广阔的前景。 阶段。

据清华校友会登记信息显示,近20年来出国留学的清华校友大部分在完成学业后回国工作,成为各行业的骨干力量。

在学术机构找到工作

服务国际组织成为新亮点

Angel,2023届博士毕业生

她16岁考入清华大学,24岁获得博士学位,从电子工程跨界到航天航空。 毕业后,她加入西北工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担任副教授。 电子工程系2023级博士毕业生Angel的故事将在2023年毕业季揭晓。 屏幕媒体。

安琪的故事是清华大学2023届博士毕业生千分之一的故事之一。

2023年,清华大学博士毕业生“学术机构就业”人数首次突破1000人,“学术机构就业率”达到47.1%。 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成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做出了贡献。

近年来,清华大学在毕业生学术机构就业、国际组织实习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2023年10月26日,清华大学首届“IO Fair”(国际组织咨询交流会)系列活动在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举行,为在校学生搭建了解国际组织的桥梁。

2023年,清华大学共有102人赴国际组织实习和服务。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38个国际组织都有清华学生的身影。 数字。 公共管理学院2023届硕士毕业生杨清就是其中之一。 她渴望成为国际组织的气候专家。 毕业后,她前往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工作,为“一带一路”和中国“3060”双碳目标贡献智慧。

李淑英,工程与物理系2017届博士毕业生,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工作; 杨元辰,五道口金融学院2020届博士毕业生,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部工作; 电子系2021级硕士毕业生杨帆在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实习。 后来,他在联合国秘书处工作……“如果想给世界带来积极的改变,就应该先走出象牙塔,真正了解世界。” 铿锵有力的话语,彰显了清华学子和中国青年走向世界的信心和决心。 。

坚定不移走创新创业之路

姚松参加校友活动

2024年1月11日,中国民营商业航天海上火箭2024年首飞——重力一号(耀一号)海澜之家运载火箭取得圆满成功,创造了世界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和中国最大的民用商用运载火箭运载火箭火箭等多项记录。 这一纪录的创造者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2015级硕士毕业生、东方空间联合创始人兼联席CEO姚松。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大学生已成为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 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先后实现技术突破和创新,取得了一项又一项丰硕成果。 。

和姚松一样,十年来,很多清华学子满怀激情,脚踏实地,坚定地走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 平均每年有超过40人选择毕业后直接创业。 创业领域集中在文化创意、互联网、技术服务等领域。

成为记录真相的记者,成为救治病人的医生,成为维护正义的律师……在清华毕业生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不同的选择,形象地诠释了“多彩的生活因选择而不同”。

每到毕业季,清华校园就弥漫着“志存高远、主流、上大舞台、干大事”的浓厚氛围。

“胸怀大志向,进入主流,走上大舞台,干大事。”

激励着一个又一个清华学子

坚定内心的选择

基于十年

7万余名清华毕业生正在追逐梦想

在不同的岗位上努力工作

通过练习画一幅画

奉献祖国、成就个人的生动画卷

清华毕业生去哪儿工业界?

即将推出

为您讲述不同领域的奋斗与成长故事

标签: 清华 清华就业 大学 就业选择 博士

发表评论 (已有39044条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