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是一门增进人类幸福的学问——萧伯纳

91百科网 36 0

——萧伯纳

01

工业革命

Charles S. A. Beard 著,宋晓东译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史学专业化、专业化,这一时期,美国史学开始从传统的叙事史学向现代分析史学转变。

新一代的历史学家已经专业化,“比性格更看重权力”。他们想要的是科学而不是伦理,真理而不是戏剧,分析而不是叙述。没有什么是上帝的,很少是偶然的,必须承认的偶然性更多地归咎于历史学家的无能,而不是历史的不可预测性。

美国历史的专业化与当时的进步运动几乎同时发生,到19世纪90年代,美国已进入工业化社会,快速的社会变革和严重的社会问题激发了人们的变革热情,要求改革的进步运动席卷全国。美国许多历史学家也通过自己的史学研究倡导进步思想,进步史学也因此成为独立后美国史学的第一个主要流派。

在这些进步史家中,查尔斯·比尔德是最具代表性的学者,与当时其他主要历史学家,如特纳、帕灵顿相比,他不仅著作最多,影响最大,而且他的经济史观最集中、最鲜明地体现了进步史学的核心思想,通常被称为“比尔德学派”或“特纳-比尔德学派”。

《工业革命》是美国历史学家查尔斯·比尔德(Charles J. A. Beard)关于工业革命的谦虚著作。全书共分五章:“1760年的英国”、“机械革命及其经济影响”、“旧秩序的崩溃”、“对自由放任的反抗和组织建立的开始”和“从机械和社会需求的角度看工业问题”。发生在制造业和其他领域的工业革命分析了机械工具的革命和经济影响,旧秩序的分裂和新组织形式的出现,并进一步分析了工业革命背后的反自由主义思想。

02

经济学通史

作者:马克斯·韦伯,译者:姚增轩

原始的农业共产主义是所有经济发展的开端,这一概念首先受到对古代德国经济组织的研究,特别是汉森和冯·毛雷尔的启发。这些人创立了古代德国农业共产主义的学说,这已成为一种共同的知识财富。古代德国农业组织的其他例子最终导致了所有经济发展都始于农业共产主义的学说,这是德·拉弗勒尔专门发展起来的。这样的例子可以从俄罗斯和亚洲获得,尤其是从印度获得。

韦伯对西方思想的巨大影响首先发生在美国,通过帕森斯对韦伯作品的翻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韦伯通过“出口到国内销售”的方式恢复了对德国和欧洲学术界的影响力。在德欧学者重新认识到韦伯思想重要性的同时,一些德国学者也开始从韦伯自身的文本语境、思想渊源、历史背景、韦伯的家庭生活和个人精神历程等多维度视角重新解读韦伯,从而经历了一个“去美国化韦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人反对帕森斯将韦伯描绘成一个“社会学家”。在这里,无论韦伯是社会学家、法学家、经济学家还是经济史学家,似乎都没有人怀疑韦伯在现代人类思想史上的地位。随着韦伯生前部分学术著作和手稿的整理和出版,以及国际学术界和文化界对韦伯思想的深入研究,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韦伯思想世界”。而且,韦伯思想的这个世界是如此的浩瀚、复杂、深刻、复杂、混乱,以至于许多当代研究者将韦伯的著作和与韦伯研究相关的文献视为一个巨大的学术资源和理论思想的“矿场”,而这部《经济通史》无疑是韦伯人类学术思想资源“矿藏”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汇集了马克斯·韦伯 (Max Weber) 自 1919 年以来在慕尼黑大学发表的一系列演讲笔记。《经济学通史》是对整个世界经济演变的全面反思和宏观解释,特别是对资本主义起源的思考(这是韦伯一生关注的话题),它超越了其前人的思想深度,对我们讨论条件具有一定的意义, 现代化的先决条件、模式和路径,并比较东西方文化。

本书考察了前资本主义农业、工矿业、商业和现代资本主义兴起的经济原因和文化根源,讨论了典型日耳曼定居系统的传播、演变和内容,并将日耳曼农村组织与苏格兰开阔土地系统、俄罗斯 mil(乡村社区)土地系统、中国井场系统、 和印第安村庄。如果我们寻找那些没有受到欧洲影响的人口的答案,我们总是会发现巨大的差异,没有达成一致。

03

货币与信用理论

[奥地利]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

翻译者 樊林洲

瓦格纳与普通人一样,与许多其他人一样,认为货币客观交换价值的下降是一种具有一定主导作用的趋势。他认为,这种现象可以解释为这样一个事实,即供应方几乎总是更强的一方,并且最能追求自己的利益。即使不提卡特尔、辛迪加、辛迪加等组织形式的实际存在,甚至不提个体卖方之间的竞争,他也认为供给方可以比相对需求方更团结。他进一步认为,零售业的商人希望价格上涨,而顾客则希望将价格保持在相同的价格或价格下降,因为商人的收入金额,以及他们的整个经济和社会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收到的价格。 并且通常只涉及他们对客户的特殊和相对微不足道的利益。因此,供给侧存在着维持和提高价格的趋势,这种趋势对价格上涨施加了永久性的压力,这种趋势比需求侧的相反趋势更强大、更普遍。为了达到维持、扩大销售和增加总利润的目标,零售价格当然会受到压制并可能下降,竞争会降低价格,并且经常需要降价。

本书将货币与微观经济理论相结合,论证了货币的边际效用和其他商品的效用,以及货币供应如何相互作用以最终决定货币价格。作者提出的“递归定理”解释了货币的起源,将货币纳入市场经济和个人行动分析的整体理论框架,解决了“奥地利学派周期”的问题。同时,研究了货币的性质和价值,以及决定货币政策的影响。这本书是奥地利学派经济思想的奠基之作。

04

当代经济思想

悉尼·温特劳布(Sydney Weintraub)主编,吕欣译

这本书诞生于编辑悉尼·温特劳布(Sydney Weintraub)写一本关于经济思想趋势的书的想法。后来演变成一本关于经济思想过去发展的论文集,回顾经济思想的现状,预测经济思想的未来发展趋势,由温特劳布组织发起,20世纪70年代多位知名经济学家共同撰写。这本书涵盖了广泛的经济主题,如货币、增长、分配等,每个主题都有两到四篇引人入胜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处理它们,最后一部分是专著,其中包含七篇优秀的论文,深入探讨了当时经济领域的许多热点问题。

05

“繁荣与萧条”。

欧文·费舍尔(Owen Fisher)撰写,李斌译

正如你所看到的,这本书的主要结论是,萧条大多是可以预防的,而防止萧条的发生需要一个明确的政策,联邦储备系统需要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个问题甚至比我们旧的国家银行系统的问题更重要,它导致了奥尔德里奇报告,然后是联邦储备系统。

在我看来,在这方面,我们应当不失时机地采取必要和可行的措施,包括国际合作,使世界免于自1929年以来遭受的不必要的痛苦。

如果这项非常实际的任务不能很快认真执行,如果不能在另一场席卷世界的灾难之前顺利完成,那么我们可以预期,一个代表公众舆论的重要实体将追究某些人的责任。简言之,无知不能被用作忽视所有实际经济问题中最重要的一个的长期借口。

本书作者欧文·费舍尔(Irving Fisher)是美国经济学家、数学家、计量经济学的先驱之一,也是耶鲁大学教授。这本书是费舍尔对他 1932 年在美国科学促进会的演讲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在费舍尔看来,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和由其他几次经济危机引发的大萧条,都是本书所讨论的九个因素的表现。除了分析这些因素外,本书还根据美国的债务状况提出了大萧条的根本原因。同时,笔者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因的措施。

06

经济科学的终极基础:

关于方法论的论文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著,朱洋译

如果历史学家和行动中的个人不能运用这种对人类行为的具体理解,如果自然科学和个人行动中的个人不能在某种程度上意识到自然事件的相互联系和连续性的规律性,那么宇宙在他们看来将是混乱和不可理解的,他们将无法设计出任何手段来达到他们的目的。没有推理,没有知识,没有科学,也没有人类会为了某种目的而影响环境。

这本书是米塞斯的最后一部论文。该书认为,经济学是一门基于人类行为的科学。米塞斯提出,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因为人类的行为是生命的自然秩序,而正是人类的行为决定了市场和资本决策。根据米塞斯的说法,这些联系可以在科学上得到证明,他由此得出结论,由于经济学是建立在人类行为的基础上的,经济学本身无疑是一门科学,而不是一种意识形态,而不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学说。这本书一直被誉为米塞斯充满激情的作品,它综合了以前著作中的所有相关主题。

07

成长与发展——进化视角

作者通過: Fergentine Gustav Lanis

洪银兴、郑江淮等译

毋庸赘言,在开始对发展进程有新的认识时,主要困难之一是发展中国家日益多样化。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台湾、韩国、香港和新加坡),而另一些国家(如拉丁美洲、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则没有成功发展,其原因仍然是个谜。令人惊讶的是,很少有人试图对战后事态发展提供的丰富经验进行全面的概括和总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最初几年,产生了大量有用和非常具体的理论观点和与政策有关的概念(例如,“大推动”、“关键的最小努力”、“起飞”、“平衡发展”),但缺乏一个普遍接受的宏观理论框架,无法在比较框架中系统地解释整个发展现象。

本书从进化的角度,试图分析从重农主义盛行的农业时代到现代经济增长的“希望之地”的演变。在分析转型过程的模型、所有发展时代和渐进发展的发展阶段时,我们部分依赖于经济思想史的“工具箱”,部分依赖于从新古典生产函数中得出的增长方程系统。

08

经济学的边际革命

R.D.C. Blake;A.W. Coates;C. Crawford D.W. Goodwin,

翻译者 俞淑生

本书是一本关于西方经济理论史的专著,收录了各国著名经济学家对边际经济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看法。这些经济学家包括英国的布莱克、科茨、古德温等人。全书共收录18篇论文,不仅论述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衰落,还论述了奥地利学派和洛桑学派的兴起,尤其是边际主义的起源。本书还深入探讨了边际主义在时空上的传播,不仅触及了一些国家的具体历史状况,还分析了与边际主义相关的各种概念。

09

过去和现在的政治经济学

L.罗宾斯著,陈尚林、王春宇译

本书是根据1974年春天他应邀在开普敦大学经济学教师研讨会上发表的一系列演讲改编的。在《过去和现在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作者将他对经济思想史的研究与对经济政策的研究结合起来,系统地阐述了早期的经济思想及其与实际应用的关系,包括消费、生产组织、整个体系的稳定性、福利和分配以及国际贸易,并试图考察这些理论的有效性。

10

凯恩斯的革命

作者:Klein,译者:薛凡康

《货币论》的这一部分在许多方面与《货币改革论》没有太大区别。在后一本书中,他还呼吁价格稳定,以刺激投资活动达到更令人满意的水平。但货币肯定更进一步,对投资储蓄过程进行了更好的分析,并分析了利率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被夸大了,已被纳入经济模型。它分析了决定固定资本、利用资本和流动资本投资水平的因素,以及储蓄过程和投资过程之间的区别,这是一个重大贡献,尽管这些概念并非都是凯恩斯发明的,而是从其他理论中得出的。

本书是对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的来源和后果的重要研究。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凯恩斯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其理论的基本假设,凯恩斯学说的影响,其理论与古典经济理论的异同等。本书是研究凯恩斯主要经济思想的不可或缺的指南,尤其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后的思想。

经济学经典翻译参考书目:(已出版79种图书)。

1. 舒尔茨,《投资于人》

2.路德维希·艾哈德(Ludwig Erhard),“大众福利”

“。

3. Walter Blanchow,伦巴第街

4. 庇古,就业与均衡

5.欧文·费舍尔,《资本与收入的本质》

6. 克努特·维克塞尔,《国民经济学讲座》

7.琼·罗宾逊,《论资本积累》

8. Steadman & Sweezy,《关于价值问题的争议》

9. L.罗宾斯,《过去和现在的政治经济学》

10. Blake et al., 经济学的边际革命

11. Keith Kathberson,宏观经济政策

12.约翰·内维尔·凯恩斯,《政治经济学的范围和方法》

13.霍布森,帝国主义

14.詹姆斯·托宾,《新经济学的十年》

15.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实证经济学论文集》

16.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编辑,《凯恩斯之后》

17.查尔斯·威尔伯(Charles S. K. Wilbur)编,《发达和不发达问题的政治经济学》

18.爱德华·韦斯特(Edward West),“论土地资本的使用”。

19. 劳尔·普雷维斯,《外围资本主义:危机与转型》

20. J.A.霍布森,《财富的科学》

21.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和玛丽·佩利·马歇尔(Mary Paley Marshall),《工业经济学》

22.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劝说”。

23. Steven S. M. Schaefflin,“理性预期”。

24.约翰·埃利奥特·卡恩斯,《政治经济学的特征和逻辑方法》

25.古斯塔夫·卡塞尔,《1914年后的货币和外汇》

26.马尔萨斯,《政治经济学五篇论文》

27. 罗斯托,“这一切是如何开始的——现代经济的起源。

28.庇古,《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比较》

29.贝克尔,《歧视经济学》

30.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印度的货币与金融》

31.威廉·佩蒂,政治算术

32.霍奇斯金,《大众政治经济学》

33. Lanis,成长与发展:进化视角

34.保罗·巴兰,《增长的政治经济学》

35. Yujiro Awamizu & Vernon Rattan,《农业发展:国际视角》

36.米克,《劳动价值论研究》

37. 阿马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

38. 利特尔,福利经济学评论

39.欧文·费舍尔(Owen Fisher),“繁荣与萧条”。

40.米塞斯,《经济科学的最终基础》

41.熊彼特,《从马克思到凯恩斯的十位经济学家》

42. 罗伯特·巴罗(Robert Barrow)等人,《货币、就业和通货膨胀》

43.克莱因,“凯恩斯的革命”。

44.庇古,《论失业问题》

45. Gunnar Muirdahl,《亚洲剧场:南亚国家贫困研究》

46.亨利·路德威尔·摩尔,《经济周期的规律和原因》

47. 琼·罗宾逊,《就业理论导论》

48.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社会主义——经济学和社会学分析》

49. 奎内特,《中华帝国的专制》

50. Oscar R. Lange,《政治经济学》(2 卷)。

51.威廉·斯坦利·杰文利(William Stanley Jevenley),货币与交换机制

52. 阿什利,英国经济组织

53. 卡尔·门格尔,《社会科学方法论探究》

54.福克纳:《美国经济史》(第2卷)。

55.马丁·费尔德斯坦(Martin Feldstein),《不断变化的美国经济》

56.路德维希·冯·米塞斯,《货币与信用理论》

57. David S. M. Krepps,博弈论与经济模型

58.约瑟夫·熊彼特,《经济理论与方法论史》

59. I. F. Hecksher & Gotthard Betty Ohring,Heckscher-Orin 贸易理论

60. Tostan Payson & Guido Tabellini,《制度的经济效应》

61.琼·罗宾逊,《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62.琼·罗宾逊,《经济学的异端》

63. 赫尔穆特·弗里施,《通货膨胀理论》

64.阿诺德·汤因比,《工业革命》

65.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论货币改革》

66. 皮耶罗 SV Mini、凯恩斯、布鲁姆斯伯里和

67. Kevin S. D. Hoover,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68. 罗伯特·特里芬,《黄金和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

69.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货币数量理论研究》

70.琼·罗宾逊,《经济学的尴尬》

71.保罗·巴兰(Paul Baran)和保罗·斯威兹(Paul Sweez),《垄断资本:论美国的经济和社会秩序》

72.埃里克·罗尔,《经济思想史》

73. 悉尼·温特劳布,当代经济思想

74.马克斯·韦伯,《经济学通史》

75. 欧文·费舍尔,《货币的购买力:其决策及其与信贷、利率和危机的关系》

76. 欧文·费舍尔,《微积分的计算:数理经济学和统计经济学的辅助课程》

77.亚瑟·刘易斯,《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

78.詹姆斯·爱德华·米德,《国际经济政策理论(第一卷):国际收支平衡表》

79. 查尔斯·比尔德,《工业革命》

标签: 经济学 凯恩斯理论 凯恩斯经济学 凯恩斯模型 理论经济学

发表评论 (已有27003条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