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一年一度的“小升初”大戏已经悄悄地拉开了序幕。在外区热火朝天的“做工作”的时候,通州区的“小升初”依然一片安静祥和。
尽管通州“小升初”没有西海朝那样层出不穷的烧脑规则,但作为不希望“躺平”的家长们来说,提前了解一下通州“小升初”的规模数据还是有必要的。
首先,通州区是“非京籍”学生大户,小升初人数以净流出为主。每年通州区小学六年级毕业生除了留在本区以外,有两大分流方向:去外地或者去北京其他区。(当然人大附(通)每年也会面向全市招生一批六年级毕业生,通州区也开始有外区流入的情况)。然而,2020年开始,北京小升初出一个对教育弱势区不友好的“政策”,也就是东西海等教育优势区的民办校开始锁区摇号入学。简单说就是非本区的小学毕业生原本可以靠“成绩+学费”的方式能进入的师达、海外等优质民办校,现在只能通过摇号的方式进入,这样一来,大大限制了“小升初”的跨区流动。
通州区近三年小学毕业班在校生人数
今天,我们选取近三年通州“小升初”人数变化情况进行一下对比,以便2022年小升初家长们能宏观了解一下今年通州小升初的整体规模。从近三年毕业班的在校生人数看,近三年入学人口是有一个小幅的增长的。
接下来我们看看有多少孩子升入了初中,成为新初一的在校生。(注:表中2021年小升初在校生官方数据还没公布,只能用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的参加人数作为参照,当然由于各种原因没参加这次考试的学生不会超过200)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通州作为“非京籍”大户,小升初的流出数量是在加大的。我想这跟通州区“小升初”入学审核制度加严,以及天津等周边省市中考改革有关。
再回到今年“小升初”,尽管政策原因让学生流出比例增加,但在校生人数的增长肯定会导致初中入学绝对数的增加。因为“双减”政策的推进,让小学阶段竞争逐步拉平从而导致竞争压力后置。这样一来初中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教育阶段,其重要程度已经不言而喻,作为2022面临“小升初”的家长们还是应该提前做好准备。
标签: 北京小升初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