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本科”究竟是什么意思?看完惊呆了!

91百科网 42 0

大学的学制大致分为:本科、专科,其实还有很多人不熟悉的“预科”。

那么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 大学里的“本科”的“基础”是什么意思? ,以及它是怎么来的?

今天我就带大家一起改善体态!

大学里的“本科生”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还得从中国的科举制度说起。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源于西方。 但中国文化却一直是传承的。 西方大学传入中国后,带有明显的“中国”味道。

中国古代没有明确的学术制度概念,但科举考试却有明确的规定。

古代科举考试一般每三年举行一次,而不是现在的高考每年举行一次。

古代科举考试为什么要三年?

首先,有现实的客观条件,比如交通问题、行政效率问题、时间太短,这给高中生和政府都带来了问题。

更重要的是,科举制度还需要与当时的其他制度相衔接。 比如“丁友”系统。

“丁佑”就是民间所说的三年孝。 父母或其他亲属去世的候选人或官员必须回家悼念,不得参加考试或上班。

“丁酉”制度规定是二十七个月,大约是三年。 科举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守孝也是每三年举行一次。 这样,系统就连接好了。

古代用的是天的十支和地支。 例如,1619年是丙辰年,这一年的科举称为“丙辰科”; 1619年是己未年,这一年的科举考试被称为“己未科”。 这就是科举考试中的“科”。

那么科举中的“本”是什么意思呢?

古代科举考试,考生要经过三级,从进士到进士。

其中,进士首先要参加全国“会试”,考试合格后再参加“殿试”。 “科试”由礼部主持,“殿试”则由皇帝亲自主持。

从“常规考试”到“后宫考试”并没有淘汰,除非有违规行为,或者可能是考生遇到亲人去世,需要“定忧”,不能参加宫试。

一般情况下,参加丙辰科试,就参加丙辰科殿试,也就是本科宫试。 通俗地说,就是参加同一科的联试和殿试。

因此,古代科举考试中的“本科”指的是同一科。 换句话说,就是“这个”主语。

马士英(约1591—1646),明代著名历史人物,字瑶草,贵阳人。 马士英是进士,但他不是“学士”。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马士英参加“丙辰科”考试,并考中。 但不知为何,马士英没有参加“丙辰科”殿试。

就算不参加最后的殿试,也依然拥有殿试的资格。 商彦流《清科举录》记载:“有丁酉或其他意外,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的,可以申报故请假,谓之告。”就这样,马士英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参加了集微科举考试,成为了第十九位进士。第二堂课。

清朝的科举制度与明朝基本相同。

“本科”一词最早出现于宋代。

《宋史·选举年谱1》:“开宝三年(970年),礼部令贡士及完十五礼者得一百零六,授学士。度。”

清末科举废除后,中国大学在本科生前设立了预科课程。

这时候的“本科”就相对“预备”了。 后来,许多大学的“预科课程”被取消,但“本科课程”一词被保留。 当时的“本科”一词并不是为了与现在意义上的“专科”区别。

入学制度继续运作。

我国现行的预科课程是指对参加高考的知识水平尚未达到进入大学要求的学生进行一定时间的辅导,以满足这一要求的辅导方式。

目前我国是大学预科课程,主要针对老、少、边疆、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 这是一种特殊的学习形式。 预科课程通常持续一年。 一年后,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考试。 如果达到一定分数,可以转入本科学习。 。

今天的“专科学校”通常被称为“初级学院”。

1929年,中华民国政府颁布《职业院校组织法》和《职业院校条例》,规定职业学校改称职业院校,分为甲、乙、丙、丁四类,即工业、农业、商业和医药。 学习期限为二至三年。 。

宋代出现“学士学位”,民初出现“专科”。 两者之间,有着一千多年的差距。

过往亮点

【声明】本公众号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素材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 版权归版权人所有。 如不适合转载或免费使用,请及时联系我们。 将尽快删除。

标签: 马士英 科举制度

发表评论 (已有39309条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