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疫情导致全国高校开学一再推迟。 这对于2月以来本该完成毕业设计、就业、留学的874万大学毕业生来说,无疑是一次意想不到的考验。
面对疫情打乱的就业季,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创新推广网上就业服务,鼓励网上面试签约; 学校指导学生及时调整毕业设计,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论文和项目; 学生可以利用疫情期间免费获取各种学术资源的机会,提高自身研究水平; 有的人在准备学生、公务员选拔的同时,还参加各种视频面试,进行多方位的准备。 大家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攻克这场抗击疫情的攻坚战。
疫情进一步凸显公共卫生相关专业的重要性
上海某医学院药学硕士三年级男学生小陈原本计划3月份完成毕业设计实验,6月份毕业。 但由于无法如期返校做实验,他面临着毕业延迟、工作难、安家难等一系列问题。
学校近日发布通知,允许研究生在6月和8月分两批申请学位。 小陈估计,如果三月底开学,他和大部分同学八月份就能毕业。 “按照惯例,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每年5月份都会发出通知,要求本科生、硕士毕业生在6月份提交相关材料(落户)。今年,指导中心并未就有关问题做出预警。”疫情。我们感到不确定。” 小陈说道。
另一方面,小陈明显感觉到,最近医学生找工作的不确定性变大了。 小陈表示,医院的招聘方式不像企业那么灵活,大多采用线下面试。 近期,大部分医院忙于抗击疫情,外地学生还没有返回上海,导致招生计划被搁置。 他本人和他的很多同学还处于投简历、等待消息的阶段。 “如果推迟半年毕业,成为2021届毕业生,就业竞争可能会更加激烈。” 小陈说道。
疫情也使得一些医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无法收集调查数据。 为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困难,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开展了问卷调查,充分了解学生诉求。 针对少数学生无法开展实验和研究的担忧,建议导师根据学生毕业情况以复习形式或根据COVID-19疫情内容完成毕业设计项目方向或居住地情况,并报学校教务处。
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王俊岭表示,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公共卫生在推动新时代大健康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性,增强了在校学生的专业意识。 ,并决定了今年毕业生的成功。 或者毕业生未来的职业规划。
就读于苏州大学预防医学专业、目前在苏州市一家综合性三级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的姚敏参与了本次防疫工作。 在这位90后公共卫生医生看来,新冠病毒的爆发暴露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在疫情防控、医疗卫生资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方面的诸多问题。 据此,为未来构建“大健康”、“大健康”理念以及传染病疫情防控体系建设提供思路。
她预计,疫情过后,将从上层开始发生变化。 疾控部门和医院相关部门将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促进员工技能提升。 “只有弥合公共卫生与临床的差距,社会和个人才能共同关注健康,参与‘健康中国’进程。”姚敏说。
对此,她建议大三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多培养实践能力; 尤其是准备找工作的毕业生,要珍惜实习机会,转变就业观念,到真正需要自己经历、成长的地方去。 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应尽量消除行政问题,注重业务考核。
疫情期间,您可以免费获取各种学术资源,探索如何化危为机。
与医学专业一样,工科、农科等学科毕业生的论文论文也遇到了因疫情无法开展实验、参观调查等困难。 采访中,来自上海、北京、武汉、兰州等地一些高校的学生表示,学院允许毕业生与导师讨论后,用文献综述或模拟实验代替原来的选题。
上海某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大四女生陈悦(化名)告诉记者,2月中旬,学院通知本科生毕业设计不需要做实验。 结果,400多名学生的论文全部改为模拟实验。
但模拟实验的实际运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陈越的课题是双金属加氢催化剂加氢效果的研究,从实验项目变成了分子模拟计算。 老师没有时间指导她,所以她只能自己摸索,而学习软件至少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这让她一时无从下手。
文科学生也不能幸免。 多年前,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大四学生严福成就确定了自己的论文方向——对甘肃省环县老家搬迁的实地考察。 但疫情发生后,前往距离家近40分钟车程的调查点有些不切实际。 为了按时完成论文,严福成采用了电话采访的方式。 经过多次尝试,他发现效果“最多只能达到预期效果的30%”。 现在,他打算在老师的远程指导下巩固复习部分。 等疫情结束后,他会请一位熟悉当地的“导游”陪他进行现场采访。
受客观条件限制,完成毕业论文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 但也有人利用疫情期间免费获取各种学术资源的机会,查阅大量文献,完善研究。 隔离期间,兰州大学化学专业研究生牛竞业以短论文的形式向某期刊投稿了毕业论文的一个章节,目前已进入审稿流程。 在牛敬业看来,自律是缓解焦虑的一剂良药。
“前提是入校后尽早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力争在研究生第三学期前半段完成大部分实验工作并获得核心数据。” 牛竞业说,这样毕业前他就不会因为突发事件而受到干扰。 按照你自己的节奏。 相反,你可以利用空闲时间静下心来,为自己的生活制定合理的计划。
就业路上准备得越充分,希望就越大
就业问题是2020届毕业生面临的一道坎。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应届毕业生874万人,创历史新高。 受疫情影响,对春招感兴趣、原本打算出国留学的大学生也遇到了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
由于2月、3月雅思考试取消以及4月考位锁定,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大四女生李曼宁的留学计划暂时被搁置。暂停。 转向求职后,她观察到,今年春招中,商科专业并不多,更倾向于有编程能力的理工科专业。 例如,银行需要更多的IT职位来进行后端系统维护。 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导致获得录取通知书的学生寥寥无几。
一些已经找到工作的学生也有些担心。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专业的一名硕士生告诉记者,自己考上了事业单位。 原本申请的要求是7月底之前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但现在他还没有完成实验,可能面临延期毕业。 影响单位政治审查,无法顺利加入公司。 他身边有同学已经和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签约了。 他们原本同意4月份提交材料审核,但担心届时无法返校。
随着疫情防控取得积极进展,各地复工复产加快,近期就业市场开始回暖。
BOSS直聘近日发布的《2020年春季招聘就业市场跟踪报告》显示,从2月24日开始,就业市场出现了人才需求的第一个快速增长点。 小微企业就业需求有所恢复。 千人以上大型企业人才需求规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0%。其中,互联网行业新增岗位30%属于技术类,开启新一轮就业岗位招聘。 运输/物流行业的就业需求已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
教育部甚至点名了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预防医学、应急管理、养老服务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 经研究,未来社会对这些学科人才的需求会比较高。 旺盛。 “这显然是一个很好的势头。关键是企业是否看到这一点以及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电子商务系杨路明教授表示,就本专业而言,物流与电子商务的有效协作将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得益于学校组织的“空中双选会”,因考研而错过秋招的河南女孩刘丹收到了某教育机构的录取邀请。 根据对方公司的要求,我完成了笔试卷,并录制了10多分钟的试讲视频。
刘丹坦言,从考核方式到考核内容,网络招聘并没有降低难度,仍然坚持“择优录用”的原则。 为了顺利过关,她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尤其是在提交时限不到3天的试讲录音环节,她先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准备教案,然后反复练习、录制了10多次,才选择了一个比较满意的版本。
对此,她建议,想要在春招有所收获的毕业生,要明确自己的求职目标,关注老师、班长推送的招聘信息,积极参加适合自己的网络面试。 “最重要的是抓住每一个机会。 一次机会,多一点准备,就会给你更多希望。”
陈果在北京一家广告公司担任人力资源经理,多年来一直参与校招。 近日,他的公司招收了一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应届毕业生。 疫情之下,她建议正在找工作的同学要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找准岗位和公司的发展前景; 在这个阶段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做好职场头两年钱包紧张的心理建设。 。 同时,要注意细节,做好准备。
教育机构在线招聘平台“可以当老师”负责人朱俊凡告诉记者,由于疫情期间在线教育需求大幅增加,各在线教育机构的招聘数量有所增加。增长迅速。 “比如,总部位于杭州的在线辅导机构‘明师堂’,两个月内招聘需求从200人上升到2000人;在线教育机构‘猿辅导’近期发布了增招1万人的推送;北京的在线教育机构‘跟学学’近期计划招聘3500名导师,他们的HR告诉我,这两天他们每天都会收到上千份简历。”
在朱俊凡看来,一些求职困难的大学生并不是没有机会,而是因为他们忽视了行业的需求。 事实上,这些教育机构招收的新兵,无论专业如何,大部分都是应届毕业生。 据他了解,不少应届毕业生已经通过网络招聘收到了offer,有的还在线签署了三方协议。 (见习记者魏其猛、王浩)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