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买小霸王学习机是为了学习的?我们学生都知道这个。”80后家长刘女士一边开玩笑,一边从朋友圈的中间商那里多付了50元订购了一台读书郎阅读机。
学习机器性能那么差,为何还那么受欢迎?
“我买的普通版花了将近三千元,多出的钱可以算是跑腿费吧,毕竟是急事,第二天就要送货,这次也算是因为学识不足吃了亏。”高价购买学习机的刘女士无奈地告诉《智能相对论》。
仔细询问后,记者得知,刘女士因为孩子疫情后成绩下降明显,给孩子报了英语课外班,但当孩子放学后反复问她“这个怎么发音”时,刘女士对自己的发音总有点拿不准。
而且疫情过后复工,家长们也恢复了忙碌的作息,几乎没有时间监督孩子的学习。除了刘女士,不少家长也表示,如果把手机给孩子学习,没有家长监督,孩子只会把时间浪费在《吃鸡》、《王者荣耀》、《抖音》等游戏上。此时,弥补家长监督作用的学习机也进入了家长们的视野。
在线上电商渠道,以步步高、读书郎、优学霸为首的学习机在疫情期间保持着热销,尤其是在网课学得不好、课后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下,很多平时工作繁忙的家长开始给孩子选购学习机,试图帮助孩子赶上学习进度。
但看完参数后,《智能相对论》发现,从性能上来说,三四千元的学习机并不比一两千元的普通平板电脑“先进”。
以淘宝上最新推出的高端“Studyboy C20旗舰”为例,屏幕分辨率2880*1920,搭载高通骁龙821处理器(相当于2016年千元价位的小米5S),但售价却接近5000元,甚至比配置更高的iPad Air还要贵上一千多元,同样可以上网课、识字,但如此性价比差距,它凭什么叫学习机呢?
显然,有这个疑虑的不只是“智能相对论”,售价3000多元的“步步高S5辅导机”淘宝页面也多次提出这个问题。总结起来有两点:
1. 买家:他们想要的是硬件以外的教育内容服务
对此,疫情前就购买了读数龙学习机的谢女士告诉《智能相对论》:“我两个孩子在小星星英语培训机构学英语,老师告诉我们读数龙有配套的教材,这样我们家长就不用担心了,孩子可以跟着学,预习复习。为了方便,我们买了基础版,这是买平板得不到的。”
在《智相对论》走访中,一位在步步高辅导机柜台遇到的家长也提到,他这次来柜台就是为了升级系统。“在线学习APP我不知道该买什么课程,又怕买错浪费。但只要定期拿着这个去柜台升级机器,就能随时享受新版免费课程和题库,很方便。”这位家长赞赏地说道。
2. 卖家:“捆绑式”销售依赖实体店销售支撑
正如柜台前升级系统的家长所说,学习机还是有家长难以拒绝的核心壁垒,那就是通过签约名师、抢占教具版权,整合教育资源。学习机从一开始就不打算直接和硬件“碰撞”,而是打一场教育资源的“软件战争”。通过模块化录制视频课程,覆盖小学到高中所有学科和教材(人教社、北师大等),满足了家长的基本需求。
在此基础上,一些学习机还与“小星星英语培训”等校外培训机构合作,推出符合各培训机构要求的先进教材、课程、题库、解析等。此外,还有品牌打出时下流行的“双师”牌,声称能通过AI、大数据技术分析学习效果。相比学而思、猿辅导等明显标价的线上教育课程,这种不用二次付费的模式对不少家长来说十分实用。
总结一下,这些多年积累的教育资源和线下服务点布局的优势,需要平板、主要是手机厂商花多倍的钱才能追上。这就是“学习男孩”不创新、不硬件也能赚钱的底气。一位投资人也表示:“对于家长,告诉他们,买了这个,就可以上哈佛、清华、北大、黄冈等名师的课,家长如果没有辅导能力,很可能会掏钱买。而且,在家庭教育场景,学习机的热销一直都存在。”
根据IDC数据,2019年教育平板年增长率达6.4%,预计2020年出货量将达到440万台。3月8日妇女节当天,步步高辅导机全电商渠道销量同比增长1031%,出货量早已稳居平板行业前三。因此,在家庭教育场景下,学习机和平板的战场,其实与平板无关。
中国式“学生”陪读,不过是一面照出留守父母之恶的镜子
购买读书郎一个多月后,刘女士兴奋地告诉《智能相对论》:“现在的学习机跟以前真的不一样了,家长管理功能可以配合家长助手APP远程操控学习机,监控孩子的学习情况。到现在,孩子上学几乎都不能跟学习机玩游戏了。”
不过刘女士并不知道,这个家长管控功能并非读书龙独有,而是学习机的基本共识。不过这并不妨碍这些家长在众多儿童教育讨论帖中表达对家长管控功能“神奇”的赞叹。
事实上,中国式教育从来就没有摆脱过控制的阴影,在很多中国家庭中,所谓的教育其实就是凭借身体优势、经济优势、社会经验优势来控制孩子。而市场化的产品设计也逃脱不了环境的影响,这种基于对孩子的全面控制的功能,只不过是“狙击”家长购买意向的特效加成而已。
在以年轻人为主的哔哩哔哩上搜索“家庭教师机小妙招”,前几条搜索量均在万以上,而且小妙招根据机型和时间不断更新。显然,学习机对于一般学生来说并非刚需。但相比于自掏腰包的家长,这些孩子的小妙招和只在乎家长心意的“歪屁股”学习机根本无所谓。
然而,恰恰是那些最不关心孩子的“爱书人”却成为了孩子们最亲密的阅读伙伴。
在高速发展的时代,“城市留守儿童”越来越多。新一线城市上班族李女士抱怨道:“我每天上下班要花3-4个小时,为了避开上下班高峰,不得不早出晚归挤地铁,在家能见到孩子的时间非常有限,更别说接送孩子、辅导孩子了,有时候我到家孩子已经睡着了。学习机可以用来学习、听故事,它在我的家庭中更多的是一个‘陪伴者’。”
李女士一家的情况并非个例,在双职工家庭工作生活节奏更快的一线城市,甚至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在这种典型的父母缺位、祖父母只能照顾日常生活的“城市留守家庭”中,学习机成为孩子与外界沟通的桥梁、精神上的陪伴。虽然这样的“陪伴”需要建立在“全程掌控”的基础上,但无奈的孩子别无选择。学习机的热销“揭露”了中国留守父母的悲惨普遍性。
“学生”们醒醒吧,躺着赚钱的日子屈指可数
缺陷往往意味着机会。虽然“补课”会面临耗费大量资金的风险,但大公司们也看到了留守育儿带来的教育垂直领域的机会。此前,在2019米家新品发布会上,小米推出了全新的英语学习机小爱老师。今年4月23日,华为首款面向教育市场的平板华为MatePad正式亮相。
如果说“读书郎”是一款教育衍生的平板,那么华为MatePad则是教育衍生的平板。从新品的参数来看,华为MatePad与“读书郎”的第一次“交锋”,就是华为鄙视硬件,注重软件。
硬件方面,该平板搭载了麒麟990处理器,意味着“读书族”面临的频繁卡顿问题将一举解决。软件方面,它与有道精品课程、学而思网校等头部教育应用合作,上线从学前到高中全阶段的课程资源,还利用自身生态优势,将华为阅读、华为音乐、华为视频库等内容纳入其中,还与VIPKID合作开发定制版。当然,家长们最热衷的“管控”功能也没落下,新闻稿中宣称将改善目前“买前生产力,买后爱奇艺”的现状。
事实上,华为避开了花费巨资开发自有课程,直接推出了基于平板的辅导服务,这给教育垂直领域传递了一个信号:诞生于互联网浪潮中的90后在成为父母时,拥有更加新颖、科学的教育理念和互联网思维能力。在未来教育产品的开发和选择上,或许更加灵活适配硬件的教育方向,以及在教育资源竞争中不断深耕、能够即时互动的在线教育APP,才是更加“经济适用”的普适方向。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2.61亿,预计2020年这一数字将突破3亿。因此,在手机、平板难以横向创新的当下,华为却在教育垂直领域抢得先机,其他观望的巨头还会远吗?学习机手握教材、挣脱束缚孩子的“枷锁”就能躺着赚钱的日子屈指可数了。
放眼如今的“学霸”,他们无法战胜硬件。一旦“软件”不再成为壁垒,垂直领域的教育产品发展边界该从何突破?或许,我们还是应该回归教育。
针对目前科技辅助育儿的现状,麻省理工学院研究院雪莉·特克尔博士认为,如今的孩子沉浸在数字科技中,影响了情绪能力的发展,阻碍了社交互动技能的培养。儿童慈善组织(CCFC)负责人乔希·戈林也指出,儿童情商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人际沟通和面对面的互动。
因此,目前主打“留守”教育资源、管控孩子的中国式陪读“学子”,虽然获得了家长的青睐,但从一开始,其在课堂之外的教育定位就显得有些尴尬。毫无疑问,教育产品也需要与时俱进,适时接受“教育”,虽然它们站在教育垂直领域的最前沿,先暴露问题,但也意味着它们可能更早拿出解决方案。
同济大学教授娄永琪曾说:“我们认为未来非常重要的智力资源在社区,需求在社区,解决这些问题的人也在社区。所以对我们来说,社区其实是学校的延伸。”因此,笔者认为,在独立无法产生价值的情况下,与服务捆绑、深入不同的教育场景,或许可以创造“隐形”的生态壁垒,形成价值。
几年前以“宝宝社交网络”之名而风靡的儿童智能手表,是儿童社区“生态圈”构建的先行者。手表一方面可以进行语音微聊,构建“家庭圈”和孩子自己的社交圈;另一方面可以对孩子获取的信息进行筛选,构建比手机更健康的“宝宝社交生态圈”。它一举打破了家庭、学校、社区的界限,并不局限于智能手机和教室的简单延伸。
因此,在“危机”到来之前,学习机或许可以尝试利用5G的优势,将学习平板接入学校和社区,再深入一点,还可以接入学校的智慧平台,收集并分析每个学生的线上行为大数据,在保护学生隐私的同时,将学生在校、社交、生活状况的分析结果真实反馈给学校和家长。从广义上讲,可以突破线下地域的限制,让学习机成为具有信息过滤系统的未来线上学校和社区,成为学生、家长、老师之间的连接者,而不是“闯入者”。
本内容原创自[智能相对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