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各国之间的教育比较时,我们常常反思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的基础教育那么好,但高端科学研究却无法与一些西方国家相比? 一提起这个话题,“应试教育”、“填鸭式教学”、“教育体制问题”等各种批评声音蜂拥而至。
教育制度关系到我们的实际国情、人口基数等很多方面。 国家政策引领教育改革向更全面的方向发展,但很多现状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
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父母来说,那些外在的、不可控的因素是我们无力改变的。 我们能做的就是抓住家庭教育的各个方面,弥补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
比如像Lea老师这样既有国内国外学习经历的人,就会发现一个典型的教育差异,那就是:中国学生的学术能力普遍弱于接受西方教育的学生,尤其是体制内的学生。
什么是学术能力?
在中国,学术能力基本上是大学里才强调的能力,因为这个时候你要开始做项目、做研究、写论文。 简单理解,学术能力就是我们在进行学术研究时所调动的一切能力,比如如何发现问题、收集材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等。
为什么很多中国学生缺乏这些能力?
因为这些在中小学教育中基本上是不教的,所以写论文成了很多大学阶段的学生非常头疼的事情。 看看著名的“翟天临知识网络事件”就知道了。 博士学位我什至不知道CNKI是什么。
“知网事件”后,翟天临成为毕业生的“公敌”,大学毕业论文的审查开始越来越严格。 这也说明,翟天临并非孤例。
国外大学的学术态度比较严格吗?
确实非常严格。 我记得我的外籍导师对我说,很多我们头脑中已经存在的历史事实并不是你自己的,比如二战时发生的事情,苏联解体时发生的事情。 如果你的论文是要使用的,一定要找到相关出处并注明出处,否则可能会被判定抄袭而无法毕业。
反过来想,如果国外有这么严格的学历要求,中国学生如何从国外大学毕业呢?
当然,一些比较扎实的中国学生还是靠自己努力打拼,当然也有一些学生依靠某些“特殊业务”来获得文凭,这让人感叹“有钱能使鬼推磨”。
在我们为世界的不公而感叹、愤慨的同时,让我们回到正题。 中小学学业能力重要吗? 现阶段如何培养孩子的学术能力?
我们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当然很重要。 学术能力不仅仅是为了在大学里写论文。 学术能力从根本上来说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小培养孩子的学业能力,首先意味着可以少花钱“不请自来”,不用花时间和金钱去找老师解决一门学科的问题。 二是至少防止孩子长大后成为“学业虫”。 毕竟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承担不起“特殊业务”的费用。
那么中小学培养孩子的学业能力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第一步
研究
“有不懂的就问百度。” 虽然这句话的科学性存在一定的问题,毕竟百度不是神,但是如果孩子能够依靠互联网独立解决一些问题,这其实就是一种很好的自主感。
具体来说,家长应该如何指导家长查看信息呢?
1培养独立自主意识
让孩子知道,有些问题是可以自己解决的,不需要每次都喊爸爸妈妈,从而养成依赖。
2学会使用电脑查找信息
带孩子查资料时,优先使用电脑,尽量不要使用平板电脑、手机。 这样可以适当避免手机游戏和短视频的问题。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家长应该带着孩子一起去搜索,比如从百度进入,输入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如何过滤才能得到可靠的答案。
3 引导孩子过滤信息
等孩子长大了,可以自己查资料了。 其实,家长最担心的就是孩子会进入一些乱七八糟的网站。 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树立一些歧视意识,推荐一些主流的获取权威信息的路径。
新华网:
人民网:
英国广播公司的新闻:
中国知网:
贵宾期刊:
百度学术:
谷歌学术:
4. 不仅仅是在线信息
上网搜索确实是最懒、最方便的方式,但是信息种类繁多:比如纸质书籍、电子书、视频资料、数据资料等。
购买纸质书和电子书,可以选择去实体书店,也可以在当当网、京东网下单。
视频资料如:
央视纪录片官网:
TED 演讲:
【建议】
查找信息是一种简单而又复杂的学术能力。 很容易上手。 实际上,您可以从一年级开始就与您的孩子一起这样做。
困难在于孩子对互联网的识别和电子产品的使用,但这是现代社会难以避免的问题,所以家长不必太害羞。 适当的指导和控制往往比完全禁止更好、更持久。
第二个动作
总结和整理信息
古人强调“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 这是非常合理的。
对应你孩子现在的教育生活,一门课的学习资料都是乱七八糟的,更别说大四还要应付多门课,更别说回去看课本、读研究生、读博士、写论文一篇一万字的论文 ,信息全部乱成了一锅“粥”。
对于一些学习用的实体材料,如语文课老师发的作业单、各单元试卷、课外读物等,应按年级、单元进行汇总整理。 在审核过程中也很容易找到它们。 您可以借用一些像手风琴文件夹之类的工具可以帮助组织。
对于电脑中存储的一些电子资料,家长也需要引导孩子有意识地进行总结和整理。 例如,创建通用文件夹“中文”,二级文件夹“中文三级”,三级文件夹“中文三级第一单元”。
【建议】
组织这种总分的概念和层次结构的概念不仅体现在组织材料上,还体现在文章写作的主标题和副标题、做笔记时的小标签、写代码时的层次结构中。 其实,这种能力是方方面面都需要的。
很多家长往往会忽视这一点,但总结和组织的能力确实很重要。 物质的东西还没有整理清楚,心里的东西就更不清楚了。
第三个动作
写作能力
从小学到博士,大部分能力和成果的产出都依赖于写作。 因此,写作不仅仅是汉语的问题。 写作能力影响孩子的一生,小到写求职信、辞职信,大到写大信。 撰写研究报告需要写作技巧。
当然,这里所说的学术写作技巧和我们的中文写作技巧并不完全一样。 汉语写作要求情感丰富,辞藻华丽,语言动人。 学术写作的要求是简单、直接、清晰、陈述事实和理由。
在学术写作中
要明确区分主题、标题、副标题、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
什么是文章大纲? 如何引用信息?
如何避免口语化?
标点符号的使用如何注意?
我如何找到事实来表达我的观点?
【建议】
如今,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不会遇到这么多详细的学术写作问题。 如果家长想在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可以购买这本书阅读参考。
第四个动作
数据分析能力
我们可能认为数据分析能力主要是对职场人的要求,但实际上中小学也必须开始逐步培养孩子的定量研究意识。 因为定量研究几乎适用于任何专业、任何学科,即使是做人文社会科学的科学研究,定量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中小学生就应该开始学习数据分析吗? 事实上,事情不必那么复杂。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三年级及以上
认识一些常见的图表,例如饼图、条形图和表格。 在呈现一些分析和结果时,可以考虑使用简单方便的图表来呈现。
小学生以上
能够自觉利用问卷完成小型调查,学会制定纸质问卷或问卷等电子问卷,了解收集到的数据结果。
初中水平
学会使用EXCEL表格完成数据统计和简单计算。 对数据分析特别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开始学习数学建模和SPSS数据分析。
【建议】
有的孩子会问,学数学有什么用? 我买东西的时候不需要功能。 上面提到的数据分析可以安排给孩子们。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不需要刻意学习数据分析,但要尽可能让孩子认识到“数据会说话”。 很多时候,长篇大论并不如数据、图表那么直接、有效。
第五招
自我规划和计划能力
说到计划和规划技巧,很多家长都会想到时间管理技巧。 两者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一定的区别。
时间管理能力更注重即时的、相对短期的时间规划和执行。 策划和策划能力更适合长期的活动安排。 年级越高,对孩子的计划和策划能力的要求就越强。 为什么?
因为孩子面临的任务变得越来越困难和复杂,孩子需要制定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
很多家长因为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急于计划、计划,根本没有机会让孩子学会独立规划自己的人生。 久而久之,父母就成了“私人秘书”,导致孩子产生依赖性。 孩子们也会失去对自己生活的控制和方向感。 他们做事总是没有动力,似乎听从父母的安排。 。
因此,我们要尽量给孩子一些留白的空间,让他们有机会尝试为自己承担责任。 具体可以做什么呢?
1教孩子如何削减任务
无论是看书,还是攻克自己不擅长的知识点,很多时候都不是“一步到位”就能完成的。
比如带孩子读四大名著时,每本书都很厚,大多数孩子都害怕。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引导孩子划分任务,让这些围绕大目标的小任务变得更加清晰、具体。 为了更好的提升孩子的执行力。
2分阶段教孩子复习
其实,规划和规划对于很多家长和孩子来说并不难。 困难在于任务的时间跨度太长,他们在做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
因此,家长应有意识地提醒孩子进行定期复习。
例如,如果一个孩子的文字题错误率很高,他总是会失分。 当我们制定解题计划的时候,可能会回答很多的应用题,但是在适当的时候我们要回过头来总结一下我们这段时间的答题经验:我哪一类应用题的错误率比较高?速度? 我做申请题的困难是因为看不懂题、计算错误还是对公式不熟悉?
【建议】
很多时候人们在纠正自己的错误时,需要清楚地识别自己的错误在哪里,然后自觉地关注,自觉地改变,纠正自己的错误思想,达到改进的效果。 复习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反思方式,需要贯彻到孩子的整个学习生涯中。
写在最后
看完文章,相信各位家长对学业能力有了基本的了解。 确实,学术能力无处不在,存在于各个学科,但它似乎是无形的,很容易被忽视。
在这里,Lea老师想和各位家长分享一个有趣的观点。 为了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我们设立了学科,把知识分门别类,于是我们开始在不同的学科领域认真学习。 但另一方面,我们的视野局限于学科之内,忘记了知识学习中的一些基本能力和思维。
所以,很多时候,如果孩子在学科学习上出现了问题,家长不妨跳出来,看看能否在学业能力的培养上下点功夫。 如果您的孩子还小,不妨考虑将学术能力的培养作为日常学习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信以后的学习之路会更加顺利。
我们来稍微研究一下吧~
-之前的推荐-
藏王妈妈的小助手
加入一个团体,不要感到困惑!
✍️
|高薪选秀|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