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情绪体验方面来看,人人都希望自己每天时时刻刻都是开心快乐的,但生活不完美是常态。心理学家发现正面情绪与负面情绪的比例大于2:1的时候,个体对生活总体感受是比较积极的。这证明只要正面情绪与负面情绪维持在一定的比例下,我们负面情绪并不会让我们对生活充满抱怨。当然,我们不能一味强调正面情绪的好处,而忽视了负面情绪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在进化的过程中,存在即是合理的,负面情绪在提示我们危险即将到来,我们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例如:不安警告你风险就在身旁,忧愁告诉你可能有重大损害……
另一方面,我们不能过于追求感受满意,而忽视了表现满意。感觉满意是一种廉价的成功,不是真的满意。只有在失败后的成功才是最有价值的。只有在行动之后获得成就的满意才是由内而外、可持续的满意。
在进行干预之前,先要通过标准问卷来了解个体是乐观还是悲观的。乐观与悲观的基础在于个体的解释风格。悲观的个体总是将坏事归结于永久的的、普遍的、个人的原因,将好事归结于暂时的、特定的、非个人的原因。乐观的个体则恰恰相反。
悲观源于基因、父母的悲观、从父母或老师那里得来的悲观性批评,失去掌控感和无助感的经历。悲观的想法通过自我实现的预言以及带有偏见的认可塑造着经验。我们无法改变基因,但是我们从其他方面帮助孩子习得乐观。
关于如何教出乐观的孩子,塞利格曼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1、练习ABC法则
很多时候,我们遇到一件事时,脑中会出现自动化思维,并且自己深深相信这就是对的。相应的应对措施是:
1.捕捉对自己说的负面想法。这可能是一闪而过的思维,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提高自己的感知能力。
2.对这些自动思维进行评估。这些思维不一定是正确的,需要搜集证据来进行判断。
3.在坏事情发生时找出“更正确的解释”,来挑战自己的自动思维。
4.化解灾难性的思维。
这里可以通过合理情绪疗法的ABC模式进行练习。A是不好的事情,C是对应的后果,B是对不幸事情的看法和解释。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找出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这些信念的主要特征是绝对化的要求、过分的概括化以及糟糕至极。
2、学会解释
帮助孩子拓宽自己的思维,从多角度思考导致问题的因素,然后专心寻求可以控制部分的问题解决方法。而不仅仅是将注意力放在永久的、普遍的、个人的原因上,然后无助的放弃挣扎。
3、学会反驳
对不切实际的解释最有效的挑战工具就是反驳。反驳必须根据事实,必须是可以证实的。很多时候你能去反驳别人对自己的指责,但无法反驳自己对自己的指责。
可以通过ABCDE模式进行练习。在原来的ABC模式的基础上,加上D反驳自己的想法(B)和E激发反驳带来的精神和行为的结果。
有效的反驳有以下几点要求:
1.寻找具体事例作为反驳的证据
2.提出其他的可能的原因
3.化解灾难,问自己最好、最坏以及最可能的情况分别是什么
4.制定反驳策略,将精力投入到最可能的境况的反攻计划中。
4、学会与人相处
挫折的社交生活可能成为抑郁的源头。
在帮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和社交技能之前,要记住三个原则:
1.不要为孩子解决任何问题
2.当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时,不要对他的解决方式过分苛求
3.自己示范有灵活的问题解决策略。
教授解决问题和社交的技能
1.放慢脚步,认清自己当下的暴躁思维,寻找冷静思维。
2.通过换位思考摄取对方的观点。
3.建立谈判的目标。满足各自最想要的,放弃不关紧要的。
4.列出解决问题的所有途径,以及每条途径的长处和短处,并选择最合适的途径。
5.检验所选途径是否有效。无效的话换另一种途径。
另外,在社会交往中,需要坚定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1.描述现实情况
2.表达自己的感受
3.说出希望对方做什么具体的事情
4.做了这个事情后,自己会有什么感受。
5、培养掌控感
抑郁症状产生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失去了控制感。通过帮助个体正确解释自己的经历,可以提高他们的控制感。另外,其中许多具体教养的思想与《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中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如:在与孩子暂时性离开时,不应该悄悄的走,而应该正式的告诉孩子,并且让孩子知道多久之后会再次回到他的身边;让孩子自己探索周围环境,除非是在不安全的情况下,需要轻描淡写的将他转移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用番茄酱、巧克力酱等画画。
塞利格曼支持罗杰斯的“无条件的爱”这一观点,此外还强调温暖与热情的氛围、清楚的安全信号(反馈要针对具体的事件、明确的表达)、有条件的赞赏与奖励。奖励要分等级,以适合孩子取得的不同成就。
总的来说,主要要注意两个方面:1.在认知上,乐观的解释风格;2.在行为上,培养个体的掌控感。
评论列表