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回忆,当时的綦江区人民医院基础薄弱,只有350张床位; 全院干部职工不到30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不到10人。 科室结构较为粗糙,仅有10多个临床医技科室。
近年来,綦江区人民医院从初评二级推进到终评三级,成为当地唯一一家三级医院。 这在我国县医院发展史上留下了传奇人物。
20年快速发展
“医院的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这20年的发展变化。” 王江说道。
2000年,綦江区人民医院3号楼(原内科大楼)竣工并投入使用。 2012年,2号楼(外科大楼)竣工并投入使用。 2017年,1号楼(门急诊内科综合楼)、9号楼(指导培训楼)竣工并投入使用。 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 目前,医院占地100亩,建筑面积10.6万多平方米。
“我们做这项工作不仅是为了改善医院的环境,也是为了让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感觉更好。”
医院从2003年开始重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并于同年立即启动编外人才招聘工作。
王江说:“2008年,医院启动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保障进修人员待遇,试行招聘人员与专职人员同工同酬。”
厚积薄发。 1994年被评为二级医院后,经过17年的积累和建设,2011年迎来新的发展阶段,通过了二级医院的初步评估。
乘胜追击。 2012年,医院顺利荣获二级甲等称号,并顺利通过二级甲等医院终评。
回首2010年,綦江区人民医院被列为重庆市首批三级医院建制单位之一。 步步攀升,于2014年6月通过三级医院初评,瞬间引起广泛关注。
一年多后,2015年12月,医院通过三级甲级最终评估,成为集医疗、教学、预防、保健、急救、科研于一体的三级甲级综合医院。
四年来,綦江区人民医院的发展势不可挡,成为该地区唯一的三甲医院。
据王江介绍,2016年以来,医院启动“火炬峰会”人才计划,选派多名医疗骨干人员到法国、德国、美国等国际知名医院学习交流。 此外,还将邀请国外院士专家讲学,如美国外科医师学会院士刘学忠等。医院还与迈阿密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建立了合作关系。
王江说:“我们还在全院营造了‘竞相追赶、创新创优’的氛围,吸引了近90名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业务骨干。”
去年,医院再创佳绩,成为川北医学院非直属附属医院。
近年来,全国各地医院纷纷实施薪酬制度改革。 綦江区人民医院一路走来也不甘落后,也是较早启动薪酬制度改革的医院之一。
2003年,医院开始实施薪酬制度改革。 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效率优先、公平”的原则,坚持激励与约束相结合,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动态调整、合理分配。按照预期、分类指导、统筹平衡相结合的原则,调整激励导向,加强预算管理和绩效总额系数调整,完善内部分配制度。
关于薪酬制度,王江还特别提到了2018年的时间节点。“今年,医院成为重庆市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单位,我们对2018年公立医院薪酬制度采取‘五控两考核’。临床医技科室主任和医务人员的质量控制、药品控制、耗材控制、成本控制、费用控制和评分考核,医疗质量显着提高,患者平均就诊费用明显下降。
“这20年来,医院的变化始终与医疗服务的改善密不可分,我们也以此来提高当地群众的就医意识。”
王江介绍,2015年至2019年,医院按照“三好一满意”活动计划,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了30项便民惠民举措; 开展“六有六一”、“健康六一进”服务。此外,医院还成立志愿者队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完善预约诊疗,新增预约项目。
今年,綦江区人民医院还成为重庆市首家“中以医院合作联盟”成员单位,并成功申请市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评级后你做了什么?
“三强”评级使綦江区人民医院走在全国大多数县级医院的前面。 有人说,当一个人或一家医院达到顶峰时,很容易变得迷茫,因为没有新的方向。 这样的结论不适用于綦江区人民医院。
评级后,医院按照三级医院评审工作重点,有序推进三级医院建设,主要做了四方面工作。
王江说:“一是建立了组织体系,我们把三级医院创建作为‘头等工程’,成立了医院级创建领导小组。”
为了“摸清底线”,落实责任,医院采取的第二个方面的工作是,根据各职能部门的职能职责,将考核标准分解到医院各部门,建立三级考核标准。层层解读流程,将每一个标准的细节落实到人。 其中,一级解释是分管领导的解释; 二级解释是各职能部门和分管领导共同解释; 第三级解释是医院各科室的详细解释。
三是医院成立了内部审计小组。 内审员是职能部门和临床部门经理之间的团队,来自不同的科室和部门。 “他们熟悉医院现状,在检查过程中不受职能部门的限制,因此检查结果相对客观。 现实”。
“医院由此形成了每日检查、次日通报、次日跟进的检查机制。” 王江表示,此举的目的是提高医院质量安全水平,推广使用科学的质量管理工具,培养优秀人才。 储备具有管理素养的人才,建立持续改进的管理文化。
内审队伍成立以来,医院先后晋升院级领导2名内审员、中级干部14名内审员、高级职称12名内审员、国家级职称内审员。 1个委员会,加入36个市级专门委员会; 参与科研项目26项; 推出36项新技术。
王江说,这些工作使我院的区域影响力不断增强。 成功创建三强后,我院内审员参加市内外指导工作20余次,参加重庆市卫生计生委组织的二级评审2次,并接待了30多家医院前来参观、交流、学习。”
随后,王江还提到第四个方面是加强培训学习。
例如:院内自主学习培训。 每月定期举办全院医生培训和护理专业学习,提高医务人员的基本理论素养和技能水平; 在冲刺阶段,医院各科室每天至少加班一小时,学习医院创建的应知、应知的内容、核心制度等内容。 ,确保每个人都知道; 医院设立了标杆科室,全院各科室可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他山之石,可以借鉴。 “在加强培训学习方面,我们还采取了‘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邀请市内外三级医院的认证专家详细讲解三级认证规则并遵循——完善检查办法,多次组织医院相关领导、职能科长、科室主任、护士长、内审员等赴本市及国外学习借鉴创建经验,助力创建成功。”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医院经济效益、业务量、资产总额实现了健康增长,平均医疗费用经历了“三增三降”,药品占比、百元消费占比。 资产也在保值和增值。
图例:2015年至2018年经济经营指标
加强基层,必须强化纪律。 已经走在前列的綦江区人民医院也在不断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截至目前,医院已成功建设市级区域医学重点学科4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7个、市级医学特色专科2个;另有重庆市区域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4个、市级临床临床专科2个。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市级医学专科建设项目2个、区级质控中心13个、临床重点科室13个。”王江说。
此外,医院主动发挥专科联盟的联动作用。 目前已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肿瘤医院、中日友好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坪医院等市内外顶尖三级医院建立了20余家专科联盟,实现医疗资源共享。
做出决定然后行动,再次起航
在綦江区人民医院的官网上,有这样一句话:“先决策后行动,起航再扬帆——做新时代‘健康中国’的践行者。” 胸怀大志。 医院“十一五”规划提出“打造渝南黔北医疗高地,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安全、专业、精准的医疗服务”的目标。
据此,医院明确整合医疗资源,加快推进“五个中心”建设,重点推进胸痛中心建设,细化胸痛中心建设评价因素。
今年,医院成为第三批通过省胸痛中心联盟预检查的单位; 重点打造创伤救治平台,成功打造重庆首家“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区域创伤救治中心”和“救援第一站”。 此外,医院运用“云平台”智能急救医疗管理系统,缩短急诊救治时间,提高医院救治危重症患者的能力。
2019年3月,重庆、贵州两省提出《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总体布局。 医院抓住綦江和重庆中心城市建设机遇,与黔北习水的南川、万盛、江津、遵义市、桐梓、正安、道真等地建立了渝黔边境医疗联盟。
“这是政府赢得民心、发展医院、造福人民的举措。相信这些努力一定能为基层群众提供高效、可及、优质的医疗服务。”未来在偏远地区,进一步缓解‘看病难’问题。”
作为医院党委书记,在王江眼中,医院不仅取得了发展,也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问题。
“新时代,公立医院如何加强党的建设,让党建工作推动业务发展?这是我作为医院党委书记最关心、最困难的问题。” 他还提到,未来将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加强公立医院的建设。 医院党建要科室设立党支部,把党建工作摆在首位,提高干部队伍政治素质,落实便民利民举措。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