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指的是本能的母爱,有谁会天生喜欢“苦”?

91百科网 17 0

她用自己的科学教育理念抚养女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她的女儿非常优秀。 她在上学期间两次跳级。 她16岁参加高考,总成绩超出清华分数线22分。 孩子们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心地善良、独立、成熟。

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弗洛姆说:“大多数妈妈都能喂牛奶,但只有少数妈妈能喂蜂蜜。”

“奶”指的是本能的母爱,驱使母亲去关心、保护孩子。 虽然也很感人,但这种爱本质上和动物对幼崽的爱是一样的,大多数母亲都能给予孩子。

“蜜”指的是更高品质的母爱,它不仅满足孩子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还能帮助孩子挖掘内心的潜力,使他走向幸福的生活。

本文从学习和生活两个方面简要介绍了作者教育孩子的想法和方法。

1、学术方面

1、从兴趣出发

学习需要勤奋,但不需要刻苦。

当父母向孩子灌输“努力”的观念时,实际上是在向孩子暗示学习是努力的。

人的本性是避免痛苦、寻求幸福。 谁自然会喜欢“受苦”呢?

家长和老师应该多花心思去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2. 中文

在儿童识字方面,作者提出“点读”,即给孩子读故事书时,用手指向书上的单词,再指向嘴里读的单词。

需要注意的是,阅读时应逐字阅读书中原文,不要刻意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口语。

生活中,任何场景都可以给孩子阅读。 例如:

前往火车站,阅读候车室里的“禁止吸烟”牌子。

走在路上时,请阅读路边的商店招牌。

去动物园并阅读标志。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逐渐理解单词的意思,自然而然地认出书中的单词。

阅读能力强的孩子,理解能力也会很强。 他们不仅语文成绩好,其他科目也会更进一步。

在选择书籍时,笔者提到,主要因素是孩子是否喜欢读书,而保护孩子的阅读兴趣是首要任务。

3. 数学

对于加减法,作者提到了“买东西”的游戏。

玩法就是在地上圈出一个“小商店”,在上面放上一些“商品”,然后就可以打开了。 作为一个小店主,孩子必须给每件产品定价。 爸爸妈妈轮流买东西,小掌柜要结算收钱。

从100以内的加减法到乘除法,你都可以在游戏中学习。

一开始,孩子会使用1元、5元、10元等易于计算的数字; 之后,他们可以使用稍微复杂的数字,例如12元、13元,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对于乘法和除法,在与孩子的游戏中也是如此。

例如,如果一支铅笔售价 40 美分,那么购买 9 支铅笔需要多少钱?

一包饼干4块钱,里面有10块饼干。 只买 3 块饼干要多少钱?

总之,以兴趣为基础,只有孩子感兴趣了,才能更好地“玩”。

2.生活方面

1.自己照顾孩子

作者坚持在孩子小的时候亲自照顾孩子,这对于孩子后期的性格发展非常重要。

在婴儿期和幼儿期,孩子是否与父母建立了高质量的依恋关系,关系到他未来的情商、人际关系,甚至一生的幸福。

即使确实需要别人照顾孩子,也要尽可能地弥补,比如让孩子提前熟悉照顾者、寻找经常与孩子沟通的机会等。

2、培养孩子“独立”的性格

给孩子充分的信任和自由。

只要孩子能自己做的事情,就尽量不要干涉,哪怕你会因为担心而受到折磨。

这样做,一是父母对孩子越来越有信心,二是孩子早日独立、有才华。

这里提到了三种类型的母亲。

“直升机妈妈”:她们总是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上空,对孩子过度保护、干涉,让孩子失去了很多锻炼自己的机会。

“扫帚妈妈”:只有在孩子遇到重大问题时,才会挥动扫帚帮助孩子扫清障碍。

“扫帚老师”:教孩子们如何使用扫帚,然后把扫帚交给孩子们,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

读者们,你们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母亲呢?

在训练孩子的独立性时,一定要仔细评估事情的难度和孩子的能力,选择好时机再放手。

例如,作者提到,他让9岁的孩子乘坐17个小时的火车寻找父亲。 这是惊人的! 当然,笔者在出发前做了大量的安全教育。

如果有的家长一开始担心孩子单独出行,就会偷偷跟在后面观察。 只要不被孩子发现,这也是一个好主意。

3、培养孩子“实事求是”的品格

几乎所有受人尊敬的人都是务实的,但几乎所有有人格缺陷的人都缺乏这种品质。

家长要以身作则,真正把实事求是的精神融入到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中。

例如,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就是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的缺点。

承认自己对名利的渴望,就意味着要现实地面对自己内心的欲望。

不要强迫孩子做他不想做的事情,而是现实地接受孩子的感受。

不要为孩子的考试名次而拼尽全力,而是要实事求是地对待他的学习。

比如,在评选“三好”学生时,很多孩子都想当选,但又不好意思给自己投票,而且即使投票也不会告诉别人。 笔者的孩子每次都会给自己投票,被问到的时候也会如实告诉她,因为她觉得自己符合标准。 事实上,班里的同学也非常认可她的优秀,经常一致投票将她评为“三好”学生之一。

还有一次,班级选拔班干部时,笔者的孩子把票投给了一个她不太喜欢的同学,因为她觉得这个同学是候选人中能力最强的。 这种生活态度足以让很多成年人自愧不如。

以上就是作者的养育孩子的想法和方法。 读者们,当我们比较别人的孩子时,我们不妨思考一下别人父母背后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看看哪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也许,“在昏暗的灯光下,我突然回头看了那个人。”

以下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的思维导图。

查看高清思维导图,可进入公众号聊天页面,回复“209”,即可领取高清思维导图《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教练思维】现包含三大板块

【教练故事】一个启发我们思考、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和身边一切的小故事。

【家长教练】辅导技术与亲子教育的结合,让我们学会做一个称职的家长。

【阅读心得】一本书凝聚了作者的思想,让思想相互碰撞,产生各种火花。

坦率

人生目标:智慧

核心价值观:成就

目的价值观:贡献

→→→→→→→→→→→

标签: 亲子成长 家庭教育 育儿 早期教育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