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毅:教育现实中,往往先有“句号”?

91百科网 50 0

作者简介:黄全宇,美国迈阿密大学亚洲及亚裔美国人研究系原系主任,《美国素质教育》系列作者。

《理想教育是中国科学+美国文科》是《留学词典》根据《饶谈科学》等报道编写的。 它应该概括饶毅教授的基本观点。 趁着“双减”的机会,我和饶教授讨论了一下,希望能提出一些建议!

问号和句号哪个先出现?

先问后答是常识。 但在教育现实中,常常出现“句号”(老师先下结论),然后出现“问号”(老师事后问不带“?”的问题)。

饶毅教授曾到北京大学附属小学讲学。 五年级的孩子们踊跃提问……

拉奥问道:“什么是基因?”

一个孩子说:“好像和DNA有关,转圈的时候,好像有两个圈。”

拉奥又问:“有人知道青霉素吗?”

一个孩子讲述了发现青霉素的故事。 除了不记得弗莱明的名字之外,他基本上都知道。

饶毅展示了幻灯片上的果蝇。 还没等他解释完两只正常的眼睛,一个孩子就已经发现他用的苍蝇不是普通的果蝇。 触角上还有一只小眼睛(由于基因易位表达而产生)。

饶毅告诉他们,科学家现在可以利用基因制造出多个果蝇眼睛,希望其中一些能够长大成为人体器官。

饶毅展示了一只有2个大眼睛和4个小眼睛的动物。 几个学生很快就看到它有6只眼睛。

拉奥问道:“是单独饲养的动物长大后打架较多,还是群养的动物长大后打架较多?”

孩子们中,两种意见都发表了,并提出了理由。 我们从实验结果得知,单独饲养的动物长大后打架的次数更多(黄注:说实话,这是一个让我这个文科生感到羞愧的问题)。

因此,饶教授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和美国的小学生没有什么区别”。

这很有趣。 我还去美国的一所私立小学“讲学”,当时我也读五年级。

那是我在美国的第二年,一位教授邀请我去他儿子就读的私立小学介绍中国文化。 我心想,对付十几个五年级小学生,不就是“泼水”的事吗? 公认。

那天,我走进教室,没有站起来,没有做报告,也没有打招呼。 十几名学生或坐或站,有的孩子甚至没有注意到:我这个记者已经进了教室。 我心里有些不舒服,也瞧不起他们,就随口聊了聊,准备在稀稀拉拉的掌声中草草结束。

没想到,一个孩子大声提醒:有问答环节! 哦……这是一件好事。 试问,这些白痴还能对我做什么?

我没想到我的第一个孩子会为难我,并要求我对当时的风波发表评论。 我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就东拉西扯,说啊说,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突然,孩子笑了起来:“黄教授,你说了很多,但其实你根本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哄堂大笑。

科普:在美国大学,博士是一种荣誉称号。 如果没有博士学位,就被称为“教授”。

接下来的问题让我不知所措和尴尬。

例如,一个孩子问:“如果你是美国总统,你首先会改变什么?”

我:“我不是美国总统,所以我无法回答你的问题!”

她:“我知道!所以我想知道,你用另一只眼睛是如何看待美国的?”

我:“你的假设不成立,我不会回答不成立的假设……”

她笑了笑,但还是坚持道:“好吧,我再问你一个问题:你最不喜欢美国文化的什么?”

我犹豫了很久……鼓起勇气:“我最不喜欢的是,你让一个顾客在你面前评论你的坏事,也许这就是美国文化,但礼仪中国文化不允许我这样做……”

没想到我的回答居然赢得了掌声和尖叫声!

饶教授被问的全是“理科”题,而我的全是“文科”题(或许正是因为中美小学生“击中”了两个没有经过“通识教育”的本科生的软肋)。 不过,我很同意饶教授的结论:“中美小学生在提问方面没有区别”。

因为,先是问号(提出疑问),然后是句号(结论)。

如果(大人)先下结论,然后再问(孩子)问题,那就可以被视为“伪问题”——往往名义上是问问题,实际上是在保持沉默。

然而,五年级的“前世今生”呢?

知识会限制创造力吗?

我们常说“贫穷限制想象力!” 在这里,我想说:“知识也限制创造力!”

我在研究创新教育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什么现象? 我们先按下暂停键,讲一个故事,也是一个问题。

有一次,我在中国一所很好的中学做报告。 当我讲到“如何用气压计测量建筑物的高度”时,台下的孩子们都“蠢蠢欲动”了……我临时决定不讲这个故事了。 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答案吧!

于是,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思维异常活跃,他们的很多答案都比故事里的更精彩、更有创意。

我为孩子们感到高兴...

突然,一位老师严肃地举起了手:“黄教授(我已经是‘博士’了,但在中国我喜欢叫他‘教授’——作者注),我们今天的座位是按年级安排的,一年级的学生排在前面,最后一年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前面的比较活跃,后面的比较沉闷,孩子受的教育少一些。教育程度低且创造力较低?

全场一片哗然!

我很困惑! 我不知道如何以“外交方式”明智地结束这一切……

其实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在美国也是如此。 你接受的教育越多,你的创造力就越少。

教育应该教“没有问题的孩子”“有问题”,还是教“有问题的学生”“没有问题”?

受教育程度可以与学习知识成正比; 但受教育程度不应该与探索和创新成反比。 你接受的(普通)教育越多,你的创造力就越少。 否则,人类的创造力将由教育或知识摄入决定,“钓鱼”就会变得如此流行,你可以在路边小摊上买到诺贝尔奖。

《纽约时报》文章“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创造力去哪儿了?”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介绍了一篇实验论文:参与者包括学龄前儿童、小学生、中学生和成人。 他们面前有一台机器,当他们在上面放置适当的积木时,机器就会亮起。 实验结果令人惊讶:年龄越大,你越有可能选择一种构建模块; 越年轻,越喜欢使用复杂的积木组合。

这涉及两种思维:探索或利用。 遇到新问题时,成年人通常会根据已知知识进行思考; 想法不同的人会尝试新的、不寻常的方法。

简而言之,你的知识越多,你就越想利用现有的知识; 你的知识越少,你的筹码就越少,你就越想探索——这就是所谓的“穷则思变”。 所以,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比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冲破知识的束缚——冲破框框思考的烦恼,探索问题,学习科学思维。

以下是我和饶教授的观点冲突。

小学为何要实施“通识教育”?

饶教授认为:“(在)中小学教育方面,两国有很大不同……美国中小学不分科教育。在美国很多小学,同一个老师教英语和英语。”事实上,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专业,当他跨学科授课时,会影响到美国中小学老师所教授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课程。不如中国——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比较是基于中国和美国的相同学区和类似学校。”

在美国,小学为6年,初中为2年; 小学为5年,初中为3年; 但高中为期四年。 那是K-12。

一年级至六年级,每个班一般由一名班主任任教,教授英语、数学、科学等课程(多为音乐、美术、体育专任教师)。 对于这种“一刀切”的小学老师,我选择了一个能够帮助国内读者理解的教育概念:Homeroom Teacher(教授多科的“班主任”)。 在一些学校,四年级之后,不同的老师才教授不同的课程。

什么原因?

通识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 欧美学者认为大学专业划分过于狭窄,导致知识碎片化严重。 为了培养能够独立思考、融合不同学科知识的人才,“通识教育”应运而生。 现在,通识教育已经成为欧美大学的教学机制:除了核心课程外,还为那些“自由恋爱”或仍然“三心二意”的人提供大量选修课程。 虽然直到大二才选择专业,但如果“试婚”失败,你仍然可以重新选择。

举一个通识教育渗透力的例子:乔布斯辍学后,仍然在学校上课,其中一门课就是美术书法。 他说:如果我当年没有吸取这次教训,电脑会有这么漂亮的字体吗?

我总结的“小学版通识教育”似乎是一个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的“新概念”。

德国宪法第7条第6款规定:不能向学龄前儿童教授任何学科知识,因为这违反了教育法,会对儿童造成伤害。 所以,孩子的“认真工作”就是快乐成长。 即使是小学生也无法学习“不正规”的课外活动,即使是智商超常的孩子也无法学习“超常”。 但这些故意“输在起跑线上”的德国人却获得了111个诺贝尔奖,位居世界第三。

那么,获得398个诺贝尔奖的美国人如何通过减轻负担来让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呢?

幼儿园的孩子根本不担心2+2=吗? 整天装傻!

学龄前,采用“放羊”; 学龄后,班主任负责主要课程。

我们也可以换个思路:把美国小学看成是幼儿园的延伸版——无所不能的“阿姨”在小学继续履行班主任的职能。

目的是延续学前教育减负战略。 即使是针对高智商儿童的“资优教育”(俗称“神童教育”),一般也要到四年级才实施。 皮亚杰认为四年级是学生进行抽象推理的年龄。 如果小学是五年制的话,小学的“生涯”也即将结束。 “神童”仍如此,减轻基础教育负担的大创意——惊鸿一瞥可见一斑!

小学的首要任务是儿童的社会化。 其次,转到“一般”学科知识。 虽然是“常识”,但浅薄到“让人(我或饶毅等)生气”。

我儿子15岁时,在《我在美国读初中》一书中写道:

很多人(包括家长)认为上学就是学习知识。 我不同意!

许多孩子应该能够在家里或从父母那里学习他们在学校书本上学到的东西。 有条件的家庭甚至可以学得更好。 例如,我的父亲是一名博士。 研究教育理论,是一名大学教授。 如果我用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时间在家自学,我绝对能学到比在学校多一倍的知识。 在美国的一些州,例如,我们俄克拉荷马州允许家庭学校的存在……我父亲有两个学生在家办学。 在这种“家庭学校”接受教育的孩子,用爸爸的话说,就是“百分百纯果汁”,比公立学校的孩子更天真,遇到的麻烦也少得多。

既然如此,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成千上万的孩子整天进出学校呢? 为什么家长如此热衷于送孩子上学?

这个问题我自己也思考过很多。 我相信上学是为了学习知识,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为未来的社会生活做好准备。 学校是孩子的社会,学校生活是孩子的社交生活。 上学是孩子进入成人社会之前进入的一个“准社会”。

为了为你未来的生活做好准备,你不一定需要知道西弗吉尼亚州的首府在哪里,或者智利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我认为:学校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发现自我,帮助他们社交。 校园生活可以有效帮助孩子完善品格——人格。 不管你信不信,当你年复一年地努力交朋友,努力争取高分,努力考试,努力学习或不学习时,你真正得到的是发现自己,完善自己的个性,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前方的路。

多年以后,我仍然相信儿子关于“社会化”、“自我发现”、“学校”和“知识”的言论!

孩子在家里无法完成社交,因为学校是一个充满人际网络的“准社会”。 孩子必须学习同伴之间的沟通、信守承诺、妥协、反抗等生存技能; 否则,他们充其量只是个顽固分子。 U盘。

饶教授认为:“在美国很多小学,英语和数学都是同一个老师教的,其实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强项,当他跨学科授课时,就会影响到一些学科的教学。一般来说,小学而美国中学教师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课程都不及中国。”

美国教育界普遍认为(当然也有不同意见)基础教育的第二功能是学习知识。 我同意匡茨教授的观点:“在小学阶段将世界划分为这些课程,是将成人逻辑强加给生活在更完整世界中的孩子。” 因此,即使是在学习知识,也是一次“小学版的通识教育”——班主任会“像家长一样”深入了解和理解孩子,同时“鱼”(而不是“鱼”)。鱼”)培养孩子“懂得学习”(不是被动地“学会”)内化知识的能力。 因此,更需要一位“通识达人”的“班主任”来养育孩子。

很多人认为“双减”只涉及基础教育。 至于文科和理科是否分开,你得去问另一端的“铁路警察”。 我认为“小学版通识教育”可以通过“双减”来照顾文理科的“业务(现实)”——人性化地关怀孩子的性格发展、兴趣成长、身心健康。而不是一味地关心孩子的个性发展、兴趣成长、身心健康……需要“知识填鸭”和大量的提问,才能让孩子蹲在文理科的“心理”起跑线上。早期的...

我与饶教授的分歧:过早的分教学不仅没有优势,而且不利于减轻孩子的负担; 知识过早积压——量变导致质变(知识成为负担); 过早的专业化分割教学会影响孩子创造力的培养; 过早、过度“钓鱼”,不利于“钓鱼”; “学理科让你更聪明”的调侃,也会给孩子们文理科的“心理暗示”。

饶毅:教育现实中,往往先有“句号”? 通识教育 饶毅 美国教育 科学思维 文科专业 第1张

“小学版通识教育”有持久力吗?

基础教育需要划分学科教学。 我和饶教授的想法是一样的,但是有一天,我发现了一串让我心颤抖的数字! 常识和逻辑不太管用:

俄亥俄州使用 18 个标准来衡量每个学区的教学质量。 这些是我们拉科达学区和该州的平均分数。

需要注意三点:

1.俄亥俄州对10年级学生要求85%,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标准,因为10年级就有9年级的考试题。 目的(学生不知道也不关心)是用同样难度的试题来测试学生是否取得了进步。

2. 俄亥俄州对12年级只要求60%,这是极低的。 有的像国内高中生准备高考,美国12年级(高三)学生也在忙着申请大学(谷爱凌已经考上斯坦福大学,利用今年提前毕业,准备寒假)奥运会)。 所以,教育部对孩子是“宽容”的。

3、拉科达是一个中学学区,代表典型的以中产阶级为主的郊区学区。 贫困人口居多的大中城市的学区情况十分悲惨。 有一年,我们去考察,要过夜,教授半开玩笑地建议“穿上防弹衣”。 在偏远的乡村学区,大人们大声说话,孩子们放学后面对呆呆的牛和无尽的庄稼。 学术氛围不浓厚,拉低了整个州的平均分。

排除10年级和12年级的特殊情况,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奇特的现象:按照常理和逻辑,年级越低、学习难度越容易,成绩就越高; 年级越高,学习难度越大,成绩越低。 然而,美国孩子的成绩与成绩成正比——成绩越低,成绩越差,成绩越高,成绩越好。

这是俄亥俄州的偶然现象吗? 我继续研究其他州的数据,甚至全国统考成绩,结果是:成绩与分数成正比!

其实颤抖的不是数字,而是心:

为什么减负的结果是:成绩与成绩成正比?

为什么我们在起跑线上减负却在终点领先?

所谓“减负”,就是“多减、少求”——减少“过多”的课业,求“少”教、“少”学?

教学中的“多”和“少”有三个境界: 1、教学思维; 2、教学方法; 3、传授知识。

许多美国小学开设“批判性阅读”和“批判性听力”等“儿童技能”课程。 我在五年级经历的“批判性倾听”应该“更多”什么呢? 什么应该“少”? 三十多年过去了,那些曾经让我痛苦不堪的孩子们都在哪里? 学术论文有多少? 多少理论? 如果他们现在有五年级的孩子,他们对父母的“批判性倾听”有何变化? 如果他们和父母在同一个房间,他们会怎么听我讲《龟兔赛跑》?

“教学思维”太可怕了。 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仍然心有余悸,心有余悸……

难道班主任对“通识教育”的重视,还不如从起跑线上背负着沉重负担的学科教学吗?

从4-6年级的成绩来看,班主任的“通识教育”是否让学生“抓狂”? 不! 相反,越往后,画风就越强大!

相反,如果没有“双减”,填鸭式+答题式的专题教学就会让“成绩与成绩成反比”——开头领先,结尾落后!

怎样才能让孩子在跑步中变得更有活力呢?

每个家长、老师、学生都应该体会到内心的颤抖……

哲学和科学哪个先出现?

饶教授重理论,轻文献。 他想:

事实上,中国中小学的科学教育总体上好于美国。

对于普通人来说,中国的教育模式可以为科学打下更好的基础。 当然,这也有缺点——当你的孩子理科很差,文科比较好的时候,如果你强迫他学理科,他会感到很沮丧,怀疑我理科成绩不好是不是意味着我很笨,从而会造成心理压力。

我们其实希望社会、学校、家长都能明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点。 这并不意味着某人是愚蠢的,谁是聪明的。 这并不意味着擅长理科的人很聪明,擅长文科的人很愚蠢。 虽然我偶尔也想说这句话,但我只是开个玩笑,并且相信这种玩笑是错误的。

擅长文科的人认知能力也很强,擅长理科的人又是另一种很强的认知能力。

对于关于科学的“玩笑”,饶教授看似无心,实则有心; 事实上,他对“常识”的理解恐怕还不够。

他说,“你还不如年轻的时候多学点科学……我必须强调这是一种‘偏见’:我认为如果一个孩子能学好科学,他就应该在年轻的时候多学点科学。”小学、中学甚至大学没有学很多文科,以后还是可以学的,这是我自己做的一些工作是和历史、文科相关的。以前没学过这方面的东西,但我觉得我年纪大了也能学。”

批评、贬低文学的现象在美国也存在,但往往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美国的一位科学教授公开赞扬科学并诋毁他的著作,他一定有麻烦了。 美国有一对夫妇,是文科和理科教授。 当谈到收入差距时,他们的表情丰富得难以形容。 美国理科生论收入,真是不讲理。

如果你真想“讲道理”,你就不能原谅别人。 当你看看诺贝尔奖时,这一点就更明显了——大多数诺贝尔奖都颁给了科学家! 有教育学、社会学、语言学、哲学等吗? !

事实上,世人对文科有很多误解。 我们不妨问问那些受委屈的文科生,以及“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理科生:既然科学有“理”,不宽容,那么,哲学还是科学,哪个在先? ? 没有哲学还有科学吗?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当然,这首先是一个哲学问题,然后是一个科学问题。

据说爱因斯坦认为自己首先是一位哲学家,然后才是一位科学家。

饶教授认为,“美国中小学的博雅教育总体上比中国好”,因为“(中国的)中小学缺乏批判性训练”。

另一方面,饶教授认为,“中国的中小学科学教育总体上好于美国”。

饶教授是否认为“中国中小学科学科目”不需要培养批判性思维,因为它们有扎实的基础? “基础”不包括批判性思维吗? 否则,为什么文科生要因“缺乏批判性训练”而需要额外补课,而理科生却似乎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呢? 这不是矛盾吗?

饶教授重理论轻文学。 归根结底,他对通识教育的真正意义还缺乏足够的认识。

《龟兔赛跑》需要科学思维吗?

既然没有哲学就没有科学,那么让我们顺着文科缺乏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观点来谈谈科学教育(尤其是科学)。

又是一个提问的故事。

有一年,我问南京中英文学校“黄泉玉素质教育实验班”的50多名一年级小学生:“乌龟和兔子谁跑得更快?”

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乌龟!”

我想了想,给孩子们列出了四种情况:一是兔子骄傲,乌龟不骄傲;二是兔子骄傲,乌龟不骄傲;三是兔子骄傲,乌龟不骄傲;三是兔子骄傲,乌龟不骄傲。 第二,兔子骄傲,乌龟骄傲; 第三,兔子不骄傲,乌龟却骄傲; 第四,兔子不骄傲,乌龟也不骄傲。

孩子们都一头雾水:只有第一种情况,乌龟才有可能(只是“可能”)追上兔子。

耐人寻味的是,如果你问100个中国孩子,再问100个美国孩子,你会认为《龟兔赛跑》是中国寓言,而不是《伊索寓言》。

为什么同样的问题会有完全不同的答案? 这种现象的背后,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对科学三要素认识的差异。

我们希望孩子们从这个外来故事中学到深刻的哲学意义。

美国孩子不关心西方人写的寓言,只关注兔子比乌龟跑得快的科学常识。

美国的很多机器,比如我们的割草机,变速箱里都有两个箭头分别指向乌龟和兔子。 这是国际通用符号:乌龟符号缓慢; 兔子符号速度很快。 没有哲学,只有科学。

如果兔子跑得快,他就会骄傲自满。 这是一个寓言,但它并非不可避免; 但如果兔子跑得比乌龟快,那就是科学常识了。

寓言可以具有哲学含义,但我更喜欢鼓励文科学生发展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为了让孩子像科学家一样思考,我们必须用科学三要素来培养文科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观。

我和饶教授都同意“博雅教育缺乏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对于科学教育,我认为饶教授的说法是矛盾的、模棱两可的。 他一方面说:理科生基础好,但另一方面又觉得理科生创造力不太强。 缺乏创造性培养的科学教育能说“强”吗?

科学教学涉及很多问题,比如教算术,或者培养数学思维; 只追求最好、最快的答案和方法,忽视方法的多样性; 只注重证实,忽视证伪; 只谈论句点而忽略问号; 重视问题解决,忽视问题发现; 只给出答案而忽视流程和创新; 只重“学”而忽视“学”; 只喂鱼,不钓鱼……

“好的”科学教育必须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三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科学的目的——发现各种规律。

要发现科学规律,首先要了解科学常识。 难道“先进者会自满,落后者会努力”吗? 在哲学上,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但无论你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你都必须了解一个科学常识:兔子可以比乌龟跑得快。 有必要理解和理解科学的常识,但是我们不能依靠常识,因为我们必须打破常识才能发现法律。 如果知识(包括科学知识)用于劫持科学教育,我们如何找到规则?

科学的第二个要素是科学精神:质疑,独立性和独特性。

不管文科或科学如何,只有当学生意识到科学知识的相对永恒时,他们才能发展批判性思维,独立面对权威,不懈地追求真理,并突破人类伦理学之间的关系并意识到“我爱我的老师,我也爱我的老师,我和我特别喜欢真理。” ”。

科学的第三个要素是科学方法:逻辑,量化和积极化。

不幸的是,“乌龟和野兔”的寓言使许多孩子忘记了逻辑,量化和实证主义!

科学教育必须避免三个陷阱。

一个陷阱是一个开放的人孔掩护:认为科学教育是关于教授一些科学知识的,而不是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的三个要素。 因此,我们拼命学习科学知识,但以更大的“核”能量忽略了科学思想! 上述“您接受的(一般)教育越多,创造力越低的症结”?

知识已经死了; 科学思维是活的 - 寻求,发现,获取,验证(确认或伪造)科学知识,这是科学教育的灵魂!

饶教授还说:“中国现有的大学也有明显的传统教育痕迹。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取现有知识。以这种方式培训的大多数人是应用现有知识的专家,但他们通常缺乏开拓性的知识新地区的能力。”

科学教育中还有另一个陷阱使人们陷入其中,甚至可能为自己设定陷阱:将第三个要素置于第一和第二要素之上,并将“技能”视为“ tao”。

科学教育必须维护“质疑,独立性和庄严”的科学精神,以培养创造力和发现法律; 否则,第三个要素将成为科学的基本目的。

尽管第三个要素属于“技术”的级别,但三个要素是三位一体。 第三个要素中没有“技术”和“技术”。 只有第一个和第二个元素。 科学只是“坐下来讨论真相”。 但是,第三个要素是服务第一个和第二个要素的手段。 如果没有第一个和第二个要素的“陶”作为指导(发现科学定律,质疑科学权威),它只关注逻辑和量化。 实证化,充其量,他只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技术员,但不能成为一名创造性的科学家。

Rao教授还同意:“许多出国留学的研究生在创新能力方面都有明显的缺陷。他们通常只能在他人的指导下进行研究,但不能独立工作或领导实验室来创建自己的研究指导和领域。”

Rao教授指出的是错误地将第三个要素置于第一个和第二个要素之上,并将“技能”视为“ Tao”。

还有另一个无法看到人孔覆盖的陷阱 - 认为文科教育不需要科学思维和科学观点。

有人认为,因为对文科主题的答案通常具有不同的看法,例如电影,绘画等,因此不需要科学思维。

一位美国学生问:“为什么中国人说'买东西'而不是'北方和南方'?” 我说:“为什么英语说'你是对的'而不是'你是对的'?” 公约限制了意见。

问题是,即使某些答案不是“独特的”,文科教育不需要科学思维中的“质疑和独立”吗? 人们不是事物,因为人们有批判性的思考。 批判性思维的翻译不好,这使人们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对所有事物的“红色后卫”式的反对。 实际上,“她”既需要勇于“问题”的勇气,也需要“独立”的精神。 她必须有勇气否认和肯定,有时她必须善于妥协。 实际上,总体肯定也可能是批判性思维。 关键是要合理地和独立地思考,而不是盲目跟随。

直到大二年,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学才将专业分为专业。 在中国,文科和科学分为高中的第一年。 这至少比哈佛早5年。 孩子们甚至更早地将自己分为“心理”主题! 结果,那些学习科学的人不了解莎士比亚,而学习文科的人则不理解科学思想。 真棒,“通识教育” - 允许学生拥有“诗歌和距离”的三个要素以及科学。

如果您认为文科学生不需要科学思维; 如果您认为科学教育只会教授一些科学知识; 如果您认为该工具“技能”是科学的“ Tao”,那么您真的认为“偷窃”也有tao。

总结我与Rao教授讨论的观点:1。仅通过培养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对文科和科学的了解就是力量。 2.通识教育是打破对科学和文学忽视的强大工具; 3.学龄前,社交比学科教学更重要。

基于此,我建议:使用“双重减少”来有力促进快乐的教育; 在适当的年级中,尝试不划分学科的“小学版通识教育” - 深入了解儿童,并通过“居室老师”的角色发展,兴趣成长,身心健康和社会化来关心他们; 这样孩子就可以“钓鱼”,学习”和“一般知识”,并将知识内化为能力 - 成为幸福,健康和充满活力的孩子。

标签: 通识教育 饶毅 美国教育 科学思维 文科专业

发表评论 (已有39325条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