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解到同一所学校不同专业的分数线并不一定相同后,有同学开始疑惑入学后能不能转专业。今年报考时,也有同学为了避免被撤回申请的风险,选择“服从专业调整”。
很多家长也问过,能不能选一些录取分数线相对低一些的专业(组),以低分考进好大学。比如公共事业管理、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地质学、资源勘探、护理……都可以安排。入学后,尽量转专业。考进好大学再转专业,再好不过了。
乍一看似乎很完美,但实际上却不然……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转专业有什么政策吗?
答案是肯定的。
基本上所有学校都有转专业的政策,不管是985院校、211院校还是非普通本科院校,有些学校甚至会给学生两三次转专业的机会,比如北京化工大学就允许学生转专业四次。
机会是有的,但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转专业有很多限制。
转专业需要什么条件?
每个学校都有差异,甚至同一学校不同学院的不同专业之间也会有细微的差别。
一般要求包括大一绩点和是否不及格,部分学校还要求高考成绩、大一单科成绩、是否修过物理或数学?有基本英文能力的话,有些要求只能转入本校,有些要求只能转入同一文科或理科专业等等,家长在申请前一定要提前查看学校官网或招生规定。
深圳大学:对原专业无要求,可申请转专业,并参加考核。
南方科技大学:先入学后分专业,除临床医学专业需考核外,其他专业自由选择。
中国科学院大学:录取后可自由选择专业。
华东师范大学:部分类别无转专业机会。非师范生转师不占用转专业名额。公费师范生只能选择公费师范专业。
厦门大学:医学专业不允许转入非医学专业;公共事务学院只要求面试;转入会计专业的申请者成绩需在学校排名前25%,平均绩点高于3,无需不及格,需要笔试和面试;公共卫生预防医学类别,只需申请...
千万不要入学前不了解,入学后才发现不能转专业,那就又要掉坑了。
转专业难吗?
很多学校在招生规定里明确写明转专业政策,家长们也觉得很简单。如果你问招生老师,他们只会回答:不难,只要大一努力学习,就一定能做到。那么,学习好的标准是什么?学习好到什么程度呢?
其实,家长们只看到了可以转专业,却没看到学分必须要达到专业前20%、前10%甚至前5%,也就是说至少要专业排名靠前才有机会。
而且高校的生源也大多来自这个省份,比如山东大学的学生就以山东省学生为主,今年高考报考人数再创新高,达到79.5万人。对于这个高考大省来说,学生学习氛围更好,学习更刻苦,能在千军万马的高考中脱颖而出,甚至录取排名也远高于其他省份的考生。除了山东,还有河南、江苏等,想要在这些省份的大学生中脱颖而出,就要付出很多努力。
最后,转专业的学生基本上是选择了更好的专业,就业更好,考研也更好。但是转好专业的人很多,限制也很大。从高到低很容易,从低到高很难。
更换专业的副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超过50%转专业的学生对转专业感到后悔,原因有以下四个:
转学成功后,融入新班级比较困难。一般转专业都是在大一第一学期末,经过大一的相处磨合,新班级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小团体,转学后融入新班级还是比较困难的。
课程多,时间少。虽然大一学习的课程差不多,但原专业和新专业还是有一点差距的,新转的专业少则有两三门课,多则六七门课,这些课程需要自己拿出课余时间再修。这就意味着大二学生在学习一门新专业的同时还要面临修多门课程的压力,意味着要在三年内修完四年必修的学分,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极其辛苦。
新的职业,新的困惑。在原来的班级里,我积极参与答题,考试名列前茅。而现在,我却成了听完课就一头雾水的“菜鸟”。这种从“尖子生”到“差生”的期望落差很大,我会严重怀疑,这个专业真的适合我吗?为什么我听不懂?未来的路该怎么走?不仅要重新规划自己的道路,还要适应新的环境。越想越迷茫。
多读一年。有些学校要求转专业的考生在大学一年级重新学习一年,相当于大学五年,多读一年,比如兰州商学院。当然,全国有2000多所本科院校,转专业后每个学校遇到的情况也不同,所以申请前要考虑清楚。如果需要多读一年,利用这一年好好学习,考上好学校的同类专业研究生,岂不是很好?
综上所述
转专业对于学生和学校来说都有不小的成本,比如盲目跟风转专业、转专业带来的孤独感甚至抑郁感以及难以融入新的学习环境,以及转专业转专业带来的生存危机、资源限制、学生需求冲突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家长和考生在一开始做出选择时,就要做好准备,了解利弊。
所以高等院校转专业并不适合所有的考生,甚至可以说只适合个别考生。
报考前对专业没有清晰了解,报考后才发现并不喜欢。对于这部分考生来说,最适合的不是转专业,而是提前了解学校及专业情况、考研、就业、学习内容、发展方向等,家长要提前了解,让孩子少走弯路,自愿填表,一步到位。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