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0日中午,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在美术学院201室开展了第三十二届好书推荐活动。 本次活动中,2022级设计研究生王玉柱推荐了王澍的《盖房子》一书,并特意邀请冯伟波教授点评。 研究生支部书记谢如丽老师主持活动。
王玉柱介绍了本书的作者王舒。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教授,著名建筑师、建筑教育家。 2012年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建筑界诺贝尔奖),是我国唯一的获奖者。
王玉柱分享了本书的主要内容。 《建造房屋》是王澍撰写的建筑文化散文集,荣获第十二届文津图书奖。 本书以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宁波博物馆、杭州中山路改造等项目为例,阐述了建筑与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建筑空间创造、景观设计、室内装饰和陈设充分体现东方美学的设计理念。
王玉柱讲述他的读书经历。 她采用“主动+辅助”的阅读方法,并用“阅读四问”来概括。 她说,真正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的建筑,是一种默默润物的建筑。 这是一座普通的建筑,自己不认识,但偶尔回头一看才恍然大悟。 正如一位著名电影制片人所说:最好的特效是那些看似没有特效的特效。 厚积薄发是中国传统哲学在建筑中最被认可的表达方式。
随后,冯伟波教授对王玉柱的分享进行了精彩点评和补充说明。 他充分肯定了王玉柱对本书的全面介绍和分享,内容重点突出,见解深刻。 他表示,王澍把自己视为一个文人,对中国建筑的走向进行了深入的哲学思考,一直在探索中国建筑的本质和设计语言。 王澍曾说过:“今天的中国建筑最需要的是发展一种既能面向世界又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语境的当代建筑语言。建筑最重要的突破一定是在建筑语言的变化”从空间布局到材料、建造手法,都可以形成完整的语言,探索这个时代新的“建造方式”。 在快速全球化、城市化和西方现代建筑思潮的影响下,中国城乡大量古建筑、古民居被拆除,如北京四合院、重庆吊脚楼等。 基于传统地域建筑文化不断流失的背景,王澍从中国古代山水画中汲取养分,不断探索当今中国建筑的设计语言和模式。 他的代表作《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再现了昔日的“半壁江山”。 “山水半城”的空间格局,融合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充分融合了江南古镇、民居建筑、苏州园林的意境和传统手法; 国版博物馆杭州分馆可以看到宋代山水画的影子。 设计具有当代“宋代”意境; 宁波博物馆采用当地的老砖瓦作为建筑材料,留住市民难忘的记忆。 正如普利兹克奖评审团主席帕伦博勋爵曾这样评价王澍:“他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议,演变成植根于历史语境的永恒的、甚至是世界级的建筑。” 《时代》杂志认为王澍的建筑“并没有放弃它的过去”。
交流环节,2022级设计研究生邓勇表示,在中国现代化的背景下,回望和追寻文化传统是非常有意义的。 他认为王澍的设计手法可以概括为三个关键词:诗画交融、技巧在墙面上的运用、几何形态。 我们要努力做到王国维所说的“进出”、“借景”优秀文化传统。 这是对中国特色的有益探索和创新传承。 2023级研究生胡晓表示,中国古典美学、宇宙论、哲学,如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老子的“道法自然”,仍然能唤起中国人的文化自觉。人们。 谐振。 作为一名中国设计师,如果不探索自己的文化特色,沉浸在单一的思想中或者盲目追随其他文化,那将是你自己的“独舞”。 2022级学科教学(艺术)研究生陈俊林也表示,环境设计要考虑学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要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呼应和感受。
最后,冯伟波教授告诉同学们,学习设计需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带着问题去调查研究,多看、多体验、多思考,树立文化自信,读经典,了解大师的设计理念和想法。 技术; 设计时需要对环境、历史、文化等进行分析、总结和凝练,从中寻找设计灵感和素材,才能做出好的方案。 发现、传承、弘扬中华文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学生要善于思考,主动学习,观察生活,积累经验,才能从书中获得更大的收获和感悟。
作词:胡晓
摄影:舒文文、胡晓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