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学生在过年时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91百科网 34 0

吃饭、睡觉、刷剧,或许是很多大学生寒假的真实状态……然而,农村大学生过年的状态又是怎样的呢?

1月26日,乘客在沉阳北站乘坐公交车回家。 (资料图)

天津,学生春运返乡。 (资料图)

大年初一,天高气爽,不知从哪里传来的鞭炮声吵醒了这个位于河北省南端的小村庄。 起床(民俗)穿上新衣后,村里的男女老少就开始排成队,走遍大街小巷,磕头拜年。 平日里很少见到这么多人在村子里走来走去,难得热闹。

但这种兴奋似乎与家住村西头的研究生三年级孙敏无关。

按习俗来说,大年初一不用去各家拜年,所以她还是睡在床上,玩着手机,写着作文,偶尔逗逗她一下。 5岁的侄女留在家里。 除了一些至亲之外,她只觉得其他人都面熟,却叫不上名字。 就算在门口撞见,也只是客套的寒暄几句。

在她看来,除了房子比以前新了、空调电脑多了、附近水坑里的垃圾堆积起来、邻居更加陌生之外,村里还是那个贫困村,道路仍然泥泞。 她不再是以前那个农村孩子了。

作为村里第一个研究生,她14岁就去外镇读初中。 后来她到县城读高中,又到廊坊市读大学。 现在她正在省外读研究生。 对于27岁的孙敏来说,家乡就像儿时的朋友一样,在不知不觉中渐行渐远。 回到家乡工作已经不再是她想要的,但她在城市的扎根和发展仍然有些不清晰。 似乎只有在这个熟悉的院落里,我才能感到安全和踏实。

年味越来越淡,有回不去的故乡,也很难融入城市。 很多像孙敏一样的农村大学生,都在困境中挣扎、成长、蜕变。

躲在手机里的岁月

“过年”就像是一个不能错过的全国性节日。 对于很多正在读书或者已经毕业的农村大学生来说,这可能是一年中唯一一次的家庭团聚。 但当他们回到家后,他们又开始使用手机。

除夕之夜的早晨,河南省郸城县的一个村庄,物流专业的大学生王忠义的手机响个不停。 打开微信,他看到了来自熟悉和陌生朋友的祝福信息。 每次群聊里,“红包接龙”游戏都欢乐无比,满屏都是欢乐,远比眼前真正的春节热闹。

“看电视、打牌打麻将、玩手机、睡觉”是王忠义春节假期的日常。 他家里很多年轻人也是这样。 “大年初一,我要去拜年,和村里的大学朋友们聚一聚。” 我们聚在一起,但基本上没有联系,也不能说话了。” 王忠义开始对过年越来越没兴趣了。

在河南、河北农村,流传着一首流行的民歌:“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打扫屋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切肉,二十四割肉”。二十七,杀鸡;二十九,蒸枣花;三十,包饺子;初一,翘臀乱拜。 ”

90后的王忠是听着妈妈背诵这本《新年指南》长大的。 在他的记忆中,除夕夜家里都会有一场“大祭”,跑来跑去捡鞭炮、摘白菜根做灯笼,非常有趣。 在孙敏的印象中,家里的长辈做枣馒头——将面团捏成蛇、刺猬等美丽的形状,最神奇了。

如今,“蒸枣花”的技艺逐渐“失传”,酿酒、磨豆腐的技艺也早已消失。 只有吃饺子、走亲戚拜年才是“牢不可破”的,就像最后的堡垒一样坚固。

不过,说到“走亲访友”,孙敏有时会觉得有些尴尬。 她仔细算了一下,出国留学的13年里,她回国的次数只有50多次。 她每次回来也喜欢“呆在”家里,很多不常联系的亲友的名字或面孔都有些模糊。

很多次在走亲戚之前,孙敏都会问父母:“这个家庭是什么关系,应该叫什么?” 村里由家庭、辈分组成的人际关系网络,像老树根一样盘根错节,常常让她感到困惑。 脸色一片空白。 大多数时候,她只是坐在一旁默默地玩手机过年。 “主要是我的父母和他们说话。我不知道该说什么。”

回不去的故乡

“毕业后我会被分配到哪里?” “我毕业后能做什么官呢?” “我一个月能挣一万吗?”...

邻居们不断向北京理工大学二年级学生刘汉兵问类似的问题。 尽管上世纪末大学毕业生不再接受工作分配,但读大学就能“当官”的观念在他的家乡云南省威信县三来岩社依然根深蒂固。

起初刘寒冰还会耐心解释,但后来他就尽量回避此类话题,今年春节根本就没有回家。 即使回去,家里也很少有能愉快交流的人,就连村里的同龄朋友也很少有联系。

“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结婚了,穿着非常成熟,而另一些人则非常打扮,头发染成了各种鲜艳的颜色。” 小时候一起放牛、抓螃蟹、摘水果的玩伴,很多人初中就辍学打工了。 “班里最初有80多人,初中毕业后就离开了近一半,从此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共同话题也少了。比如,他们会聊什么赚钱、结婚,我就不插手了。” 刘寒冰自己也很无奈。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陈文进副教授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在线记者采访时认为,春节总是与“家”相伴。 每个人的心里都会对家乡和过往的生活场景产生一种持久的、深刻的、美好的依恋和记忆,比如环境的优美、人性的善良等等,这些都会成为他们努力奋斗的精神动力。他们未来的发展。 但现在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让乡村更加荒凉、衰落,使得农村大学生实际经历的乡村生活与农耕文化生活的记忆不符,而他们现在接受的学校教育却沿袭了西方的教育体系,与我国传统农耕文化存在着冲突甚至对立,这使得农村大学生厌倦了现在的农村,想要远离农村、抛弃农村。

农村大学生在过年时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农村 家乡 初一 拜年 过年 第1张

在北京理工大学教授、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所所长杨东平看来,这其实是一个自然现象。 “这些大学生的使命不就是逃离农村吗?他们不再生活在农村后,就会逐渐疏远家乡的环境。”

这种疏离不仅是地理上的距离,更是思想上的隔阂。 差距的背后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城市工业文化与乡村农耕文化的碰撞与冲突。 农村大学生一直受到的教育:“不要当农民,要当城市居民”,正如印度圣雄甘地所说,“使他与自己的生活环境格格不入……他自己的祖先创造的文明就在他的身上”。被认为是愚蠢、原始和无用的。 他自己的教育就是要与他的传统文化决裂。”

“对家乡的陌生和无知,深层次的原因是教育导向问题。” 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张玉林认为,“无论是家长、老师,甚至是课本,他们灌输的都是城市化、非农业化的价值观。当然,应试教育也不会离开。”一个“故乡”或故乡的地方,既然我已经跳出来了,不会回来了,故乡的现状和未来与我无关,所以我没有兴趣去处理它。 “使命是走出乡村”成为一种教育取向或者主导价值观,就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和社会已经病入膏肓了。

一个很难融入的城市

在这种趋势下,农村大学生似乎别无选择,只能挤进城市。

作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王忠义在去沉阳上大学之前从未离开过县城。 大学时,他第一次去肯德基,但最终因为不知道怎么点而没有吃。 第一次乘坐投币巴士时,他有些困惑,甚至不知道该坐哪个站。 当他第一次进KTV时,他不知道该怎么做。 他边唱边睡着了……他渐渐感受到了农村和城市的差距,以及自己和城市学生的距离。

“那时候,城市学生多才多艺,但我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 尤其是毕业后,农村大学生的劣势更加凸显。 “城市学生的家长可以给他们找工作的指导和帮助,但村里的家长却什么也没做。” 我不知道你的工作是什么,所以你只能靠你自己了。”

2014年,中国青年研究中心对北京等10个省份进行调查发现,农村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 失业的大学毕业生中,27.1%来自城镇,25.7%来自农村。 两者合计占52.8%,而来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仅占13.2%。 城市家庭毕业生进入公共部门的比例(47.8%)远高于农村家庭毕业生(31.1%)。 城市家庭毕业生平均起薪月薪(3443元)高于农村家庭毕业生。 毕业生(2835元)。

同样是在这一年,王忠义得到了一家知名电商公司的offer。 “当我告诉父亲每月工资只有3000多元时,他这个40多岁的男人当场就哭了……”这是王忠义第一次。 看到父亲哭了,“他觉得工资还没有他打工挣的多,很伤心。”

过年回老家,被问及工资时,王忠义总是含糊其辞地说:“我知道我挣的钱没有他们多,说实话,他们要么不挣钱,要么不挣钱。”不要相信你,否则他们会看不起你。”

“漂泊、孤独、缺乏获得感是‘城市漂流者’普遍的心理状态。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无法依靠父母,只能靠自己在竞争日益激烈、房价和社会压力日益增大的城市中生存。” “但由于城乡差距影响的延伸,在中国,这种现象在农村学生中更为明显。”张玉林表示,也许时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

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据悉,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就读重点大学的规模和比例,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又称“国家专项计划”)、地方2016年继续实施高校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 在校生9.1万人,比2015年增加1.6万人。一批批农村大学生从家乡涌入城市,在乡村与城市的间隙中奋斗、打拼。

过年期间,大学生杜静无意中向父亲询问了村名“刘万水”的由来。 他得知,曾经有一位汉代皇帝曾在此下榻,离开时被村民拉着不肯离开,于是这个村子便有了“刘万岁”的名字,后来又改为“刘万岁”。刘万岁”。 “我当时觉得很有趣,还上网查了一下村子的历史,发现自己对家乡其实了解甚少。”

今年回家过年,杜静闲着没事就去“串门”,和老乡聊天。 “和年轻人在一起,我会聊一些家事、新闻八卦。我会和老年人多聊一些历史,尤其是当他们听他们口述自己经历过的历史时,你会真切地感受到这片土地是你的根,会给你稳定和温暖。”

正如陈文锦所倡导的怀旧教育,即通过文化遗产教育、国情教育、民俗教育、乡土教育等方式,安抚因传统时代记忆载体迅速消失而引发的集体焦虑。 。 “大学生怀旧教育是工业文明取代传统农耕文化时代的新教育产物,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文化教育,旨在唤起对民族文化传统的整体记忆和个人文化传承,抵制集体无意识的遗忘,为中华民族保留文化基因做出贡献。”

陈文进指出,现代教育让学生成为现代文明人,“让他们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 现在,五年前大学毕业的王重可以说做到了。 他不仅实现了在家乡当公务员的梦想,还在城里买了房子定居下来。

(应受访者要求,孙敏、王忠义、杜静均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在线记者 孙庆玲

我们正在寻找:

“全国最受欢迎、最美的校园”

点击帮助你的母校上榜!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在线出品

标签: 农村 家乡 初一 拜年 过年

发表评论 (已有20001条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