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首破千万人总量创历史新高

91百科网 79 0

又到了毕业季。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1000万人,总数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稳就业的重中之重。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就业压力也在加大。 大学毕业生能安心就业吗? 如何克服当前就业压力? 各项政策措施如何帮助毕业生就业? 还存在哪些困难?

记者近日采访了15所高校的52名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调查。 15所大学分布在北京、天津、上海、福建、湖北、河南、山西等地; 毕业生52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24人、本科生26人,专业涉及文、理、工等专业。

目前,高校应届毕业生陆续开始离校。 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格外引人关注:一是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创历史之最,达到1076万人; 其次,COVID-19疫情改变了就业方式和就业需求,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直接影响。

大学生就业难在于提高就业率,更在于提高就业满意度。 “一般都能找到工作,但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 这是记者采访的50多名毕业生的共同感受。 截至发稿,52名毕业生中,30人已就业,12人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6人尚未确定最终职位,3人准备继续复习考研,1人已联系出国留学。 。

疫情影响了就业方式和就业需求,但没有动摇大学生就业信心

疫情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直接体现在就业方式的变化。 网络招聘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依据。 中央民族大学毕业生马小可开玩笑说:“线下招聘少了,互联网是我们找工作最大的依靠。”

疫情改变了传统的招聘方式,招聘的大部分环节,如笔试、面试,都调整为线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毕业生严秀春说,她参加了20多场招聘考试,全部都是网上笔试。

在疫情防控的情况下,网上考试在一定程度上让毕业生找工作变得更加容易,但也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 中央民族大学硕士毕业生褚雨桐表示,学生在网上考试时遇到软件故障、无法输入汉字等问题,可能会影响考试成绩。 中国传媒大学高田表示,为了保证笔试、面试时周围环境干净整洁,一些学生去酒店预订房间,这增加了额外的费用。 一些高校不得不将会议室等场所改造成“直播间”,方便学生在线考试。

受疫情影响,部分实习也改为线上。 北京理工大学的黄伯川被安排到县城实习三个月。 她说,“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不能去当地,所以我在做线上实习,主要是帮忙处理一些电子文档,这种实习和现场工作有很大不同。”

疫情造成的出行不便,也增加了大学生就业困难。 天津师范大学的周妮告诉记者,她的一位同学收到了天津当地几家公司的通知,但要求申请者参加线下笔试和面试。 该同学因疫情滞留在山东老家,无法参加此次招聘考试。 北京工商大学毕业生车璐正在一家公司进行岗前实习。 但由于学校实施疫情控制,进出不方便,他只好在公司附近租了一套房子。 “房租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她说。

疫情一再导致不少招聘考试特别是公务员考试推迟,让应届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毕业生孙嘉轩曾多次参加公务员考试,有的入围面试,但迟迟不组织面试让她心里忐忑不安。 进入7月,随着各地逐步明确公务员录用考试时间,这种焦虑情绪得到缓解。

北京理工大学毕业生李畅的毕业论文题为《疫情影响下的大学生就业意愿》。 通过校园访谈和问卷调查,她得出这样的结论:“72.25%的受访者认为疫情对就业选择产生了影响(64.16%认为有一定影响,8.09%认为影响很大),只有不到30%的受访者认为没有影响。 认为有影响的大学生中,80.8%的人更加关注就业稳定性,68%的学生对就业形势感到担忧。 但有22.4%的大学生认为,疫情过后,社会需要更多。 人才方面,大学生会有优势。”

李畅说,“这说明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选择认真、深入思考,始终保持信心。” 在调研采访中,记者时常感受到这些年轻人的自信和责任。 河南科技大学本科生齐利雷说:“经济社会发展总是波浪式前进,国民经济强大的韧性和光明的前景是我们就业最大的信心。有困难的时候,迎难而上。”勇往直前,才是年轻人该有的样子。”

就业信息渠道丰富,但覆盖面有待提高

近年来,不少高校建立了完善的就业信息渠道。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途径有很多。 高校就业指导部门持续发布就业信息; 辅导员和老师会及时向学生转发各种信息,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学校将组织不同类型的讲座和推介会,帮助大学生和就业单位面对面了解; 许多招聘网站也会推出直接服务应届毕业生就业的渠道。 应届毕业生也会主动关注目标行业或单位的官方网站,获取招聘信息。 他们还可以从亲友那里获得就业信息和具体帮助。

尽管信息渠道如此丰富,但不少毕业生仍感就业信息有效覆盖不足。

福建师范大学国际商务硕士毕业生何青想在上海一家与自己专业相匹配的外贸公司找到一份工作。 她最初遇到的麻烦是学校提供的信息有限。 由于学校是师范院校,教育方面的就业信息较多,但与她专业相关的就业信息相对不足。 近年来,高校学科建设不断扩大,不少高校的专业设置越来越全面。 但就业信息与专业设置不同步,无法满足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需求。

曲文亚,湖北经济学院硕士毕业生。 她想回老家河南找工作,但在收集就业信息时又遇到了麻烦: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大多在湖北,很少涉及河南。 她说:“对于像我这样想要出国工作或者回家乡的学生来说,学校提供的信息选择很少,我们只能通过互联网或者企业网站查找信息、提交简历。” 近年来,各类学校和地方高校打破地域限制,大多面向全国招生。 但在提供就业信息时存在地域覆盖不够的问题。 学校在收集和宣传就业信息时,仍然关注本地或周边信息。 很多学生都遇到过曲文雅的烦恼。 记者采访的30名已确定就业岗位的毕业生中,有21人到校外打工。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遇到了在学校无法获得足够有效信息的问题。 问题。

网络没有国界。 每到就业季,不少毕业生都会到各高校网站浏览就业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就业信息不齐全的不足。 高天表示,不同高校就业信息网发布的信息侧重点有所不同。 但他发现,一些高校就业信息网站只对同校学生开放。 就业信息不出“校门”,其他学校的学生也不得分享。 他表示,就业信息不存在直接竞争。 如果高校之间能够实现信息共享,将更有利于大学生就业。

就业信息是一种个性化的信息需求,每个人的需求都不同。 这种个性化需求很难完全满足。 虽然高校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学生收集就业信息,但仍然存在覆盖不全、专业针对性不强的问题。 更多的信息、更广泛的覆盖面是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前提。 北京理工大学毕业生唐小艺建议,通过举办区域性、专业性的招聘会,可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就业信息。 河南科技大学王宇航建议,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应将实习与就业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为学生到有就业意向的企业实习创造机会,增进学生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了解,实现产学结合。 。 这些措施可以缓解就业信息不足的问题。

职业规划不明确加剧就业困惑折射大学生自我意识不足

迷茫是很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普遍感受。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李毅感叹,“困惑是就业的最大障碍”。

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简历的“一键海外投资”。 记者采访的52名大学毕业生中,提交简历的少者有十几份,最多的是提交了400多份简历。 当大学生看到相关招聘信息时,他们就会“投资”,一项投资可以带来数百个就业机会。

混乱的背后是大学生职业规划的不明确。 李毅表示,大多数应届毕业生都是第一次进入社会,对目标行业没有清晰的认识。 即使选择了行业,也会面临行业细分、岗位职责不明确等困惑。 高天说,找工作时,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跑。

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反映了大学生自我认知的错位。 很多应届毕业生毕业时,并没有做好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心理准备。 华东政法大学本科生李翔告诉记者,本科生第一次找工作,遇到了障碍,心理压力前所未有。 她说,能考上大学就是学习成功的证明。 当这种成功感遇到找工作的困难时,挫败感就会被放大。 华东政法大学董成刚在就业过程中认识到,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必须跟上成长的步伐。 他表示,从毕业到就业的转变,是从单一学生角色向社会多重角色的转变。 如果你的自我意识还停留在学生阶段,遇到困难就会焦虑。

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就业前的重要准备工作,而这恰恰是一些高校教学中所欠缺的。 河南科技大学毕业生邢一丹表示,高校教师大多具有丰富的学术经历和经历。 他们在鼓励学生继续学业时熟路,但在引导学生找工作时却“先天不足”。 学校虽然也开设就业指导班,但其作用和成效还有待提高。 有的学生甚至通过电视剧的情节来了解职场,其中包含了太多的理想主义元素。 高天表示,大学职业教育过于理想化,但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 他希望大学职业教育能够告诉学生,没有任何一份工作能够让人完全满意。 重要的是要学会调整自己,找到自己的兴趣,并坚持从事看似不那么完美的工作。

许多大学生通过实习来解决职业规划问题。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洪建如曾在一家大型新闻网站实习,做过三个月的舆情分析师。 这段经历让他了解了舆情分析师的新岗位,也为就业提供了新思路。 张文欣,福建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本科就读于农业大学,硕士专业为国际商务。 在信息研究中心实习后,她发现自己对数据分析感兴趣,更喜欢实际操作。 因此,她在求职时就瞄准了这个方向,最终加入了成都的一家公司,担任数据运营职位。 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专业本科生黄晨睿在苏州一家汽车公司实习了一个月。 他说:“实习让我了解了这个行业,现在我想加入一家客车制造公司。”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许多大学生在学生时代就亲身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 他们建议增加实习时间,尽可能多地参加各个岗位的实习,以增强对各个行业的了解。 他们也希望高校的专业教育能够更多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尽快明确就业方向、明确职业规划。

基层有广阔的就业空间,但大学生走向基层只有一条路。

“是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家乡找工作,是像我这样从外地来到大城市的学生毕业时面临的问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毕业生魏子琪说。和商业。

基层就业空间广阔,到基层去是很多大学生的毕业选择。 楚雨桐选择在中部某省的文化旅游部门工作。 她表示,大学生就业最重要的是考虑自己未来的发展。 只有适合自己专业、有发展空间的职位才是令人满意的。 几经周折,华东政法大学的何晨告别上海,回到广西积极寻找就业机会。 她说,“到基层工作,支援家乡,是大学生应该认真考虑的一个方向。”

各地的人才引进政策对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有很强的吸引力。 来自广西的女孩唐晓怡今年从北京理工大学毕业,决心去杭州找专业的工作。 经过一番努力,她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于是她选择了在宁波余姚市的一家公司找到工作。 我原本想从事研发工作,但最终签了一份测试工程师的合同。 尽管经历了这么多的变化,她仍然表示对自己的工作还是比较满意的。 “我选择浙江是因为人才引进政策对我更有吸引力。”

基层就业政策是吸引大学生下基层的重要动力。 “三支一扶”计划、选拔生等政策,为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尽管如此,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基层就业渠道单一、大学生对基层了解不够等因素,拖慢了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步伐。

考试选拔是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重要途径。 有学生表示,目前基层就业渠道还是有些有限。 如果能开辟更多的途径,很多毕业生还是会选择到基层去。 云南女孩严秀春从云南大理某乡镇考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完成大学和研究生学业后,她想回到家乡服务。 但由于考试等原因,她回家乡就业的愿望可能无法实现,所以她不得不进入北京的一家会计师事务所。 她表示,如果有机会,她还是愿意回到家乡发展。

近几年毕业的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甚至2000后。 他们中的很多人从小生活在城市,对草根生活缺乏直观的认识和切身体会。 华东政法大学刘士姣表示:“我们这一代大学生是在相对优越的环境中长大的,他们大多没有直接接触过基层生活,特别是农村生活。有些人对基层有刻板印象。” “生活条件差,生活艰苦,不愿意到基层工作。”华东政法大学硕士毕业生陈志贤说,不少学生被选拔转学。但他们对基层确实了解不多。 大学生认识基层干部往往是通过媒体宣传,很多宣传报道都围绕“艰苦朴素”“无私奉献”等关键词,这让少数学生对基层工作的困难和艰辛产生了畏惧心理。

大学生到基层后,有哪些明确的培养计划,如何得到思想关怀,生活状况又如何? 这些都是应届毕业生关心的问题。 福建师范大学毕业生李伟表示,“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基层就业举措在大学生中家喻户晓。 然而,过去通过这些措施到基层就业的学生情况如何,遇到了哪些困难? 大学生对此普遍知之甚少。 持续关注和介绍已在基层就业的学生的后续情况,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就业指导。

基层天地广阔,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既是拓宽就业渠道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还需要营造社会氛围。

记者:魏永刚

制片人:刘志奇

审稿人:张谦

标签: 大学 实习证明 大学生 求职 实习经验

发表评论 (已有1条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