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东林:不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问题

91百科网 53 0

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教育

韩东林/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教育迎来了大发展时期。 不仅义务教育普及,上大学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且由于片面追求高等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方式单一,不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个别学生跳楼、割腕自杀等极端现象时有发生。 这些事情的发生绝非偶然。 问题的出现可能是由于社会原因、家庭原因或学校原因。 原因也可能是三者中的共同原因,给孩子的心理蒙上了阴影,久而久之就滋生了心理疾病,走向了极端。 孩子就是一个家庭。 当一个家庭失去孩子时,就会失去希望和欢乐。 这也给社会带来了问题,所以教育工作者不能忽视这个问题。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问题,是我们教育的责任。 对于出现心理疾病的学生,一定要及早发现,督促他们及早接受治疗,避免悲剧发生。 这也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呢? 下面我根据自己的经验分享一些意见,帮助班主任识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

1、敏锐的眼睛观察识别。 观察法是最原始的方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他们的行为往往会表现出来。 比如,一个原本很活泼的孩子突然变得沉默寡言,一个低调的孩子突然开始大声说话,一个正常的孩子突然不再加入群体,一个学生总是独自发呆,学生总是躲避老师的目光等等。从这些现象中,基本可以判断学生的心理是否发生了变化,是正常的心理波动,还是存在心理阴影,甚至是心理障碍。 我们不能仅根据现象就得出关于疾病的结论。 我们需要走近学生,了解他们。

2、与学生密切沟通。 想要了解学生,就需要沟通。 前苏联作家文·卡维林曾说过:“心与心的对话是灵魂的展示”。 可见,交谈和交流需要真诚,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爱,知道老师和你的交流是真诚的,只有这样才能敞开心扉,但要引导学生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心理问题,也需要艺术。 梁实秋说:“对话就像作文一样,有主题、有草稿、有层次、有开头和结尾,不能语无伦次。”所以我们在和学生对话之前需要先备课。 我们的话题是什么?”我们如何引导学生谈论问题?哪些话题会刺激学生,在交流中需要避免等等。精心设计的对话,再加上我们在对话过程中的观察,就会对问题有一个粗略的判断。学生普遍的心理波动或心理扭曲,但我们可以为您的孩子下结论吗?不,我们不是专业的心理老师,我们对现象的理解可能不准确,我们需要在掌握之后与心理老师进行沟通。第一手的信息,心理老师会根据这些信息做出一个粗略的判断,让心理老师决定下一步该怎么做,需要让心理老师主动和学生沟通。

韩东林:不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 心理学 第1张

3.心理老师的协助。 每个人的能力都有短板,老师也不例外。 在处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方面,老师也不是万能的。 合格的心理咨询师不仅掌握心理教育知识,还具备辨别心理活动的能力。 ,并具有一定的生理学和医学知识。 他们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有更多的经验和方法,所以在工作中一定要寻求他们的帮助。 但我们能简单地带领学生去找心理咨询师吗? 绝对不。 这样的处理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给没有心理疾病的学生造成心理阴影。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必须有技巧。 有两个建议:第一,安排一次偶遇。 如果不确定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心理老师沟通后,可以联系学生到操场上谈心,偶遇心理老师,一起聊天。 心理老师会设计问题,通过三人问答对学生做出判断; 2、就是安排问题。 根据所学知识,与心理咨询师沟通,让心理咨询师根据情况给学生出一套心理评估题,让学生做,然后带到心理咨询师那里进行批改,最后对学生做出判断。 。 通过这两种方法,心理咨询师基本上对学生有了初步的了解。 如果学生的心理问题不严重,我们可以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让学生走出心理阴影,变得健康。 康成功介绍,如果学生心理问题比较严重,心理咨询师也无能为力,就需要找专门的社会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一般来说,家长对心理教育的了解较少,很难认识到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因此老师需要与他们进行沟通。 家长们,达成共识,积极治疗。

4、与家长沟通解决问题。 如上所述,由于家长对心理问题认识不足,过分关心学习成绩,孩子暂时放弃学习,到医疗机构看心理疾病。 大多数家长都反对。 与家长沟通形成共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那么如何与家长沟通呢? 我有以下三点建议:一是把重点讲清楚,让他们注意。 如今,网络上有很多因心理问题引发悲剧的案例和视频。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找到一些类似的案例或视频,让家长先看,不要谈论问题。 当他们受到心理震撼之后,他们就可以谈论孩子最近的过去。 表现,这段时间我结合心理咨询师所做的工作,孩子很担心,怎么办? 让父母知道你和他们一样担心这件事。 这会让你和父母站在同一个起点,父母也会愿意听你的建议。 二是把结果解释清楚,让他们放心。 父母担心的是孩子的未来。 他们的病能治好吗? 孩子还能上学吗? 解决了这些问题后,家长就不再着急了。 经过正规治疗,儿童的精神疾病一般是可以治愈的。 凭医院治疗结果和出院证明,即可为孩子申请返校。 家长担心的问题都解决了。 老师和家长都在为孩子竭尽全力。 如果他们感到安心,他们就会更加配合老师的工作。 三是把方法讲清楚,让他们主动。 治疗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不积极。 不能让孩子们自行其事。 在去看医生之前,家长一定要和家长沟通一下该怎么做。 家长应该放下手头的工作,多关心孩子,多花时间陪伴孩子,鼓励孩子积极配合治疗,认识到不需要治疗。 也许只需要一次治疗就可以完全康复,但不能因为看到治疗的痛苦就放弃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要充分预见到困难并采取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好的老师是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 现在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 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积极掌握一些心理知识,了解一些生理和医学知识,在处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时,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不仅可以避免心理问题学生的悲剧,而且也是为了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本期协调人|董庆祥

本期排版|王小涵

长园职业中等职业学校

标签: 心理健康 心理学

发表评论 (已有1条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