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核心知识、历年考过的简答题知识点

91百科网 82 0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中,三道简答题占30分,材料分析题占40分,教学设计题占40分。 如果能掌握这些大题的核心知识点,拿分就很容易了。 今天小安为大家整理了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核心知识、历年考查的简答题知识点、素材分析题、教学设计题的答题技巧等等希望对您有帮助。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可以给小安留言……

简答题

1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是什么?

2. 教师专业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3、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有哪些?

教育研究的4个基本步骤?

5 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

6 简述综合发展的内容?

7 如何利用记忆规则促进知识保留?

8 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9 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10 简述四种不同气质类型的特点,以及如何为不同气质类型提供指导?

11、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2 简述新课改下教师教学理念的变化?

13 简述新课程改革结构的主要内容?

14、人类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15 小学生心理发展有哪些特点?

16 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17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18 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则?

19 说服教育的意义和要求是什么?

20 简述美育的任务?

21 班级集体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2、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级集体?

23.小学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24 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的心理特点是什么? 班主任该如何进行个别教育?

25 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26 简述课程教学的基本规则?

27 法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8 教学实施的步骤是什么?

29 简单描述一下好班级的标准?

30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多年来审查的简答题

【2018年上半年】

1、教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简述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

3、问卷问题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017年下半年】

1.简述思维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影响因素。

2、简述班主任为培养良好班风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3、简述访谈法的基本步骤。

【2017年上半年】

1. 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2. 简述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3、简述班主任对学生了解和研究的主要内容。

【2016年下半年】

1、简述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想象力的能力。

2. 简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3、《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到“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 你怎么理解呢?

【2016年上半年】

1. 简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儿童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3、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识(试行)》中的“以学生为本”。

【2015年下半年】

1. 简要描述知觉的一般特征。

2、简述学校设立的基本条件。

3、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概念。

【2015年上半年】

1、如何根据遗忘规律合理组织复习。

2.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3.简述小学教师书写行为评语的注意事项。

【2014年下半年】

1.简述皮亚杰7-12岁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2、简述联系学校的基本方式。

3.简述教学研究中汉语检索的基本要求。

【2014年上半年】

1、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2、简述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

3、简述树立良好班风的基本措施。 。

【2013年上半年】

1.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2. 简要描述教育报告的总体结构。

3.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简单描述一下你对这三种学习方法的理解。

【2013年下半年】

1、简述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

2、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3、中学生安全用电常犯哪些常识性错误? 您认为小学教师应从哪些方面进行安全教育?

材料分析问题

(1)材料分析题答案结构

1. 总起价:

①这位老师(材料中)遵循(违反)、体现、指出……这种做法有利于、不利于、促进、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②或者直接用知识原理进行讲解。

2、分析:

结合素材点分析(知识点+素材分析,如果素材体现了多个知识点,则答案将分点)。

3、总结:

用一两句话总结整个分析。 (无硬性要求)

(二)材料分析题知识点积累

一、新课程改革的内容

师生: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观:学生是发展中的、独特的、独立的人;

学习方式:自主协作探究

教师: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尊重、欣赏、帮助和指导。

2、德育相关原则

①德育四定律:德育过程是多起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知情思想和行为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冲突的过程; 它是组织学生活动和互动、影响学生多方面教育的过程。 过程;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不断推进的过程。

②德育八项原则:引导原则、引导原则、尊重学生、严格要求学生的原则、教育的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知行合一、积极教育和管教,坚持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③德育六大方法:说服教育法、榜样法、熏陶教育法、引导实践法、道德评价法、道德修养指导法

3 教学原则与方法

①教学的四个基本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统一;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统一; 教师领导与学生主体的统一; 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的统一。

②教学八原则: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 循序渐进、因材施教、量力而行的原则; 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启发式教学原则。

4 处理班级突发事件

原则:教育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冷处理原则

方法:冷静面对,机智果断应对,公平民主处理,善于总结引导

课堂上的 5 种问题行为

原因:

①自身原因:小学生的意向注意力已经发展,但意向注意力总会受到周围其他事物的干扰;

②课堂内容比较枯燥,不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

③学生没有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④ 不适应老师的教学风格或不喜欢老师,影响听课;

战略:

①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教学,课堂上采用较为直观的教学方法,如新鲜、有趣、形象、生动的事物,吸引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②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内在动力。 通过评价和外部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提供及时、积极的反馈; 鼓励小学生积极提问,激发学习动力和兴趣;

③帮助学生课前调整情绪,有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是听好课的基础;

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写下不懂的问题,带着问题听课。

⑤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小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小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

6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7 成功与失败的归因理论

一个持续失败并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和不可控因素(即能力)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 因此,正确的归因应该是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即努力程度)。 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归因,引导学生将失败或成功归因于努力程度而不是能力。

8 学习迁移理论

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正向促进作用;

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前向迁移:之前的学习对后续学习的影响;

反向迁移:后续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9 新课程背景下的评价理念:

①在评价职能上,由筛选选拔转向发展为主;

②在评价对象上,由过度注重结果评价转向注重过程评价;

③在评价主体方面,要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信息多样化;

④关于评价结果,不仅要注重结果的准确性和公平性,更要强调评价结果的反馈和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认可和原有状态的改善;

⑤ 对评价内容各方面进行全面、全面的检查;

⑥ 在评价方式上,评价方式多样

⑦在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关系中,应强调平等、理解、互动,体现以人为本的主观评价的价值取向。

教学设计问题

(一)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知识点:

①修辞技巧:比喻、夸张、排比、反问、疑问、重复、陪衬;

②语言表达:准确、生动、简洁、连贯、得体;

③写作特点:

A。 表达特点:叙述性、议论性、抒情性、描述性、解释性;

b. 语言特点:语言清新、朴实、平实、活泼、幽默、含蓄等;

C。 结构特点:前后呼应,自始至终呼应,层层深入,开门见山,末露志向,细节恰当;

d. 表现手法:联想、想象、借古讽今、对比、衬托、伏笔伏笔、想扬则抑、想抑则抑等。

(二)教学目标设计

①知识技能:(核心知识和学科基础知识:单词和句子)

答题示范:掌握几个生词,准确读出几个生词的读音,抓住关键词和句子理解,注重语言积累,学会用课文中的单词造句。 情感地阅读课文并背诵哪一段。

②过程和方法:(学习环境、交流和体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学习方法)

作答示范:学习使用哪些写作技巧,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主要意思,学习和积累准确生动的语言; 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通过合作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掌握知识,同时获得与他人协作讨论学习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自然风光描写】:通过对自然风光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人物或事件】:通过对……的叙述或描述,表现出……的思想品质。 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习和培养课文中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环节设计题

题型一: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三个习题并说明设计意图。

设计主题1:用哪些词造句。

【设计意图】通过造句帮助学生理解关键词的含义,并学会用本课的单词写简单的句子。

设计题目2:让学生讨论哪些段落、里面写了什么、汉语语言组的形式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讨论文章的核心段落。 段落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掌握了文章的核心内容。

设计主题3:学生课后查找与课文相关的内容和材料,并在下节课分享给大家。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问题类型2:设计教学环节(问题设置如“根据要点设计链接、根据教学目标设计阅读链接、或者根据要求设计课堂导入环节”,答案必须结合课文内容)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刺激(引入方法:实物教具演示法、实验指导法、视听引入法、问题分析法、老旧引入法、悬念引入法、故事案例引入法、游戏活动引入法、宋谜语介绍方法等)

(1)间接导入: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提出要学习的主题,并将主题写在黑板上

(2)直接导入:开门见山,直接理清学习内容,将题目写在黑板上,提出学习要求,学习新课。

第二步:先读课文,整体感悟。

(1)朗读课文,寻找生词,引导学生读写。

①利用拼音、查字典、请同学、老师等正确认识生词,理解一些生词的含义。 ②根据课文长度和生词数量,适当设计组词、造句、背字体、指导写作的步骤。

(2)深入阅读课文。 引导学生正确、流畅、流畅地朗读课文。 (听力+阅读)

(三)谈收获,提出问题,初步掌握课文要点和主要内容

第三环节:学习、欣赏、体验情感

(1)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师生协作探索疑难问题

第四环节:总结与评价、拓展与延伸(课堂总结的方法包括:系统归纳、异同比较、集中总结、主题理解)。 在总结和评估课文后,引导学生通过问题扩展知识。

标签: 简述 答题 德育 迁移 导入

发表评论 (已有1条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