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两颗星星虽然相爱,却无奈相隔银河。 庆幸的是,中国人历来对悲剧抱有怜悯之心,所以为了不让他们承受相思之苦,便出现了“鹊桥相会”的传说。
黑鹊填满了河水,架起了一座桥,渡过了织女。 ——西汉刘安《淮南子》
织女要在七夕过河,以喜鹊为桥。 相传初七那天,所有的喜鹊头都无缘无故地坤(kūn),因为他们用梁渡了织女。 ——应劭《东汉风俗》
晨牛织女的爱情神话在汉代就开始形成。 魏晋六代时广泛流传,多见于文人笔下。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文人一旦介入一切事情,必然会火上浇油,产生嫉妒。 然而,如果没有这种文人情怀,生活肯定会乏味。
晨牛为夫,织女为妻。 河鼓边到处可见织女和牵牛星的身影,7月7日还可以看到她们的身影。 ——魏曹植《九颂》
东晋钱宝在《搜神记》中做了一件常见的事,强行把牵牛花和织女从天上拉下来,附着在人间。 这是汉代孝子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
到了南北朝时期,任昉在《述异记》中记载的故事情节已经更加曲折:“江东有一位美女,天帝之子,那些用女工年复一年辛苦劳作,织成云丝衣裳的人,劳作中毫无欢乐,无暇整理容貌,天帝怜惜他,娶了他。从此,他荒废了织布,贪图享乐,皇帝生气了,每年都会责怪他一次。”
唐诗宋词自然少不了这个题材,各界名人都曾撰文。
《秋夜》
唐杜牧
银烛秋光清冷画屏,轻扇扇动流萤。
夜天冷如水,躺着看牵牛星和织女星。
《鹊桥仙·闲云使无知》
北宋秦观
薄云作诡计,飞星散播仇恨,银人远在黑暗中。
金风玉露一旦相遇,将赢得世间无数人。
柔情似水,美好时光如梦,归途不忍看鹊桥。
两个人的爱情如果能够天长地久,又怎能日日夜夜呢?
时光荏苒,故事不断发展,但无论剧情如何曲折,晨牛和织女始终不忘初心。
至今,《中国神话传说词典》(袁科1985)对晨牛和织女的描述最为详细。
织女是天帝和王母娘娘的孙女。 闲暇时,她经常和其他仙女一起沐浴在银河之中。 牛郎是下面一个贫穷的孤儿,经常受到兄弟嫂子的虐待,被送给一头老牛,让他可以自己创业。 那时,天地相距不远,银河系与凡间相连。 牛郎听从老牛的吩咐,到银河去偷织女的天衣。 织女去不了,就成了牛郎的妻子。 几年后,他们生下了一儿一女。 男耕女织,过着幸福的生活。 不料,天帝知道此事后,非常愤怒,立即派神灵去抓捕织女。 太后、太后也因惧怕神灵而与他们同行。 织女被抓去了天堂,但牛郎不被允许上去。 她和孩子们仰望天空,失声痛哭。 当时,老牛生命垂危,他死后请牛郎剖开他的皮衣,这样他就可以升天了。 正如牛郎所说,他和他的孩子们去了天堂。 使者已经追上了织女,王母娘娘突然从头上拔下金钗,凭空一拉,掀起层层浪花,卷入银河。 牛郎织女隔河相望。 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哭泣。 后来,天帝终于被感动了,允许他们每年7月7日在鹊桥相会一次。
袁克(1916-2001),四川新都人,神话学家。
3.晒太阳的老习惯
夏天雨水多,特别是南方,衣服容易受潮发霉。 进入农历七月,已然入秋,雨水少,阳光好,最适合晒太阳。 因此,七月初七作为节日,最早的习俗就是晒书、晒衣服。
西汉武帝时期,在皇家庭院内特意修建了“揭衣亭”,每年7月7日暴露皇家藏书和衣物。
太液池西有武帝露衣亭。 7月7日,宫女们要上亭露衣服。 ——宋不子《养元元术》
七月七日,制曲、贺兰丸、蜀漆丸,取出经书、衣服。 ——东汉崔湜《四民月令》
这种晒太阳的习俗本来很平常,但是当它发生在魏晋时期的名人身上时,就变得很有趣了。 这里就选两个吧,一个是阮咸,一个是郝龙,都是野性不羁的人。
据说,阮咸小时候,由于家境贫困,7月7日家里没有东西可以晒。 而同村的其他阮家却十分富有,院落里都铺满了锦缎。 不过,阮咸这孩子却并不自卑。 而是找了一根长竹竿,将平时穿的大内裤绑在竹竿顶端,高高地竖在院子里。 邻居们见状,都很惊讶,问为什么会这样。 阮咸笑道:“也不能免俗啊!”
阮咸,字仲荣。 七月初七,阮家大院的锦绣风光,无非是锦绣。 西安时,用长杆竖立将军角,并在宫廷内放置大布牛鼻片。 他说避不开海关,用耳朵聊天。 ——东晋戴逵《竹林七贤论》
7月7日当天,另一位家境并不富裕、没什么可炫耀的著名学者郝龙,居然掀起了衣服,露出了肚子,美其名曰“秀书”。 他就是这么任性!
7月7日,郝龙看到邻居们都在晒衣服,就仰面躺下,在云端晒书。 ——南朝刘义清《世说新语》
可见,魏晋时期,这种风俗已经流传甚广,大家都无法回避。
4. 祷告的诞生
曝光在民间流行的同时,7月7日的风俗习惯也在慢慢演变。 早在东汉时期,7月7日白天贴书后,活动就继续到晚上。
晚上,院子里摆起香案,摆上瓜果、酒肉、针线,烧香祈求晨牛织女二神,许愿。 这就是后人相传的7月7日“守夜祈福”,与牵牛花、织女有关。
七月初七,揭经,摆酒蜜饯,席上撒香粉,向河鼓、织女祈福。 据说这两位星神将会相遇,守夜人有自己的私心。 ——东汉崔湜《四民月令》
三国时期吴人周处(238-299)所著的《风土记》,对这一习俗有详细的记载。
七月初七,晚上,院子里摆几场酒席,用时令水果酿酒,酒席上撒上香粉,祭祀河鼓织女。 据说这两位星神将会相遇,守夜人有自己的私心。 有些人可能会看到天空中有白色的能量,就像大地和河流的涟漪,光华有五种颜色,这就是回应。 见到的人都会礼拜许愿,乞求富贵长寿,无子则乞子。 你只能祈求一件事,但不能同时祈求两件事。 花了三年时间才得到这个消息。 受其影响的人还不少。
《七月七日织女诗》
金素妍
筵席尚未结束,晨曦照芙蓉。
可惜夜短,耽误长。
南北朝时期,“七夕”这个名称开始出现,逐渐取代“七月七日”。 名称的改变也意味着这个节日的焦点已经从白天转变为夜间。 也许白天晒书晒衣服没有太大的乐趣,但晚上看月亮,聊星星,给早牛织女送上私人祝福,却是满满的情怀!
此时的文人墨客也坐不住了,“七夕赋诗”很快就成为了配合节日的一大文学潮流。 据唐代欧阳询所著的《艺文集》记载,上至皇帝,下至普通文人墨客,都竞相写“七夕诗”。
“中国情人节”
唐·李商隐
鸾扇斜分凤翼,鹊过星桥飞回。
争取世间永远的分离,换来年年的到来。
5、乞巧的出现
织女虽然是天之孙,有自己的职业,但她的拿手好戏毕竟是编织。 于是,在七夕的晚上,我向织女祈福。 我想织女也帮不了各种个人的愿望。 她不是观世音菩萨。 但向织女祈求一个愿望是绝对没有问题的,那就是织女的本事。
同时,因为宫中也非常热衷七夕习俗,但皇帝却从来不让宫女祈福,所以宫女们只能祈求美人的手艺,皇帝一家人也乐此不疲。支持它。 毕竟皇帝的服饰可不一般。 裁缝可以胜任这项工作。
人们似乎也觉得,仅仅为七夕祈祷还不够,他们需要想出一些有趣的事情。 于是,在祈福的同时,就逐渐产生了“乞巧”的习俗。
汉代蔡女于7月7日将七孔针刺入开金塔,并学会了如何做。 ——西汉刘歆《西京杂记》
七夕乞讨的习俗是西汉时期在长安形成的。 自魏晋南北朝流传下来,盛行于唐宋时期。 从皇宫到百姓,人们都会在七夕之夜在庭院里搭建一座五彩塔,祈福、赏月、画线、穿针,蔚为壮观。
“乞求技能”
唐林杰
今晚七夕,看蓝天牵牛织女过江桥。
家家户户祈福,望着秋月,身披万万红丝线。
乞技能,“乞”就是乞讨,所求的不一定能得到。 于是,七夕之夜,万千少女一起向织女乞讨。 织女没有那么耐心,不会满足所有人的愿望。
然而,怎样才能获得织女的红色智慧和成功愿望呢? 当然,有一定的判断标准。 最常见的是用五色线在彩楼上穿七孔针。 只有能够顺利渡过的人,才能得到织女的祝福。
然而,对于古代精通娼妓的女子来说,穿针引线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吗? 其实并非如此,因为七月初七是上弦月,月色漆黑,想要将一根线穿过七个孔,着实不容易。
另一种方法是捉一些小蜘蛛,放在锦盒里。 第二天,谁的蜘蛛在盒子里结网,谁就获得了织女的智慧。 做过网的人还应该观察一下网是否是圆的。 网越完美,得到织女的加持就越多,功力也就越强大。 虽然这没有科学依据,但这里很有趣。
宫殿用锦缎建成,高百尺,可容数十人。 酒煮瓜果,设座拜牛女二星。 有人一有机会,就奏起清商曲,尽享宴席,名曰乞巧楼。
7月7日每晚,皇帝与妃嫔都会在华清宫设宴。 当时,宫女们正在宫廷上摆着瓜果酒菜,向牵牛花和织女星求恩。 他们还把蜘蛛分别装在小盒子里,天亮的时候把网打开,看看蜘蛛网有多密,以为自己发现了一个巧妙的窍门:密者较聪明,疏者较不聪明。 。 人们也效仿同样的做法。 ——五朝王人玉《开元天宝遗传》
同时,七夕前后,人们需要乞讨技艺的东西很多,于是“巧巧集市”应运而生。 通过出售各种瓜果、酒、晒、针、线等物品,实际上刺激了经济增长。
东京盘楼前有一个乞讨市场,出售乞讨物品。 从七月初一开始,马车喧闹声就多了。 七夕节前两三天,车马不再出动,夜里散去。 其次,丽景、保康、长河门外、木勤、广勤宅前,也有乞讨市场。 ——宋·陆元明《岁月杂记》
乞讨巧物的习俗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 虽然没有唐宋时期那么热闹,但也衍生出一些其他有趣的事情。 明末清初屈大均在其《广东新语》中记载了广州乞讨的习俗。
农历七月初七,有七娘会,人们乞讨灵物,沐浴太阳圣水。 一艘用茉莉花和茉莉花编成的高尾小船,以绿色的羽毛为华盖,行驶在沉香池上,看上去就像一颗星星。
清代还衍生出其他鉴定乞讨技巧是否有效的标准,比如“扔针”,就是把一根小针放入装满水的瓷碗中,观察水底的投影。太阳。 可以根据投影的形状来判断祝福。 是否成真。
京城闺房,7月7日,一碗水倒在阳光下,每人抛一根小针,浮在水面上,慢慢地看着太阳在水底的影子,这也许散如花,动如云,细如丝,粗如椎,因用于神女。 太笨拙了。 俗称扔针。 ——清代富察敦冲《燕京岁月》
6.情人节快到了
清朝灭亡后,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国门被砸开,西风骤然袭来,情人节趁势而来。
情人节,又称“圣瓦伦丁节”,是西方为纪念公元270年2月14日为爱而死的罗马圣人瓦伦丁而设立的传统节日。 情人节的主题和习俗非常明显,是爱情、浪漫、玫瑰、巧克力和烛光晚餐。
当情人节在中国大陆势不可挡的时候,中国人的忧愁感油然而生,他们试图从中国传统中寻找一个与爱情有关的节日来与之抗衡。
中国人经过反复选择,最终爱上了七夕,因为牵牛花和织女是爱情的最佳人选。 商人们早已嗅到了商机,并想尽办法去推广它。 各种七夕主题活动让人应接不暇。 媒体也开始效仿,助长了这一趋势。 终于,七夕节诞生了。
七夕传统习俗的改变,与2002年河北省文联、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石家庄市文联联合发起的“七七爱情节”密切相关。及其他单位。
这个盛大的爱情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的理论和实践是齐头并进的。 不仅举办大型主题活动,还举办“七夕文化研讨会”,邀请各界专家为七夕更名寻求历史依据。 会议成果由袁家军编成《七夕文化论文集》,由中国文联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
然而,这是七夕的幸运还是不幸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并没有谁对谁错的舆论。 但无论怎样,七夕节总是有点不伦不类。
首先,“情人”这个词在汉语和英语中的差别并不小。 中文的“情人”一词总是带有某种不光彩和贬义的含义,而英文的“情人”则不然。 这种差异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也很难消除。 而且牵牛花和织女是夫妻,这与情人节很不相符。
其次,任何节日都必须有扎实的行为习惯支撑,否则不会长久。 在七夕变身之前,晒太阳、祈祷、祈福等行为一直在支撑着它。
那么,七夕节转变为情人节后,其行为习惯是怎样的呢? 在这一天人们可以一起做什么? 每个人都不能只买玫瑰和巧克力! 如果没有民族风俗习惯的支撑,这种节日只能活在商家的促销活动中,没有任何民族向心力。
所以,今天的七夕,名义上是牵牛花、织女,实际上是西方情人节,实在是不雅。
7. 传统的衰落
七夕节从晒太阳、祈福到祈福,两千多年来,最后却沦为情人节。
如今,我们似乎离传统越来越远。 老祖宗所建立的许多风俗习惯在今天的生活中已经黯然失色,甚至在记忆中都找不到痕迹。
传统悄然流逝,即使遗憾,也无能为力。
其实七夕节的转变并不是因为情人节的袭击,而是因为在当今汉人的生活中,牵牛花和织女已经不再重要了。
现代社会早已不再把女性美貌作为衡量女性是否贤惠的标准。 牛早已从田野转移到餐桌上。 男人种田,女人纺织,已经支离破碎。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农经济也发生了变化。
所以,今天的七夕,要么意味着蜕变,要么意味着死亡。 如果你想继续你的农耕情怀,那只能是痴心妄想。
有趣的
语言服务资源共享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