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首次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工程测量比赛团队一等奖

91百科网 72 0

6月15日

湖南省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学校(中国水电第八高级技工学校)礼堂内,全校师生欢聚一堂。 总结表彰大会上响起20多声雷鸣般的掌声。

近日,学校工程测量代表队在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第二职业组工程测量竞赛代表队中荣获一等奖。

据悉,这是我省首次在该项目上夺得全国桂冠,也是学校自1973年建校以来首次在全国技能大赛中夺冠。

从全国107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这支顶尖队伍的来历是什么? 优异成绩的背后,学校培养能工巧匠有哪些“独门秘籍”? 为此,记者来到学校进行深入探访。

平均年龄不到18岁,接受过极限训练

我面前有四个大男孩,最小的17岁,最大的19岁。 脸部和手臂的皮肤呈黑色。 在准备比赛训练时,外队经常开玩笑说:“你看,那些非洲小伙子普通话说得真好。” 这些与年龄和地位不符的特征,被四个大男孩视为荣誉徽章。 ,也是破茧成蝶的代价。

工程测量队的训练和比赛与其他项目有些不同,都是在户外进行的。 训练期间,队员们要背着三十、四十公斤重的测量设备,每天跑十多公里。 脚上的水泡一长一会破,一长一长。 最多一天就起9个水泡。 ,最后变成了厚厚的茧。

不断移动,反复瞄准,精确到毫米。 裸露的皮肤变红并剥落。 剥皮后,皮肤继续暴露在阳光下。 最长的一天在阳光下暴晒了11个小时,连一粒米都进不去。 恶劣和极端的天气训练、高强度的体能训练、良好的心理素质训练等等,对于四个大男孩来说,在备战期间都是家常便饭。

然而,训练之初,效果并不理想。 在国家队选拔预赛中,学校工程测量队在六支省队中排名第五,这意味着如果不触底反弹,将失去全国比赛的资格。

鉴于理论考核严重拖延的现实,指导老师赵远航立即连夜与学校调整战术。 除了冲刺题海,队员们还重点进行从做题到说题的训练。 为了实现成绩的质的飞跃,他告诉记者,“不仅要懂得解决问题,我们还要求队员轮流当小老师,讲解解决问题的思路。”

此外,为了与时间赛跑,球队还列出了严格的训练计划,军事化管理精确到秒。 困了,他们就用冷水洗把脸,继续学习。 累了的时候,他们互相鼓励,谁也不能落下。 就这样,经过两个多月的魔鬼训练,球队创造了奇迹。 理论成绩最差的队员从预赛的54分跃升至决赛的100分,把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

“工匠”不仅仅是体力劳动者,更要践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火车

训练难度大吗? 很少说话的队长陈勇点点头,“当我们实在坚持不了的时候,赵老师的鼓励是我们前进的重要动力。” 训练期间,他和队员们一起吃、一起住、一起睡,因此赵远航成了一名“异类”,这可见参加此行的老师们眼中的“异类”。 赵远航认为,技能比赛中精度比速度更重要。 培训期间,他对每一个细节都力求精益求精,包括现场记录的每一个数字、纸张的整洁程度。 “做到100%就是工匠精神,0.01的差距是不够的。” 不”。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这支平均年龄不到18岁的年轻队伍,在决赛中遭遇风雨,却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冷静和高超的球技。 他们在首届比赛中就获得了全国中等职业测量竞赛团体一等奖。

校企合作办学精准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在学校预制构件生产实训车间,记者见到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周伟胜。 作为建筑学科的带头人,他说,眼前宽敞的车间就是学校的建筑实训车间。 七大场馆之一,为学生全面掌握预制构件图纸、模具组装、钢筋加工及绑扎提供1:1的实践条件。

“周伟胜创新工作室”和“罗建祥创新工作室”于去年12月22日正式成立。 学校党委书记、副校长何辉告诉记者,名师工作室的创建是为了学校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拥有资深教师。 创新举措带来创新,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加快青年教师培养步伐。

创新工作室

创新工作室是培养教师后备力量的水库。 校园里,另一间“第二课堂”同样受到学生的欢迎。 这里也是陈勇和他的队员们第一次被学校选拔的地方。

教务副主任文程介绍,“第二课堂”是学生的课外兴趣班,也是学校为各类竞赛选拔和培养人才的课外“练兵室”。 “全国比赛获得一等奖的荣耀和喜悦依然弥漫在校园里,现在上课的学生应该‘抢号’。” 教务处处长岳舒笑着说道。 事实上,为了保证上课质量,“第二课堂”对上课人数是有规定的。 上课一般都是10人左右的小班授课,授课的老师也都是有实力的。

“学校的老师大部分都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这也是校企合作办学的优势。” 何慧见证了学校20年来的发展变化,被授予“长沙市职业成人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企业职业教育培训先进单位”……她向记者介绍了近几年来学校的发展情况。会议室的墙上挂着50块荣誉牌匾,她说,“这背后是我们逐渐得到行业和社会的认可。”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生俱来的良好基因。 学校不仅是国家级技能鉴定机构,而且依托中国水电八局的办学优势。 采取“实践培训”、“工学交替”、“岗位实习”、“企业委托培训”、“预备员工”、“现代学徒制”等多种形式。 为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推进“三基础、三现代化、三结合”的专业建设模式。

同时,学校还不断加强与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狠抓重点突破,创新思路,深度探索,提高质量,提高水平。 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办法,积极解决校企人才供需不匹配的问题。

“公司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 岳舒介绍,为了建立充满活力、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体系,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衔接,学校将这是重中之重,没有丝毫含糊之处。 。 从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到举办迎新班、实施“订单培训”,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企业的深度参与。 学校与30余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制定培养目标,制定校本教材,准确落实培养计划和师资建设,共建培训实习基地,制定培养计划,聘请企业高精尖技能人才担任导师,积极推进学校平台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实现专业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无缝衔接。 同时,学生可以在校企合作中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的教育目标。

特色德育让“工匠精神”走得更远

当今世界正在进入“工业4.0”时代,这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既是黄金时代,也是充满挑战的时代。 当前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国家需要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

校长、党委副书记马玉民告诉记者,为了培养更多的能工巧匠,培养各类实用型人才,学校多年来一直坚持实践。 在“厚德、强本、自强不息”的核心价值观中,“工匠精神”发挥了引领作用。 更进一步、更扎实的是品德。 为此,学校积极以法制纪律和行为习惯教育为抓手,实施和构建“四位一体、全面渗透”的德育模式,形成了基本完善的德育工作管理体系。 获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认定的“首批阳光德育学校创建推广学校”称号。

学校积极“为企业培养优秀人才,为毕业生找到适合的岗位”,努力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 据了解,学校专业设置紧贴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已形成电气、建筑和机械三大主导专业体系,其中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专业为重点专业。湖南省技工院校省级精品专业。

学生毕业时可获得毕业证书、各专业(工种)技能等级证书和就业证书。 通过校企合作进行定制化、精细化的人才培养,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实现了学生“未毕业就就业”。 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达95%。

据悉,赛后,多家知名企业都向陈勇三人伸出了橄榄枝,其中中国水电八局有意向与他们签订正式合同。 2015级的他们将前往水电八局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 在他们正式进入企业之前,水电八局的企业文化基因就已经流淌在他们的血液里。

来源丨湖南民生网

作者丨宫英、胡亚柔

编辑| 大湖

标签: 水电 德育 工匠 选拔 培训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