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考研和法考要一起准备吗?
法律考试部分
考研部分
终于
基本情况
我本科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并有机会作为交换生到美国法学院学习一个学期。 我有很好的英语基础。 大四那年,我同时准备法考和考研,并且一口气通过了。 因此,相对来说,这种经验分享更适合计划在一年内通过两门考试的同学。
考研和法考应该一起准备吗?
我选择同时准备这两项考试。 考完两次考试,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两次考试的侧重点不一样。 无论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法律考试大多以案例的形式进行考核,注重知识的应用; 而法学硕士学位更注重对知识点本身的考察,要求形成知识体系。 比如,法学硕士需要你把零散的法律知识整理出来,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放到书架上,形成自己的法律书架; 法律考试要求你在看到问题后能够做出反应。 这个知识点放在哪个书架哪个地方,找到就应用。 从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上来说,法律考试会更深、更广。 所以如果同时准备两门考试的话,法学硕士的基础知识点会让法考的准备更加有知识基础; 而法学硕士知识点和案例的拓展,将使法学硕士的学习更加深入和深刻。 这在复试中有所体现。 这在中国尤其明显。 当然,如果选择两门考试,时间上会有一定的调整,这一点我会在法制考试的下一部分中解释。
法律考试部分
1. 客观题
虽然我一开始给自己制定的总体计划是“多花点时间考研,考个法考就行了”,但在法考准备过程中,我似乎并没有很好地执行这个计划。 我的实际准备情况是,除了法律理论,我基本上是跟着老师看了两轮视频,几乎所有的练习都完成了。 结果我暑假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法考上,备考考研的时间很少,所以后来我备考考研的时候,“时间紧,任务重”。 ”。
因此,通过两门考试后,我认为在“本科学位是法学,有一定的法律基础”的前提下,可以按照以下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适当减少法考的准备时间。情况:
首先,不同的法律考试科目花费的时间不同。 关于民法和刑法,由于这两个科目在法学考试中占分较多,而且也在硕士考试中考分,所以可以认真通过并完成这两个科目的第一轮和第二轮。 相应的练习。 对于其他科目,如果你擅长或者熟悉的话,可以直接进行第二轮。 因为法考并不要求你有一个非常清晰完整的知识体系,更何况这个体系在你本科法学学习中已经大致形成,所以跟着复试老师背熟共考点和重点法律考试的内容,基本上你就能应付法律考试了。
其次,你不必强迫自己完成所有练习。 只能选择自己不太熟悉的知识点进行练习。 而且我强烈建议在考试前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使用软件进行模拟考试。 这些模拟考试基本上都是用往年的真题,这样既可以粗略地感受考试和题型,又可以查漏补缺。 补漏,但不要认为考试中会有重复的真题。
我各科的老师有: 民法钟秀勇(法考民法名师,对法考中的一些难点和常见考点讲解得很透彻); 刑法方鹏(我最喜欢!刑法解释得很清楚,很有逻辑); 行政法徐金贵(解释得很清楚,但课时比李佳多); 人民诉戴鹏、邢某诉左宁(两位老师能够将程序法讲清楚、不混乱、重点突出); 三国杨帆(妥妥的三国女神,专注度足以应对法则考验); 商业经济学严梦轩(虽然有点粗鲁,但是听完严老师的课很容易犯困……); 法理(准备客观题的时候其实没有太多意见)理论方面我只是用白斌老师的书稍微浏览了一下; 主观题我用的是杜洪波的书)。
2.主观题
客观题结束已经是9月份了,所以在9月份到主观题考试之间,我基本上每天下午都只花时间看主观题的书,剩下的时间都用来准备考研了。 客观题我基本跟着同一个老师,主观题我继续用他的书复习。 由于时间限制,我复习时基本只挑了知识点(如果主观题书上的知识点不全,我会结合第二轮客观题),只粗略了解一下书中的案例。 以下是一些回答问题的方法,并未涵盖所有方法。 另外,要特别注意那些在主观题中会考的知识点,但不是客观题的重点,比如刑法某些知识点的各种理论,法律的法治部分等。理论。 最后,有一个提示:一定要阅读每个科目老师的试卷的前几页。
当然,这种时机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虽然我通过了法律考试,但我的主观题成绩并不高。 对于喜欢考研的同学来说,最重要的是时刻调整心态。 法学考试的成绩不应该过多影响考研的准备。
硕士学位部分
1. 初步测试
1)专业课程部分
法学硕士的专业课部分,只需要背《考试分析》这本书就可以了(当然,你可能需要买一本《刑法/人大绿皮书/……》)刑法分则部分)。 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听各科老师的课,帮助自己熟悉和理解知识点。 这里我要推荐的是法制史的龚成思老师。 我曾经是一名理科生,背历史真的很难。 而且法制史的知识点非常碎片化,非常难记。 龚老师在讲课时经常讲解系统背后的背景。 这个宏观背景知识使我的记忆从“这个朝代会有这些司法制度”转变为“这个朝代的背景是这样的,那么相应地应该会有这些制度来体现”。 而且,老师整理的信息和表格非常有帮助。 例如,他会将所有制度按照立法活动、刑事法律制度、行政法律制度、民事法律制度等进行分类,并将各个朝代相应的制度总结在一起,以方便我们进行比较。 记忆。 总之,如果你觉得背法史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那么跟着龚老师走就对了!
至于做题,可以在听课后或者背累了的时候做《历年真题章节分类详解》(不建议做《基础配套练习》中的练习,因为其中的问题太基础了)。 另外,在考试前,我会抽出时间做一下《历年真题(法学)》(非法书也可以)中的真题,感受一下。
但你一定要记住,准备硕士学位最重要的是背书。 为什么要带它? 对于同一个知识点,硕士的题目是“债务转让简述”,法考的题目可能是“债务人B将其全部债务转让给第三方C,是否需要债权人的同意”保证?” 仁鼎是否会继续承担担保责任? 可以看出,相比于法律考试中的直接出题,法学硕士要求你对一个知识点有更完整的掌握。 具体来说,法学硕士考试要求掌握知识要求:看到一道题,你能想到它的概念是什么,它的下属知识点是什么,它的上级知识点是什么,它的平行知识点是什么?
而这就是我们代言时想要追求的最终效果。 以“债务转移”为例。 当我看到这个知识点时,我的反应是:第一,这是民法“债”部分中的“债的变更”,即“债权主体的变更”;第二,这是民法中“债”部分中的“债的变更”。 二、“债务主体变更”包括“债权转让”、“债务转让”和“债权债务一般转让”; 第三,“债务转让”可分为“豁免债务转让”和“豁免债务转让”两类。 “并发债务转移”,其各自的构成要素是什么,转移的后果是什么。
而这就要求我们对于所考察的知识有一个清晰的体系,也就是像之前举的例子一样,我们要形成自己的知识书架。 当我看到一个知识点时,我就能知道在我的书架上哪里可以找到它,并按照找到它的过程和路径来一一讲相关的知识点。 为了达到这种记忆效果,我有以下两个建议:
首先,背书时要注意知识点的衔接。 测试分析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一个副标题。 刚开始背的时候,我常常把这些字幕当成自己背的主题,然后背后面的知识点。 但如果是这样的话,记忆的知识点是一块一块的,没有连在一起的; 在回答问题时,你只会回答这部分内容,这远远不足以回答大问题。 我建议大家在背书的时候,可以经常跳出来看看这个知识点在哪里,它和其他知识点有什么逻辑联系。 这样做有很多好处。 比如,在回答大题,尤其是问答题时,可以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写下与该知识点相关的所有其他知识点,使答案更加充实; 又比如复试时,如果某个知识点不能一下子体现出它的很多下级知识点,可以用它的并列知识点和上级知识点来答题; 这样,你也能更牢固地记住知识点。
其次,我不建议直接背机构发布的“必须背xx题”。 首先,这些只是机构自己选择的重点,而近年来硕士考试总是问一些你认为不会是重点的问题; 其次,仅仅记住这些要点并不利于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最终,你记住的只是一条零碎的知识,并不能很好地回答问题。
2)英语部分
研究生英语考试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阅读(含格式塔)、翻译和写作。 看书的时候,我基本都会用张健的真题试卷。 每天花一点时间梳理它,以保持它的感觉。 写完后,我会把文章梳理一遍,把不懂的单词和句子都搞懂。 关于阅读,我回答问题有以下两条经验:一是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 当您遇到感觉有多个选项可供选择的问题时,此方法特别有用。 基本上,只要选择与中心思想最相似的选项即可。 其次,采用同义替换法解决问题。 无论是疑问句还是选项,通过同义词替换在原文中找到对应的单词,基本上就可以回答。
对于翻译和作文部分,我认为我们可以尽早开始练习。 比如翻译时,可以在课文中挑出一两句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每次读完后尝试翻译,并一定要记下来。 翻译完后,与原文给出的译文进行对比,尝试总结一下做翻译题的经验。 对于作文,前期可以这样练习:看到一个题目,想象一下你会怎么写,它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如果您不确定措辞或语法,您可以立即检查并填补空白。 后期我会在10月底之后开始写。 写完之后,我会看范文,摘录一些我认为写得好的词,在以后的写作中用到。 我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有些句子太绕口,或者和我自己的风格相差太大,我写的时候肯定不会用。 这些不需要摘录,也可以选择适当改变,变成自己的句子。 这里推荐张謇真题所附的范文,比一些作文书上的句子更加灵活、接地气。
词汇部分,我选择背《李健考研英语词汇经典》。 这本单词书的特点是,它把看起来很相似的单词放在一起,而对这些相似且容易混淆的单词的分析往往是我们背单词时最难克服的问题; 另外,书中还会收录这些词的出现情况。 真实疑问句对于理解大纲词的用法非常有帮助。
3)政治部分
客观题我用的是肖秀荣的简明讲座和徐涛的视频,搭配肖秀荣的1000题和四位数、八位数。 主观部分,我只背了小八的题。 说实话,我在政治方面做得并不好。 当我准备考试的时候,我发现我真的很多点记不住,所以我没有太多的经验可讲。 但有一个提示。 肖秀荣的试卷的前几页你一定要读。
2. 重新测试
受疫情影响,全国人大法学硕士复试虽然在科目和形式上没有太大变化,但具体内容和分数计算方法与往年相比有一定变化。 由于本次情况特殊,初试结果公布后,还有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准备复试。 不过一般情况下,初试结束后最好继续保持对测试分析的熟悉,等初试结果出来后再做。 最后的冲刺。
1)专业课笔试
出题情况:往年笔试主观题共5道,每科各1道。 今年只有一道笔试题,法本硕士的题目是法理题。
准备:我把专业课的准备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基础知识,重点是测试分析,不断熟悉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 第二类是时事热点。 ,今年的热点很容易掌握。 我主要关注了《民法典》、《民事九纪要》以及与疫情相关的民事刑事问题,整理了考试分析中与这些热点问题相关的知识点; 第三类是关于教师论文,根据学长们的建议,我收集了中国人民大学一些教师的近期论文进行研究。 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只需要对论文中老师的观点有一个印象即可,不需要完整地复习整篇论文。 。
2)专业课面试
提问情况:自我介绍(要求3-4分钟,我的自我介绍应该差不多5分钟,期间老师没有打断),选题并回答,一共15分钟。
准备情况:关于自我介绍,我提前写了一个版本,然后给一些师兄师姐参考。 我的自我介绍的思路也很常规:先介绍专业课程,然后介绍英语表现,然后介绍社会实践,最后介绍为什么我热爱法律并报考人大。 我认为要写一篇好的自我介绍,你应该展示你独特的经历。 比如,我在自我介绍中提到,大三时出国交流,在一门课程中接触到一个新的法律术语和知识点,引发了我回国后的学术论文和毕业论文。
专业课的知识准备与“专业课笔试”相同。 由于今年是网上复试,我每天都会挑选五个左右的知识点,在电脑摄像头前模拟答题。 每个知识点我都会尽量讲四分钟左右,讲得比较流利。 回答问题时要记住一件事: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只要你能完整、有逻辑地回答,让老师明白你的意思,就是一个好的答案。 考试分析不需要逐字逐句,老师手头也没有考试分析。
3)英语笔试
题目情况:往年英语笔试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五篇英语阅读。 题目不难,大概是研究生英语2级或者6级阅读的难度。 今年改为根据给定的材料写一篇短文。
备考情况:由于英语笔试一直考的是阅读,所以在备考期间我一直坚持阅读训练,使用中国人民大学白杰老师和郭庆民老师的教材进行练习。 另外,我每天坚持背单词。 由于我没有把单词书带回家,所以我改用了“不背单词”这个应用程序(这个应用程序的页面超级干净舒适,强烈推荐)。
4)英语面试
出题情况:往年,三个人分组进入考场,轮流读一篇时事文章,然后三个人对文章进行讨论。 今年我们提供了一篇短文,自己读一下,回答老师的问题。
准备情况:初试成绩出来后,我找了两个同样在读人民大学法学硕士的同学组成口语练习组,每两天进行一次口语训练。 我们会提前从中国日报、CGTN等网站挑选一些时事报道,先阅读文章,然后进行两轮左右的演讲。 练习结束后,你可以和队友互相评价,指出对方的优点和缺点,记录下别人用过的好词好句和非常精彩的意见。 采访前我准备了一些关于两个话题的句子,分别是“疫情对各行各业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疫情对学生群体的影响)和“疫情对国家关系的影响” ”。 另外,复试前,我还找了一个在美国留学的朋友每天进行半小时的英语会话,以获取语感。 我的英语面试和英语笔试都恰好遇到了我在口语练习中练习过的问题,所以进行得比较顺利。
终于
其实,我在准备考试的时候,并没有想到“我一定要考上人大”或者“我一定会考上人大”。 我的想法是“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做我能做的事情。只要我尽我所能,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会成功。” 不后悔。”所以每天完成分配给我的任务后,我就可以安稳的睡觉了,没有太多的焦虑。
我自己每天的学习时间都是先紧后松。 当我第一次开始复习法律考试时,我每天学习大约九个小时。 随着任务越来越繁重,学习时间也逐渐增加,直到第一次考试前的一个小时。 岳每天要学习十二个小时。 另外,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情况有一个适合自己的流程安排,所以我不能说什么时候应该完成什么。 但我建议你前期给自己的法考和考研进度制定一个大概的时间表,这样你就知道什么时候完成什么。 以考研专业课为例,我的计划是10月份之前完成一轮,11月份完成第二轮,最后一个月完成第三轮。
其实整个准备考试的过程并不是很累,因为当你真正全身心投入学习的时候,时间过得真快,然后就到了休息吃饭的时间了。 我每天睡觉前都会查看手机并与室友聊天。 当我不能再学习的时候,我就去骑自行车、打球,或者和朋友出去吃饭。 向和我一起准备考试的朋友们表示特别的感谢。 正是因为有他们的陪伴,我的备考才显得不那么枯燥无味。 总之,尽你最大的努力去服从命运,做你能掌控的事情。 而且我相信,如果这样做的话,最后的结果也不会太糟糕。
最后希望我的经历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如果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欢迎在评论区或者后台向我提问。
最后最后最后,请相信自己! 快点!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