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来信|朱炳文:未来是属于青年人的

91百科网 29 0

2019年7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冒着细雨来到内蒙古大学考察。 他来到图书馆三楼阅览室看望暑期在校大学生,并与他们亲切交谈。 习总书记对同学们说:“看到你们这样健康、聪明、有活力、上进、充满正能量的年轻人,我感到很高兴。长江后浪推前浪,年轻人在前行。”未来属于年轻人。” 他勉励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顺应自然,学好知识,打好基础,长出才干,为将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你们的智慧和力量。” ” 离开时,习近平说道。 总书记叮嘱同学们:“同学们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就是努力学习!” “注意身体健康,多喝奶茶,多运动!”

(本报将在报纸及新媒体上专门开设“青年书信”栏目,发表读者阅读和研究报道后的启发和感悟。请将您的来信发送至我们的邮箱xinwen@cyol.com,欢迎来信在)

----------------

采访对象:朱秉文,男,1960年5月出生,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人,现任内蒙古大学党委书记。 郭晓宇,女,1993年5月出生,内蒙古呼和浩特人。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 韩曦,男,1995年11月出生,内蒙古包头人。 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 郭志敏,女,1994年11月出生,内蒙古乌兰察布人,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 金吉日嘎拉,男,1996年10月出生,内蒙古兴安人,达斡尔族。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2015级本科生。 卢新月,女,1998年10月出生,内蒙古二连浩特人,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6级本科生。 李丹,女,1998年5月出生,内蒙古呼和浩特人。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6级本科生。 包高娃,女,1996年7月出生,内蒙古通辽人,蒙古族。 2015年就读于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本科生,现为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采访团队:阿古拉·秦涛·包高娃·史新明

面试日期:2019年7月18日

采访地点:内蒙古大学图书馆三楼阅览室

采访组:朱秉文书记,您好! 2019年7月1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冒雨来到内蒙古大学视察。 请介绍相关情况。

朱秉文:7月1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冒着细雨来到内蒙古大学视察。

习总书记首先来到学校图书馆,听取了我对学校工作的汇报。 总书记肯定了内蒙古大学在建设发展、民族特色和区域特色、自治区“两个屏障”建设中所做的贡献。

总书记说:“我来到这里也是因为内蒙古大学的名气。 是党在边疆民族地区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 办学起点高,师资队伍来自四面八方。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内蒙古大学第一任校长乌兰夫同志,曾任自治区主席、书记和国家领导人,培养了许多优秀学生和人才。

当听到我介绍“我们内蒙古大学的办学目标是把内蒙古大学建设成为具有鲜明民族和区域特色的一流大学”时,总书记说,这个办学定位是正确的。

总书记随后考察了蒙古文古籍阅览室。 他饶有兴趣地阅读了《契丹小字研究》等书籍,仔细询问了契丹文字的破译和回鹘文蒙古文的拼读方法等研究。 他深情地对大家说:“我们要加强蒙古文古籍的收藏,整理、保护、弘扬其中所蕴含的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内涵,激励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

随后,总书记来到图书馆三楼阅览室,看望了暑期留校的大学生。 他亲切地向同学们问好,询问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鼓励他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顺应自然,学好知识,打好基础,长出才智,为祖国的大好河山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 力量。

“内蒙古大学一定是一所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 这是总书记临行前对我们的亲切嘱托。

采访组:习近平总书记到图书馆三楼看望正在暑假读书的大学生。 请回忆一下当时的情景。

陆新月:我们正在图书馆三楼学习,突然听到校党委书记朱秉文大声说:“同学们,总书记来看望你们了!” 我们齐齐抬起头,看向门口。 当我们看到总书记微笑着走过来时,我们立即站起来鼓掌,兴奋地喊着“总书记好”,然后迅速围到总书记身边。 图书馆三楼顿时热闹起来。

出乎我意料的是,总书记先来到我身边,仔细地看着我桌上的考研试题和草稿,语气和蔼地问:“你学什么?是数学吗?”

当时我有些紧张地回答:“是,总书记!”

总书记微笑着点了点头,看着聚集在自己身边的学生,亲切地问道:“同学们,放假了你们在学校做什么呢?”

郭晓宇:当总书记问我们“放假我们在学校做什么?”时,我是第一个回答的,或者可以说是我赶着回答的,因为我实在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

“总书记您好!我是全国青年马克思主义训练工程学员,最近被选拔参加中组部组织的青年党员培训班。我利用暑假时间自我学习-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为下一步培训做好准备”

听完我的介绍,总书记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转身指着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陈曦说:“这不是中央组织部部长吗?”中共中央组织部?” 图书馆里爆发出一阵笑声。

韩熙:当总书记温暖的目光转向我时,我顿时感到浑身充满了力量,兴奋地说:总书记您好! 我是2019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刚刚结束我的研究生教学之旅。 我正在工作,并利用暑假为研究生学习做准备。”

“哦,你在哪里教书的?” 总书记问道。

“这是内蒙古托克托县的一个教育扶贫项目。”

“好吧!好吧!你们为脱贫攻坚做出了贡献。” 总书记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你要当老师吗?”

“是,总书记。”

“小老师,你教什么科啊?” 总书记的一句话“小老师”让我感到温暖、有成就感。

“我教初三化学,本科专业是化学。”

“你教书多久了?”

“教书一年。”

在与总书记交流的过程中,我能强烈感受到总书记对教育的关心和对大学生参与支教的肯定。

金吉日嘎拉:“主席您好,我叫金吉日嘎拉,达斡尔族人,是2015级蒙古语言文学专业应届毕业生,等待祖国的选拔,服从组织分配,为保卫边疆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以军事方式向总书记致敬并汇报。

“不错啊,年轻人!” 总书记说:“内蒙古大学有多少国防生?”

“目前有90名学生正在等待毕业作业。”

总书记微笑着点点头,说道:“你刚才介绍了你的专业,是蒙古语言文学吗?”

“是,主席!”

“蒙古语言文学专业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非常独特的,大家一定要学以致用,弘扬蒙古语言文学的精髓,传承民族文化,为民族发展做出贡献。”未来的事业。”

总书记的指示,让我深感肩上的责任。 我挺起胸膛,坚定地回答:“我一定会牢记您的嘱托,肩负起这个责任。”

“好吧!你们的民族是达斡尔族,对吧?”

“是,主席!”

“内蒙古少数民族众多,无论是蒙古族、汉族还是达斡尔族,我们都是中华民族。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文化多样性,但最终都会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 “中华民族。内蒙古有独特的草原、森林、矿产,有独特的生态,有蒙古族语言,有独特的民族精神。各民族应该像石榴籽一样团结在一起。”他意味深长地说。

听了总书记的这番话,我激动得差点落泪。 作为达斡尔族的一员,我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 作为一名年轻的大学生,无论今后担任什么职务,我都会听从总书记的指示。 努力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郭志敏:“总书记您好!我是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翻译专业2018级硕士生,现在正在学习党团知识,为参加党团学习实践做准备。自治区第十二届‘青马班’。”

听完我教科书般的介绍,总书记微笑着问道:“你说的是‘绿马班’吧?”

“嗯,是的!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培养工科大学生骨干。”

“不错啊!对于大学生来说,参加这样的培训课程非常有意义。” 总书记称赞,“现在专业很细,英语翻译专业以后需要做一些文字翻译工作吗?”

“是,总书记。”

“那你以后要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

总书记耐心地听我的介绍,非常关心我的专业方向,让我感到像家人一样温暖。 我暗下决心,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指示,努力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家。

李丹:“总书记您好!我叫李丹,是文学与新闻学院2016级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现在正在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

“学播音、学主持,将来当记者、主持人。像外国主持人一样,他本身就是一名记者,不仅要有好声音、好形象,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文化遗产。” 总书记笑了。 就告诉我嘛。

总书记的话让我确定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我希望能够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传播到全国各地乃至世界。 与总书记的面对面互动,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习总书记的魅力。 他温暖的手掌,他慈祥的笑容,他善意的话语,都那么让人感动。

我一定要忠诚于党的新闻事业,努力磨练自己的语言能力,生动传播时代的强音,催生有声语言典范,肩负起继往开来的使命。

采访组:听取学生汇报后,习近平总书记即席讲话。 请回忆一下演讲的内容。

韩熙:校党委书记朱秉文说:“同学们,每个同学心里都有很多话想对总书记说,但时间有限,我们不能一一向总书记汇报。”请总书记给我们几句鼓励的话。”

总书记微笑着对我们说:“我来到这里就是对大家最好的鼓励,对吗?”

学生们点头回应总书记。

总书记高兴地说:“看到像你们这样健康、聪明、有活力、上进、充满正能量的年轻人,我感到很高兴。长江后浪推前浪,年轻人比年轻人好。”未来属于年轻人。”

总书记真诚鼓励大家:“年轻一代是国家的希望,他们生逢其时,肩负重任。同学们要努力学习,努力学习,努力学习!你们中的一些人学文科、理科、蒙古语的,文学、人工智能的、毕业后保卫祖国的,你们一定要努力奋斗!”

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和期盼目光激励着我,激励着我放下青春的梦想,在实践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李丹: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祖国走过了70年,我们的党走过了近100年。 一路走来,我们经历了许多困难和弯路,但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奇迹总是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共产党身上,现在看来已经成为必然。

总书记告诉我们:“青年强则中华强,未来的竞争是青年的竞争,今天的青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坚力量和支柱”。

这让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 作为一名北疆学子,我将不辜负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郭志敏:总书记对我们这一代大学生寄予厚望。 他说:“‘两个一百年’目标中,第二个一百年要到2049年,到时候你们就50多岁了。正是这个国家的栋梁柱,必须支撑中国龙的骨头,支撑未来。”为祖国加油,让中国龙更加腾飞。”

听了总书记的话,大家热血沸腾。 我们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弘扬“蒙古马精神”,撑起中华龙骨!

陆新月:总书记鼓励同学们学习更广泛的专业,打牢基础。 他说:“同学们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顺应自然,学好知识,打好基础,成长成才,为将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

习总书记的讲话,指引了我今后的人生道路。 我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教诲,扣紧人生的每一颗扣子,努力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郭晓宇:有两集给我印象很深。

第一个插曲是总书记非常关心我们的身体健康。 他说,年轻人要好好锻炼身体,健康地为革命事业奋斗50年。

说完,他转身对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陈曦说:“陈曦,正如我们在清华大学时所说的那样,我们将为全人类的健康而努力。”祖国50年。”

然后,他问大家:“50年后你们几岁?”

学生回答:“70多岁了。”

总书记微笑着说:“那我们的退休年龄可能会延长。”

后来,总书记告诉我们:“注意身体健康,多喝奶茶,多运动!”

第二个小插曲是总书记离开阅览室时,学生们依依不舍地涌向三楼电梯送行总书记。

大家都非常舍不得离开总书记。 许多学生的眼里都含着泪水。 达斡尔族同学乌日娜忍不住哭了。 旁边的自治区主席布小林轻轻拍着她的肩膀说:“别说再见。” 哭吧,孩子。”

采访组:朱炳文书记,请回忆一下习近平总书记离开学校时的情景。

朱炳文:习近平总书记在学生们的掌声和欢呼声中走出图书馆,与道路两旁的师生亲切握手。 现场师生兴奋地欢呼:“总书记您好!” “总书记再见!” “总书记!” 秘书又来了!”

离开内蒙古大学前,总书记与我和陈国庆校长一一握手告别,并告诉我们:“内蒙古大学一定要开放办学,在竞争中发展,一定要成为一流大学”具有鲜明的特色。” 然后总书记转身上了车。 。

道路两旁千余名师生目送总书记的座驾缓缓驶出校园。 总书记还打开车窗,微笑着向师生们挥手告别。 全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如转载本文,请勿删除标题、文字、或添加图片,谢谢合作)

标签: 书记 内蒙古 蒙古 图书 复兴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