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普惠难面向全体,重塑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91百科网 61 0

■走教育强国之路·注重人才自主培养

进入新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加速,对加快“新工程”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当前,我国“新工程”建设面临四大“痛点”:包容难、连接难、跨界难、融合难。 我们需要以更高的立场、更广阔的视野、更准确的定位来寻找差距。 以新理念、新举措补齐短板、创新发展,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形成引领世界的工程教育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作出贡献。

解决包容难——

重塑全民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一些高校的“新工科”建设大多涉及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变化。 主要形式是小规模实验班试点改革或少数教师“单独”教学改革。 全面实施面向全体学生的系统性、整体性的工程教育改革很少,不足以实现高等工程教育的全面转型,不能满足新时代对新工科人才的旺盛需求。 因此,有必要构建系统性、整体性的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对规模化学生群体全面实施系统性、深层次的改革创新。

为此,高校需要不断提高分析趋势、从顶层设计的角度谋划和统筹“新工科”建设的能力,推动高校和基层教学组织系统学习和研究,使新工程教育理念才能深入人心、深入人心。 新工程教育生态不断优化,最终形成全面共识、全面行动的新工程教育改革创新文化,让全体师生成为新工程教育改革的参与者、推动者和见证者。 同时,要把“新工科”建设成果固化落实到每个学生的人才培养计划中,贯穿于每个学生成长成才的整个教育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改革的受益者。 、创新发展,实现改革成果。 “扎根,造福大家”。

2016年以来,电子科技大学全面重构实施本科人才培养计划,构建了“学校领导—职能部门—学院—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新工科”教育改革环境和文化。重视并积极参与,并建立专题宣传培训、建设项目资助、交流示范与研讨会、骨干教学岗位制度、薪酬分配与奖励制度、教学表彰与荣誉制度、课程质量检查等制度保障表彰机制、目标责任制和工作激励约束机制。 机制对全体学生实施了“新工科”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突破困难——

全面创新课程,构建项目式新课程体系

传统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结构性问题:工程专业实践普遍从大三开始,学生创新实践接触太晚,能力培养不足; 即使在初中和高中课程中,大多数学生也很少有机会体验工程设计和创新实践,只有少数学生有机会在课外学科竞赛或其他课外创新实践活动中体验。 同时,课程挑战不足也是我国建设世界一流本科教育面临的瓶颈之一。 总而言之,学生在挑战真实工程的项目型课程中的学习体验基本缺失或不系统,学生的学术挑战普遍仍低于平均水平。

“新工科”建设不仅意味着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也意味着深入教学层面的系统性课程变革。 必须向所有学生开放,从新生开始,在系统的四年制本科学习中增加学术挑战,增强硬实力,提高软实力,使学生掌握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高校要坚持问题导向和产出导向,充分设计开发高水平、创新性、适用性、趣味性、挑战性的现实工程问题/任务(项目),开发建设项目型课程。 建设项目式课程有两个关键点:一是要坚持建立激发兴趣、激发好奇心、激发潜力、从新生开始贯穿本科四年的项目式课程体系; 二要坚持创造真实的工程场景、利用资源。 聚焦现在和未来可能存在的复杂工程问题,培养学生设计和创造未来世界的创新能力。

近年来,电子科技大学提出实施“项目式课程体系设计与实践方案”,建设了240余门具有挑战性的学习课程和项目式课程。 “逐级挑战”的“新工科”项目式课程体系固化为本科人才培养计划,实现所有工科专业每学年都能为学生提供一次高强度、富有挑战性的课程学习体验机会一年,整合了本科四年的学习。 系统性、设计性、挑战性、循序渐进、循序渐进的项目式课程体系已经付诸实践。

克服跨境困难——

将跨学科思维和通识能力融入通识教育体系

长期以来,工科学生多学科知识结构、人文素养、跨学科思维、沟通表达等软能力培养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缺乏系统有效的培养方法。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科或专业之间存在壁垒,学科、专业之间教学资源缺乏流动和共享,跨学科课程和知识体系难以建立和有效实施; 评价和考核机制不成熟等因素也限制了教师跨学科教学的开展。 另一方面,传统的培养模式没有充分认识和重视通识教育在工程教育中的价值和地位。 跨界、沟通、合作能力、领导力、商业思维、人文素养等都是未来优秀的工程师。 必要的能力。

因此,简单地让学生接触不同的工科专业并不是培养多学科综合思维的有效途径。 要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高校来说,一方面要大力开展跨学科人才培养,创新实施“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如“新工科+商科”、“新工科+艺术”、 “新工科+新文科”、“新工科+新医学”等),有效整合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教学资源,改革学校、学院两级教师管理制度,为跨学科教育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探索工程学科的技术深度,丰富和拓展学生的知识背景,进一步加强人文素质、思维与表达、沟通与协作、业务与管理思维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工程教育,构建全面有效的通识教育体系。

近年来,电子科技大学推动工学交叉、理工融合、工艺渗透、科技结合,构建了诸如作为“互联网+”、“电子信息+”、“新工科+新商科”、“新工科+新艺术”等综合性人才培养平台,构建了六大模块120余门通识核心课程,已投入实践打破学科壁垒,实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有机融合。

融合很难破解——

让学生成为高水平、系统化“科研教育”的受益者

面对未来高度复杂、高度集成的工程技术发展趋势,如何将充满探索创新的科研优势有效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是当前新工程教育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传统模式下,本科生的科研训练和创新实践大多在课堂外进行,没有有效融入课程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过程。 大学的科研优势远没有转化为培养顶尖工程人才的优势。 当前,坚持科教融合,进一步推进高水平“科研与教育”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基本共识。 关键在于解决实践中教学和科研的“两张皮”问题。 突破口是将科研项目转化、设计、开发成相应的课程,融入本科生培养计划。

高校要以高水平科研团队和平台为主体,将“科研项目”转变为“项目型核心课程群”,实现“科研项目”与“核心课程群”的联动,然后与人才培养计划充分对接。 有机融合。 此外,必须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经历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定义、概念设计、性能预测、构建/原型设计、功能测试的反复迭代和循序渐进。大一。 ,并在此过程中启发和训练多维度、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激发创新热情,在富有挑战性的项目式课程学习体验中获得完整的体验和学习与研究的融合。 火车。

目前,电子科技大学每年提供2800多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项目型课程,覆盖超过14万名学生。 相关评价结果表明,“新工科”教育改革显着提升了本科生的学习体验和满意度,将高水平的“科研与教育”落到了实处。

(作者曾勇为电子科技大学校长,黄廷柱为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处长;本文为第二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将在全校所有工科专业实施并完成”,从新生开始一直持续到第四学期。逐年、分步挑战,基于项目的‘新工科’课程体系”【项目编号:E-ZYJG20200236】阶段性成果)

《中国教育报》2024年1月15日第6版

标签: 工学 大学 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