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新青年)苏怡莫相忘,且行且珍惜

91百科网 62 0

苏怡睿,台北大学经济系2013级本科生,2016年7/4-8/30在上海金外滩发展有限公司实习,现为台北大学经济学院交换生学习南开大学经济学.

编者注

台海两岸的和平发展需要理性沟通、相互尊重。 表达与倾听、思考与理解、求同存异才是正确的沟通方式。

【海峡新青年】是台港澳法律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推出的新版块。 我们希望在这个版块中,海峡两岸的新一代能够畅谈心中的海峡彼岸,讲述他们一路走来所做的、所感的、所见的、所听的、所想的、所得到的。 每一篇文字里,那些美好的邂逅,琐碎的心情,或心悸或心碎的情怀,都是专属的回忆。

青山不变,绿水长流。

分开时不要忘记彼此,保留并珍惜。

台北姑娘在上海

来到上海,我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小苏”。

实习公司

早在四月份,中考如火如荼的时候,我就收到了“2016年京沪实习团”的报名信息。 我很犹豫要不要报名。 我担心自己的专业能力不够,怀疑自己是否可以在其他地方独自生活。 我放弃了在台湾的实习机会……我看着写好的简历却不敢按发送键。

我每天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当我几乎决定留在台湾时,我的邮箱里出现了一封老师的来信。 内容很长,我记不太清了,但有一段话让我毅然踏上了这次原本不在计划之内的上海实习。 老师是这样说的:“不要去想你是否准备好了,因为人生中永远不会有一个时刻是你准备好了的。” 于是,2016年暑假,我来到上海,在金外滩国际广场资产管理公司担任物业经理。

当我得知自己被录用这个职位时,其实更多的是不安而不是高兴,因为我从来没有接触过房地产行业或物业管理。 这对我来说是完全未知的领域。 由于对工作内容不熟悉,在台湾的时候收集了很多物业管理的资料。 物业管理,维基百科的解释:房屋或其建筑设备的维护,例如:确认各层的电源开关等。两个月前,我认为物业管理只是保安和清洁;现在,我认为物业管理只是保安和清洁。 两个月后,我对物业管理有了更深的认识。

进入21世纪,使用人工检查已经非常不合时宜了。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完善建筑的能耗平台。 通过该平台,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建筑物的信息。 平台中的预警系统可以让管理人员获取第一手信息并快速处理。

大数据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但仅仅收集数据是不够的。 只有经过分析,数据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我的第二个工作是利用能耗平台上的数据,分析各个楼层、时间段的用电量趋势,找出是异常还是正常,这样以后的用电量就可以更加准确。

作为办公楼的业主,您应该对大楼内的设施有清楚的了解。 我的第三项工作是与工程部的同事一起建立设备库存。 看着从未见过的大楼平面图,进入大楼的设备间,这些第一次的经历是非常难得和宝贵的。 为了让我对公司的运营有更深入的了解,经理特意安排我参与市场部的季报撰写。 我考察了黄浦区和外滩的写字楼,也对自己的写字楼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东方

明亮的

珠子

除了工作上的收获,我还利用周末的时间去上海的各个角落旅行,用心生活在上海的每一天。 璀璨夺目的陆家嘴、低调奢华的外滩、安静祥和的武康路、繁华的南京步行街、令人叹为观止的人民广场交友角、回归自然的崇明岛、古色古香的南翔老街、大大小小的弄堂都在那里。 我留下的脚印。

与大多数台湾大学生相比,我有相对丰富的大陆交流经验。 原本以为自己能很快融入,但花了一段时间后,还是觉得自己还是隔着一层纱,还是格格不入。 突然间,我深深地明白了什么是“亚洲孤儿”。 离开台湾的大大小小的东西,在上海都找不到立足点,无法脚踏实地地融入。 我可以告诉你这里每天发生的大事,甚至未来的计划,但我对同事间常见的八卦或流行趋势一无所知。

我曾经以为说一口带有台湾口音的普通话是一个很好的武器,而且总是被夸它听起来多么好听。 但这一次,我却碰上了砖墙。 尽管我说的是普通话,但对方听不懂我的意思。 海峡两岸使用的术语也有很大不同,很多发音和用法都有很大不同。 起初,我对写简体字和用拼音输入法打字非常抵触。 我对繁体字感到莫名的自豪,但我却始终无法向主管提交繁体文件。 我不能因为不会拼音输入而拒绝工作,所以我强迫自己在聊天时使用拼音和电脑拼音。 输入法也被删除。 和同事聊天的时候我学会了当地方言。 一开始说起来感觉很别扭,现在说得很自然了。

上海足迹

“不要用台湾人的思维来看待大陆。” 我一直以为我很成功。 事实上,没有人能够在短时间内抛弃现有的价值观。 当我看到连上海的街道依然肮脏、缺乏交通秩序、排队观念不深入人心等不文明现象时,我仍然暗暗鄙视。 但事实上,我只看到了表象,并没有思考这些现象的根源以及背后社会快速进步的轨迹。

和朋友

一起

既然我来到了这里,我想带走一些东西,留下一些东西。 也许两个月的时间还不足以让我理解深刻或者我不够细心。 我仍然站在这个圈子之外,看圈子里的人和事,而不是成为圈子里的一员。 我来了,我看见了,我还没有征服。 幸运的是,在认识大陆的过程中,我认识了很多可爱、友善的朋友。 如果不是他们,我想我也不会来得这么频繁!

两个月的时间悄无声息地过去了,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安静得让人在最后一刻都没有意识到他已经回到台湾了。 时间虽然不长,但对于一个城市简单、基本的了解已经足够了。 坐地铁,用微信,打滴滴,早餐吃四大金刚,逛淘宝,看央视,写速记,查朋友圈,办当地银行卡,用长电话号码,吃饭看大众点评。 当我听到有关上海的消息时,我会更加仔细地倾听; 我会说一两句不地道的上海话; 我会用与别人不同的简体字来写。

如果我的人生是一本书,一定有一个关于精彩上海的章节,我期待着这个精彩故事的延续。 我会记住上海的风景,更会记住上海的人。

标签: 上海 大楼 两岸 物业 圈子

发表评论 (已有39177条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