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伦敦3月23日电(记者王志勇)英国时间3月22日,中关村伦敦联络处在伦敦举办推介会暨座谈会,向英国华人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介绍中关村引进国际人才新政策。
今年2月底,北京市会同中组部、科技部等中央单位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中关村人才管理改革建设国际化人才强国的若干措施》竞争性人才吸引机制”,便利国际人才进出、开拓国际市场。 从人才引进和使用等四个方面提出了20条改革措施。
中关村伦敦联络处主任程建芳表示,中关村是中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 新出台的20项新政策针对性强、示范性强,大部分为全国首创。 推出后,部分政策仅在北京试点。 她说,中关村推出国际人才申请永久居留“直通车”一年多来,已有353人获得永久居留证。
程建芳随后详细介绍了这20条引进国际人才新政策。 她表示,在便利国际人才入境和出境方面,《办法》提出了五项政策,主要解决“准入”问题,涉及外国人才申请永久居留、便利出入境等。
外籍配偶和子女可申请永久居留
在申请永久居留方面,在此前对外籍人才及其配偶、子女“直通车到永久居留”政策的基础上,新政策允许中国高层次人才的外籍配偶和子女也可以申请永久居留。办理居留“直通车”手续。 ,实现高层次人才及其家属全覆盖。 在出入境便利方面,允许外国专家学者、中关村企业外籍员工等换发多次入境有效的F字签证,便利他们到中关村交流。 同时,对来京探亲、洽谈业务、开展科教文卫交流活动、办理私人事务的外籍华人,也将按照规定签发5年内有效的多次出入境签证。符合相关规定; 在京工作、学习、探亲、办理私人事务等需要长期居留的外籍华人,可按规定核发有效期5年的居住证。
外国人才可主导国家科技项目
《办法》提出放开引进和使用国际人才解决“留住”问题的6项政策,在外国人才担任法人资格、承担科技项目、政府提名资格等方面实现突破奖项。
新政策允许获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外籍人才作为中关村示范区新型科研机构法人,在中关村牵头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支持外籍高层次人才牵头承担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这些政策有利于扩大外国人才在科研领域发挥作用的空间,提高国内相关领域的科研水平。
鼓励国际人才机构在京发展
《办法》提出支持国际化人才发展四项政策,解决“干好”问题,通过市场化、社会化手段吸引世界各地人才,推动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国际化人才。
新政策提出,在中关村设立国际人才合作组织,举办国际人才会议,推荐优秀人才到境外国际组织任职,提升中关村在国际人才合作交流中的影响力。 此外,为支持更多人才机构在北京发展,还提出创新人力资源服务业监管措施、降低外资设立人才机构准入门槛等政策。
简化外国人才住宿登记手续
在加强国际人才服务保障方面,《办法》共提出5项政策来解决“融合”问题。 包括简化外国人才住宿登记、便捷体检、保险保障、子女教育以及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等。 在保险保障方面,支持相关保险机构开发设立外国人才健康医疗保险产品,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科技处姜苏南公使衔参赞、科技处赵克、伦敦博士联盟主席李惠良博士、执行主任顾赛教授等中国专家学者英国华人教授协会副主席、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邓刚教授等出席当天的推介会。
蒋苏南公参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近年来中英科技创新合作的情况和成果。 他表示,在中英研究与创新伙伴基金框架下,两国政府资助双方200多家科研机构开展了460多个合作项目,特别是新能源、城镇化、轻量化制造、机器人、 5G等技术已成为两国共同攻关、深化合作的重要领域。 去年12月初,两国政府共同发布了《中英科技创新合作战略》。
蒋苏南指出,“中英科技创新合作离不开高端人才的支持,中国科技创新发展也离不开顶尖人才的支持。目前,北京正在加快建设中关村是北京的创新“名片”。 他表示,中关村此次发布的最新《办法》实用内容多、信息量大。 他们围绕“进来、留住、做好、融入”四个方面提出20项改革新举措,重点将中关村建设成为发展环境优良、人才流动便捷的人才国际化发展“软港” 、高端智力汇聚,积极创新创业。
伦敦博士联盟负责人、伦敦大学学院高级讲师李慧良博士表示,这些新政策很多都是中国首创,必将为中关村国际化人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他还表示,将在联盟成员中进行宣传,努力鼓励更多高端人才到中关村创业创新。
全英华人教授协会常务副主席、萨里大学化学工程系主任顾赛教授认为,中关村的新政策将有效促进中英科技创新交流与合作。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史系教授邓刚表示:“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中关村已发展成为‘中国硅谷’。此次出台的20项新政策必将帮助中国引进更多急需的高端人才。”
程建芳介绍,2017年中关村园区总收入突破5万亿元,形成了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高端显示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中关村现有高新技术企业近2万家,从业人员超过230万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占53.2%,海归创业人才近4万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