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董仲礼的演讲《教育的意义》引发了很多人对教育的思考。 孩子最需要的教育是什么? 两部教育纪录片今天推出,《火贼》和《教育能改变吗?》 》对中国当前的教育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包含了中国最新、最全面的教育理念。也许读完之后,您会清楚地了解您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以及我们孩子目前的教育状况脸。
火贼
人民网评价《火贼》:“邓康彦注重教育,他用纪录片呈现教育的病态和希望,用文字表达诉求和忧虑。图像是他对现象的直观记录,而文字是他对现象的直观记录。”屏幕之外的深入思考,邓康彦和他的团队关注的是宏观、深入的教育教材改革,家庭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华德福教育、课堂改革、公民教育、大学改革都在其中。他们的尊严、创造现代意识、健全人格是他所追求的教育目标,他关注那些活跃在基础教育一线的实践者,用十年的时间传播他们的“偷来的”火种。养树百年养人,采访与写作,塑造了延续“树人”教育传统的火盗肖像。
第一集:回归人类语言
什么是中文? 它不应该是一本枯燥到让人想烧掉的教科书,也不应该是一张试卷上的标准答案。 汉语是语言背后的思想和灵魂。 它教会人们如何成为一个资本“人”。 然而,如今的语文课质量却岌岌可危——
在上海,《收获》杂志主编叶凯发现,他的女儿正在成为垃圾教科书和病态课堂的受害者。 他刻苦写作,决心用自己的努力“对抗汉语”; 在江浙,20余名一线教师自愿聚集,致力于小学语文教材“找错”、“找茬”,自觉探索“现代公民理念下的语文教育”; 民间,文人回归民国,从旧教科书中吸收文字的力量和人性之美……
各种努力都是为了恢复汉语的本义——人类语言。
第二集:关爱童年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孩子在成年之前像孩子一样。
华德福教育源自德国,是一种让孩子为人生做好准备的教育——没有作业,没有考试。 它是书院、花园、菜园、家。 它“关爱孩子完整的童年”。
9月,开学季,来自杭州的独立教师郭初阳走进成都华德福学校,陪伴两个在机构教育中疲惫不堪的孩子。 为期一周的“试读”和“陪读”,孩子们将体验主流教育。 国外的另一种童年; 而对现行教育体系持怀疑态度的郭初阳将为我们讲解华德福教育的细节,并探讨其与主流教育融合的可能性。
孩子会选择华德福吗? 家长们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无论结果如何,都无法回避“给孩子一个美好童年”的命题。
第三集:天国之梯——贫困学生的出路
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坚信知识改变命运。 然而,今天,贫困户用来改门厅的楼梯却发出了“咔嚓”的声音——
他们是5800万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 他们是800万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农村孩子; 在垄断优质教育资源的超级小学、超级中学的门外,他们逐年消失,又逐年出现。 在田野里,或者在挤满农民工的火车上; 他们是一群在城市边缘徘徊的蚂蚁。 他们拥有大学文凭,却既无法“为父而战”,也无法掌握谋生的基本技能……
是什么让贫困学子的人生路越来越窄?
国家的变革正在加剧,但个人命运的变革却似乎陷入了停滞。 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已经成为中国社会难以承受的悲剧……
第四集:看田园
乡村是每个中国人的根。 改变农村落后的基础教育、修复乡村文化生态,需要民间力量具体、潜移默化、持之以恒的长期介入——
在严阳初的家乡,立人乡村图书馆扎根于一所普通的乡镇中学; 在陶行知的家乡,德胜鲁班木工学校向农民的孩子们张开怀抱……他们无一例外地践行着陶行知和颜阳初的信条: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
此刻,他们能改变的可能只是一个孩子、一所学校、一个村庄; 然而,他们一致认为,要想温暖世界,就必须先点燃火柴。
关注乡村,让贫困孩子仰望星空。
第5集:大学大学
英国教育家怀特海德说:在中学,学生应该在课桌上学习; 在大学里,他们应该站起来环顾四周。
2005年,诗人王小妮以大学教师的身份走上讲台。 她在那些年轻的脸上读到的是迷茫、迷茫、贫穷、冷漠……12年的应试教育已经把他们压扁了。 他们缺乏常识、自私、现实,对周围的世界漠不关心; 严峻的就业形势压制了他们的梦想,他们无法“站起来”,更无法“东张西望”……
刘道玉、钱立群、陈丹青、张明、周孝正、熊丙奇……大学里的知识分子纷纷抱怨制度之痛:官场、学术腐败、金钱和权力……在旧习的漩涡中和谩骂,人文精神荡然无存。
我该怎么做才能拯救你,我的大学?!
第6集:在路上——大学改革
20世纪80年代,樱花盛开的武汉大学率先释放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积极信号——学分制、双学位、助学贷款……一系列改革措施,闪耀着人性和人性的光辉,使刘道玉赢得了“武大蔡元培”的美誉;
20年后,在困难的泥潭中,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探索者们再次出发——
2012年9月,取得成功的南方科技大学正式开学。 当理想遇到现实,朱庆,这位理想主义总统能否将他主导的“去行政化”改革进行到底? 被贴上“实验品”标签的同学们如何开始截然不同的大学生活?
珠海联合国际学院,一所历经七年发展的“内地与香港合办大学”近日浮出水面。 徐嘉璐评价:“UIC已经成为清华、北大水平的大学”; 校长负责学校、教授治校、全英文教学、浸会大学文凭……“洋大学”的冲击波能否对内地大学产生“鲶鱼效应”,倒逼改革?国内的大学体系?
第7集:课堂风暴
没有讲台,老师“靠边站”,学生三五成群地聚集在黑板前,边写边讨论,教室门开着,来往的人络绎不绝——杜郎口中学,位于农村鲁西南大学的教学质量曾一度被诟病。 Too Poor几乎关门了,但现在它以其独特的“学生自主课堂”而闻名于教育界。
专家评价,“杜郎口模式”是课堂模式的革命性变革,是素质教育的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 质疑声表示,杜郎口并没有摆脱“应试导向”的刻板印象。
民间,“一线教育研究组”号称“点燃思想课堂”。 一线教师在各自的课堂上掀起了一场不同于杜郎口的学习革命;
该系统不是单一的。 或许,一场又一场的课堂风暴,将为中国教育创造一片晴空。
第8集:寻找马小平-人文教育
2012年1月16日,深圳中学语文老师马小平因脑癌去世。 北京大学教授钱立群感叹:马小平是他认识的老师中“最具世俗眼光的”,“堪称教育家”。 ”;
同年,官方组织的“寻找最美乡村女教师”活动在中央电视台引起高度关注。 与此同时,民间发起的“寻找活着的马小平”行动引发了教育界更深层次的行动。 一位评论人士表示,“寻找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耐人寻味”;
马小平是谁? 一个普通的中学老师,如何燃烧自己的生命,照亮自己的人文讲堂? 摄制组依次走过湘潭、东莞、深圳,学生、同事、朋友、女儿……在大家的情感讲述中,马小平的形象逐渐丰满,我们终于发现,他正是我们的老师。时代需要。
马小平走了,但“活着的马小平”来了。 他们将带我们的孩子重新获得人的尊严和教育的尊严……
第 9 集:在家上学
面对教育的现实困境,有人直面,有人妥协,有人选择逃避。
有一群孩子不需要上学。 客厅是他们的教室,父母是他们的老师。 他们自己安排时间和课程。 大部分不打算参加全国统一中考、高考; 而现代版的私立学校,一种“中西结合”的教育,正在造就着另一群孩子。 大多数私立学校的创始人都是成功的“在家上学的人”。 他们相信他们的成功可以复制。
支持者称:在家上学有利于个性发展; 反对者称:孩子需要朋友,“社交”仅在家里无法实现; 有关部门称:在家上学违反教育法; 教育专家表示:社会应该让在家上学合法化……
无论如何,在民间,各种新的教育正在兴起。 他们的未来可能比我们所能理解的更加丰富和深刻......
第10集:公民教育
美国现代公共教育运动之父霍勒斯·曼说:建立共和很容易,但造就共和公民却很难。 有识之士指出,公民意识的缺乏是中国与先进国家的最大差距。
在西方主流社会,公民课程已经开办了数百年。 在中国,公民教育在1949年后戛然而止。
2012年,在深圳,中央学校校长李庆明突然被“撤职”。 他在中央学校的公民教育实践引起了舆论的关注,也引起了争议; 在南京,崔武律师走进校园,以苹果为道具,向小学生讲解“公民”的内涵; 在上海,复旦大学研究生吴恒一次次利用网络向公众解读“公民责任”的空间……
公民教育何时正式进入中国中小学?
教育能改变吗?
纪录片《教育能否改变》采访了130名中外教育专业人士、政府官员、学生、家长,并与芬兰、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的教育进行了对比。 它有很强的影响力!
《教育能改变吗》第一集:《在起跑线上》
在中国目前的基础教育中,最让人困惑的一句话就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为了跑在起跑线上,孩子们苦不堪言,家长们疲惫不堪。 在中国,教育就像一条环环相扣的生物链。 生物链的顶端是大学。 从这一点开始,我们正在接近一个又一个环节。 于是,压力从高中、初中,一直持续到小学,甚至幼儿园。 一切的教育过程仿佛都成了高考的“预科班”。 与邻国日本等世界教育领先国家相比,中国的教育正在逆世界潮流而行。 这场“起跑线”之战值得深思。
《教育能改变吗》第二集:《学习革命》
“学习革命”是一个喊了十多年的口号。 从小学到中学、大学,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正在扼杀中国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当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被应试教育牢牢占据主导地位时,中国学校重建完整的学生评价和奖励体系变得异常困难。 芬兰的基础教育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 它的知识能帮助中国的教育吗? 随着教育改革的兴起,各种各样的方案诞生了,但什么样的方案是有效的呢?
《教育能改变吗》第3集:《公平的困惑》
30年来,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成功。 然而,巨大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分化,使中国教育面临公平问题。 农村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教育质量低,教育薄弱或空虚。 希望工程帮助数百万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但并不能解决中国所有农村教育问题。 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命运构成了我国教育公平的新短板和困境。 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如何实现教育公平?
《教育能改变吗》第4集:《高考的改变》
三十年前,公平的考试取代了用出身和阶级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个人的能力得到了认可。 三十年过去了,面对日益多元化的社会需求,人们不再满足于“一试决定终身”的人才选拔方式。 社会希望用更加人性化的方式选拔人才。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呼吁改革传统的高考制度。 除了高考之外,还有一个途径却被中国大多数学生和家长忽视,那就是接受职业教育。 然而,在一个历来崇尚“学而优则仕”的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
《教育能改变吗?》 第五集《大学危机》
中国公众对大学教育越来越失望。 就业难、急于考公务员、大学生职业选择与现实脱节,暴露了大学教育的弊端: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滞后、培养模式单一、教师忙于论文忽视教学,学生普遍感到困惑。 、缺乏独立思考和能力。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让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大学校园,而从大学校园中走出的“合格公民”却越来越少。 如何找回失去的大学精神?
《教育能改变吗?》 第六集《重新开始》
中国教育如何与世界教育潮流接轨? 如何回归教育本源? 今天,无论是政府、学校、教育工作者,还是学生及其家庭,都需要在科学发展观新视野下坚定对华文教育的信心,重新定义华文教育的坐标,树立“育人”的原则。 “基本”教育价值观把培养个性化的人作为教育的最终归宿。
如何免费获得
发送“教育”至“一线新教育”后台获取
附件:如不会发送,请添加编辑微信Muxin100。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